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什麼南京的輻射力量那麼小,都不能帶動周邊城市?

再會66343587

作為一個在南京工作8年的我來回答一下。

首先,南京帶動了周邊的城市,輻射力量不小,帶動了安徽的城市,比如:馬鞍山、蕪湖、滁州、銅陵等地。


圖:南京馬鞍山交界處

(1)蘇錫常蘇南地區經濟發達,不需要南京的帶動,反而受上海的輻射更大。

(2)蘇北地區離南京比較遠,輻射的範圍能力力有不逮,也就鎮江、泰州、揚州受到的輻射大點。

(3)南京緊靠安徽中部,像一個拳頭一樣靠在安徽的腰部,周邊小城市靠近南京,自然而然就會受到南京的輻射。

(4)南京是長三角“一核五圈”“南京都市圈”,比合肥都市圈輻射更廣和大。


圖:長三角城市圈

(5)南京都市圈包括以下城市:南京、泰州、揚州、淮安、蕪湖、馬鞍山、宣城、滁州八個城市,安徽的城市佔了4個。



圖:南京都市圈

(6)合肥都市圈包括以下城市:合肥、淮南、六安、蕪湖、馬鞍山、桐城、滁州七個城市。


圖:合肥都市圈

(7)兩個都市圈有重疊的三個城市,但是目前的合肥是舉安徽全省之力來發展的,輻射能力和南京比孰強孰弱一目瞭然。



圖:南京都市圈交通規劃

(8)南京是華東地區唯一的特大城市,經濟、文化、交通、金融、科技、教育等都比較發達,必然能帶動周邊一些城市的發展。

圖:南京在兩省的位置

所以南京帶動了周邊城市。


小小羅羅蛛

首先,不同意題目的觀點,南京城市輻射力並不小,而且切切實實帶動了周邊城市的發展。可能是題主對南京並不真正瞭解所致。

不光是題主,不少人覺得,南京是江蘇的省會,卻沒有能輻射蘇南蘇北,沒把這些小弟弟們照顧好,是很失職的。所以,一些人說南京輻射力小,不能帶動周邊發展。

其實,這樣不能全怪南京,看看地圖就知道了,南京在地理位置上太尷尬。城市輻射圈是有範圍的,超出這個範圍再厲害的城市也沒法輻射。不然,你讓上海輻射安徽輻射江西看看?

南京,被定位為東部核心城市是有道理的。南京不僅是江蘇省會,還是長三角核心城市,去年又被定位特大城市。國家對南京的要求,不僅僅是當好江蘇的排頭兵,更是要發揮核心城市的功能,帶動整個區域的經濟社會發展。

從這點來看,南京這些年的做法還是不錯的,打造了南京都市圈,以都市圈為核心重點輻射都市圈,再通過都市圈輻射更廣泛區域。都市圈城市包括鎮江揚州等江蘇城市,也包括馬鞍山滁州等安徽城市。

一線城市的北上廣,也只是能帶動周邊的一個小圈子而已,個人覺得南京在帶動周邊發展這塊,做的還是不錯的。另外,城市就跟人一樣,要脫貧還是靠自身努力,等著別人來扶貧,那隻能永遠走在被扶貧的路上。


凡塵往事

那我們先去看看和南京差不多的城市吧,成都武漢重慶有沒有帶動附近幾個城市發展呢?好像也不明顯,基本只能帶動下轄區縣。成都根本就是一個吸血型的大城市,它的輻射力還不如合肥。再去看看超級一線大城市北京天津,它輻射河北省了沒有?幾乎沒有!環北京貧 困 帶! 真正有輻射力的只有上海蘇州廣州深圳幾個城市而已。


那麼南京輻射力到底什麼水平?假設上海指數為100 ,南京40,成都最多20.南京周邊鎮江江陰馬鞍山經濟都比較好(多少也有南京的功勞吧),只是安徽滁州較差。滁州畢竟是安徽省的城市,加上城區離南京城區較遠,全指望南京帶動也不行,再說了南京還要去幫助兄弟蘇北地區呢。

比如說南京汽車軌道交通製造業較強,在滁州汊河有軌道交通配套產業園,馬鞍山江陰等汽車零部件企業市給南京整車廠做配套,這也是輻射力的體現吧。還有南京河海大學滁州分校,其它幾個大學也有準備在滁州設分校的,這在全國很少見。

相信南京的未來更加美好,希望安徽早日崛起。


淡淡的憂傷666888


愛生活愛旅行2212

來看一下南京的鄰居——江蘇省鎮江市。

鎮江市常住人口很少,2016年鎮江市常住人口只有318.13萬人。

2016年,

鎮江市人均生產總值已經超過上海。

鎮江市人均私人汽車數量已經超過廣州。

鎮江市人均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已經超過天津。

2017年,

鎮江市人均住戶存款有可能超過東莞。


下面來看具體數據:

