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們怎麼看待公公不敲門就直接進入兒媳房間的行為?

你可以選擇沉默

99隨便語:是個人就該懂男女有別,這不是城市人農村人的事,而是家庭內部成員之間的關係,出現了混亂。

話說所謂城市人與農村人的區別在哪裡?

主要的差別在於思想觀念,長期生活在城市裡的人,接觸面比較廣,新生事物見的多,更樂於接受新的思想觀念。

反之,長期處於農村較封閉環境的人,更加傳統,更願意按照老的觀念思考和生活。

但一個人的善良或者邪惡,與城市人農村人,沒關係!

題目中的媳婦,口口聲聲把公公叫作“村裡人”,這本身就帶有一種歧視,是一種蔑視的態度,你自己有這種態度,如何能與公公處好關係?

99隨便觀點:

第一,公公為何總是忘記敲門?

公公婆婆是農村人,農村裡的習慣,的確是不喜歡敲門,甚至離開自己家裡的時候,很多人沒有鎖門的習慣,這一點與城市人有很大區別。

但這樣的習慣,並不能困難到讓一個人很難改的程度。

說白了,假如公公願意遵守兒媳婦,他就會自覺加以注意,不至於一次次不敲門,闖入媳婦房間。

歸根結底不是生活習慣的問題,而是公公骨子裡的問題。

(1)這個公公有點色心,人老心不老。

不要奇怪這樣的判斷,其實是個男人都有類似的毛病,這是人類的天性,只不過,大多數人受到禮義廉恥的約束,將這種人類的天性,英藏起來而已。

(2)這個公公尊卑思想嚴重,不懂得尊重媳婦的隱私。

與前一條相比,這個原因更靠譜一些,生活中,出身農村的公公婆婆,或多或少有一點男尊女卑的思想,再加上自己是長輩,就會在兒媳婦面前,擺出長輩的“架子”。

你讓我敲門我就敲門,不是很沒面子嗎?

第二,老年人為何有“越老越頑固”的心態。

有句話叫作“越老越頑固”,細想起來,老頑固這個詞,真是頗有道理。

一個人老了,失去了年輕時的力量,總是不由自主想尋找其他什麼東西,讓補充自己內心的需要,特別對於一個公公來說,能夠獲得晚輩的“尊重”,是他迫切的願望。

是人都有慾望,這種慾望對於一個老人來說,最重要的莫過於得到別人的尊重,以此來證明,自己並沒有老。

所以筆者認為,假如一個公公經常不敲門,闖入兒媳婦房間,多半是這樣的心態。

他想以這種方式,顯示自己的存在感!

這是一種不自覺的表現,或許那位公公本人,也沒有意識到。

生活中,類似的事例還有不少。

比如當一家人商量一件事情,公公提出來一個說法,但由於不合理,遭到其他人的反對,這種時候,公公往往覺得自己面子下不來臺,明明不合理的意見,卻偏要堅持。

這種情況,是不是經常發生?

這就是越老越頑固,老年人的一種通病。

第三,一個家庭中,相互尊重是必須的,對他人的尊重就是對自己的尊重。

排除掉公公有色心的這一層,一個公公若是通過闖入媳婦房間的行為,來顯示自己的家長權威,這種做法顯然很幼稚。

時代不同了,現在不是古時候父權至上的年代,公公不可能成為家裡的一言堂。

從家庭關係上來看,公公是長輩,但也必須尊重媳婦的隱私。

這是時代進步的必然,不以任何人的意志為轉移。

筆者認為,即便公公平時沒有敲門的習慣,但只要他心裡有“尊重”這根弦,就會記得必須敲門,不至於連這點小事也忘掉。

題目中的這位媳婦,其實最應當做的是,找自己的老公,開誠佈公與公公談一談。

為什麼必須是自己老公,而不是自己媽媽?

那是因為,公婆與丈人丈母孃之間,是天然的敵對關係!

