大棚草莓想高產,瞭解這些很關鍵,你不看看嗎?

草莓是重要的經濟作物,在我國的栽培面積逐漸增多,其中大棚草莓佔據了2/3。大棚長期連作會導致土壤產生鹽鹼化與鹽漬化現象。因此,為從根本上改變大棚草莓種植現象,在根據草莓的生長環境特性以及施肥需求中,對大棚草莓提供系統施肥技術,從而促進大棚草莓的高產,

大棚草莓想高產,瞭解這些很關鍵,你不看看嗎?

草莓的生長環境

1、溫度

草莓喜溫涼氣候,草莓根系生長溫度5-30℃,適溫15-22℃,莖葉生長適溫為20-30℃,芽在-15--10℃發生凍害,花芽分化期溫度須保持5-15℃,開花結果期4-40℃。草莓越夏時,氣溫高於30℃並且日照強時,需採取遮蔭措施。

2、光照

草莓為喜光植物,但又有較強的耐蔭性;光強時植株矮壯、果小、色深、品質好;中等光照、果大、色淡、含糖低,採收期較長;光照過弱不利草莓生長。

3、水分

草莓根系分佈淺、蒸騰量大,對水分要求嚴格,但不同生長期。草莓對水分的要求又稍有不同,早春和開花瑚,草每需要衣分直小低於土壤最大持水量的70%。果實生長和成熟期需求最多,達80%以上,採收之後,抽出匍匐莖和發新不定根,也需土壤含水量不低於70%,秋季是植株積累營養和花芽形成期,土壤水分也不得低於60%,草莓不耐澇,要求土壤有良好通透性,注意田間雨季排水。

大棚草莓想高產,瞭解這些很關鍵,你不看看嗎?

一、需肥特點

草莓根系較淺,需肥能力強,養分需要量大,對養分非常敏感,施肥過多或不足都對生長髮育、產量和品質帶來不良影響,(氮肥)能促進形成大量的葉片和匍匐莖,加強營養生長,增大果個,提高產量;(缺氮)葉片會變成黃色,局部枯焦且比正常葉略小;(磷肥)可促進花芽分化和提高坐果率;缺磷上部葉片外觀呈現紫紅的斑點,花和果偏小;(鉀肥)主要促進果實成熟,提高果實含糖量,改善果實品質;(缺鉀)葉片邊緣常出現黑色、褐色和乾枯,嚴重時變為灼傷,老葉片受害嚴重,果實顏色淺,味道差;另外!草莓對氯非常敏感,應控制含氯化肥的使用。

大棚草莓想高產,瞭解這些很關鍵,你不看看嗎?

一、施肥方法

鋪地膜前施一次基肥,通常施氮磷鉀複合肥,施肥與灌水結合進行。草莓移栽成活後不能馬上施肥,可以在一週後噴施貝多豐草莓需配葉面肥,補充微量元素與磷鉀肥,同時適量衝施貝多豐草莓需配水溶肥,打破休眠。

花芽分化後及時噴施貝多豐硼肥,如果缺乏硼肥會影響授粉率,果實品質差,嚴重可導致畸果;可混施貝多豐糖醇鈣,促進草莓生殖生長。在草莓初花期和盛花期噴2~3次貝多豐果樂美,能顯著提高座果率和大果率,有效改善品質;

保溫後在膨果初期(頂果長到小拇指大小)追施一次複合肥,增加座果率,促進根系生長髮育。膨果期可選貝多豐花千果+糖醇鈣+草莓需配水溶肥,提高座果率與果實品質。採摘前兩週可噴施貝多豐草莓需配葉面肥,可以一定程度提高果實含糖量,使風味更佳;

第一次收穫高峰後,大約於2月追肥一次,有利於草莓及時補充營養恢復長勢,也為了之後更好的結果。

以上就是大棚草莓生長環境和施肥特點方法的介紹,種植大棚草莓的朋友可以參考以上方法,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