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最欣賞的一幅油畫作品是哪張,原因是什麼?

張粒粒的午夜雜貨鋪

油畫是西洋畫的一種,它是用顏料作畫,使用色彩豐富,豔麗對比非常明顯,這應該是油畫的特點之一,可能也是最大的特點。

油畫應該遠看,而不應該近觀。因為近看你真的不知道畫的什麼,近處看的話,只看到一層層顏料,站在遠處看,看全貌,你才知道表達的什麼,才能清晰地看到層次。

既然油畫是西洋畫的一種,那麼自然就涉及到很多西洋畫家。我們知道,西方有很多傑出的畫家,他們的作品留存至今已是無價之寶。也是全人類珍貴的精神文化遺產。

中國的油畫相傳是傳教士利瑪竇來到中國後,油畫才開始興起,徐悲鴻就是倡導將西洋畫和中國畫結合的典型,他自己也有繪畫作品。

我最喜歡的就是傳世名畫梵高的《向日葵》了,因為它用金黃和綠色對比,象徵生活和熱情,奔放的金黃色就是人的一生奮鬥歷程,人要進取,就要有火一般的熱情!


當然了,油畫作品不止這些,也分很多種類,有的人喜歡風景,有些人喜歡人物,用油畫表現人物應該是一種大膽的藝術!

以上是我個人觀點,那麼對此你有什麼看法呢?歡迎留言,謝謝支持!


鐵匠的頭髮

對西方裸體油畫是持批評態度的,非要找一副油畫作品,也不是沒有。

布格羅《塞姬的狂喜》這幅作品勉為其難勝任。布格羅追求唯美主義,擅長創造美好、理想化的境界,他創作有以神話、天使和寓言為題材的畫作,也有近似於照片特質的寫實繪畫題材的畫作,這些完美的風格吸引了大批藝術追隨者和贊助人。



《塞姬的狂喜》是一幅取材於希臘神話故事的油畫作品,畫得非常的美,神話故事當然也非常美。

國王的女兒普塞克有著驚人的美貌,民眾都把她當作女神崇拜,這觸怒了維納斯,她報復普塞克,欲把她嫁給世上最卑賤的人。可是維納斯的兒子丘比特不幹,看上了普賽克。丘比特不顧他母親的旨意,與普塞克結了婚。  

事情是充滿曲折的。維納斯軟禁了丘比特,普塞克必須替女神維納斯做一件事:那就是為維納斯帶回死亡女神--普羅塞爾皮娜的美色,其實就是設計陷害普賽克。美麗的普塞克歷盡千難萬險,終於成功了。懷著好奇心打開了小盒子,她就死了

丘比特設計逃脫,終於找到了死亡的普塞克。他悲痛欲絕地俯身親吻他心愛的人。奇蹟出現了,普塞克的心臟開始跳動起來,蒼白的面龐漸漸恢復了血色——她復活了!愛之吻讓靈魂復活了。經過這樣的劫難,維納斯終於原諒了普塞克和丘比特,純潔的少女又回到了小愛神的懷中,飛昇了。

畫家布格羅的這幅畫,以細膩筆法,藉助於“愛的主題”,彰顯了人體的精妙,神采與美麗。畫中塑造了充滿詩意的神話人物形象,男女情愛關係也被刻劃得維妙維肖。飄逸的服飾演奏出飛向自由的飄逸,襯托著純潔的玉身。


崇儒

比起國畫,油畫顏料亮麗、鮮豔,更有附著性和塑性,能塑造出極有立體感的物象,把物象的神韻更好地傳遞出來。

油畫在全世界已經流行了600多年的歷史,時至今日,已經發展得相當完善。從文藝復興到現在,一個個油畫大師用他們出類拔萃的才情,為我們描繪了一幅幅神形兼備的傑作,成為藝術王國中最亮麗的風景。

