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85大學生VS普通大學生,真實競爭力究竟如何?

千金裘

當別人問家長:“你家孩子上的什麼學校?”其實是想問“上的幾本?”好像對於上一代的人來說,中國的大學就只有兩所——清華和北大。每次小時候就會有人問你“你以後要考清華還是北大呢?”我就不能考別的大學嗎?別的大學就不是大學了?

不過確實985、211的學校獲得了教育資源和師資資源多得多,好得多。我的同學在一所211大學,人家學校一個班的人30幾個,20幾個到大三都要出國做交換生學習,平常上課也有外教。圖書館也非常地高大上,就像電視劇裡的那種,有電梯、有咖啡廳。

而我的二本大學呢?破破的圖書館、破破的宿舍樓,還有地下一兩層的宿舍。週末的社團活動就是搭幾個棚子猜猜謎語啥的。我曾經參觀天津大學時,他們的週末活動很精彩,有樂隊演奏,還有飛機模型的展示。

但是我不認為所有的985、211畢業的學生就一定比我們普通大學生厲害。首先,能進一本大學的人不一定都是靠實力。我有一個同學是所有二本志願沒有被錄上,所以補錄上的一本。當年只上了二本的同學也可能是偶然的失利。

其次是,大學四年的時間,每個人所做的事不一樣。有一本大學的人天天打遊戲的,也有普通大學每天泡圖書館、參加競賽的。

最後,很多全國性的、全省的競賽,是每個學校都可以參加的,985、211大學的學生可以獲獎,我們普通學校的學生憑藉自己的努力也可以獲獎。

綜上所述,可能985、211學校的學生從表面實力和真實實力總體上都比我們普通生強,但是當他們成為單獨的個體,我相信,我們普通生也有很厲害的人。所以,不管是在研究生面試還是求職面試中,普通生要不卑不亢,985、211的學生要不驕不躁。


