合肥作為省會,應該如何培養向心力?

神風之主~羅

合肥作為省會,應該如何培養向心力?安徽城史來回答。


合肥對於安徽全省的向心力還不是很強,主要輻射地區也僅限於皖北和江淮的部分地區,皖南受南京向心力大。相對於成都輻射全省、武漢輻射全省,還是挺尷尬的。

首先,合肥自己本身的實力就不強,作為省會也就一代人的時間,經濟最初也是很差,最初不敵蕪湖、安慶,零幾年才得以超過,所以一直被兩座城市詬病,發展迅速也是最近十年內,自然向心力不強。

和其他輻射全省的省會城市不一樣,武漢、成都可是一直在全省經濟第一,且已經輻射全省多年,自然對於全省的向心力就會變大。

換種方法思考合肥省會向心力!

但是你換種想法思考這個問題,如果省會向心力足夠強,說明這個省沒有一個能拿得出手的城市。例如;四川,成都經濟總量早就跨萬億了,第二名居然才1000多億,經濟差距令人咂舌,發展就不用說了。安徽需要的是全省均衡發展,所以培育多核心中心城市才是正確的方法。

安徽發展不能只靠一個合肥!

安徽作為一個南北狹長、地理因素複雜的省份,一箇中心城市肯定是不夠的。皖中丘陵地帶有合肥;皖北全軍覆沒;皖南雖然有蕪湖,但是輻射範圍還是有限。所以安徽地區應該培育強大的區域中心城市。

如皖北(蚌埠、阜陽);皖南(蕪湖、安慶)。多扶持這些城市發展,讓他們發展壯大,輻射周圍地區,才能讓全省發展更好,不然省會富死、其他窮死,安徽永遠不富。

合肥提高向心力的方法就是先提升自己的經濟,有經濟才有話語權;聯通全省高鐵、高速(現在全省交通太不方便了);多引進全省人才留在合肥等······才能真正的提升合肥的全省向心力。


讀者對合肥向心力有什麼想說的,可以在文章下方留言,與其他讀者交流溝通。

安徽城史,從另一個角度瞭解安徽城市的前世今生,更多精彩,關注安徽城史。


安徽城史

合肥當前對於安徽的拉動肯定是不足的,這點是毋庸置疑的,不管合肥的民眾高不高興,這都是事實。

說實話,當下對於多數的安徽人來說,除了上大學可能要去合肥之外,就是周邊的部分地區坐高鐵必須去合肥,然後就是各種各樣的省考必須去合肥。

除此之外,合肥對於其他的地級市,影響不是特別大。特別是沿江和江南的地區,多數年輕人出去工作都不會考慮合肥,沒有地域攻擊的意思,這是事實。合肥的外來人,多半是皖北的。這也並非皖北人民熱愛合肥,因為周圍沒有更好的去處了。合肥目前所有的實力不管是真的有實力還是吹出來的實力,目前都只是對於合肥市有存在感。

作為一省的省會,安徽幾十年來重點發展的最大城市,各種大工程大項目遷往合肥,三分巢湖增加體量,建設地鐵提升城市形象,引江濟淮加入長三角。一系列措施都是為了讓這個霸都越來越霸氣。

但是霸氣的最終目的是什麼?是吸引全安徽的暴發戶去合肥買房子,拉動合肥的房價,然後GDP數字很好看?還是追上了南京,武漢,證明自己才是安徽真正的省會,南京的“徽京”只是一個傳說?還是立足當下,因地制宜的發展適合合肥以及安徽的各種產業,提升整個安徽的經濟實力?

顯然,當下的安徽和合肥都要冷靜的看待這些。不要天天抱怨安徽其他地方的民眾不支持,不團結。老百姓都是活在當下,看重的也是當下。當下其他地方特別是皖西和皖北發展的不太好,皖南看上去旅遊發展的還可以,人均產值還行,但是和同樣多山的浙江相比,皖南毫無優越感。整個安徽目前也就合肥,蕪湖,馬鞍山個別地區看上去還可以,除此之外都最多是人均數字好看而已。這樣的大背景下,各地民眾有抱怨,向心力不強是可以理解的。

如何提升合肥的向心力?


