塔秀,缘何一枝独秀——回眸村规民约坚持遵守20年

塔秀,缘何一枝独秀——回眸村规民约坚持遵守20年

在村规民约的影响下,婚丧嫁娶的礼节也简单了很多。

今年1月份,东主才让的儿子娶媳妇。送彩礼、买衣服、办酒席……一整套流程下来,花费不到3万元。

“现在娶媳妇,负担轻多了。”东主才让一算账,心里的石头落了地,“这比以前少了一半多!”

东主才让所在的海南藏族自治州贵南县塔秀乡塔秀村是一个传统藏族村落。全村287户1395人分散居住在三个社。多年前,被陈规陋习绊住脚的塔秀村在发展的道路上踟蹰不前,就在此时,几条村规民约把这个眼瞅着走“下坡路”的村子一把“拉”了回来,不仅如此,还给这个“后进村”按下了发展的快进键。

正如东主才让感慨的那样:塔秀村,真的变样了!

“老五条”变形记

时间回到1996年。

此时的塔秀村在当地已经出了名。酗酒、闹事、赌博、盗窃……一提到塔秀村的“尕小伙”,总是离不开这几件事。一人沾染上了坏习气,一个家庭都受到影响。村上的风气越来越差,村子的发展更是举步维艰。

怎么办?

团结才能发展,稳定才能进步。

村两委班子成员和村民代表坐在一起,把村里的事情一件件摆到桌面上谈,经过一次次商议,同年7月,塔秀村的村规民约正式出炉。

“这个版本写得很简单,就五条,不能喝酒、赌博、打台球、偷窃、打架。”塔秀村村支部书记切江加回忆说。

虽然条目不多,但却条条打在塔秀村当时的痛处上。若有人违反,年底必须缴纳罚款100元。

规矩定好了,关键在执行。

“难度太大啦,抓现行难,交罚款更难。”切江加说着连连摇头。

可不是嘛!自在惯了的年轻人哪能受得了这些约束,况且,此时100元的罚款可不是个小数目。

“当时村上老干部挨家挨户做工作,一次不听说两次,两次不听说三次,但凡有违反条约的,年底说什么都要按照规矩严格执行。”村民多杰本说,村上的一名村干部曾因为在亲戚婚礼上喝喜酒,回村后被立即罚款。当时一部分人认为没必要,而老人们一致坚持对其进行罚款。“村规民约明文规定,严禁村民饮酒,无论是谁都不能违反规定,如果不罚就树立不了村规民约的威信。”

这件事情让村民们对这几条“框框”有了新的认识。虽说万事开头难,可一旦开了头,接下来的路就好走多了。就这样,村上的老干部顶着巨大的压力,把一条条硬杠杠“种”在了村民的脑袋里。

施行了,效果又如何?

“这么说吧,看到‘老五条’作用发挥得这么好,老百姓提了出来:婚丧嫁娶的这个事,你们也想个办法?你说,要是没效果,村民们还能指望这个?”切江加笑着说。

众所周知,旧俗中,婚丧嫁娶场面越大,主人越有面子。塔秀乡和众多藏族村落一样,原先的婚丧嫁娶期间铺张浪费、相互攀比等陈规陋习屡禁不止。

“就拿办喜事来说,彩礼一年比一年高,准备的衣服就得十几套,送亲队伍有时候能有七八十人。丧事期间,根本就无法使用的劣质绸缎、饮料等物品,最后都没用,造成了极大的浪费。”村上的老人回忆,一场盛宴下来,普通人家十多年的积蓄基本耗光。

2006年,新一版的塔秀村村规民约出炉了。

相比旧版本,这一次,不仅完善了之前老五条,重点就群众关心的婚丧嫁娶写了个清清楚楚、明明白白。

彩礼一律不许超过5500元;衣服数量由原来的10至15件减少为7至9件;送亲人数控制在20人以内,无论结婚还是过年,桌上摆放的东西,必须从简。

不仅如此,这次还将藏族服饰的配饰也进行了明确的要求。

“男式藏服一般都会用动物皮毛进行装饰,费用至少在两三万,五六年之后,又得换新的。女式佩戴的珊瑚、银饰一套下来,也得10万元左右,对于不少家庭来说,这笔开支是个大负担。为此,举债、返贫现象时有发生。经过商议,我们决定,一个都不放!”切江加说。

今年56岁的才让本是去年刚刚当选的村委会主任。作为村上的致富带头人,提起旧习俗,他叫苦不迭。

“以前过年的时候,家家户户相互攀比,馍馍、水果、饮料、羊肉……桌子上的东西越摆越多,你摆三层,我摆四层。有时摞的高了,对面坐的是谁都看不见。等到年过完了,东西都变质了,只能扔了。”才让本算了笔账,过年期间,仅购置桌子上的这些“摆设”,就得花费四五千元。“对我来说,这就是笔大开销,更何况村上那些家庭贫困的村民。”

几条规定把原本的旧习俗改成了新风尚。村民们心里盼了多年却又不好意思说出口的事儿,被村规民约一定,负担一下轻了很多,乡亲们无不拍手称快。

其实,规矩并不是一成不变,而是随着村子的发展逐年完善。

切江加说,修订村规民约那阵子,每个村干部都拿有装表格的手提包,挨家挨户听意见并进行登记,遇到年纪大的老人,就一条一条解读给他们听,让村民们说出自己的意见。

2015年,塔秀乡在塔秀村村规民约的基础上进行了提升,提出“五严禁一承诺”,并在全乡9个村进行推广。

“通过引导村民自我管理、自我教育,从遵纪守法、生态保护、民族团结、婚丧嫁娶等4个方面制定了32条村规民约,规定了包括严禁赌博饮酒偷盗、严禁向违法犯罪人员捐款、严禁破坏草场、严禁铺张浪费、严禁无理由学生辍学在内的‘五严禁’,并通过村民委员会与村民签订承诺书的形式约束全体村民共同遵守。”塔秀乡党委秘书何世阳介绍道。

