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力助推“一帶一路”阿里人事兩個重磅人事調整的祕密在這裡

一個企業高管的調整,往往能看出其戰略佈局,有的甚至影響未來數年的市場格局。

全力助推“一帶一路”阿里人事兩個重磅人事調整的秘密在這裡

【阿里人事上的兩個重磅調整】

最近,阿里集團的兩次人員調整,也能映現阿里的戰略佈局。

這兩次人員調整,一次是3月19日,阿里巴巴集團合夥人、螞蟻金服集團董事長彭蕾出任東南亞電商平臺Lazada的CEO;還有一個是昨日,阿里巴巴集團CEO張勇內部信宣佈集團合夥人、B2B事業群總裁戴珊直接負責全球速賣通業務。

看點是:彭蕾和戴珊都是阿里巴巴18名創始人與合夥人,都出任過阿里核心業務的負責人。

彭蕾曾任集團市場部和服務部副總裁、首席人力資源官,最近執掌的螞蟻金服,旗下有支付寶、餘額寶、螞蟻花唄、芝麻信用等多個重要業務,其估值高達千億美元。而戴珊,2013年5月任阿里巴巴集團首席人才官,2017年出任B2B事業群業務總裁。

螞蟻金服是阿里的命脈,B2B是阿里最早起家的核心業務。這兩項業務主管還都是阿里的創始團隊。這兩項變動用重磅二字形容,絲毫不過分。

巧合的是,兩位女將目標都是海外市場,所以,兩項人士調整的背後,只有一個結論,阿里的全球化戰略正在提速。

【阿里全球戰略正在提速 】

兩個女將的新業務都不簡單:

彭蕾負責的Lazada是目前東南亞市場第一大B2C電商平臺;戴珊接手的全球速賣通(AliExpress,簡稱“速賣通”),目前全球消費者量級過億。

據阿里巴巴財報披露,2017年第四季度,速賣通和Lazada等國際零售業務收入達到了47.33億人民幣,同比增長93%,發展動力相當強勁。

國人對於淘寶已經耳熟能詳,對於速賣通可能不夠了解;但在海外,速賣通的知名度堪比國人眼中的淘寶。

阿里數據顯示,截止2018年初,速賣通累計買家數超過1億人,其中活躍買家近7000萬人,覆蓋全球220多個國家和地區。速賣通是俄羅斯第一大電商平臺和西班牙第二大電商平臺,在歐洲、俄語區和南美洲,速賣通更是幾乎“人盡皆知”。

網絡經濟有個特點,通過網絡使使用人數達到某個臨界點時,市場規模就會迅速增加,這被稱作網絡經濟臨界點市場規模。顯然,阿里海外市場已經跨過了臨界點,進入了爆發期。

兩個方面的數據可以驗證這一點:

一方面,阿里速賣通在全球市場的滲透率已經非常可觀,7000萬活躍賣家,覆蓋220個國家和地區,意味全球不到100個人裡,就有一個在速賣通購物,覆蓋率超過1%;此外93%的增長速度,遠超國內互聯網公司,用爆發式增長形容絲毫不誇張。

這樣看來,阿里兩位女將的調整邏輯就很自然了:阿里海外市場已經跨過了臨界點、進入爆發期,迫切需要阿里集團調動投入更多資源、人力和資金去運營海外市場,這就需要集團的核心高管的深度參與,有著合夥人和核心業務負責人雙重身份的彭蕾和戴珊,接受”出海”任命,自然在情理之中了。

【阿里全球化的宏偉目標】

全力助推“一帶一路”阿里人事兩個重磅人事調整的秘密在這裡

阿里全球化,有著宏偉目標。

馬雲曾這樣描述:希望為全世界解決1億就業機會,服務20億消費者,為1000萬家中小企業創造盈利。要讓全世界的中小企業能夠做到全球買、全球賣、全球付、全球運和全球遊。

在阿里全球化版圖中,除了速賣通和Lazada外,還有天貓國際和阿里國際站。速賣通的角色是連接全球商家和全球消費者的橋樑,對於國內商家,則是中國商品出海的重要通道,其意義自然不言而喻。

在國家層面,速賣通的成長也加速一帶一路的落地。

早在2013年,中國提出了“一帶一路”倡議,速賣通也進入發展快車道。阿里提供的數據顯示,速賣通已經覆蓋“一帶一路”沿線全部國家和地區,速賣通接近一半的用戶來自“一帶一路”沿線國家。其中,俄羅斯、烏克蘭、以色列、白俄羅斯和波蘭的購買力排前五。

在全球領域,速賣通也推動了全球的自由貿易。

最近,美國總統特朗普簽署總統備忘錄,將對從中國進口的商品大規模加徵關稅,並限制中國企業對美投資併購,不難看出,全球貿易保護正在抬頭;而速賣通在海外市場取得的成功,不僅鼓舞了自由貿易的擁抱者們,也給全球跨境電商行業的發展起到了推動作用。

速賣通的發展推動了當地基礎設施的升級。速賣通的推動下,中俄之間物流線路直接縮短10天以上,平均到貨時間由原來的20-30天銳減到現在的10-15天。

此外,馬雲還提出了“eWTP”(世界電子貿易平臺)倡議,把中國電商的解決方案向全球推廣。目前“eWTP”首個海外試驗區已經落地馬來西亞,幫助當地中小企業實現全球買和全球賣。

【結束語】

阿里的速賣通所搭建起的物流、信用等體系,在我看來,是給全球220多個國家的消費者提供了自由買賣的大平臺。對於我而言,更很期待阿里全球化描述的未來場景:

“未來全球一定會出現一個線上平臺,讓全球任何一個消費者,都可以買到來自全球任何國家的商品,並且實現全球範圍內72小時送達。屆時,消費者將不會關心產品來自哪裡,只會關心產品質量如何,以及產品是否滿足了自己的個性化甚至定製化需求。”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