法國勒尼奧《美惠三美神》

優秀油畫作品太多了,沒有最好只有更好。但凡優秀的藝術品,是一個引子,它能為讀者打開想象之窗,能為其他創作者打開藝術再創造的動力。

如果從這個層面考慮,我最欣賞的油畫是文藝復興時期天才畫家,三傑之一的拉斐爾創作於16世紀初的《美惠三美神》。

《美惠三美神》取材於古希臘一段神話故事,具有突出的象徵意味。畫中三個手拿蘋果的女神從左至右,分別代表美麗、青春和歡樂,在有些版本里,也說代表美麗、愛情與貞潔。

德國魯本斯《美惠三美神》

三美神是天上的神靈,她們若看到人間不幸,世人遭受磨難時,會降臨人間,幫困難之人渡過難關。

此畫中,三個女性站立在中心,構成了穩固的三角形,每個女神左手搭在前一個肩膀上,象徵她們要團結一致,以造福人類為己任。右手端著蘋果,象徵健康美麗,預示她們要把健康美麗送給人間。

意大利拉斐爾《美惠三美神》

三個女神雖然是天上神靈,但在拉斐爾眼裡,他們是世間最漂亮的女性。三人造型生動準確,姿勢優美自然,身體線條流暢圓潤,神態安詳,眼睛裡充滿了慈祥的愛意。代表了一種積極、健康、活潑、樂觀、美麗的正能量。

英國愛德華·弗羅斯特《美惠三美神》

這幅作品有力地體現了文藝復興時期人文主義所表現出的那種積極向上的人生觀,和傳播大愛造福人類的世界觀。拉斐爾敏銳地捕捉到了當時的審美趣味和意識形態,並用高超技法把它們表現成具象的畫面,既是對人類追逐美好生活的記述,更是對人類思想發展史的記述。

美惠三美神玉雕

可以說,拉斐爾的《美惠三美神》像一把火,引起了他之後許多畫家如痴如醉地刻畫“三美神”題材作品,每個畫家用自己的才情不斷詮釋著對三美神題材的理解,以及對美的追逐。並且,關於三美神的雕塑也層出不窮,讓這幅作品廣為人知。

在拉斐爾之後,畫過三美神的主要畫家和作品有17世紀巴洛克風格德國畫家魯本斯《美惠三美神》,19世紀英國畫家愛德華·弗羅斯特《美惠三美神》,19世紀瑞士畫家艾蒂安·里奧塔《美惠三美神》,19世紀法國畫家勒尼奧《美惠三美神》,還有眾多雕塑家的《美惠三美神》。


鴻鵠迎罡

近幾年,楊雲飛的名字不斷出現在國內藝術品市場,而且其畫作也是一路飆升。其中,比較著名的一幅《荷花屏風》,在北京保利2012秋季拍賣會上,以17,250,000人民幣的天價成交。

然而,當搜索楊雲飛的油畫作品時,發現其還有一幅《靜物前的姑娘》,更是賣出了34,500,000人民幣的天價。雖然本人不是很懂藝術鑑賞,但也清楚,成交價確實反映著作品的優劣。從這一點來講,楊雲飛可以說是當前國內油畫大師中的佼佼者了。

在以上兩幅作品中,我個人還是比較喜歡《荷葉屏風》,可能是本人比較保守吧,總覺得油畫還是不要太暴露的好。當然,藝術有其自身特點,而且每個人的審美情趣也不同。《荷葉屏風》,既有寫實,也有寫意,大家所看到的側臥的女性為作者的妻子,是著重刻畫的對象,而其身後的屏風,則是作畫者通過腦補形成的背景。

將傳統繪畫和現代油畫強硬地置於一張畫布上,不僅沒有讓人覺得牽強生硬,反而呈現出了一種強烈的烘托效果。在此,將王宏建先生的評價轉給大家:

楊飛雲的畫具有西方古典繪畫樣式的一切基本要素,如嚴謹的造型、精細的筆法、勻淨的線條、典雅的色彩等等。由於他在繪畫語言上的不斷追求與多年探索,其技藝愈來愈近乎純熟。他是按照自己的審美理想去創作、去探索、去追求優美的極致,因此他的畫風柔美而不媚俗,秀麗而不輕靡,給人以健康的美感。