或許正是由於“命令公公敲門”的人,是媳婦的媽媽,這種身份引起了公公的反感,公公才會故意忘記,裝聾作啞。

結束語:一個家庭裡的人,應當相互尊重,當媳婦的不能因為公公是村裡人,就在內心裡看不起;而公公也必須尊重媳婦的隱私,才能得到真正的尊重。


99隨便

這事一分為二的看吧:

1、這個公公不講究

兒媳坐月子,是身體最虛弱的時候,並且衣服肯定不是很齊整,隨時處於換洗衣服狀態,作為一名過來人,公公應該清楚兒媳現在的狀況,是不能隨意進入兒媳房間的,尤其是在未敲門的情況下,極易引發不必要的尷尬。

作為家中一員,這時候婆婆就要主動承擔一些事情了,比如換洗衣物、照顧衣食起居這些,別讓老伴這個大老爺們進來摻和,男人這時候幫忙做點事情可以,別進媳婦房間瞎摻合,需要你的時候自然會喊你。

不敲門就進兒媳房間,這種事情能做出來,可見這名公公是多麼不靠譜。

2、與兒媳相處,一些壞習慣要改

我們倒不是說這個公公不敲門進兒媳房間是出於惡意,但既然住在一塊,有些壞習慣一定要改。

在農村,有些老年人覺得,自己跟孩子有上下輩之分,在家裡老人就是老大,進進出出也沒啥不良的影響,所以就發生上述事件。

其實,咱們國家對於社會公序良俗是十分看重的,尤其是公婆兒媳之間、岳父母與女婿之間,該講究的地方一定要講究點,該避嫌的地方一定避嫌,有些事情咱說出來不好聽,需要自覺。

像文章中這位兒媳,她面對此事不好直接開口,因為人處的角度不一樣,她一旦開口情緒控制不好,怕引起家庭糾紛。

所以,兒媳應該將此情況給老公反映一下,讓老公來教育教育自己的爹,媳婦在屋裡整理衣服的時候你闖進來,這特麼算什麼事兒!

當然,我們不能臆測公公不敲門進屋就是有啥不可告人的目的,充其量是自己生活習慣不好,此事必須由兒子出面解決,涉及倫理道德層面的事情,還是親生子女好開口。


普了次法

公公不敲門就直接進入兒媳婦房間,只能說明你公公不正經,這與個人家庭教養有關係。說明你太好欺負,你公公這麼做絕對緊張。


進門不敲門的行為

一個家庭中,隔代人之間生活在一起,那麼進入別人房間之前都必須敲門。我自幼生在農村長在農村,座標湖北。我們這裡人傳統封建思想比較嚴重。且不論公公與媳婦兒之間沒有任何交流的餘地,就算是有,也該有嚴格的界限。

我在孃家從小父母喊我們起床都是打開音樂,敲門叫早。嫁給老公後,坐月子期間,公公做好飯都是叫老公端飯的(沒有婆婆),想吃什麼也是通過老公溝通,人家父子之間總比外人講話來得好。


年前有一個月時間,老公在市區,我帶孩子住在農村老家,因為土地的事情處理。每天晚上寶寶都要跟爺爺玩一會兒,睡覺前又要上樓(不肯跟爺爺睡)。每天晚上爺爺抱寶寶上樓就送到樓上客廳門口,寶寶叫媽媽,我再抱寶寶進臥室。公公是不可能進到房間裡的,所以說樓主的話有些令人無語。


首先,公公與兒媳婦之間就不可能有需要進房間的交流,所以也就不存在樓主講的那種情況。如果在城市我就不知道了,農村裡都是獨立的房子,一般老人住樓下,夫妻和孩子住樓上。

那麼,對於公公進門不敲門的行為已經涉及到倫理問題,在農村這種老人早就鑽進地洞了。再說樓主既然有了孩子,還是注意些好。我生孩子剖腹產天天都要洗,都是穿著睡衣得體的。女人即使受傷,也要得體。要想讓別人尊重你,首先自重。


