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完這家電商的韓國倉庫,我終於相信它實在是過於低調……

中國互聯網的半壁江山電商行業,正走到了一個歷史性的十字路口。

面對互聯網人口紅利的枯竭、線上流量的日益昂貴以及用戶愈發的挑剔,要保持高速增長,必須尋找新的長期增長點。我在兩年多前就在專欄撰文提出:中國電商要麼向上走,要麼向下走。即消費升級、跨境電商;消費降級、農村電商。

當然,作為KOL或者說評論人,我只是提出了一個大而籠統的概念。過去兩年,向線下尋找流量和實體深度融入的“新零售”和“無界零售”,狂野崛起的消費降級代表“拼多多”等現象,也在很大程度上印證了這一預言。

當然,引領這股潮流的還是中國三大電商淘寶、京東、唯品會。今天,在本號受歡迎的《新電商》(關注後可查看相關係列文章)專欄中,我想分享一下我剛剛遠赴韓國參加唯品會Open day(企業開放日)的真實感受和一些思考。

看完這家電商的韓國倉庫,我終於相信它實在是過於低調……

【現地現物,韓國倉開放日唯品會“亮肌肉”】

世界第一車企豐田集團有個著名的管理理論叫“現地現物”,日語原意是“現場是事情真正發生的地方”,簡單說就是眼見為實、接地氣。

上週的5月10日-13日,唯品會首次全景化展示了“唯品國際平臺”,向媒體團開放了韓國海外倉參觀。值得一提的是,這是唯品會在跨境電商領域低調佈局四年後,第一次全面展示跨境電商的新思路、新舉措。

今年兩會上,國家總理在作政府工作報告時指出:“堅持對外開放基本國策,著力實現合作共贏”、“設立13個跨境電商綜合試驗區,國際貿易‘單一窗口’覆蓋全國,貨物通關時間平均縮短一半以上,進出口實現回穩向好。”這從國家戰略高度上預示,跨境電商有巨大的紅利和機遇,正發展為新的藍海。

無獨有偶,5月2月,艾瑞諮詢發佈了《中國跨境進口零售電商行業發展研究報告》,數據顯示:2017年中國跨境進口零售電商市場規模約為1113.4億元,增長率為49.6%。在政策基本面保持利好的情況下,預計2021年中國跨境電商市場規模將突破3000億。持續保持大規模增長。報告還顯示,佈局海外倉已成為跨境電商平臺核心的業務模式。

基於對“全球買、全球賣”的跨境電商發展趨勢預判,唯品會於2014年就已經低調佈局海外業務,是國內首個在海外建設倉儲物流的電商平臺,可謂走在了前面。以韓國倉為例,建倉近4年,地理位置優越,30分鐘就可以到仁川機場和碼頭,樓下是韓國最大電商Coupang。佔地1.2萬平米,僅租金就每月數百萬人民幣。容量70萬件,現在倉儲30萬件,日均2萬單,入庫10萬件。唯品會的韓國倉是按品類劃分,輕型貨架佔多數,風尚類(服飾、箱包、鞋子、穿戴)佔55%,化妝品佔30%。

看完這家電商的韓國倉庫,我終於相信它實在是過於低調……

我在現場看到,作業人員都是韓國人,供應商直接把商品放到倉庫外,入庫時精細質檢,質檢團隊最多一天20人,掃描後上架。因為跨境商品的平均客單價較高,海外倉採取代銷的模式,一到兩個月結算。以賣得很火的某韓國面膜為例,半個月進一次貨,客戶下單後從出庫到國內最快只需兩天,即飛機到落地出關48小時就能拿到。我現場測試在唯品會APP—海外頻道—韓國館買了一雙大火的小髒鞋,回北京後確實已經到了。

截至2018年5月,唯品會已完成了11個海外辦公室,18個大國際貨品倉的全球佈局,全面覆蓋了以時尚和品質著稱的國家或地區:包括德國倉、英國倉、法國倉、澳洲倉、美國倉、韓國倉、日本倉、香港倉、新加坡倉。目前唯品會已建成並投入使用的海外倉規模為5.3萬平米,這也是目前中國電商中最具規模的海外佈局。

參觀倉庫後,同行們紛紛私下議論“唯品會也太低調了,早點讓大家參觀韓國倉就好了”;還有人說“現在亮肌肉也不晚”。其實在我看來,也不是啥亮肌肉,先做後說、多做少說才是智慧。通過紮實的經營,在跨境電商業務方面,唯品會表現強勁。剛剛過去的4·19大促期間,唯品會跨境業務銷售額同比增長43%。

