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岡為什麼發展不起來?

JACK2016

黃岡沒有多少企業去支撐經濟,自然就沒有多少財政收入,城市就發展不起來。就連省會武漢也沒多少企業,武漢也就幾個屈指可數的企業,怎麼帶動周邊城市的發展呢?



反觀我們的兄弟省份河南,不要說鄭州有多少企業了,就連下面的小縣市工廠就多的多,連鄉鎮村莊都有很多企業入駐。湖北連武漢都那麼幾個企業,更不要說縣市有什麼企業了,少的可憐,什麼企業都沒有靠什麼發展?

況且黃岡多山,下轄的羅田,英山背靠大別山,雖然有一些旅遊資源,然而交通並不是很好,不能充分發揮作用。

近幾年來,雖然黃岡交通有所改善,建了火車站,城鐵站,但是隻是一個空架子,沒有經濟的支撐,發展十分緩慢,青年人大部分都在外地發展,大部分在沿海打工,小部分在在創業,也算是個空城。
黃岡的發展需要政府加大招商引資力度,讓很多企業入駐黃岡,更好打好黃岡教育這張牌,同時發展旅遊業,這樣才能使黃岡發展起來。


醉裡看煙雨

黃岡的經濟在湖北省,確實算髮展的慢,810萬人口,一萬多平方公里的面積,經濟總量卻只能排到全省第五,而人均GDP僅3萬出頭,全省倒數!然而,導致黃岡發展的因素很多,有歷史的因素,也有現實原因!

首先說說第一產業的農業。黃岡是農業大市,但是農業並不發達!黃岡地處大別山和長江之間,地形高山、丘陵、崗地、平原兼而有之,地形地貌複雜,可耕種面積少,不利於機械化耕作,農業現代化水平低。再加上人口外流嚴重,農村勞動力不足,導致一些土地被撂荒,所以農業產值呈下降趨勢!



再說說工業。工業強市,是一句很實在的口號,但是黃岡自解放以來,工業基礎一直非常薄弱,工業體系不完善,工業結構單一,導致黃岡工業的總體水平!沒有工業的支持,處於一個發展中的城市,經濟必然好不到哪裡去!


再說說旅遊服務業!黃岡旅遊資源豐富,不管是紅色文化、綠色生態還是傳統文化,黃岡都兼而有之!但是黃岡雖然旅遊資源豐富,但是旅遊服務業還處於剛剛起步的階段,品牌影響力不夠,產業鏈不完善,附加值低!總之黃岡旅遊服務業方興未艾,還處於成長期,難以挑起經濟的大梁!


麻城漫談

黃岡有什麼?靠什麼發展?

人,機,料,法,環!人才有,人品不行。先做人,再做事。

辦事的人一有機會都先想到的是自己。投資者一來就搞怕怕了。

機,料,農業大區,基本啥也沒有。不談。

法,方法沒有正確的去實施,搞偏了。

環,好山好水,能變錢💰的就是石頭,開山炸石,破壞環境,震壞老百姓的房子。大工程車拉石子沿路掉,對行人車輛安全造成威脅(多次的事實)。目的就是把山上的石頭變錢。河裡的沙子也一樣,泘沙害死好多人了。這些都是人為的。又回到人的因素了。投資環境也一樣。首先招不來商,招來了立不住,然後呢,想來的不敢來。

學學江浙,廣東招商引資的方法和留住人才的方法。不是北上廣就別學它們搞什麼房地產。

配套武漢,利用交通優勢發展人流物流。把教育,醫療,搞成工廠。再搞搞特色旅遊。

大力在麻城試行,大有可搞。


大吳109321426

個人覺得新中國改革開放以來,一個城市的發展進度重點還是必須依靠工業,特別是一座人口數目達到700萬以上的城市,工業更應該是其經濟發展的命脈,而這一點正好是黃岡欠缺的,相反它們滿街都是新華書店,滿城都是文人墨客。



黃岡作為一個農業大市(這麼多年來一直都是),近年來經濟取得了較好的發展,第一產業比重在逐步減少,第二產業和第三產業開始增長,產業開始優化,結構日趨合理,經濟開始向好的方向發展。