我想,王宏建先生的這番話,應該能夠高度概括出楊雲飛的藝術風格,也有助於大家欣賞和品味楊雲飛的油畫作品。對於我們來講,油畫還是一個比較新鮮的事物,還正處於不斷髮展和完善的階段。而人體油畫,對細節把握的要求幾近嚴苛,因而創作者也面臨著極大考驗。不過,作為欣賞者,大家完全可以根據自己的審美去感受油畫的魅力,似乎要輕鬆地多。

最後,附上楊雲飛先生及其妻子、模特佟芃芃女士的合影。


碣石樵子

像許多摯誠的油畫愛好者一樣,欣賞油畫的惟妙惟肖,欣賞油畫的開闊壯美,欣賞油畫的意境深邃……

在大師輩出經典疊現的油畫長廊裡,最令我流連忘返的一幅畫便是喬爾喬內的《沉睡的維納斯》。

喬爾喬內《沉睡的維納斯》



喬爾喬內(1477一1510),歐洲文藝復興時期(後期)偉大畫家,威尼斯畫派重要代表人物。喬爾喬內在汲取文藝復興鼎盛時期繪畫藝術精華的同時,融入自己的繪畫思想和理念,在創作中大膽創新,從色彩到背景處理形成新的突破。其作品清朗、明快、乾淨、柔和、詩意盎然,風度雋永。總能給人留下至深至美的印象,讓人不忍移目,百睹不厭。

《沉睡的維納斯》是喬爾喬內於1510年也就是他生命的最後一年創作的。實際上這幅畫直到他去世也沒有全部完成,由提香後來在畫作上添加了草地、天空等背景板塊,從而成就了一幅不朽的畫作。

維納斯是古希臘神話中的愛神。在這幅作品中,愛神維納斯展示出極致的造化之美,沒有任何宗教女神的特徵。形體勻稱而舒展,優美而溫柔,起伏有致,韻味無窮,與周圍的綠地,天空等自然景觀互為呼應,在色體、色彩、柔和的線條和景色的層次上都達到高度的和諧統一,表現出人的具有生命力的肉體與純潔心靈之間美的統一,更符合大多數人的審美取向。《沉睡的維納斯》後來成為人體繪畫藝術的教學範本。

提香在喬爾喬內去世後,又創作了一幅《烏爾比諾的維納斯》,成為《沉睡的維納斯》的姐妹篇和世界人體繪畫藝術的雙姝經典之作。

提香《烏爾比諾的維納斯》


誰憐一燈影

謝謝你的提問。我最欣賞的是達芬奇的《麗達與天鵝》這幅畫。

達芬奇把少女麗達對宙斯化作天鵝的羞澀,表現得非常可愛。

在歐洲還是一個愛情不能自己自由做主的時代,達芬奇通過繪畫歌頌愛情的真誠與自由,這是非常符合人性的。

意大利文藝復興時代高舉的關愛人,解放人的個性,尊重人的自由,從《麗達與天鵝》這幅畫作,我們感覺太直接了。


而這幅畫的美永遠還是那樣新鮮。因為真情是感動人的唯一靈魂。

達芬奇的《麗達與天鵝》,通過美神麗達對天鵝真情的愛,書寫了人間要真情的永恆追求,所以,我們至今還是感覺畫中的感情依然那樣動人。

但是,與達芬奇《麗達與天鵝》不同的是德拉克羅瓦的作品《薩達納帕拉斯之死》中的殘暴場景。


國王知道自己就要死了,他也不想叫所有人活。所以,大開殺戒把宮中的美人一個個都要殺死。

德拉克羅瓦從另一個側面呼喚了人性與自由,這就是藝術。可以從不同角度給人民帶來鼓舞和正義。

不過也有溫馨的繪畫作品。例如,畫家的妻子給畫家做模特,給畫家帶來了盛譽與成功。

楊雲飛的這幅作品,就是妻子做模特。你們看,是不是畫的很成功啊?


