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是西安最有故事的街道之一,擁攬了無數西安人的記憶!

這條全長490米的東關正街

是西安最有味道的地方之一

每當走到這裡

你會感受穿越歷史空間般的

厚重的歲月感

這裡有依然記錄著老城的建築、寺院、城牆根兒

也承載著新興崛起的新元素

走在這條街,哪有虛度可說

這是西安最有故事的街道之一,擁攬了無數西安人的記憶!

長樂門外到雞市拐之間的街道叫東關正街。隋唐時期,東關正街屬於安興坊和勝業坊,是一個達官貴人云集的場所。

這是西安最有故事的街道之一,擁攬了無數西安人的記憶!

除卻旁邊的興慶公園不說,光這條街道上就住著武則天時期著名的宰相韋安石、著名歌妓霍小玉、就連唐玄宗的弟弟岐王李範的府邸也在這裡。

這是西安最有故事的街道之一,擁攬了無數西安人的記憶!

當年,杜甫就在李範的家裡觀看了大唐第一樂手李龜年的表演。

後來,杜甫和李龜年流落到了江南,偶然遇見,杜甫寫下了“岐王宅裡尋常見,崔九堂前幾度聞。正是江南好風景,落花時節又逢君”的詩句。

這是西安最有故事的街道之一,擁攬了無數西安人的記憶!

東關,“關”是關口、要塞的意思,東關是道館和寺廟聚集地,隋朝的總化寺、淨住寺、唐朝的勝業寺、甘露尼寺、北宋的八仙庵都在這裡。算是西安最具“慧根”的地方了。

這是西安最有故事的街道之一,擁攬了無數西安人的記憶!

唐長安城中城區內“東市”之北的安興坊和勝業坊,舊址就在如今東關一帶。兩坊內有近二十處王宅,全是達官貴人出沒的地方。

這是西安最有故事的街道之一,擁攬了無數西安人的記憶!

這是西安最有故事的街道之一,擁攬了無數西安人的記憶!

民國年間的東關,是它近代史中最輝煌的時期,是主要的西京工業聚集地,真正的藥號彙集,布機林立。外鄉人來到這裡帶來了手藝,東關一下成了木匠、布匠、技工的聚集地。

這是西安最有故事的街道之一,擁攬了無數西安人的記憶!

這條街最有人情味兒,焊壺的、磨剪刀的、捏面的、賣吃喝米麵的、盤灶的、燒炭的各路人等填充了整條街人間煙火的味道。到這裡,凡吃穿應需不用進城就能一一操辦備齊。

這是西安最有故事的街道之一,擁攬了無數西安人的記憶!

這是西安最有故事的街道之一,擁攬了無數西安人的記憶!

東關有十二坊二十四巷之說。十二坊包括長關坊、長樂東坊、長樂西坊、更衣前坊、更衣後坊、興慶坊、冰窖小坊、柿園坊、罔極寺坊、董元康坊、吊橋坊、古蹟坊等。

這是西安最有故事的街道之一,擁攬了無數西安人的記憶!

二十四巷是人和巷、八家巷、大辛巷、萬慶巷、太平巷、長樂巷、東新巷、北火巷、火神廟巷、古新巷、棗園巷、面王巷、興慶巷、莎蘿巷、廟子巷、官店巷、孟家巷、臥龍巷、柴家巷、郗家巷、董家巷、喇嘛寺巷、牌樓巷、竇府巷。

這是西安最有故事的街道之一,擁攬了無數西安人的記憶!

很多坊巷現如今的實際區分界線早已不再分明,甚至銷聲匿跡改了名字,往日輝煌不再。

這是西安最有故事的街道之一,擁攬了無數西安人的記憶!

東門外就是環城公園了,從中山門,朝陽門一路向南。環城公園雖然是後來才修建的,但是環繞城牆一週,算得上西安城最忠實的護衛者了。

這是西安最有故事的街道之一,擁攬了無數西安人的記憶!

夕陽西下,老人們在城牆根下閒諞,中年婦女在這裡跳著廣場舞。

這是西安最有故事的街道之一,擁攬了無數西安人的記憶!

這是西安最有故事的街道之一,擁攬了無數西安人的記憶!

這座寺廟有著一千三百多年的歷史,是唐朝太平公主給母親武則天修建的祈福寺廟。

這是西安最有故事的街道之一,擁攬了無數西安人的記憶!

