別脫!別脫!別脫!不聽老人言,吃虧在眼前哦!

都說

有一種冷

叫做

奶奶覺得你冷

可不

這春節一過

氣溫節節升高

很多小夥伴們

開始不聽奶奶話了

已經迫不及待地

換下了厚厚的冬衣

怎一個涼爽了得

那麼

到底要不要聽

奶奶的話呢

別脫!別脫!別脫!不聽老人言,吃虧在眼前哦!

老人常說

吃了端午粽

再把棉衣送

這裡其實蘊含的

中醫養生之道便是

春捂秋凍

春季,自然界及人體陽氣初生,陰氣始減,早春時節,人體肌表應對氣溫升高亦逐漸開洩,但此時禦寒能力相對較弱,加之春季氣溫很不穩定,"倒春寒"甚至有讓人重回冬天的感覺。

此時,如過早改換單衣,機體難以適應,就會導致抗病能力下降,病邪趁虛而入,易引發各種疾病,如流感、呼吸道感染、哮喘、過敏性鼻炎等

別脫!別脫!別脫!不聽老人言,吃虧在眼前哦!

因而

此時應注意防寒保暖

使體內陽氣不受寒氣侵害

從而陽氣逐漸得以生長生髮

這便是"春捂"的養生之道

別脫!別脫!別脫!不聽老人言,吃虧在眼前哦!

春捂,捂哪裡?

"春凍未泮,下體寧過於暖,上體無妨略減"——《老老恆言》。

人體下部的血液循環要比上部相對差,有"寒從腳底生"之說,因此,早春時節要特別注意身體下部的保暖。這一點,對女性尤為重要,女性下半身著涼容易導致多種婦科疾病,如痛經、盆腔炎症、白帶異常、不孕等。

春捂,捂到幾時?

春捂,難道真的要捂到端午嗎?

多項研究表明,15 ℃可以說是捂與不捂的分水嶺 。氣溫持續在 15 ℃以上且相對穩定時, 就可以開始逐步減衣,老年人及體弱者建議再捂1-2周。有的朋友不禁要問,有時候白天氣溫挺高,夜裡突然降溫怎麼辦?如果日夜溫差大於 8 ℃,此時則要注意加衣保暖。

☞ 當然,這也不是絕對的,大部分人可根據自身冷熱的感覺來調整衣物。

兒童春捂有哪些講究?

許多家長對於孩子的防寒保暖,可以說是"全副武裝"。那麼兒童到底應該怎麼捂?

1、學齡前兒童,生長髮育迅速,機體代謝旺盛,此時如何判斷孩子的冷暖。

記住這幾招:①摸一摸手腳溫度,手腳是暖和的,就說明穿夠了;②摸摸後背,背後出汗,說明小兒穿多了;若小兒正在運動,則應適當減少衣物。

別脫!別脫!別脫!不聽老人言,吃虧在眼前哦!

2、對於嬰幼兒來說,春捂更需謹慎,捂過了頭可能捂出病來。

首先,衣物穿得過多、過緊會限制嬰幼兒的骨生長,有礙呼吸運動。其次,捂得過於嚴實的嬰幼兒,由於無法接受充足的日光照射,容易造成維生素B族缺乏,繼而出現佝僂病或者低鈣性抽搐,同時也會影響孩子的抗病能力。最可怕的是,過度保暖、捫捂過久可能導致 "捂熱綜合徵",嚴重時可出現呼吸衰竭、腦水腫、多臟器衰竭等一系列危急重症,各位家長千萬注意。

☞ 總而言之,春捂需適度,因人制宜,應以自身感覺溫暖,並且不出汗為宜,不可捂的太過,汗出過多,則容易耗傷人體津液。

《黃帝內經》有云:"上古之人,其知道者,法於陰陽,和於術數,食飲有節,起居有常,不妄作勞,故能形與神俱,而盡終其天年,度百歲乃去。

調節自身的陰陽

與自然相應

便是最好的養生之道

不必拘泥一法

更不要人云亦云

所以

不聽老人言

吃虧在眼前

小夥伴們

還是彆著急把棉衣拋棄啊!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