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什麼說庶子掌兵權國必亂?

梅軒畫舫

這個問題,涉及到了一個很有歷史淵源的一件事,

嫡傳長子即為正統的傳統文化思想。

這種思想,一直到現在,都在延續著,你不信,可以看看現在國內,包括已經移居國外那些華人大財團,基本都是長子繼承祖業,次子或者題主所說的庶子,輔佐長子,經營一些旁支副業。



這種傳位嫡長的思想,其實,要是追溯起來,還要追到上古黃帝時期,眾所周知,黃帝一生一共生了二十五個兒子,而他正妻就生了倆,顓頊和昌意,之後的有熊氏部落的首領,也就是咱們說的三皇五帝,基本上,都是出於這一支血脈。

所以,看見了嗎?這種血脈遠近的思想,可不是一天兩天形成的。



那麼,為什麼會說庶子掌權,天下必亂呢?

很直白的道理:庶子,是什麼,小妻小妾所生的兒子。那,你小老婆的地位,能和人家明媒正娶的正房妻子相提並論麼?無論是權力,還是待遇,那都是差著等級的。

不過,只有一種可能性,能讓這些小妾庶妃翻身,那就是“母以子貴”,如果我的兒子,當上了皇上,那麼一切可就不一樣了。於是,在悠遠的歷史長河中,上演了一出出的庶子造反的劇目。

歡迎小夥伴留言討論,喜歡我的文章,請關注,文人草堂。


文人草堂

不請自來,佔位!


說別的都是扯淡,一句話就能解釋的過去——私心作祟,維護既得利益者的權益。



最典型的康、雍、乾三朝沒有一個是嫡長子繼位的。


庶子就是小老婆生的孩子,在古代做別人小老婆的都是些什麼人,要麼是貧寒人家,要麼是風塵女子,或者做為利益犧牲的不受待見的富家女,這些人生的孩子也註定了在一個大家庭地位低下。





而帝王家的女人不用說她們的出生非富即貴,人人都有顯赫的家世,嫁給皇帝是天大的幸運,可是要做皇帝的正牌女人皇后不僅家世要顯赫,還得在國家軍政上要有很大的影響力,這個不是皇帝本人可以選擇的,出於政治需求皇帝本人必須要拉攏這樣的大臣或家族。



那麼問題來了,皇帝的寶座只有一個,皇子們每個人背後都有一幫勢力在支持,皇帝為了家族永固做天下,皇后為了自己的兒子將來皇位穩固,做為皇后孃家人同樣希望未來的皇帝是自己的人,肯定會不余余力的打擊那些庶子,不讓他們掌握權力,尤其是軍隊。



但是中國人自古以來講究名正言順,不讓庶子掌權就必須有名分,所以有了嫡庶之分,同樣是皇帝的兒子誰不想做皇帝啊。


一元復始

西周時期就開始實行的宗法制,其核心就是嫡長子繼承製,以此來維護統治秩序,嫡庶有別、長幼有序,一旦被打破,難免會出現兄弟之間為權位財產相爭不休,骨肉相殘的事情,從而勢必會影響國家的穩定,故有庶子掌兵權國必亂的說法。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