从32条到“7531”模式

移风易俗,并非朝夕之功。

从尝试制定第一份村规民约到不断补充完善并实现全乡推广,从挪开影响村子发展的“绊脚石”到解决老百姓的烦心事,从杜绝村民恶习到夯实基层党建,从规范村民言行到引导村民脱贫致富,这32条村规民约被赋予越来越多的内涵,也汇聚起越来越强的内生动力,塔秀村也用20多年的时间交出了一份村民自治的发展答卷。

其实,和塔秀村一样,地处草原深处的塔秀乡10个村大多数属于纯牧业村,由于地理位置等原因,生活在这里的群众思想比较保守,深受传统观念的束缚。

透过塔秀村的发展历程,越来越多的塔秀人认识到:想要发展,不仅仅要“重视口袋”,还要“重视脑袋”。特别是在32条村规民约被推广至全乡后,大家开始思考,如何才能发挥出“五严禁一承诺”的最大作用?

2017年,塔秀乡独辟蹊径,在全乡推行“7531”管理模式:

7——推选包括好长辈、好婆婆、好干部、好青年、好媳妇、好邻居、好学生在内的7好村民。

5——重点突出中共党员、村“两委”班子成员、“两代表一委员”、“非党员优秀村民”、“优秀学生”五类“关键少数”。

3——在“七好”村民评选过程中突出 “诚信、感恩、文明” 三个标准。

1——曝光一批反面典型。

今年51岁的尕里玛家住西格村,在父亲去世后,家境贫寒的她却义无反顾地承担起赡养孤寡老人东主的责任,一照顾就是十多年;

在扎日干村,村民吉太加老实厚道, 乐于助人,多年来总是尽自己所能帮助村子里的父老乡亲;

赛桑吉是贵南县塔秀乡寄宿制小学的一名学生,在学校,她把学习经验毫不吝啬地传授给其他同学,是大家眼中的好同学。在家中,洗碗、挑水、放羊……家务活样样拿手的她是父母的好帮手;

才本加是贡哇村的老书记。几十年如一日,为村民服务,勤劳诚实,乐于助人,敢做敢当,这是塔秀乡贡哇村村民对才本加的评价;

……

通过严格的评选,一批“7好村民”从全乡各村涌现出来,塔秀乡按照程序对他们进行了表彰,号召全乡村民向他们看齐。

身边的榜样往往能给人更多的触动

“吉太加他是一个乐于助人,诚实守信的人,在我们身边有这样一个人我很自豪,他用他的实际行动感染着我们每一个人,在他身上所具备的精神是我们值得去学习的。”当得知邻居吉太加得了奖,扎日干村的村民周加十分激动。

达隆村的党支部书记索南华杰说:“这些好人的一言一行,感动着我们村乃至全乡和全县的每一个人,为我们吹来了一股和谐社会的春风。”

正如大家所看到的那样,通过总结推广“7531”工作法和“五严禁一承诺”村规民约,塔秀乡农牧民群众中酗酒闹事、铺张浪费、聚众赌博等不良现象基本得到杜绝,乡风村风民风得到有效好转,基本解决了以往影响农牧区发展的社会难题。

其实,变化不止这一点。

“您好,想办什么事情?”

“办好了,再见。”

在塔秀村的办事中心,每一个干部都能用藏汉双语来为村民服务。这让前来办事的卓玛东主忍不住称赞:“以前去办事比较繁琐,有的工作人员不会藏话,对于我们来说十分麻烦,现在好了,办事方便态度又好。”

塔秀村的好做法让全乡受益,全乡的新办法让老典型又焕发了活力。借助“7531工作法”,塔秀村的名气也越来越大。上门“取经”的人越多,切江加觉得肩上的担子就越重。

“大家都在向我们学习,我们自己可不能掉链子。”

今年年初,为了让村规民约得到更好的执行,塔秀村推选出52名村民代表,并分成小组对全村进行划片区巡逻监督。

“我们小组行动都是临时电话通知时间和地点,这样一来,了解到的情况就更真实。”切江加说着,翻开手边的《塔秀村村民小组村规民约情况登记表》。从1月份开始,每次小组行动都会在表上进行如实登记。

“你看,2018年1月21日晚,第一组巡逻。地点:村道、小卖部;2018年2月26日,南卡友、宽本加喝酒。一旦发现有村民违反规定,我们就对他进行罚款,但罚款不是目标,我们的目的是让村民们更好地遵守村规民约。”才让本介绍说,在成立巡逻小组后,各小组每个月至少召开一次会议,小组成员围绕最近发现的问题或自己关注的方面进行讨论交流,这也为小组今后的工作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公保才让是村上的“第一书记”。在了解到塔秀村的村规民约后,他连连称赞。

“别的不说,就这彩礼,我们村上少说也得两三万元,他们村不允许超过5500元,这给老百姓减轻了多大的负担啊!。我一直在想,为啥这个村的村规民约能坚持20多年,也许这就是原因吧。”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