齦下刮治,什麼時候必做不可?

範柯左

齦下刮治主要是針對清除牙周袋內的牙結石,最直觀看牙周是否出現紅腫現象,過了初期牙周炎就得先超聲波洗牙,一週後再做牙周刮治。

沒有及時刮除的話,牙周袋會慢慢形成並且加深,牙結石就會蔓延到牙齦下面引起鬆動,這時候洗牙顯然沒有用,輕者刮治過程中結石只是在牙齦邊緣還比較好刮,可能會出現牙本質痠痛感,要是牙周袋較深就得局部麻醉下進行,不然痛感會更強烈!

齦下刮治一次性就能解決牙周問題嗎?

1、並不是一次性,單純刮治就得分兩次進行,比如第一次先刮治牙齒左半口,或者直接牙齒上半口,第二次就是牙齒的右半口或者下半口,決定多少次處理得檢查牙周深度,快接近根部位置難度較大就得分為四次完成。

2、一般會在牙周袋加入抗生素凝膠,或者直接藥物清洗牙周袋,讓刮治更舒服一些,另外牙周炎問題不止是刮治後就能恢復的,輕者牙齦組織會自我恢復,牙周袋也會變淺,較深牙周袋患者下次還得定期檢查,每半年就得再洗一次牙。

超聲波洗牙和齦下刮治到底有啥區別?

1、相同的是清除物質都是牙菌斑和牙結石,不同的是前者負責超聲波震碎牙齦上面,而後者刮治器刮除牙齦下面,當然牙結石沒有那麼大,通常洗牙是不用局部麻醉,由於刮治會摩擦到牙齦組織,加上牙周炎此時的牙齦比較敏感,產生的疼痛明顯。


燒哥口腔社

齦下刮治術,是用比較精細的齦下刮治器刮除位於牙周袋內根面上的牙石和菌斑。牙周炎的主要致病因素即為附著在牙根表面形成的牙石和菌斑。而我們一般通過齦下刮治術,也就是通俗所說的“深層潔牙”來去除深在的牙石菌斑。而根面平整術即為齦下潔治術的繼續和完善。由於牙石菌斑分佈散在廣泛,同時肉眼不可見,醫生臨床操作不可能完全清除乾淨,常有一定數量的牙石遺漏,所以在齦下潔治術後醫生利用精細的齦下刮治器,利用手感感知並刮除根面病變的組織及散在的牙石菌斑,使根面光滑,有利於牙齦重新附著於根面,使牙周袋消失。目前也可以用牙周袋內窺鏡來輔助操作。


對於牙周疾病的患者,首次就診時會做簡單檢查,一部分患者被診斷為牙齦疾病,那麼僅通過一次的洗牙,也就是潔治,就可以基本解決問題。

另一部分患者被診斷為牙周炎,已經發現有較重的炎症。那麼首次洗牙後會預約兩週後再做進一步全面檢查。主要是檢查牙齦和牙齒的貼合情況。牙齒和牙齦兩週後仍舊分離的,說明牙齦下邊還有髒東西,需要進一步深度清理,也就是刮治。




所以在你做一次潔牙但是效果不行,還是有髒東西,這時候就必須要做齦下刮治了,不可避免的。

對於牙周炎,齦下刮治你們有什麼看法意見,可以下方留言提出來,我們一起完善這個回答。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