魯南製藥——改革開放40年中國企業發展的縮影

從校辦工廠開始艱苦創業

魯南製藥前身是郯南勞動大學校辦工廠——郯南製藥廠,創建於1968年。1987年,在臨沂市舉行的首家公開招標承包經營試點中,趙志全中標擔任廠長。當時廠房破舊不堪,設備簡陋落後,生產品種單一,企業經營困難,年產值只有387萬元,賬面淨資產19萬元,企業幹部員工總共不足200人。

1987年,魯南製藥奠基人趙志全拿著僅有的2萬元啟動資金,對企業存在的一系列弊病進行了大刀闊斧的改革,成功研發出國內首創並獲國際金獎的“銀黃口服液”。1990年,趙志全親自帶領2名業務員在南京召開銀黃口服液的推廣會,首次提出了“跨過長江去,佔領全中國”的口號。從此魯南製藥的產品走出了省內市場,走向了更廣闊的平臺。

魯南製藥——改革開放40年中國企業發展的縮影

魯南製藥集團前身“郯南製藥廠”舊址

堅持技術研發投入

科技創新是魯南製藥快速壯大的重要依託,每年研發投入佔銷售收入7%以上,建有一流的科研設施,包括國家認定企業技術中心、博士後科研工作站、國家手性製藥工程技術研究中心、哺乳動物細胞高效表達國家工程實驗室、中藥製藥共性技術國家重點實驗室等研發平臺,和國內外100多家科研院所及高校建立了技術合作,企業創新能力居全國醫藥行業前列,多次榮獲“中國醫藥研發產品線最佳工業企業”稱號。

魯南欣康、魯南力康、快力、君迪、君爾清、維康達、瑞旨等產品榮獲國家級科技進步二等獎,瑞舒榮獲國家技術發明二等獎,舒爾佳榮獲中國專利金獎。這些產品為企業創造了大量的利稅,形成了良性循環。

魯南製藥——改革開放40年中國企業發展的縮影

如今的魯南製藥集團

有趣的公司命名文化

魯南製藥集團積極建設和諧企業,鍛造優秀企業文化。企業已舉辦了16屆集體婚禮和30屆職工運動會,每年10月都舉行豐富多彩的文體活動,每年春節都組織大型春節文藝晚會、元宵燈會等活動,謳歌新發展,弘揚正能量。

魯南製藥還有一個有趣的小典故。魯南製藥集團下屬子公司中負責生產的有3家,魯南厚普製藥負責中藥生產,魯南貝特製藥負責化學藥物生產,山東新時代藥業是集團目前最大的子公司,既有中藥、化學藥,還有生物製藥。其中“厚普”和“貝特”分別對應兩味中藥的名字,同時還是英文單詞“希望”和“更好”的諧音,連起來就是“希望更好走進新時代”。

魯南製藥的發展史向我們揭示了“改革是發展的根本動力”,使我們深刻認識了“只有發展才是硬道理”。聚焦主業,專心做藥,魯南製藥走出了一條站起來、富起來、強起來之路。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