【直郵+保稅兩條腿走路,得買手者得天下】

作為目前中國跨境電商的領跑者,唯品會有著其獨特的優勢。

首先,就是海外直郵和保稅備貨兼備。海外直郵和保稅備貨,兩種模式各有其優點,許多嘗試跨境電商的,多押其中一個。而作為最早佈局海外倉的平臺,唯品會一直堅持保稅備貨和海外直郵“兩條腿走路”。前瞻性的跨境基礎設施佈局,成了唯品會跨境業務區別於其他電商的核心勢能。

其次,全球採買能力及供應鏈管理能力,構成了唯品會跨境業務的核心競爭力和“護城河”。“護城河”是股神巴菲特的著名理論,簡單來說,就是公司有相對同行業公司的競爭優勢、能夠輕鬆獲得利潤;並且最重要的是,“護城河”可以抵擋同行業其他公司的競爭。

看完這家電商的韓國倉庫,我終於相信它實在是過於低調……

以唯品會韓國的買手團隊為例,現在韓國子公司擁有兩個團隊:一是海淘團隊,也就是跨境電商團隊;二是海出團隊,讓中國商品、全球好物直面韓國消費者。韓國團隊完全具備中文和韓語商務溝通的能力,更重要的是中韓兩國的文化已經打通、流轉起來,這才在當地直採到符合中國顧客需求的好商品。

我和唯品會的韓國買手趙恩珍交流時,驚訝地發現她的中文水平甚至達到了母語水平。趙恩珍1997年就來到中國,北京大學中文系畢業,在中國生活了13年。還曾在路易威登工作一年,銷售包和鞋給中國消費者,現在擔當美妝和風尚買手。

看完這家電商的韓國倉庫,我終於相信它實在是過於低調……

她的工作日程需要配合中國時間,早上10點上班,上午主要處理相關業務,與總部進行文案的內部協調;下午去逛購物中心或潮流街道,進行市場調研,看看消費者喜歡什麼、追求什麼樣的潮流,調研工作每週不少於兩次。調研後,100%投入去體驗商品,對選中的商品進行信息加工,然後與唯品會內部的銷售數據和其他平臺的銷售情況進行數據分析,再從中進行精選。

趙恩珍擔任唯品會買手的體會,最重要的就是要對買手的工作和對商品的熱情,要對各種商品都抱有強烈的好奇心,並且需要自己喜歡,親自體驗各種各樣的商品;要有非常敏銳的觀察力,要懂得精選,要能準確選出消費者他們喜歡什麼,未來會喜歡什麼;能夠在時尚電商唯品會擔當潮流前端買手的工作,非常有成就感。

唯品會韓國公司總經理辛龍山表示,買手一定要懂顧客,真懂了才能來唯品會:某唯品會買手,雖然來唯品會前已有深厚的經驗,但並未面對過中國顧客,最後在面對中國顧客最多的地方練功半年,對顧客顏色、面料等需求做了充分的調研,最後才成功來到唯品會。唯品會韓國運營三年多來,買手簡歷收到3000多封,篩選出來有能力的大致為6%,通知面試的不到3%。

看完這家電商的韓國倉庫,我終於相信它實在是過於低調……

在唯品會專業買手的服務下,直面消費者、幫助品牌業績的故事不勝枚舉。某品牌由十人韓國設計師組成,做的衣服很好看,但是總是有庫存發生,資金週轉有影響,感覺很好,但是賣起來不行。唯品會的買手用採買的方式,幫助企業銷售業績翻了五倍。

跨境電商就是精選商品,精選商品首先要精選人才,也就是買手。得買手者得天下。

【開放賦能,聯手京東只是唯品會“大航海”的開始】

我講的這些,也許外界看不太懂,同行卻看得非常清晰,那就是----唯品會跨境業務做得非常出色,希望能賦能給夥伴。

在5月9日舉辦的“京東時尚合作伙伴大會”上,唯品會宣佈將與京東時尚攜手耕耘超過兩萬億級的時尚市場,助力中國時尚產業生態圈構建的目標。

幾日之後,唯品會在韓國日活動中宣佈,基於用戶構成、優勢品類等方面的差異化互補,唯品會與京東將充分發揮各自的平臺資源優勢,在跨境電商領域多維度縱深合作。唯品會全球戰略採購部負責人王子翠在活動上表示:“唯品會將向京東開放12個海外倉資源,為京東全球購提供優質的海外自營倉儲物流服務。與此同時,京東物流國際供應鏈近千條海外運輸鏈路資源也將向唯品會開放。這將充分提高海外倉利用率、航運利用率,進一步擴大規模效應、降低貨源成本、提高物流效率。”

