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讀過《遙遠的救世主》這本書的嗎?

湘女茶情

我是非小魚,一看到《遙遠的救世主》的問題,就喜歡進來尋摸尋摸。

此本書目前已經看過5遍,目前還在繼續翻讀中。第一次讀這本書,內心相當震撼,

肖亞文對好友芮小丹說,認識這個人就是開了一扇窗戶,能看到不一樣的 東西,聽到不一樣的聲音,能讓你思考,覺悟,這就已經夠了。其他還有很多,比如機會,幫助……。

不錯,這本書就如書中肖亞文對芮小丹說的一樣,也打開了我重新看待世界,看待人性,看待文化的一個窗戶。

在這裡我就不過多的描述強勢文化代表丁元英,天國的女兒芮小丹了。我這次只想說說我從書中劉冰身上思考到的東西。

讀到將要結尾,劉冰的死,對我震撼也非常大。彷彿當頭棒喝、彷彿我也如同劉冰一樣自由落體。

劉冰的死可以說是《遙遠的救世主》這本書的點睛之筆,他的死見證著救世主的遙遠,同時也告訴我了真正的救世主是自己,是自救。

在我眼裡,劉冰不是可恨的,他是可憐的,是內心無助的,劉冰死的時候應該是這樣想的,丁元英欺騙了他,他走投無路了,再也沒有人會幫他了,沒有人可以救他,所以他不是死於貪婪,而是死於弱勢文化,死於他始終想依靠別人的幻想,總想著破格獲取。

不懂得自救,不知道救世主就是自己。他的視野同樣決定了他的格局,就註定他是那個扒著井沿看一樣世界,然後重重摔下來的井底蛙。

"天道"即自然法則,事物的客觀規律是不以任何人的意識為轉移,是客觀存在。道、法於自然。

我之前的生活狀態就如書中的劉冰那樣,沒有定性,看啥好就想去幹啥,乾的不舒服就換。經常虛妄認為自己是世上難得的千里馬,但卻苦惱於尋不得伯樂。有時疾世憤俗,有時又自怨自艾,從來沒有從自身上找原因。

從來不認為自己做的不足,從來不承認自己身上的缺點以及人格上的缺陷。不懂得反思自己所處環境給自己帶來的影響,也不會,學習別人身上的有點。

一個月工資三千塊還整天一副小成就感,優越感。像我這樣典型的弱勢文化的一副分。

還好看到了這本書,還好


非小魚

《遙遠的救世主》 它是2005年作家出版社出版的一部長篇小說,這本書的作者是豆豆。 講的效力於德國一傢俬募公司的商界怪才丁元英,用他超出常人的手段,將從德國募集的資金投進中國股市,用“文化密碼”瘋狂掠奪中國的錢財,後來又良心發現,退出了公司,但退出是要受到懲罰的,為此,他付出了慘痛的代價,他的所有分紅被凍結,甚至窮到天天吃方便麵。回到古城“隱居”時,認識了從小在法蘭克福長大、如今在古城刑警隊任職的女刑警隊員芮小丹。兩人從相識到相知,從一對音響發燒友演變成了一對愛情發燒友,上演了一出精彩、浪漫、傳奇的天國之戀

不管是原著《遙遠的救世主》還是改編成電視劇《天道》都曾震撼過眾多讀者和觀眾,故被粉絲們的喜愛和迷戀甚至有的著迷研究。 有的看完讀完覺得震撼,也有的說從來沒有看過一本書竟然能這樣觸及靈魂, 也有的評價說這本書跟這一部電視劇是很成功的,但是它同時也是一劑鴉片毒藥。 兩個主角都是神一樣的存在,裡面的人和事神化的存在,就是滿足人們對於理想的嚮往。而丁元英滿足了我們內心對自己想要的形象的渴望。它是一種人性的理想化描述。 雖然太理想化,但它綜合了經濟學和宗教的一些東西, 但它裡面傳達的那種價值觀跟那種思想還是有一定道理。值得我們思考參考。

個人本書描述的過於理想化,書所描述的一些理念,對於我們常人來說是可欲不可求的。因為我們尚未達到那種高度, 就如張愛玲曾在書中寫過,在人生的路上,有一條每個人非走不可的路,那就是年輕時的彎路,沒有這一成長過程,就沒有真正的成長。

