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際足聯宣佈一消息,中超球隊很鬱悶

足協上週討論了職業聯賽俱樂部的財務狀況,加快了增設工資上限的提議。根據足協的計劃,2021年所有一線隊球員的薪水不能超過俱樂部總收入的75%。在上週舉行的中國超級聯賽和中甲的工作會議上,再次討論了聯賽薪金限額問題。據瞭解,中國足協要求“設置工資帽”要求職業足球俱樂部每年支付一線隊的球員(不包括後備隊),薪酬類別不得超過俱樂部收入的75%。違規者將被視為不符合財務監管要求。據報道,這部分支出包括工資,獎金,津貼和簽名費等與勞動有關的所有費用。目前,這些規定還處於討論階段,“75%”的比例尚未最終確定。足協還會徵求各個俱樂部的意見,但是職業聯賽的薪金限額已經提上日程。

國際足聯宣佈一消息,中超球隊很鬱悶

自聯賽越來越商業化以來,尤其是近幾個賽季,中超聯賽被球迷們形象地稱為“金元足球”。然而,當俱樂部的競爭增加投資時,中超俱樂部燒去了很多錢。去年12月,在2017年中國國際職業足球俱樂部金融風險防範國際研討會上,普華永道中國足協審計合作方宣佈2016年中超16強球隊的收支狀況 - 總收入為70.82億元。總成本110.14億元,虧損總額39.32億元。像恆大這樣的超級俱樂部豪門也在2016年損失了8.12億元。目前,2017年中國超級聯賽的收支情況尚未公佈,但根據恆大足球俱樂部公佈的統計數據(2017年賽季虧損12.39億元人民幣),可以預見,中超聯賽可以預測,在各隊瘋狂砸錢引援的背景下,各隊的虧損會越來越多。

國際足聯宣佈一消息,中超球隊很鬱悶根據國際足聯的說法,為了進一步維護球員的權益,國際足聯再次調整了目前的球員轉會制度。其中最明顯的變化之一是,如果一名球員被欠兩個月的工資,他可以成為自由球員,他可以無條件地轉會。新規將於今年6月1日開始,並將在全球執行。對於中國球員來說,這顯然是一個不錯的舉措。儘管中國足球目前正在蓬勃發展,似乎拖欠工資遙不可及,但實際上,中國俱樂部拖欠工資仍是一個非常嚴重的問題。而且,俱樂部的水平越低,拖欠工資的情況越嚴重,不僅是基本工資的拖欠,獎金的拖欠等等。國際足聯對有關規定的修改無疑對在中國踢球的球員來說是個好消息。

國際足聯宣佈一消息,中超球隊很鬱悶

但是結合足協的限薪令來看,“限制工資”只會出現大牌外援逃離中超,這必然會導致俱樂部在亞冠聯賽中的競爭力下降。可以預見,一旦“限制工資”落地,中國俱樂部在亞冠聯賽中的“一輪遊”很可能會“再次出現”。因為限制工資付不起大牌外援的工資,又不能破壞了國際足聯的欠薪兩個月自動變成自由身的條例,不然俱樂部就得不償失,大牌外援沒了,成績也無法保證,國際足聯宣佈的這一消息,會讓中超球隊很鬱悶,買大牌外援付不了那麼多錢,只能欠薪欠薪了球員就變成自由身,轉會費又打水漂。

國際足聯宣佈一消息,中超球隊很鬱悶

當然,限薪令的副作用就是中小型俱樂部的生存會更加困難,留住人才將更加困難,最終成為豪門俱樂部的“青訓基地”。由於球員的薪水與俱樂部的收入掛鉤,豪門俱樂部越成功,其收入就越高。可以顯示的總薪水自然很高,這可以為球員提供更高的薪水水平。再加上國際足聯的欠薪兩個月自動自由身。對於俱樂部來說,有必要按時支付工資,因為如果欠薪水是2個月,那麼原價值數百萬甚至數千萬的球員將免費獲得自由身,這將導致俱樂部資產的損失。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