2016年,

鎮江市人均生產總值120603元(12.0603萬元),上海市人均生產總值11.36萬元 。


2016年,

鎮江私人汽車:43.68萬輛 ,常住人口318.13萬人 ,人均0.137輛 。

廣州私人汽車:1848977輛(184.8977萬輛),常住人口1404.35萬人,人均0.132輛 。


2016年,

鎮江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1236.78億元,常住人口318.13萬人 ,人均38877元,

天津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5635.8億元,常住人口1562萬人 ,人均36081元 。

南京市的鄰居——江蘇省揚州市,2017年人均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已經超過東莞。

2017年,

揚州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1494.01億元,常住人口450.82萬人,人均33139.8元,

東莞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2687.88億元,常住人口834.25萬人,人均32219.1元。

由於統計公報不夠全面,等統計年鑑出來以後再詳細分析。


江南清1

南京所處位置行政區域不是特別的好,首先明白南京是江蘇省管理,就算南京做強做大要把多餘工廠搬遷,江蘇省也會讓其在省內遷移,不可能遷移到安徽省,南京市帶不動省內其他城市原因是上海,上海舉全國之力發展其一的大都市在行政與江蘇省同一級別。蘇錫常被上海經濟圈覆蓋沒南京什麼事,江蘇省最大經濟影響力是上海,南京在江蘇影響力不是很大。安徽省影響力必須是合肥,合肥做強大了才能帶動安徽各市的發展,南京做強大了只能帶動江蘇。中國的地域保護很嚴重,江蘇省沒強大到要帶動安徽省。假設南京行政在安徽省,安徽省也會舉省之打造南京。江蘇省把蘇州做省會就能全面發展江蘇經濟怎麼可能?江蘇省經濟被上海覆蓋省會在什麼地方都一樣。華東經濟區域內上海是老大,不可能會被那一個省會所取代。中國國家政策不是一個省所能扭轉的。自己省內發展只能靠省份加國家政策支持。想外省支持想想可以別做夢。個人觀點不喜勿噴!


沒空10

首先這個問題有些片面,南京輻射能力並不低。

南京被稱為徽京不是沒有理由的,作為華東區域中心城市,南京是重要的交通樞紐。如果沒有南京的地位,周邊城市的交通狀況只會更糟。

而且,還是因為蘇南地區整體發展較為均衡,無錫和南京經濟水平旗鼓相當,而蘇州則比南京更為發達,南京在經濟上並不具備太多優勢,又何談輻射別人。

其實這並不是壞事,只是說明蘇南地區經濟發達而且均衡罷了,無論如何作為省會南京總會從中獲利。


堅果旅行

有人說一個專門輻射安徽,地處江蘇省角落的被戲稱為“徽京”的的無奈城市。一個宣揚自己是江蘇省省會的城市,但是經濟指數比不上蘇錫常的城市。

但歷史上的南京卻是

“江南佳麗地,金陵帝王州”,蕭齊詩人謝朓的《入朝曲》,繁榮壯麗的金陵城。南京有太多的故事說不完。

至於為何帶不動周圍城市,是由於地理位置原因,很多人戲稱南京是安徽省會,這話並非毫無道理。

當然還有因為上海坐鎮華東,上海的光芒太大,其它城市的輻射能力是遠遠不足上海的。


環球帶你去旅遊

1、地處蘇皖交界處的南京是經濟強省江蘇省的省會、國家副省級城市,是臨江近海的城市。擁有面積6597平方公里,人口827萬人,下轄11區,GDP產值11715億元(居全國第11位)。人均產值127048元,是個經濟高度發達,工業與科技實力相當強大的能夠承東啟西,帶動周邊城市發展的核心城市。 2、南京都市圈是由南京、揚州、鎮江、淮安與安徽的的蕪湖、馬鞍山、滁州、宣城8個城市組成。八市面積62861平方公里/人口3431萬人/GDP產值32801億元/人均產值95602元,應該說,南京具有相當大的幅射影響力的跨省域國家副省級城市。中國能組建成跨3萬億的城市圈其實並不多吧,成都、武漢、杭州、青海等副省級城市組成的都市圈都無法組成超3萬億的都市圈…


知研42791366

南京輻射力在長三角僅次於上海,南京周邊這幾年在南京帶領下發展的越來越好,城市間合作交流頻繁,地鐵更是往句容,馬鞍山,天長,和縣靠近,讓周邊城市早點融入南京都市圈,也讓很多縣級市享受到地鐵的便捷,南京也在周邊很多城市建立了大學分校,再加上南京產業轉移,周邊很多地方都分到了一杯羹,所以南京小弟眾多,輻射兩省,不像那些一城獨大的吸血鬼,只顧著自己發展,不管別人死活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