但同時,工業規模小,幾乎沒有重工業,產品附加值低且單一,創新能力薄弱;未來需要大力引進高新技術產業和附加值高的現代化製造業,扶植創新能力強的企業,打造工業發展新模式,不然吃老本終有完結的那一天,

也因經濟能力太差,資源外流嚴重,奈何黃岡中學原來全國第一的名號就這樣沒有了



再者,旅遊服務業方面,資源零散,品牌意識不強,還是處於各自為戰的無序競爭中,需要加快品牌知名度的建設,加強區域合作,做大做強“大別山旅遊業”的這塊金字招牌。就旅遊生態風景而言,個人覺得大別山的天堂寨和薄刀鋒之類秒殺什麼廬山、黃山等等



而在農業方面,要加大綠色食品深加工企業的招商力度,提升大別山綠色食品的品牌價值,改變過去賤賣原材料的不利困境,為農民增收,為縣市經濟發展添磚加瓦。

胖哥相信未來的黃岡一定不會差!💪💪💪


胖哥不太胖



小票的時光

黃岡該發展自己的強項——教育!

小小毛坦廠發展成以教育業為主的城鎮擁有10萬人口,這個數據多麼令人豔羨!黃岡的領導為什麼就不借鑑借鑑?僅靠人家掛牌黃岡中學每年上貢百把萬塊錢,太小家子氣,也太沒長遠眼光了!把全國辦分校的骨幹調回來,好好發展黃岡本地的教育,把全國有錢老闆的孩子吸引到黃岡來讀書,才是黃岡經濟崛起之正道!

外地慕名求學的學生來了,陪讀的家長來了,大大小小的老闆也來了,GDP和稅收自然上來了。黃岡的環境日益美麗,外地學生的親戚朋友來黃岡旅遊也順理成章!

除了自然景觀,黃岡的民俗也該大力弘揚,不同的景點不同的時間上演一些民俗活動,既豐富本地市民的生活,也吸引外地人的眼球。威海的影視城小之小,一兩百的門票進去一覽無餘。張家界的金鞭溪就一條小山溝。橫店影視城窮鄉僻壤卻以影視業為生。黃岡人就不能來些花樣嗎?唱黃梅戲、楚劇、演蘇東坡以及關於遺愛湖的傳說等,讓遊客參與進來,樂在其中。


多情應笑吾

地形因素只是一方面,關鍵是人的思想,執政者的方陣理念,國家的政策扶持。論交通、區位優勢這些都不差,黃岡旅遊資源這麼多,確沒有一家5A級景區,不得不讓人感嘆,應該集中力量打造一兩家5A級景區,各個景區多合作,共同宣傳。


神農山水

黃岡多山,這是限制發展的最主要原因之一,而且都是大山,本來政府稅收就不多沒什麼錢,哪會花大代價去移山填坑然後再修路?跟平原地區沒得比,再個就是招商吸引力不夠,沒有新型企業願意投資開廠沒有大公司入駐也就留不住當地青年人才,直接導致政府稅收不足,沒有錢去鋪橋修路也沒有錢去搞基礎設施,導致很多年輕人都不願意呆在縣城,人才勞動力流失進一步導致城市沒有創新,沒有活力,形成噁心循環。


卓然,

首先黃岡只重黃州的發展建設,沒有考慮下面的縣市發展規劃。如果把麻城和黃梅小池納入同步建設,規劃成一個三角形,通路(包括鐵路,高速公路),形成一個一點兩翼。把中間的縣市合圍起來,一步一個腳印地發展,突出地方特色,以土特產,風景區,鄉村遊,農家樂,兼顧種養殖,再拉動工業建設。何愁不能發展?


87795101

黃岡確實發展很緩慢,看看黃州就知道,除了遺愛湖周邊都是住宅,幾乎看不到一座寫字樓,企業太少了,可見下面縣城也好不到哪去。這兩年房價到是蹭蹭漲,去年均4000多的樓盤還有,今年都是動不動6000起步,萬達那邊碧桂園9000多,工資又低的可憐。黃岡還需要很長路要走。

多的樓盤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