——END——

你覺得985的學生和普通大學生之間的實力真的相差很大嗎?歡迎在下方留言討論。

職場技能掰開揉碎講給你聽,歡迎關注【霸王課】頭條號,一起加速成長,成為一名優秀的職場精英~如果你喜歡我的回答,不妨點贊、轉發、收藏一下。

霸王課

-1-

最近某衛視節日上,一位大型企業的HR和一位普通院校的大學生之間的對話引起了人們的極大關注。

爭議最大的,是那位HR對於985院校大學生的厚愛和對普通院校大學生的輕視。

有人說,在那位HR的嘴裡,一般院校的大學生和985院校的大學生相比,簡直就是雞和鳳凰的差距。

對此,有人認為她只是說出了一個冰冷的現實,也有人認為她說得有些誇張。

正好身邊有兩位985學校的大學生,一位是正放假在家的兒子,馬上就要升入大二,另一位是同事的孩子,剛剛碩士畢業。他們所在的學校,在所有的985大學裡屬於中上水平。

他們的看法,也許有一定的可信度。

-2-

首先是985學生的英語水平究竟如何。

那位HR說,985學生從來不談四六級,太低級,很多都是談雅思多少分、託福多少分。

恰好兒子6月份剛剛考完四級,我問他班裡考四級的情況。

他說,絕大部分同學都是“裸考”,即提前不做任何複習,直接參加考試。只有少部分同學會提前準備一下。

英語四級對於他們來講,確實並不難。其實很多人是想直接報六級的,但由於規則不允許,只好作罷。

據說平時上課,他們也有全英文的課程,應該說英語基礎都還不錯。

-3-

其次是那位HR說985隨便幾個學生就能做出一個APP。

這個肯定是不可能。

至少,985學校文科類專業的學生就很難有這樣的水平,即使理工科,如果沒有選修過相應的課程,恐怕也達不到這樣的要求。

但我仔細看了一下網上的視頻,發現那位HR說的是她們公司技術部新招來的大學生。

既然是技術部招來的,肯定是專業對口,或者有技術特長,這樣的名校生,幾個人做個APP當然沒問題。

而如果是普通學校畢業的,水平可能會相對差一些。

這一點,正好我同事的孩子的經歷可以說明。

-4-

同事的孩子本科在一所普通高校就讀,專業是計算機,在該校也算是學霸。

研究生階段,他選擇了現在這所學校。

這所學校的專業排名大概是全國前幾名,遠超過他原來的學校。

這個孩子在申請研究生時,一開始就被委婉地拒絕。因為人家暗示他,他們那種學校來這裡讀研肯定跟不上。

萬幸的是,他最後找到了一位經歷和他類似,出身並不“高貴”的導師,被成功錄取。

入學之後,他發現自己果然和那些本校的研究生有巨大的差距。

人家做過的案例,自己根本沒有接觸過,人家司空見慣的東西,自己卻聞所未聞。

很多時候,其他同學早就完成了任務,他還在那兒一頭霧水,不知道從哪兒下手。

怎麼辦?兩個字,努力。

別人走了咱不走,不會就問,逢人就問,直到搞懂為止。

到研究生畢業的時候,他的成績已經是中等偏上,也順利在北京找到了不錯的工作。

-5-

985的大學生和普通大學生有沒有差距?當然有。

以本省為例,即使錄取分數較低的985大學,分數線也比一本線高近100分,比二本則高了250分以上。

一位考入二本的學生,他的高考成績可能連那些頂尖985學生的一半都不到,說這裡面沒有差距是不客觀的。

而且,不同大學在教育教學資源上,也是差距巨大。學校排名越靠前,擁有的資源越多。這就容易造成強者愈強,弱者愈弱。

其實即使是同為985大學,也是分層的,最頂尖的和排名較低的,也存在著一條鄙視鏈,這是客觀現實。

也許從個體來講,普通學校也有出類拔萃的學生,但從整體來講,名校學生確實比普通學校實力強許多。

而企業在招聘時,青睞名校的畢業生,這是成本最低、效率最高的作法。

就算我們去做HR,也是一樣。

-6-

那麼,是不是普通院校的學生就沒有出路呢?

當然不是。我同事的孩子就是證明,只要努力,同樣可以完成逆襲甚至超越。

他在研究生畢業的時候,一些本科階段鄙視他的人,已經被他拉開了距離。

我在以前的文章裡也提到過,一位朋友的孩子上的是三本,如今在某著名的科技公司上班,年薪三五十萬,雖然算不上太牛,但同樣也能說明,學歷重要,能力同樣重要。

不努力,就算考上了985,最終也啥都不是。

-7-

也許,頂尖的學校和普通的學校的學生,確實是鳳凰和雞的差距。

但誰也不能否認的是,只要努力,雞也可能變成鳳凰,而稍有懈怠,鳳凰也可能變成雞,甚至連雞都不如。

現在大學的起點,只是代表了高中時代的努力,明天怎樣,還要看今天如何去做。

沒有優勢的一方只有加倍努力,才能彌補自身的不足;而佔據優勢的一方,也不能有絲毫鬆懈。

我常常教育兒子,如果你在大學裡停下腳步,你過去的所有辛苦都會白費。

如果本事不夠,就算名校的證書可能讓你順利跨過某個門檻,你遲早也會倒在門內,有後來者從你的頭上跨過去。

那位HR或許說出了一個冰冷的現實,但每一位大學生要做的,不是得意或者不滿,而是繼續努力。


千金裘

上啥班,短視頻招聘APP為您解答

以下回答來自上啥班用戶互動留言


看到這個問題內心真的感覺很殘酷。不是不願意回答,而是有的時候我真的是不忍心回答。985大學生無論是表面競爭力還是真實競爭力,其實都要優於普通大學生。這不是個人偏見而是殘酷的現實,因為我本身就是普通大學生畢業,而我深深地體會到和985大學生之間的差距。


我高中是在全國百強中學讀的,地位在全省排第二,我的一個關係很好的高中同學,高中時她就在班級里名列前茅,而我雖然在這麼好的中學,身邊又都是學霸,成績卻差得可憐,我倒也是班級前五,不過是倒數。高中時期和閨蜜之間成績差距雖然大但由於朝夕相處這種差距並沒有那麼明顯,可高考卻實實在在的將我們分到了不同的路口,從此越走越越遠。


閨蜜上了985、211大學,當了學生會主席,早早入了黨,考過了雅思,項目論文一大堆,榮譽更不用說,獎學金拿到手軟,研究生更是直接保送到了香港知名大學,接受全英教學,最後工作簽約了全球500強知名企業,在北京實習期工資就已經月薪3萬,實習期一過直接成為產品經理,月薪後來多少我已經不知道,因為差距巨大我實在是和她說不上什麼話了。


