煤炭結構性保供戰打響?姜智敏:煤炭供應不緊張

一、煤炭供應沒有出現明顯的結構性緊張

但值得注意的是,4月初,福建、廣東、浙江等煤炭進口省份都對進口煤重啟了限制措施,我國4月份煤炭進口同比和環比也都出現了一定程度的下降。與此同時,國內部分產區煤價、公路運價上漲。這些都給人以結構性缺貨加重的印象。不過,金銀島煤炭行業分析師弭澎琦表示,從數據上看,煤炭並沒有供不應求。

弭澎琦說,現在供應水平是相對比較穩定的。1月至3月,全國規模以上煤炭企業的原煤產量是8億噸,相較於去年同比增加了3200萬噸,整體供應增長了3.9%,而煤炭的需求不會明顯增加,所以目前全國煤炭的供需總體是平穩的。

煤炭企業和煤電企業的效益對比,也被用來證明煤炭的稀缺。今年一季度,27家煤炭上市公司全部實現盈利,而38家上市電企中,則有接近一半企業虧損。

但廈門大學能源政策研究院院長林伯強認為,發電企業的虧損跟電價定價機制有關,這並不能說明煤炭供不應求。他說,電力行業目前整體的經營狀況並不是非常好,但是肯定比前兩年好,只是不如2013年和2014年,那兩年電力行業就是“印鈔機”,那時候煤炭價格跌了很多,電力價格並沒有往下調那麼多。目前電力行業有時虧損其實更重要的原因還是價格機制的問題。

二、今年夏天不太可能出現拉閘限電情況

當然,還是有人會擔心,如果接下來煤炭供給趨緊,這個夏天會不會再次出現拉閘限電現象?弭澎琦判斷,可能性不大。因為用電大戶一般都是工業企業,現在進入了夏天,不管是能化還是鋼鐵,這幾個大的行業在6-8月份都是處於相對比較淡的季節,生產動力並不是很充足,行業性的用電量並不是特別大,所以也就很難出現前幾年拉閘限電的情況。

三、靠漲價緩解電煤矛盾是“舉一而廢百”

煤炭結構性保供戰打響?姜智敏:煤炭供應不緊張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