罔極寺名字出自《詩經》:“欲報之德,昊天罔極。”是太平公主嫁給武攸嗣後,來此修行消解煩悶的地方。

這是西安最有故事的街道之一,擁攬了無數西安人的記憶!

唐朝時期,罔極寺地位極高,著名畫家吳道子的畫作都存放在這裡。歷史上著名的“長慶會盟”就是吐蕃和唐朝雙方在罔極寺達成的和平協議。

這是西安最有故事的街道之一,擁攬了無數西安人的記憶!

1930年春節前夕,炮房街一家做紙炮的作坊爆炸,大火燒了半條街道,罔極寺被燒得只剩下五間前殿,僅剩下我們今天看到的樣子。現在的罔極寺周圍全是建築物,似乎要將這座小小的寺廟吞噬。

這是西安最有故事的街道之一,擁攬了無數西安人的記憶!

這是西安最有故事的街道之一,擁攬了無數西安人的記憶!

再往東走,便到了萬壽八仙宮,這是西北地區道教全真派最大的道觀,傳說宋時有八仙顯化於此,得名八仙庵。

這是西安最有故事的街道之一,擁攬了無數西安人的記憶!

其實不然,相傳唐代長樂坊一帶有一家稠酒頗有盛名。李白與賀知章等人經常來這裡喝酒,每次都是一醉方休。後人為了紀念“酒中八仙”修建了“八仙庵”。

這是西安最有故事的街道之一,擁攬了無數西安人的記憶!

到了後世,道教逐漸受到皇家的重視,人們就把原為酒中八仙修的廟宇,擴建成了道教李鐵柺、漢鍾離、張果老、何仙姑、藍采和、呂洞賓、韓湘子、曹國舅八仙的大道觀了。

這是西安最有故事的街道之一,擁攬了無數西安人的記憶!

當年慈溪和光緒逃到西安,就曾住在八仙宮,後來賜銀千兩以建宮額,賜名“敕建萬壽八仙宮”,陝西省第一批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這是西安最有故事的街道之一,擁攬了無數西安人的記憶!

這是西安最有故事的街道之一,擁攬了無數西安人的記憶!

唐長安城有三大宮殿,除了眾所周知的大明宮,另有太極宮和興慶宮,唐代時期的興慶宮規模經過唐明皇的擴建,遠比現在的興慶公園大得多,是長安城三大內之一。

這是西安最有故事的街道之一,擁攬了無數西安人的記憶!

這是西安最有故事的街道之一,擁攬了無數西安人的記憶!

興慶公園還是好多西安孩子童年的記憶。那時候每當要春遊的時候,老師都會帶大家來到興慶公園玩一天,就算是春遊了,年年如此。

這是西安最有故事的街道之一,擁攬了無數西安人的記憶!

從八仙庵出來,就到了柿園路,之前叫做柿園坊。

這是西安最有故事的街道之一,擁攬了無數西安人的記憶!

東關小學已經有幾十年的歷史了,東關正街這條路上長大的人,童年要麼在東關小學度過,要麼就在南街小學。

這是西安最有故事的街道之一,擁攬了無數西安人的記憶!

為什麼要叫雞市拐?明清時期,許多農戶把公雞和雞蛋拿到這個市場上來賣,所以這裡叫“雞市”。很久之前東關正街也並不是一套筆直的路,走到這裡需要拐彎,就有了雞市拐這個名字。

這是西安最有故事的街道之一,擁攬了無數西安人的記憶!

盛唐時期,長安的黃桂稠酒十分有名,唐玄宗帶著楊貴妃來此飲酒,貴妃喝酒一時興起,將手中桂花贈與店主。店主又把這株桂花種在了園中,每年以此桂花入酒,使得這裡的稠酒更加香遠益清。

現在東門外兩側現在已經建起了高樓大廈,來往的是川流不息的車輛,早已變了當年的模樣。

這是西安最有故事的街道之一,擁攬了無數西安人的記憶!

這是西安最有故事的街道之一,擁攬了無數西安人的記憶!

東關正街是做生意買賣的地方,這就不得不提到東關南街。明清至民國,這裡盡是些山貨行、藥材行、廣貨行等大號生意。往南走出南廓門,是走鎮安、安康、漢南各縣的大道。

這是西安最有故事的街道之一,擁攬了無數西安人的記憶!

直到現在,這裡居住的大多數人仍然是祖輩在城牆根下長大的老西安,老街坊,飯館小吃雲集,是附近居民的“深夜食堂”。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