世界上沒有真正所謂的救世主,唯有自救。

雖然本書寫的過於理想化,但還是值得一讀。

書和電視反覆看了多遍。感覺也只有王志文把丁元英演得那麼完美。

裡面有有這麼一句話我覺得對於現在社會生活來說是值得思考的。

“強盜的本質是破格獲取,破格獲取和直接獲取是兩個不同的概念。你們沒有自信與強者在同一個規則下競爭,這隻能說明你是弱者,因為弱勢文化所追求的最高價值就是破格獲取。所以,強盜的邏輯從本質上講是懦弱的生存哲學,所以你不算好漢。”


愛讀書的小廚娘

讀過,個人認為豆豆作家真是一位奇才,在《天道》電視劇中,原著《遙遠的救世主》,把文化屬性,愛情,人性,法律,商業方式等體現的淋漓盡致;以樸素練達的文字功底在行雲流水般推進故事的同時,穿插了關於中國文化密碼、人性、佛教的深刻思考和自己獨特的見解。 劇中主人公丁元英,有異於常人的NT思維,加上對文化,人性的結合,及自身的三分靜氣,三分貴氣,三分殺氣,還有一氣住於身中,遊離心外——痞氣,成就一個商業神話,算是個特立獨行的商界怪才,這種怪,是因為參透了中國這種傳統的文化,又有留學的背景,對於西方那一套也深有體會。與其說他是一個商人,不如說他是一個文化人,而且是思想龐雜的文化人。 作者把強勢文化詮釋的很好,有道無術,術尚可求也;有術無道,止於術。 對於人性傳述歸結三大章,佛的善~法的從~道的義。只有這樣才能來去自如,進退隨緣! 對於佛,妙就妙在主人公對方丈大師最後講的那句,我站在門檻就緣盡了,性情中人坦蕩自在,即有了佛性的慈悲又有了人性平凡。


睡神13533863

我是秋若楓,十年職業教育從業者。

我也是在今日頭條偶然看到了幾段《天道》的片斷,引發興趣。看完了整個電視劇《天道》,又追完了原著小說《遙遠的救世主》。我的總體感覺是,初讀震撼,撼及靈魂;當心境平復後,再回想思考,也不過如此。當初震撼,是觀念的衝擊震撼,覺得丁元英關於文化屬性的觀念,是石破天驚。但是後來細想,這種觀念,或者說類似的觀念,早已有之。在我們國家,只是知易行難而已。

這部小說,真正讓人回味的是丁元英關於社會文化屬性的觀點。丁元英認為,小到一個人,大到一個國家一個民族,任何一種命運歸根到底都是那種文化屬性的產物。強勢文化造就強者,弱勢文化造就弱者,這是規律,也可以理解為天道,不以人的意志為轉移。強勢文化就是遵循事物規律的文化,弱勢文化就是依賴強者的道德期望破格獲取的文化,也是期望救主的文化。強勢文化在武學上被稱為“秘笈”,而弱勢文化由於易學、易懂、易用,成了流行品種。

這段解釋,可以稱得上是名詞解釋深入淺出的典範。當初我感到震撼,就緣於這段解釋,如此直接,如此易懂,比喻如此形象。但是,這是新觀念嗎?不是!

就中國而言,有這種意識的人,自古就有,不在少數。比如,遠的有鄭板橋的“滴自己的汗,吃自己的飯,自己的事情自己幹”,近的有華為的“狼性文化”,就具有這種強勢文化的影子。但也只是有點影子,不是真正的強勢文化,它的“狼性文化”是主要是靠制度在支撐,而且僅侷限於華為公司。真正的強勢文化,是刻入全社會骨子裡的。為什麼像谷哥、臉譜等公司,沒有像中國這樣的“996”工作制度,依然強大無比?就是因為他們的文化屬性是一種強勢文化,不需要“996”工作制度這樣的工作制度,他們的員工就能夠擔負起他們應當承擔的責任。