首先,米字型的高鐵網可以建設,但是各地的交通更要發展。

合肥的鐵路修的再好,也就是你一個城市的交通,安徽眾多的地級市,縣城高鐵,高速都修的不好。這肯定是不行的,所以在合肥大力發展交通的時代裡,一定要重視兄弟城市的交通建設,特別是個別地區的縣域交通建設。家鄉的交通發展好了,縣城到市區,到合肥的交通都方便了,各個地級市有向心力了,整個安徽也就有向心力了,大量的人口也不用年復一年的跑到外地去打工了。

其次,重點發展合肥的經濟和城市建設沒大毛病,但是地方的經濟必須更加重視。

目前合肥的GDP數字已經超過蕪湖近4000億了,不要天天扯什麼其他的內陸省份首位度更高,人家首位度高是你首位度也高的理由嗎?內陸其他的省份多數省會都是明清時期就是省會了,幾百年來都是省會,首位度高很正常。成都首位度高,成都古代就是揚一益二。武漢首位度高,武漢明清以來就是九省通衢,發達的地區。合肥首位度是沒他們高,不要沾沾自喜,覺得自己很厚道,因為合肥建國時在安徽省經濟排不到前四,40多年的時間才超過蕪湖、安慶,又花了30年時間甩開了蕪湖,很有自豪感嗎?

不要貪慕虛榮,大家好才是真的好。放眼望去,目前的中國,越是經濟發達的省區,就越是平衡發展,越是落後的省區,就越是追求什麼所謂的做大做強。要和好的學,不要向落後看齊。發展兄弟城市的經濟,刻不容緩!

最後,合肥加入了長三角,就更要因地制宜,因時制宜,重視長江,重視淮河。

引江濟淮,是一個加強合肥水運的大工程,也是一個有效強化江淮聯繫的大工程,這個工程的最大受益者可能是合肥,沒毛病,但是必須要好好的利用好這個工程,加大淮河流域的開發,長江黃金水道的利用。這麼好的一個資源,如果都不好好利用,簡直是對不起上天的恩賜。

作為一個安徽人,多餘的話不想說,地域攻擊也不想講,希望合肥立足當下,好好謀劃,做大自己的同時,也要時刻想著拉動兄弟城市的發展,只有如此,安徽才有向心力,未來才會越來越好!


耗盡繁華

向心力是一個比較大的話題,除了自己本身的發展之外,還需要帶動周邊兄弟城市的發展,比如今年我們會建立與六安之間的城際軌道,縮短與六安兩市之間的距離;方便兩地群眾之間的交流和溝通;其次,與其他兄弟城市之間,加強互助合作;提升整個安徽省的經濟實力;

其次,作為安徽的省會城市,更多的起到帶頭榜樣的作用,作為全國文明城市之一,在經濟發展的同時,也要加強精神文明建設,提升全市的精神面貌和城市形象;

科技是合肥發展的一大亮點,也是一個非常大的優勢,北京航空航天大學在合肥開設分校等開始,一大批的高校先後入駐合肥;中科大,合工大,安大等高校和科研院所,給合肥的科技注入了新的活力,提升了科技的整體實力;合肥綜合性國家科學中心的確立,表明了合肥已經走在全國科技的前端,未來合肥的將打造自己的國際性科技之城;

高鐵南站,合肥新西站,空港建設,合肥軌道交通建設等等,合肥打造現代化交通樞紐,帶動合肥及其周邊城市的發展,交通樞紐的確定無疑會成為合肥市增長的一個新亮點,帶動經濟及輻射周邊城市的發展;

未來,合肥不僅發展自己,也需要帶動周邊城市產業發展,提升安徽省的整體經濟水平和活力。


合肥生活通

合肥是安徽的政治,經濟,教育,科技,創新中心。高等教育的優勢,吸納了全省的資金,千家萬戶為供子女讀書,在合肥花了多少錢?安家還要多少錢?就業既拉動了消費,又提高了勞動力的水平。另外,合肥擴張後,土地財政高居全國第二。其三,藉助科大的創新能力,上升為國家科技創新基地。向心力夠強大了。


抑揚8

合肥應該更加積極的走出去,吸引更多的外來投資和高新產業,承接上海產業轉移,把以該科技和先進製造業為核心的經濟基礎做大做強。經濟基礎起來了,人才自然源源不斷。這就是築巢引鳳。你若家裡一貧如洗,哪有什麼向心力呢?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