種植金銀花每畝的效益怎麼樣,金銀花適合什麼樣的土壤,對技術有沒有特殊要求?

好佳BTC金融

金銀花具有清熱解毒之良效,是一種知名的中藥材及花茶。



金銀花適應環境能力強,喜陽又耐陰,抗寒性較強,喜溼又耐乾旱。


金銀花對土壤要求不是多麼高,但以疏鬆肥沃、土層深後溼潤的砂質土壤為最好,

金銀花種植沒有什麼特殊要求,主要注意其生長習性。種植時要注意向陽地處為好,保持土壤溼潤。


種植時要施足基肥,在早春時期、花後、秋季時追肥一次,以農家肥配合化肥施用,可採用開溝方式進行施肥。病蟲害防治:



金銀花為多年生植物,一畝一般種植200至300株之間,成本在1200—1600之間。種植第一年開花少是不怎麼賺錢的,在三年後進入豐產階段。至於效益怎麼樣取決於種植管理及市場行情,特別是市場行情變化太快,賺不賺錢也是運氣。不過想提高經濟效益可以套種其它中草藥如:板藍根、蒼朮、黃芪、黃連、白朮等一些比金銀花低矮、喜陰中藥材。

【關注小曉、每天給您帶來更多新鮮事】


小曉說話

種植金銀花每畝的效益怎麼樣,金銀花適合什麼樣的土壤,對技術有沒有特殊要求?

種植金銀花的效益

一般情況下,畝產金銀花鮮花在500公斤左右,烘乾後在100公斤左右。按照目前市場行情每公斤價格在160元左右,那每畝金銀花毛收入在16000元左右。每畝種植金銀花在650株左右,每株金銀花苗價格14.5元左右,這樣前期投入最大的資金是金銀花苗。按照20年種植計算,每年的種苗成本在470元左右,再刨去農藥、肥料、澆水、烘乾等費用1500元左右。自家耕地,自己採摘,每畝地的收入應該是很可觀的,(具體價格以行情為準,只是舉例說明,略有誤差)進入盛花期收入能有所增加。

適合金銀花生長的土壤

金銀花的適應能力很強,它的根系發達,生根能力很強。所以,金銀花對於土壤的要求不是很嚴格,以土層較厚的砂質土壤為宜。即使是鹽鹼地也能生長,所以農村有“澇死莊稼旱死草,凍死石榴曬傷瓜,不會影響金銀花”之說。

種植金銀花的技術要求

施肥 種植金銀花最好施用農家肥,在每年的春天發芽前和第一批花采摘後施肥,也可施用尿素、硫酸鉀等複合肥。

整形 剪枝整形在秋季金銀花落葉後到春季發芽前進行,主要目的是整形後可以更好地通風透光,便於花期採摘,也能顯著提高金銀花產量。

採摘 金銀花的採摘時間一般為清晨和上午為好,這個時間金銀花的花蕾沒有張開。

病蟲害防治 在金銀花種植期間,要注意觀察,如有病蟲害應及時防治。


建行漸遠

看到這個問題,衛龍不由得想起了我們村裡的一戶人家種植金銀花的事情來。我想借助這個回答,說一說這戶農民種植金銀花失敗的經歷,希望能給以後想種植的人提供一點借鑑意義。



那是幾年前,我們村裡一戶農民的兒子,從網上看到種植金銀花效益可觀,就不顧父母的反對,執意種植了一畝多地的金銀花。



金銀花對土壤沒有什麼特殊要求,也比較好做務。一開始鋤草、施肥管理的比較勤快,金銀花長勢很好。開花以後,人們遠遠的就能聞到那特有的香味,淡淡的小黃花也很好看。第一年開花不多,加之天氣好,收穫很順利,就是量比較少。



沒有想到,第二年問題出現了。金銀花是藤狀植物,他種植後就再沒有采取過其他管理措施。為了不影響鋤草、施肥他把藤條盤在了一起,這樣不利於植物生長,也為後邊的摘花埋下了伏筆。這一年花大量開放了,摘花的難度加大了,加之在摘花時期陰雨綿綿,他又沒有什麼烘乾設備,摘回來的花無法及時晾曬,都發黴變質了,地裡還有大量的花等著採摘。在這種情況下是摘了不行,不摘也不行。結果忙得暈頭轉向,卻沒有收穫多少好花來。



到了第三年心灰意冷,乾脆放棄不管了,花開後也不採摘了,任由花開花落。後來乾脆挖掉金銀花,改種成小麥了。

故事講完了,希望想種植金銀花的人能從中吸取一點教訓,把金銀花種植好。

圖片來之網絡。


衛農老頭

前段時間在藥店買了一罐金銀花茶,差不多1塊錢一克,看起來不貴,但後來仔細想想,包裝好後一斤500克差不多可以賣500元,這價格對於種植金銀花來說還是挺有誘惑力,當然收購價遠遠達不到這個數,但應該也不算太差。金銀花具有喜溫、喜陽、耐寒、耐旱等特點,適合生長在溼潤、肥沃的沙質土壤中,在我國大部分地方都有分佈,適應性比較強。



種植金銀花畝產效益分析

小時候去山上摘野生的金銀花,曬乾賣給藥房20塊錢一斤,在那時我們那沒有人工種植的,自己只要肯吃苦,到山上摘點金銀花換點零花錢。現在金銀花在很多地方都有種植,有些產地還形成了產業鏈,第一年產量較少,畝產三四十斤,第二年可達一兩百斤,第三年畝產100-150公斤,目前金銀花價格在120-150元/斤,收益還是可以的,比種糧食高很多。

市場需求穩定,用量、價格隨疫情而變化

金銀花是清熱解毒的良藥,藥用價值很高,很多藥品的原料清單上都可以看到金銀花的身影。現在亞健康人群越來越多,各種疾病也比較多,藥品的需求量逐年增加,因金銀花產量相對穩定,如果出現疫情時,金銀花的需求量就會大增,價格自然也是水漲船高,如2003年的非典,金銀花、板藍根需求量猛增,很多地方都賣脫銷,價格也是一天一個價。



採摘比較費事,不太適合規模化種植

目前金銀花基本上是小規模為主,大規模種植操作起來比較困難,主要的問題就在採摘上,種金銀花比較容易,但到採摘時就比較麻煩了,都得人工採摘。近年來人工成本不斷增加,種植規模大人手就是個大問題,一旦不能及時採摘,開花了就不值錢了。如果當地不能請到合適的人工,個人認為還是不要大規模種植,否則容易出現豐產不豐收的情況。



金銀花除了藥用價值,還有觀賞價值,城市景觀和家庭盆景都可以,還被開發出茶葉、飲料、牙膏等,可以說產業鏈越來越多。如今全國金銀花的需求量在1700萬斤左右,而目前市場的供應量不到800萬斤,市場缺口還有點大,也驗證了老話“藥材多了是草,少了就是寶”。個人認為人工種植金銀花,還是得結合當地的實際情況,重點要解決銷路和人工問題,切莫盲目入場。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