當然,徐悲鴻的第一人妻子蔣碧薇女士,為徐悲鴻做模特也是非常成功的,所以,徐悲鴻的人體油畫非常好。

油畫具有豐富的表現力,刻畫人物很逼真。


但是,不能錯誤地認為越逼真越好。像達芬奇的《麗達與天鵝》,用今天的眼光來看,也不完全非常逼真,為什麼很感人?

歡迎你提出自己的看法。


千千千里馬

這個世界上沒有真正美的藝術,音樂、美術、文學...甚至二人轉,沒有純美的藝術,只是聽到黃河組曲、看到向日葵、讀到亮劍,我們熱淚盈眶,那是因為我們在心裡產生了共鳴,跟著這些藝術的節奏跌宕起伏,昇華了情感。

我和陳丹青一樣,自知不懂什麼是藝術。但是我有自己的熱愛。其實打算讀懂畫,只需瞭解它們產生的歷史,就能明白名畫為何偉大,這也是很多人不屑超寫實大家冷軍的原因,現實意義,也就是時髦的理由是藝術和作業最大的區別,冷軍只能算一個青出於藍而勝於藍的好學生,藝術家?800年前的話,他算得上。

真正好的畫作,是歷史節點上美的探索。首推是喬託·迪·邦多內,他的《哀悼基督》拙樸卻靈動,拉開了人性解放的大幕。

之後出現了波提切利,《維納斯的誕生》是真正意義上人對自身的認可和欣賞(裸體)。


......

省略很多吧!約翰內斯·維米爾的《帶珍珠耳環的少女》把一個為僕的少女情感,徹底的提升到人性理解的範疇。

梵高一直在用自己的感受在作畫。


直到馬蒂斯,這個半路出家的門外漢化繁為簡,找到了色彩表達的最終奧義,野獸派猶如一座里程碑 立在那裡,招搖的讓收藏家不明就裡。

所有美都有自己的理由,它很醜,那是因為你不瞭解它存在的意義。



向日葵的原野


我最欣賞的是中國當代畫家羅中立先生於1980年創作的油畫《父親》。

這幅油畫獲第二屆中國青年美術展一等獎,當年評獎,得票高出第二名(100票)700票,現藏中國美術館。

這幅畫採用的是超寫實手法,通俗一點說,就是比照相還要逼真,比照相的細節更豐富。

據介紹,這幅畫畫出了人物——一個老農民的“外在質樸美和內在高尚美”,也有介紹說,畫出了人物的苦難、堅韌和任勞任怨,“牛羊般的善良”。

是的,人物的憨厚善良和他的面容所記錄的人生讓觀者震撼!

作者是以他讀四川美術學院附中時下鄉去達縣所住農戶的房東鄧開選為原型的,每到夜裡,他和這位老農抵足而眠,聞著老農的煙味,聽著土屋外面的蛙鼓。

而創作這幅畫的直接原因是作者曾經在年三十城裡人家家戶戶歡度除夕的時候,發現一位老農在公共廁所守著廁所裡的糞便。

當年農民到城裡收糞是要按擔付錢的,並且各公社各生產大隊還會因爭奪糞便發生打鬥,因為怕別人搶先收走大糞,所以生產隊派這位老農在這裡看守。

這幅畫是“劃時代的傑作”、“當代油畫的里程碑”。

它好在哪裡?我認為畫出了人民的心聲,畫出了人民對農民發自心底的感激與敬重——農民用體力,用吃苦耐勞的人生為國人提供糧食、蔬菜,現在又成為城市、交通建設和社會服務的主力軍。

