合資車為什麼賣的這麼貴?

車行易有車

1品牌

首先說到的肯定是品牌,現在品牌定價的“分水嶺”主要是以自主品牌、合資品牌、豪華品牌為區分,至於進口品牌和進口豪華品牌的定位跟後兩者是一樣的。合資品牌與豪華品牌真的存在“品牌溢價”嗎?老實說,是真的。同樣是銷量冠軍的品牌,長城和大眾在各消費者心中所佔的地位都存在明顯差異,而大眾和奔馳寶馬奧迪相比,差異也是明顯滴。至於差距在哪裡,我們不妨參考一下海瀾之家和阿瑪尼的區別。

2技術與質量

國產車地位相對較低的原因有許多,其中被人詬病最為明顯的就是技術儲備不足與質量不過關,儘管這幾年自主品牌在公關和宣傳上已經達到了“國際水平”,但是在造車與質量仍然處於“相對落後”,現在無論哪個國產品牌,其汽車的耐用性方面都是令人擔憂的一件事,無論是銷量冠軍哈弗H6,還是自稱國產沃爾沃的吉利,其產品使用一年以後車況奇差與故障頻發無一不是“正常現象”,而這些情況相對合資品牌而言,譬如凱美瑞、雅閣、帕薩特來說,概率小之又小。這也是國產車與合資車最大的區別,在於前者喜歡把錢花在看得見的地方,而後者喜歡把錢花在看不見的地方。

3配置

現今自主品牌主要是以“賣配置”為生,十萬出頭的車型配置高的出奇,完全就做到了合資車根本不敢想的境界,對於這樣的行為,大多數消費者都大呼“自主良心”,可不要忘了自古以來都是“無商不奸”的道理,在良心和利益上,不管哪個國家的廠商,都是會選擇後者的,現在自主品牌車型面臨的一大問題就是“自重大”,“油耗高”。因為其生產的車型構架大多數都是“全鋼製品”,許多消費者會認為,鋼還不好嘛?安全哇!如果真的這麼想那就真上當了,會使用鋼材完全是為了節約成本而不去考慮輕量化問題,在合資車型上使用的鋁製金屬必須達到超強度鋼的標號,這樣會令成本高出幾倍甚至十幾倍,如果這方面也能算是“配置”的話,那麼合資車型的配置,始終比自主品牌高了一個等級。

4駕乘感受

論駕乘感受,無疑是從動力、操控、舒適、靜音這幾個方面著手,說實話,現在自主品牌這幾個方面做得都不錯,尤其是新車,跟合資甚至豪華品牌一較高下都不是什麼問題,但唯獨就是故障率和耐用性方面沒辦法跟其比較,甚至有些自主品牌的車型,在新車階段就已經開始“異響”,做工細節方面很成問題。

總結:現在國內自主品牌最拿得出手的兩個汽車技術就是“三菱發動機”和“愛信變速箱”,前段時間長安發生過一起“斷貨”事件,原因就是愛信變速箱在國外物流的時候發生了一點意外,沒有及時運回國內,導致長安整條產品線陷入“癱瘓”,可見哪怕是自主品牌也非常依賴國外的技術,那麼“國貨”真正崛起的時代,何時才能到來?


車行易有車

首先,合資品牌車的產品成熟度要高於國內,在汽車製造方面歐美,日韓無疑是走在世界的前列。中國品牌起步晚,而且多數是以低端市場起步,因此給國人的印象就是低價低質。而合資品牌憑著嫻熟的技術和管理優勢佔領市場。


第三,國內品牌雖然在技術上與合資品牌越來越小,但是在管理上還遠遠不夠。尤其在量產化的過程中,對於細節的把握做的很不到位,本人人生第一輛車就是國產品牌,涉及到廠家問題,本人就不說牌子了。車子發動機,變速箱,底盤都沒問題,但是車身的縫隙太大,抗風噪的問題上也沒處理好。有的時候就是細節決定成本。你用一個髒盤子裝美食,即使美食再美味,恐怕也沒幾個人感興趣。

最後,說一下合資品牌車的性價比問題。實際上從世界範圍來講,很多合資車品牌性價比很低。就比如說吉普牧馬人,這款車型是絕對的爺們車,當然很多美女也喜歡。這款車子國外售價摺合人民幣也就十幾萬,但是在中國要40萬左右,相信很多玩車的人都知道,在這裡就不再贅述了。還有315晚會上爆出的途銳發動機淋雨問題,本田CRV發動機機油問題。說這些當然不是鼓動大家支持國貨,而是提醒大家,即使買合資車也要擦亮眼睛,選擇性價比高的,不要為了面子只買貴的,不選對的。



最後希望國產品牌當自強,在不斷收購國外品牌的同時,加強提升自身技術的,在管理方面多學經驗。努力發現自身缺點,學習他人長處,這不是一件丟人的事兒。


天堂以尋夢1

合資車賣的貴。所謂貴,是對比才能出現的。一般情況都是和國內的車做比較,發現同樣級別,同樣配置的車,價格上有些高。

存在的就是合理的。我始終認為一分錢一分貨,東西貴就有貴的道理,合資車用的三大件(發動機,變速器,地盤)一般都是國外廠家成熟的技術。相對國內的質量要好一些。另外這些技術的進口都是有費用的,當然就要加在車價裡。還有的合資車乾脆就是原件進口,那進口的關稅肯定也要加在車價裡,這就導致車價偏高一些。


吝無咎

合資就是好,很多人都這樣想,主要第一是政策影響的,以前不允許有非合資車廠,有也是大鍋飯質量管理不好,不給市場許可證導致,為他們打下了好的口碑基礎,千禧年以後才放開政策,第二就是品牌溢價率賣的便宜影響企業形象,都想把自己搞成高端大氣的品牌,也好為產品作出車型價位調整,第三就是外資企業要拿利潤,本地企業也要利潤,最後合資廠的工資要比自主品牌的工資高,特別外資高管,個人觀點


寶哥1750863

總結來說有三點,其一,一分錢一分貨,本身價值的體現,合資車從品質耐用程度上看,貴有其道理。這點自主品牌應該多多學習,任何商品都要自身品質過硬才能賣出好價錢。

其二,品牌價值。除自身品質外,合資車發展久遠,品牌影響力遠遠超越自主車。

其三,國人購買喜歡,一旦購買習慣形成,同時合資車經過多年的品質品牌沉澱,國人已形成某種情懷。所謂這也是市場形成的一種慣性供求關係。所以合資車自然價格難下來。就比如大眾,價格越來越貴,卻實際一直再減配。到有人買單,他就沒有了降價的理由。


文青小妮子

如果瞭解我國配件產業情況,你就會發現,一般合資品牌並不貴。

除了高端品牌有較高的品牌溢價外,像大眾、別克、現代等並沒有多少的溢價。

而且他們的配件成本比國產車更低,從零整比的數值就可以看出,他們自產的配件,我們拿出來賣,價格反而更高。

如果一定要認定他們貴,並找出理由的話,他們管理技術更先進,人工成本更高,研發成本更高。如此這般,拉動了價格的提升。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