再看我的大學,上了一個不知名的二本,雖然在班級成績前幾可是整體學校氛圍卻非常差。看著同學們通宵打遊戲、泡夜店,身邊的對象一個接一個得換,直接給答案複習,他們依然掛了好幾科。混了四年,研究生也考不上就去找了工作,除了幹毫無技術含量月薪只有2-3000的文職,女生幾乎沒有出路。或許面試官對於普通大學畢業生有偏見,然而實際上985大學畢業生絕大部分都具有良好的素質和學習能力,見識和經歷都是普通大學無法提供的。


如果你現在是個高中生,那麼我希望你能夠發憤圖強,因為高考是一生中最容易改變人生軌跡的途徑了。


以上


上啥班,一個幫你在職場裡做的更好的頭條號。歡迎小夥伴們關注,我們一起討論,一起學習,一起成長,等你哦~

上啥班

這些都是因人而異的事情,清華北大也偶爾冒幾個殺人犯,同時也出現清華北大保安哥考研 的佳話。

就現在普通大學,我要怒懟一下教育局,太氾濫了,在我概念中2本以上才能叫大學學府,3本的只能叫職業院校。兩個檔次學習氛圍真不一樣的。大學曠招下,200分的渣渣也能上大學。都是些什麼學生。與其花費3年在學校打遊戲畢業後當個底薪1500的業務員,還不如專門學個手藝為將來謀生。

對於985大學生,人家努力考上了,付出自然跟收穫成正比,收穫工作的平臺已經不一樣了。最起碼他出現在招聘會上是不會跟學渣爭1500底薪工作的人。


順德吖泉

本人三流大學生一枚,女朋友985大學,所以我還是能從她的圈子和我的圈子裡看到區別。先說學習氛圍,我們學校上課的時候大部分人都是管自己玩手機,考試都是考前一天才準備,有些甚至於作弊手段十分高明。我女朋友學校,拿她們寢室來說,每天早上六點起床就開始學習了,而且她們那邊把學習看的很重,把成績看的很重,對於他們來講,成績能高一點是一點,因為這個可以對他們保研有幫助,對於我們來講,根本就沒資格可以保研。

拿教師資源來講,我們學校的老師,教的都是膚淺的東西,有些難的書,他們只教一點點,一是我們也不怎麼聽,二是講實話,他們也不懂。而他們的老師,都可以算社會名流,手上的資源多,掌握的信息多,可以利用他們的關係給學生創造更多的機會,而且他們的知識,都是在他們那個專業裡面有相當研究的,在那個領域裡面有相當的地位的。

拿學校活動來講,並不是說我們學校沒有業餘生活,而是規模小,形勢單一,就像過家家。對於他們來講,則都是高大上的感覺,規模龐大,資金實力雄厚,也搞得起。

拿比賽來講,我拿我自己來講,我們當初去參加機器人大賽,我們學校的指導老師,只是掛個名頭,讓他們來帶,不可能,他們不懂,他們沒法教我們,我們做什麼都得靠自己,得自己去查資料,請教別的人,都是同學之間互相幫助。而且學校特別扣,不肯給我們劃錢,都是讓我們自己先墊著,我記得是等我們比賽完了,之後一個學期,才會把錢陸續給我們報銷,而且我們拿的獎盃,獎牌,都沒摸到手,就被老師拿去掛在辦公室了。對於拿獎給我們的獎金,學校也是一個字都不提,我有個學長已經畢業了,他說他的獎金已經再也拿不到了,學籍註銷掉了。對於我女朋友學校來講,老師財大氣粗,而且可以進行指導,材料隨便買,怎麼好怎麼來,所以她們也更加有動力。

總而言之,普通大學和985真的不是坐火車和坐飛機的區別,因為那個不管怎麼樣你都會到達終點,而真正的人生並沒有所謂的終點。對於985大學來講,他們的見識,眼光,資源,能力,幾乎任何一方面,都是在我們之上的,我們只能加倍的努力,甚至好幾倍的努力,才能在未來和他們平起平坐。


黃河龍蝦

中國的教育,說好聽一點是培養人才的地方。

說不好一聽一點,就是在培養高級打工仔。


我們學習的知識,有多少到社會上是能用上的?