原來這幅畫名為《我的父親》,一位老畫家建議改為現名,這一點也耐人尋味——後來群眾投票的事實證明,“父親”,這不是羅中立一個人的感受,這是社會共識。

這麼重大的主題,這幅畫卻並不是說教,而是用精湛傑出的在當時先鋒前衛的藝術語言感染和說服了觀者,引起了觀者發自內心的共鳴。

它畫出了人物的時代風貌——在那物質尚不豐富的時候,人們就是這樣生存著,奉獻著。



我覺得它和那一幅偉大的《蒙娜麗莎》一樣,畫出了一個時代。

《蒙娜麗莎》是意大利文藝復興時期畫家列奧納多.達芬奇創作的油畫作品,收藏於法國盧浮宮博物館。該畫作的主要內容,表現了女性的典雅和恬靜的典型形象,成功地塑造了資本主義上升時期一位城市有產階級的婦女形象。


大悔憶智冰

80年代初,友人送來一本畫冊,是法國人安格爾的作品,隨手翻閱了下,對那幅《泉》印象特深刻。

迄今為止,依然記得畫中,那位年輕女子手持花瓶,瓶口朝下,那水流出來了,且是個裸體女子。

那時候,社會遠不如現在開放,鄧麗君的歌都是靡靡之音,歌曲錄音帶都走私進來的。所以個人驚詫於原來可以如此這般作畫,女人不穿衣服的畫作,竟然也可以明目張膽地出版,真是世道要變了。

據查閱網上資料,油畫作品《泉》,作於1846年,是安格爾最傑出的作品,標誌著安格爾藝術達到了光輝的頂峰。

當初,個人看到此畫的第一印象,那就是一個字“美”!不穿衣服的女子,在個人面前就是美,既美不勝收,又美得清新脫俗,個人沒有一點別的邪念,藝術竟然會給人如此高潔的美感,所以真的被震懾了。

評論家對《泉》的評價為:象徵“清高絕俗和莊嚴肅穆的美”,其實,說實話一般成年人,體內都有動物的習性,看到漂亮的女子,包括活生生的人、影視中、畫作中、甚至文學作品描寫的女子,有時會有那種想法,這應該很正常,但對安格爾《泉》中的女子,個人竟然沒有一點邪念,作品藝術魅力所在吧!

在油畫作品《泉》中,體現了女子的圓潤之美,圓圓的臉蛋、圓圓的乳房、圓圓的臀圍,乃至圓圓的花瓶,組合在一起,真的很美妙,讓人怦然心動,為畫中的美所懾,竟然沒有邪念,真是奇怪了。

安格爾,法國新古典主義畫派代表畫家,畫風線條工整,輪廓確切,色彩明晰,構圖嚴謹,對後來的德加、畢加索等人都有影響。

除了代表作《泉》外,《土耳其浴女》、《路易十三的宣誓》等都是其影響深遠的畫作,風靡了全世界。

本文由“國平軍史”發佈。


國平軍史

對於油畫作品,還是比較喜歡冷軍老師的油畫作品,冷軍作為油畫界的領軍人物,超寫實派油畫

界的霸主。

冷軍,1963年出生於四川,1984年畢業於武漢師範學院藝術系,武漢畫院專業畫家,中國國家油畫院研究員,我國一級美術師。


冷軍的超寫實畫法,是繼承了發展百年的西畫體系,作為藝術大師,冷軍老師,在滿足審美,神韻,賦予畫面情感的我前提下,又把場景刻畫到前無古人的逼真水平,讓人歎為觀止,難以相信這是一筆一筆畫出來的,逼真而傳神,這是冷軍的畫給我最大的感觸,可以衝擊你的視覺,深入你的靈魂,把形於神杳然紙上,這也許就是繪畫至高無上的產物。

站在冷軍的油畫前,及時你不懂油畫,也能感覺到驚心動魄的力量,透過層層顏料,感受繪畫背後的故事,這也許就是繪畫帶給觀眾的感染力。

細看冷軍的肖像畫,人物臉部的色調,同樣的一塊皮膚色,色相又是如此不同,在放大鏡下看,每一個小區域都有細微的區別,而且表現的恰到好處,皮膚的質感依然清晰可見,技法無不讓人歎服。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