瑪莎百貨宣佈2022年前關閉百家店,零售業的未來該何去何從?

玛莎百货宣布2022年前关闭百家店,零售业的未来该何去何从?

英國瑪莎百貨(M&S)宣佈,至2022年,一共要關閉100家門店以加速重組。瑪莎稱這對公司的未來“至關重要”。這是2016年11月開始,瑪莎進行改革的一部分。

玛莎百货宣布2022年前关闭百家店,零售业的未来该何去何从?

在這100家門店中,21家已經關閉,瑪莎又公佈了另外14家要關閉門店的位置。在其計劃中,瑪莎百貨希望將三分之一的銷售額轉移到網上,並計劃在較好的地點擁有更少、更大的服裝和家居用品店。“關閉門店並不容易,但對M&S的未來至關重要,”其零售業務主管Sacha Berendji表示。

零售業資深人士阿爾奇·諾曼(Archie Norman)去年接任瑪莎百貨董事長一職。他表示,該零售商一直在“遊蕩”,但他承諾將加快變革。

其中包括縮減其核心業務——食品銷售,本來該公司計劃在今年的財年開設40家門店,但目前已將這一數字降至25家。

“瑪莎正在為新的零售世界重新定位,”股票經紀公司Hargreaves Lansdown的高級分析師萊思·哈拉夫(Laith Khalaf)表示。“在零售業中,擁有一個巨大的店面,已經不再像過去那樣有強大的零售力了。”

和其他零售商一樣,瑪莎也受到了來自消費者的擠壓,而消費者受到了通脹上升和工資增長緩慢的壓力。

未了解中國,退出是遲早的事

玛莎百货宣布2022年前关闭百家店,零售业的未来该何去何从?

在過去,瑪莎曾是象徵“英國高品質商品”的代表零售商(至少在10年以前是這樣)。2008年,瑪莎進入中國,雖然據公開數據顯示,直至2016年退出中國的這段時間,瑪莎始終處於虧損狀態,但曾在上海南京西路開業的瑪莎算得上是家潮店。從世界各地進口的食物和完全不同於本地面包房的烘焙產品,以及種類繁多分類細緻的葡萄酒,足以吸引追求時髦的年輕中產。

玛莎百货宣布2022年前关闭百家店,零售业的未来该何去何从?
玛莎百货宣布2022年前关闭百家店,零售业的未来该何去何从?

那是什麼讓瑪莎走向衰敗?有人一定會說是電商。但是小富覺得這是其中一個原因,卻不是首要原因。

瑪莎百貨其實從2008年就開始與快時尚直面競爭,卻從來沒有改變過自己的中年風格選貨標準;它的食品業務普遍受到好評,但貨架上的食物總有大批臨近保質期;它有132年的英式傳統,不過從來沒用它來做過什麼。

在中國市場長達8年的公司,最終依然聲稱對中國“瞭解太少”,這在小富眼裡,問題並不是出在“瞭解”上,而是根本沒有嘗試去了解。不思進取,應該就是最好的概括。(小富突然有種恨鐵不成鋼的感覺。)

對於馬莎百貨敗走的原因,有業內專家分析,在中國人的消費觀念裡,對於品牌的認知比較看重,這也在很大程度上主導了中國人的消費方向,購買商品時更傾向於品牌商品。“而馬莎百貨進入中國後,卻一直照搬其在國外市場的自主品牌商業模式,希望通過自主的百貨品牌來覆蓋門店內的服裝、食品等品牌,但同時對於營銷和宣傳的缺失,使得中國消費者普遍不接受這一模式。”

未來實體零售業的發展趨勢?

除了瑪莎百貨,由於消費疲軟和來自網絡零售商的競爭,一些連鎖店被迫關門,其中包括玩具反斗城(Toys R US)和馬普林(Maplin)。據《金融時報》報道,另一家老牌英國百貨公司、由中國公司持股的弗萊德(House of Fraser)百貨,也將關閉最多30家門店。

玛莎百货宣布2022年前关闭百家店,零售业的未来该何去何从?

互聯網時代就容不下實體零售了嗎?畢竟逛街還是很有意思的。小富想了想可能有以下四種趨勢:

一是零售業態多元化趨勢

以前,我國是“一種百貨打天下”,即無論商店的面積有多大,無論在什麼地理位置,它都是經營百貨,而且以傳統的櫃檯交易為主。現在,零售業態呈現出了多元化趨勢,原來意義上的百貨店逐漸“隱退”,新型的百貨店開始出現,而且超級市場、精品店、專賣店、便利店等多種零售業態得到了迅速發展,零售業態種類逐漸豐富。隨著我國市場經濟的進一步發展,以及新的科學技術的出現和普及,還將有新的零售業態出現,而且由於我國經濟發展跨度較大,零售業態多元化的趨勢還將長期存在。

二是零售業態的均衡化趨勢

從前百貨店獨霸了國內的零售市場,其他零售業態根本無法與之抗衡。現在,百貨店的地位開始發生了變化,它在社會零售消費總額中所佔的比重在逐漸減小,而其他零售業態所佔的比重在逐漸增加,並且地位在逐漸上升。

隨著經濟的發展,將來零售業態中的“超級大國”將不再存在,購買力將出現分流,各種零售業態將擁有自己相對穩定的消費群體,它們之間將表現出一種相對的均衡。

三是零售業態組合化的趨勢

以前的零售店總是“孤軍奮戰”,除了少數幾個城市商業中心以外,很少能夠形成“集合商圈”(即多個零售店的商圈互相重疊,發揮集團優勢)。現在,多種零售業態出現了相互組合、共同發展的趨勢,因為不同的零售業態之間具有一定的互補性,它們之間的相互組合可以多層次地滿足消費者的需求,發揮“集合商圈”的效力,使各自的利益增加,從而實現“1+1>2”的目的。

四是零售業態融合化的趨勢

即從企業的角度而言,企業不在一種零售業態上,而是根據自身發展以及社會現實環境的需要,將多種零售業態集中於企業一身。零售業態融合化趨勢有兩種表現形式:一是內涵型融合;二是外延型融合。

內涵型融合是指當某個零售店面積足夠大時,它把多種零售業態集中在一個店內,使之相互融合、相互促進,增加企業效益。外延型融合是指企業對外進行資本擴張,在其他地方開設不同於自身業態的新店,從而分散企業風險,促進企業發展。

無論將來零售業會以怎樣的形式發展,小富還是很希望英國的瑪莎能在中國開家超市的。

玛莎百货宣布2022年前关闭百家店,零售业的未来该何去何从?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