看完這家電商的韓國倉庫,我終於相信它實在是過於低調……

唯品會與京東同為中國領先的電商平臺,二者合作備受行業期待。原因很簡單,由於在海外倉儲和供應鏈方面的前瞻性佈局,唯品會擁有了國內電商中領先的全球跨境基礎設施佈局,這是雙方合作的堅實基礎。依託唯品會領先的跨境基礎建設及運營經驗,雙方可以把更多精力投入到技術領域,探索更安全、更便捷、更高效的跨境服務模式。

據悉,唯品會和京東目前已經啟動首期英國倫敦倉的合作。在實現倉儲物流體系的打通和協同後,有望進一步實現包括採購,營銷,物流,服務在內的全供應鏈體系共享,進行供應鏈再升級,有利於拿到更低的價格,降低成本、提升品牌的賦能力和用戶的體驗度。

其實,上述舉措只是唯品會跨境業務“大航海”的開始。在我看來,唯品會至少可以提供以下四大價值:

聚力探索供應鏈增值之路:基於領先的海外自營供應鏈佈局,唯品會將騰出更多精力聚焦供應鏈模式的升級及創新,去成功拓展更多的供應鏈增值服務項目,為跨境電商行業提供領先的範本。

加快建設時尚產業生態圈:在時尚產業,唯品會已完成了自營供應鏈的完整佈局,伴隨品質消費、時尚消費的升級,唯品會將充分利用既有優勢,率先打通時尚產業新生態,打造屬於唯品會的時尚新版圖。

穩步提升多品類組合發展:唯品會構建的跨境自營模式可有效複製到其他產業,加快提升唯品會多品類組合發展,不斷擴展產品和品牌的邊界,為唯品會用戶提供可覆蓋全生命消費週期的服務。

走向開放開啟新想象空間:憑藉自身供應鏈體系建立的規模化、專業化、標準化優勢,通過開放,可以引入更多的合作伙伴,共享這套體系,使整個零售行業提升效率,降低成本,增加收益,實現各方共贏,去尋求新的想象空間。

這是領頭羊的能力和責任,也是屬於它的榮光。

看完這家電商的韓國倉庫,我終於相信它實在是過於低調……

【結束語】

沒有調查就沒有發言權。這次實地考察韓國倉、和買手團隊交流,感受到了唯品會跨境業務的實力。我還想說說對唯品會未來的看法。

西方商業理論中有一句著名的諺語:Numbers never lie.意思是數據不會撒謊。枯燥的數據裡面往往簡單直白地展示了趨勢,勝於一切詭辯。

現在,唯品會的註冊用戶超過3億,82%是女性用戶,共有1600名買手,其中100多名在海外。10個國家和地區不光有倉儲中心,還有采購中心;每天的日貨UV超過3000萬;唯品會APP的銷售佔比超過了95%;季度復購率達到85%;三四線以下的城市銷售佔比達到了50%;鑽石會員年消費8000元,皇冠1.2萬以上,過去一年5%的會員消費佔據了70%的消費;唯品會時尚品類(男裝、女裝、內衣、體育用品、精品、母嬰)佔利潤的90%;2017年Q4,全站當季新貨佔比超過40%,穿戴類新品超過70%;特賣旗艦店推出一年時間,進駐唯品會的特賣旗艦店超過1000個品牌。

值得一提的是,唯品會“女性電商”的特色優勢不斷擴大。女性購買決策權在服裝品類是78%;美妝86%;百貨、食品76%。2017年,唯品會的女性用戶增加了170萬,ARPU值增幅20%,女性用戶在唯品會的消費增加到486元;新用戶50%是90後用戶,90後ARPU上漲17%,80後增加了36%。

一句話,這是一個紮實做事的公司,其跨境業務的增長潛力才剛剛開始。隨著中國經濟消費大升級、互聯網滲透率不斷提升,中國電商平臺開始全面增長。包括唯品會在內、之前苦哈哈佈局的電商巨頭們開始進入收割期,They deserve it----他們配得上這個勝利。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