知識的淘汰速度相當快。

而且,很多時候,我們學習更多的就是靠記憶,背誦,然後邏輯分析。

其實多多少少有點類似於過去的科舉制度的,八股文。


其實學了也就學了,但並不會讓你有什麼太多真正的收穫。

但不能說沒有收穫,學習了很多知識,是學。

但是高考的目的。


本質上,並不是在更多的把注意力放在教育上。

而是篩選人才。


給各個階層的人一個機會,千軍萬馬過獨木橋。

讓大家,把智商高的選出來。


相對而言智商高,但是非常刻苦的人。

這樣的人,說實在的,更大的概率進入了,名牌大學。

出來他們一般會進入世界500強,做一個高級白領。


高考本質選拔的是笨功夫加上刻板的教條。


但說實話,是選不出來,創造性的人才的。

而且,創造性的人才,很可能就會開始厭惡這樣的制度。

早早的就對學習不那麼用功了。


所以,往往真正成大器的還可能是一般的大學出來的人。

但不過,我說的只是一個概率。

名校生更多的培養的高級打工仔。


當然,也不排除也有十項全能的人,比如,馬化騰,李彥宏這樣的。

但是,他們也更多的接近於高新技術科技新貴。

類似於馬克扎克伯格,蓋茨那樣的,典型高富帥創業。


而屌絲逆襲的,更多的還是2流大學出來的。

一般大學的。


我只能說,創業者,企業家,更多的不是培養出來的,而是天生的。

社會出來,更多的除了看你的智商。

還要看你的情商,就是你處理人際關係的能力。


這個也不是一流大學出來能培養的。

情商高的,其實也有很多沒上大學的。

大專的。


真實能力,除了考察學歷、智商,吃苦,更多的忽略了情商。

而往往情商才是決定一個人一生成敗的關鍵。


我從概率上講,一般大學的學生,可能情商更高,因為他們更喜歡吃喝玩樂,把時間花在人際關係上。

而一流大學,很多孩子,是相信智力,學習的。

所以本質上是一種選擇。


但是,企業家本來都是萬里挑一。

做好一個打工仔,往往是一個穩妥的選擇。


貓黍說

說得殘酷一點,985大學生站在大學生學業能力及就業競爭力生物鏈的頂端。從總體看,985大學的學生是高考中的勝出者,他們進入了全國最好的一批大學,享受了最優質的教育資源。畢業後,社會認同度也遠高於一般大學生。很多名企都是直接從985大學招收應屆畢業生,其他學校幾乎沒有機會。

但是,非985大學生也不必妄自菲薄,工作三到五年後,名校的光環自然褪去,大家比拼的是工作能力、綜合素質,普通大學生同樣可以脫穎而出。這時,名校、非名校的區別不再明顯。


教育有力量

建議二本以下的高校都取消,甚至二本都可以關門,確實沒什麼用。出來技術活幹不了,和讀沒讀一個樣,還不如早點出去打工或者專心學門技術,還省去了四年的學費和生活費。大部分學生在大學期間都是混過去的。我說的是大部分,極少數可能例外,但不多,因為多多少少會被身邊的人影響而隨波逐流,所謂近墨者黑。

普通二本及以下,風氣很不好,攀比著談戀愛,秀恩愛,對象有的換了又換,週末賓館滿客,有的女大學生以非處為榮,以非處為恥,爭著搞對象,好像只有這樣才能說明她們多有魅力,整天想著談情說愛。

上課基本玩手機,而且這樣的大學教育質量也不好,有的老師也敷衍了事。自覺一點的會去圖書館,其中還有一部分純粹是去秀恩愛的,讀書效率可想而知。寢室環境極不好,大部分都是在打遊戲,開黑,看電影,特別嚴重的是學校晚上11點半熄燈,夏天不停電,有些人吵到很晚才睡,反正大學四年基本沒有11點之前就睡覺的,經常凌晨過後才睡。

雖然很多人不願意承認這個事實,但你們多讀了四年大學後真的為以後的工作帶來了多大優勢了?還是你正在做著是個人都能做的工作,和讀沒讀大學都是一個樣,這樣的話你們又何必花費那麼多錢來混個大學,難道只是一紙文憑?其實你們可以仔細算算自己大學四年學費和生活費是個不小的數字,對於你的家庭,你的父母而言是不是一個無關緊要的數字了。當然土豪和富二代可以忽略,你們有錢任性愛怎麼玩就怎麼玩。


361-1

我是一名普通一表大學的學生,就我們學校而言,淺談下我眼中的大學。985 211學校從師資,研究項目,和校友資源來說肯定普通大學要好很多。而且優秀的人聚在一起會產生危機意識,這正是普通學校不具備的。

