保姆不是老伴

作者/劉國才
保姆不是老伴

我和陳老師早在“教育口兒”的時候就認識。他現在雖然才六十多歲,但“三高”加上糖尿病,這給他的生活起居帶來了很大不便。尤其是老伴去世以後,他的生活就更沒了規律,屋裡整天都造的“灰土揚塵”的。兒子在外地,女兒家離的又挺遠。她每星期只能抽出一點時間,來給收拾一次房間。時間長了,女兒也煩了,就叫他去自己家一起吃住。可陳老師不肯,他只想再找個老伴,但兒子女兒都不答應。思來想去,陳老師提出找個保姆,這樣即有人照顧自己的生活,又有人給自己做伴兒。兒女一聽馬上就答應了。
保姆不是老伴

我認識一個女人叫張翠。今年五十來歲,人長得有模有樣。十幾年前丈夫因肝癌去世了,這之後,她就始終給人家當保姆。由於她人實在、乾淨、又本份,所以口碑一直很好。我跟陳老師說了後,她就託我牽線把她找了過來。張翠來到陳老師家一看,是照顧一個比自己大不幾歲的單身男人,頓時就有些為難了。她覺得,雖然條件挺好,可必竟是孤男寡女的,叫人說出去算咋回事兒啊,就打了退堂鼓 。陳老師和女兒哪裡肯放,好說歹說叫她先幹段時間再說,並承諾除了每月兩千塊工資外,每月還給兩天假,而且逢年過節都會有所表示。就這樣,一個洗衣做飯的保姆幹起了家庭主婦的活兒。
保姆不是老伴

自從有了這個保姆以後,陳老師就像換了個人似的。整天有說有笑的,穿著打扮也利索了很多。特別是兩個人每天早晚一起成雙入對地出去遛彎,一起去參加朋友的聚會,一起去親戚家串門,叫人看了都以為是恩愛夫妻呢。陳老師對我說:“其實這樣也挺好,沒什麼後顧之憂,更主要的是不影響和兒女的關係”。
保姆不是老伴

要說照顧病人,陳老師還真是細心。一日三餐不說,洗頭洗腳、倒大小便,從來沒有嫌棄過。他的女兒聽說後,也隔三差五地過來收拾收拾屋子,陪張翠說說話、嘮嘮嗑。這反倒叫張翠不好意思了。她說:我是來侍候人的,現在還得叫人家侍候,真是過意不去”。那天,她能下地走動了。我又去了陳老師家,恰巧陳老師的女兒也在。我開玩笑地說:“我看你們倆挺合適的,要不就確定了關係得了”。陳老師的女兒忙說:那可不行,這樣不也挺好嗎?即不耽誤啥,又省得以後有羅亂”。陳老師笑了笑,張翠點點頭。但我看得出來,他倆的心裡都充滿了許多的無奈。


保姆不是老伴

一晃兩年多的時間過去了。前幾天陳老師給我打電話,說張翠走了。原來是張翠的兒子出了車禍,肇事司機還沒有找到。她不但要籌醫藥費,還要回去進行護理。臨走時,陳老師除了結清工資以外,又多給拿了兩萬元錢,並告訴她有事兒就打電話來。昨天,陳老師約我去公園散步,他說:“我跟別人說張翠是保姆不是老伴兒,別人都不相信。”他嘆了口氣:“老伴不是保姆,保姆不是老伴,都是那點兒破財產給攪和的。唉,再想碰到張翠這樣的人難嘍”!(圖片來自網絡)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