為什麼說,在我們國家,強勢文化造就強者,弱勢文化造就弱者,這種觀念知易行難?小說和電視中,其實也給出了答案。我們常常說中華上下五千年,源遠流長。因此,我們的文化一直沒有斷過,這幾千年積累下來的文化資源,龐大無比。這,對我們來說,是一筆巨大的財富,同時也是一個沉重的枷鎖。這種傳統文化中,有一個很頑固的思想,就是“君臣父子”的倫理綱常。經過幾千年不斷的強化,早已深入國人的脊髓。這個就是弱勢文化最大的孵化器,獎賞、恩賜、索取,等、靠、要……要想完全打破這種文化枷鎖,目前是不現實的。這也是丁元英一直勸小丹放棄警察、放棄法律職業,轉向編劇文化方向的原因,他希望有更多的人,用文化對抗文化,打破這個文化枷鎖。

這部電視劇,這本小說,吸引人的地方,在於它給我們樹立了這樣的形象:

一個清楚中國社會文化屬性的弊端,而且毫無顧忌,甚至是肆無忌憚的要去打破它的英雄形象!從這點來說,我承認這是一部優秀的電視劇,是一本優秀的小說。


秋若楓讀書

讀過,是先看的電視劇,2008年吧,朋友推薦的《天道》,然後被震撼了,怎麼有這麼牛逼這麼高智商的人?沒聽過的新名詞沒見過的神演技沒想到會這樣發展的故事情節,確實牛逼,服!

然後回頭找的小說原著《遙遠的救世主》作家六六的作品,電視劇完全忠實於原著小說,不過兩者之間還是有差異,比如女主不夠好看……不好看,但是王志文的表現絕對完美,這是我看過所有王志文的作品裡面最好最精彩的一次。絕對的經典,一直努力想成為丁元英那樣的人,十年過去了……過去了。

電視劇拍攝地推介一下,山東聊城,是個好地方,少年是被騙去搞傳銷的時候待了半年,民風淳樸,風光秀麗,一直還想去,賤呢


心碎了無痕58980

這本書看過,根據本書拍的電視劇《天道》也看過,談一下感受吧!

通篇通過丁元英扶貧的故事來揭示一個道理:所謂遙遠的救世主,不是別人,而是自己!

從而引申出強勢文化(遵循客觀規律的文化)和弱勢文化(等、靠、要、期望強者破格獲取、皇恩浩蕩、疑罪從有等)的概念及用處(無所用,無所不用)。

強勢文化在影視文學方面的應用就是能夠開啟更高級的思維文化密碼,啟迪人的覺悟、震撼心靈。從這方面看,作者做到了,這部作品獲得了網友9分以上的高分。

這是一部集道、佛、釋等文化為一身的不可多得的好作品,推薦看看!


啡茲笑

<>這本書我很喜歡。喜歡裡面講述的道理,我也曾多次針對這本書中談到的文化屬性,作出自己的理解和闡述。豆豆這本書被改編成了電視劇天道,從一個刑警的角度來闡述了不同階層的人的命運,包括她自己。我們首先來說一下其中幾個具有代表性的人物。

丁元英,一個商業鬼才,一個操縱私募基金於手掌的人。對制度文化技術瞭然於心的人,這是強勢文化的代表。

芮小丹,一個刑警,有理想追求,對職業喜歡的人,介於強勢文化與弱勢文化之間的人。

劉冰,一個愛好投機取巧的商人,一個不願意錯過任何機會的人,一個追求體面生活的人,弱勢文化的代表人物。

林雨峰,一個表面看似成功的商人,你不願意承認自己失敗的人,一個爭強好勝的人。

肖亞文、馮世傑、歐陽雪、韓楚風等等。他們的命運為何不同?就是因為其文化屬性不同,4/5的文化屬性和8/10的文化屬性不同,看似對等,其實不然。這就決定了命運的不同。你的命由你做主,你的運由你決定。供參考。


北武蘇青227

剛看了電視劇,《天道》王志文演的。演的很好。但看到文化屬性這個詞的時候,被震了一下。

後來知道小說叫,遙遠的救世主。就去看。真的很不錯的小說。裡面探討了很多人性的東西。

不劇透,建議讀小說或者追劇。


滄臺客

看過《天道》才知道有這本書

“強勢文化”“弱勢文化”,“覺者”“眾生”,“文化屬性“農耕文化””“工業文化”,“殺富富不去,濟貧貧不離”,“覺者由心生律,眾生以律制行”“強勢文化即實事求是尊重客觀規律的文化”“弱勢文化即等靠要文化,等等有大量的概念和觀點在其中,對於我這樣的“眾生”還是不大懂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