危機感是目前大學生最缺的一樣東西。大部分的大學生過著渾渾噩噩的日子。“必修課選逃,選修課必逃”可能有些誇張,但事實上也沒有多大差別。其實真正的應該是“點名的選逃,不點名的必逃”才是現在大學生的真正寫照。這裡我不以偏概全,因為無論在哪裡,都會有一部分人的自覺性很高,主動學習的,他們自然是不會逃課的,我說的不過是大部分學生。

就上課而言,可分為三等。一部分人會在教室前面會跟著老師思路,與老師互動,或認真記著筆記,或認真聽講,只有偶爾會鬆懈下打個盹,而這少部分人正是江湖中人所稱的“學霸”。第二部分人是坐在中間的,他們也會聽課,有的是前排的座位沒有搶到,有的是方便給自己開個小差,在不想聽的時候會選擇和周圍人聊聊天,或是玩玩遊戲。而這第三部分人是坐在後面的,他們一般是不會走前門進入教室,有的是來晚的,有的是來玩的,在教室後面你會看到一片其樂融融的景象,每個人幾乎都會拿著手機,或聊天或看視頻或玩遊戲。大部分人深陷農藥無法自拔,也有一些學習好的會在這裡。當然睡覺的同學是不分坐在哪裡的,倦了的人不會像高中一樣低著頭掙扎而點頭,會選擇直接點的趴在桌子上開睡。

有些人會想自己未來要做什麼,比如創業之類,但這些人卻總是愛想,而且大部分時間都用來想,幻想以後的美好,卻從未付諸實際行動,定要想出個方向和最終目標才要行動。這是所謂的理想派,活在心中所幻想的象牙塔內。當然,個人認為,憑空想是不會想出什麼的,所以這些人便會一直拖延,也相當於給自己找藉口,他們總會說:“我都沒想好以後要做什麼,我怎麼開始學習。”人生的路哪是那麼容易就被望穿的,怎麼可能會有一條路讓你從頭走到尾,中間不經過任何十字路口。

也有一些人喜於奔波在組織和社團之間,他們在這裡感到滿足。周旋於老師和同學之間使他們樂此不疲,認為這是一種鍛鍊,也的確是一種鍛鍊。但我還是認為專業知識和技術才是硬件,社交能力和情商是軟件,只有硬件過關再搭配軟件才能起到畫龍點睛的作用。

現在大學生就業難的問題日趨嚴重,這與學生生活的過於安逸有著密不可分的關係。大部分大學生上了四年大學和沒上沒有任何分別,甚至還不如高中生,因為大部分應付高考所學的已忘記,而在大學又沒有學到其他新的知識,大部分學科即使不會掛了,補考也會讓你過。只有極少部分人才拿不到畢業證書。大學也就變的沒有意義,出了校門還抱怨自己專業不行,學校不行,就業形勢不好,卻從沒想過自己的問題,沒有想想在大學中你究竟學到了什麼沒有。

我認為不論是985 211還是普通大學,只要你能力夠出眾,早晚都是會放光的。比你優秀的人比你還努力,你拿什麼和人家比,提升自身能力是最重要的,時刻具有危機意識,普通大學的學生較名牌大學學生能看到的範圍有限,認為自己比周圍人出眾了點便怡然自得,卻不曾想過外面的世界多麼寬廣。

學校的因素固然有影響,但主觀上還是看學生自己,你無法阻止別人前進,別人也無法抑制你的光芒,如果你是優秀的,上進的,不論你身處何地,出身自哪裡,讀了哪裡的大學,都不會妨礙你取得成功。


蠶月客

從一個HR的角度,我簡單說下985大學生和普通高校大學生的區別吧。以下僅代表平均水平,不包括個例,畢竟普通高校也並不是沒有出類拔萃的學生。

學習能力

能考上985高校的學生,學習成績好,學習能力這點是毋庸置疑的。據說在985考四級很少有同學複習,都是裸考。如果可以選擇,他們都會跳過四級直接考六級。之前看過一個視頻中說到985高校的學生畢業面試都不會談到四六級成績,他們展現的都是託福雅思。這是真的。

眼界

如果你有幸和985高校的學生一起工作,你會發現人家做過的案例,自己根本沒有接觸過,人家司空見慣的東西,自己卻聞所未聞。

資源

不同大學在教育教學資源上,也是差距巨大。學校排名越靠前,擁有的資源越多。這就容易造成強者愈強,弱者愈弱。而且985高校的學生他的圈子,人脈同樣是985高校的學生,這點在進入社會後會非常有優勢。


老司機職前菌等你來喲~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