豆媽親子閱讀

國有國法家有家規,公公不敲門就進入兒媳的房間肯定是不妥的,這和是城裡人和農村人沒有什麼大關係吧。

都說清官難斷家務事,但有些事情還是旁觀者清,為了避免偏頗,我們從多角度看待這個問題。

角度一

我看題主描述自己處在坐月子的特殊時期,確實有很多不方便。一個正常女性,會有最起碼的羞恥心,不想讓丈夫之外的其他男人闖入私人空間是再正常不過的想法了。而且題主也一再提醒過公公,只是這個做公公的好像總是健忘。至於是不是故意的,我們很難下定論。只是處在兒媳婦這個角度還真的很難把這種事情挑明瞭說。

角度二

做公公的在這件事上有很大的責任。不管是不是故意的,首先都要有一個最基本的底線。作為爺爺如果說是因為喜愛剛出生不久的孩子忍不住總想去看看,也是情有可原。但一定要注意分寸,敲門是最起碼的禮貌,哪怕進門之前先打聲招呼也好啊。

再說了,兒媳婦坐月子又有你做公公的什麼事情呢?這婆婆和人家的媽媽都在伺候,你一個老男人總往兒媳屋裡跑真的不合適。

正常人哪怕為了避嫌也應該想到這一層吧?

如果這個公公真的是為老不尊那就應該受到譴責了。

角度三

這裡面還有一個男人很重要,那就是兒媳的丈夫,公公的兒子。

自己的媳婦遇到這種問題,做丈夫的應該第一時間做好調解。把該說的話攤開來和父親說清楚,當然了,也要注意好分寸。如果父親只是愛孫心切的無心之舉,也要和父親約法三章,闡述不方便的地方在哪裡。如果是另一種情況,該撕破臉皮的時候就得撕破臉皮,該說的話必須說到。當然了,你要是有條件,最好單獨和媳婦搬出去住。

結語:

很多時候,晚輩犯錯,長輩可以批評。但長輩犯錯,做晚輩的往往卻不知道怎麼開口了。

家和萬事興,家庭和睦才是幸福的根源。無論作為長輩還是晚輩都要學會設身處地的為對方著想。

有些事關原則,甚至關係到今後家庭幸福的事情,還是攤開來講比較好。把矛盾消滅在萌芽狀態總要勝過家醜外揚的那一天吧。


夜雨如書


養車智多星

這和人的生活習慣,人文素質有關係。有的人平時就這樣,不知道迴避,不會去主動尊重別人隱私。主要他們從小就沒有受這方面的教育,不懂也不知道那樣做是不對的。特別是文化程度稍低的人,一些老人等,沒有學過禮儀,從來不會彬彬有禮。

也有一些生性大大咧咧的人,對任何事都不會細心考慮,也都不放心,凡事自己覺得無所謂,也覺得別人也那樣認為。還有一些長輩,把媳婦當做親閨女對待,覺得沒有隱私可迴避。

記得我有個同事給我講過,她有孩子後去婆婆家住,產假結束要上班,為了讓婆婆照顧孩子方便,他們一直沒有回自己家住。有一次晚上,他老公摟著她吻她,情意正濃。那時他們房間開著電暖氣,婆婆想烤她剛洗的襪子,沒有敲門直接拿著鑰匙開門進來了!那個尷尬別提了。

她說,更過分的是,這情況還發生了第二次,更尷尬,當時他們正那個。她立即和老公商量,搬回了自己家。每天辛苦一點早上送孩子,晚上接。再也不想面臨那種尷尬。

讀者朋友們千萬不要噴,遇到這種情況的事情不止我同事一個,我曾聽過許多朋友們吐槽過。有的長輩,的確從心底裡沒把媳婦當外人,包括公公在內都把媳婦當成自己親閨女看待,所以他們沒有任何迴避的心理。


七月的雨媽媽

公公在任何時候,到兒媳婦房中,都要徵的兒媳婦同意。
我們這兒有一個是酒鬼,每天都喝酒,喝了酒就去兒媳婦房子裡,胡三馬四。起初兒媳婦,對他喝斥。再後來故事有點戲劇,兩人竟是私奔了,兒子感到沒臉見人了。一氣之下,喝了農藥尋短見了。兩人在外面呆了一段時間,想兒子孫子。晚上偷偷地回家來看孩子,孩子笑嘻嘻把兩人迎回家裡。把大門關上,把兩人脫光了衣服,就使勁敲起了臉盆,兩人從此再也沒有回到村裡來。中國是個禮儀之邦,講究尊老愛幼,上下有序。


互敬互愛,切莫亂了禮數。人在做,天在看。有錢沒錢不重要,沒有禮貌下三爛。


濟陽老哥

在農村兒媳婦坐月子期間,很少有媳婦單獨在房間的時候,公公單獨進來,反正我朋友之間或者別人,也都很少聽說過。

都知道女人坐月子的時候是身體最虛弱的時候,也是最沒有形象的時候,不能說是披頭散髮吧也差不多,因為不能洗頭髮,大部分就是用繩子一紮就完事了,也不能穿內衣,身體有些部位也需要時刻消毒,以便造成感染。一般情況下街坊鄰居們來看坐月子的女人的時候,都會在進入院子裡或者門口時特意打招呼,比如,在家嗎,等等,意在提醒我來看你來了,這樣在屋裡的月婆子或者照顧月婆子的人可以把該收拾的收拾了,也好及時出去迎接。



就算有時公公想進來看看孫子,一般情況下會跟婆婆一起進來,然後婆婆到孩子跟前逗逗孩子,公公站在旁邊喜笑顏開,滿臉的幸福模樣。

至於題主說的這位公公不打招呼就進媳婦房間,這是缺乏最基本的禮貌的問題,也是太不講究倫理輩分的行為。對此媳婦應該把自己的想法跟老公說,讓老公跟媽媽說,然後讓媽媽跟爸爸說,就是你老公跟他爸爸直接說,也不太合適,畢竟公公婆婆之間說話可以不需要有什麼想法,婆婆可以善意的提醒公公應該注意什麼。我想公公也許只是因為想看孩子而一時沒太注意別的。相信在婆婆的提醒下,公公應該不會在出現不打招呼就推門而入的情況了。


詩詞公寓

從題主描述看,公公不敲門就直接進入兒媳婦房間應該是公公的生活習慣使然,並非故意而為之。

既然不是故意就沒必要對公公行為上綱上線。老年人有自己的生活習慣,特別是農村來的老年人,他們已經形成了多年的上廁所不關門,或者進入子女房間不敲門也不隨手關門的生活習慣,一時還真難以改變。儘管你對他們進行過多次提醒,卻仍然難以改變。換位思考一下,要知道改變一個人的生活習慣是很難的。

既然這樣,那怎麼避免類似於公公不敲門就直接進入兒媳婦房間這種幹尷尬現象發生呢。

一是讓自己的老公提醒媽媽,或者你直接提醒婆婆,讓她多去提醒公公效果會更好。

二是努力改變自己的行為。比如在自己房間換衣服或者清洗隱私部位時,最好先把門反鎖一下最好。反鎖次數多了,公公想進來也進不來,而且對公公也是一個提示。

三是努力改變自己的思想。其實,農村人是很樸實的,他們往往對自己子女特別喜愛,特別是偶爾到兒子所在城市的家裡時,他們心裡只有兒子孫子,所以有時可能也顧不上那麼多,充其量也就把兒媳婦當閨女看待了,沒有其他想法。這一點,做兒媳婦的要多理解。


章醫辦小秘書

我們村就有這種情況,在小孩哺乳期間,公公老是在清早直接進入兒媳婦房間,抱走孫子出去玩,兒媳婦不得已和老公說,不頂用,又和婆婆說,婆婆反而認為兒媳婦心緒不正,結果,孩子沒滿週歲,兒媳婦就跑回了遠方的孃家,兒子找過去要接回老婆,被丈人丈母孃罵出來,說公公是臭流氓,最終離婚,小孩留在婆家,兒子至今沒有再找到媳婦,因為誰都知道他爹是流氓,不敢把姑娘嫁到他家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