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顆原子彈能把一個航母戰鬥群摧毀嗎?

豬哥靚37

(核爆蘑菇雲)

一顆多大當量的原子彈呢?航母編隊是什麼狀態呢?是航母編隊放一起當靶子炸,還是在戰鬥狀態通過一顆原子彈突破防禦圈攻擊。還是航母編隊在戰鬥陣位但是不做任何反應被炸呢?

(美國三航母戰鬥群)

嚴格意義上原子彈多大當量是可以設定的。不過按照目前來說百萬噸當量是原子彈制式化上限來算的話。一個航母編隊排排坐,停好。然後DUANG~~~~~~全部報銷。這個是大概率事件。不過一個航母編隊進入戰鬥陣位,哪怕不還手。一顆百萬噸當量的原子彈也是很難全部損毀戰艦的。

(遼寧號航母編隊)

航母編隊在作戰時驅逐艦會航母至少相隔20海里。航母會在一個範圍內高速運動航行。逆風航行起飛戰機。然後順風航行回收戰機。一個相當大的海域裡四處竄。百萬噸當量的原子彈爆炸後引起的光輻射,熱浪,衝擊波等等衰減非常快。能給航母編隊造成麻煩的可能是原子彈爆炸後的電磁脈衝波,這將會使得艦上的部分電子設備癱瘓。不過現在軍艦在重要設備上都有做專門的防護。如果不是直接相對較近距離命中的話很難摧毀一個編隊。

(核彈爆炸產生電磁脈衝波)

航母編隊會有航母,多條巡洋艦或者驅逐艦,護衛艦,補給艦,核潛艇等等後勤艦船組成。作戰時護航編隊四散組成防護圈。在航母外各個距離都有防護圈。在航母編隊面前。在幾十面宙斯盾雷達,在空中預警機以及眾多戰鬥機面前。還有在很多艦隊空導彈面前。實在難以想象一顆原子彈如何突防。不過按照圖上這個密集程度的話。一顆足夠當量的原子彈爆炸肯定會將絕大多數艦船報銷。最大體量的航母估計也會龍骨變形。至於艦橋和桅杆啥的估計早就吹得七零八落。而小號的艦船估計會像被摔過的罐頭盒。

(美國曆史上的軍艦核彈試驗)


軍情解析

我是軍事妹子,這個還真不一定能,得看具體情況。

首先,是在何種意義上摧毀航母戰鬥群?假如想摧毀航母編隊的作戰能力,一顆原子彈完全可以利用衝擊波和火焰將航母編隊中的所有戰鬥人員全部殺死,而且航母上的艦載機,驅逐艦的雷達天線也會被衝擊波和氣浪所摧毀,所以假如想摧毀航母編隊的作戰能力能力,一顆5萬噸的核彈就可以輕鬆做到,甚至核彈並不需要直接命中航母艦隊中心就可以完成對航母艦隊戰力的摧毀。

圖為航母編隊被攻擊的想象圖

而假如說是徹底消滅航母編隊的存在,核彈就有點“力不從心”了。第一,現代航母編隊的各型軍艦即使不在進行損管工作的前提下也可以憑藉著水密艙以及自動管控措施來應對核彈打擊所造成的艦體破損,而且即使是在800米核彈也很難擊沉排水量不到2萬噸的航母和大型驅逐艦。

圖為美國的比基尼環礁核試驗

美國在上個世紀五十年代的比基尼環礁核試驗也可以證明核彈是不可能徹底將航母編隊從海上抹殺的,即使是核爆中心的小型護航航母也“掙扎”了許久才沉入了海底,更遠的艦艇幾乎沒有受到比較嚴重的影響,甚至在次日的比基尼環礁二次核試驗中仍然被作為實驗艦艇使用,這也就說明,只要被核彈攻擊的一方只要最終獲得戰爭的勝利就可以回收這些艦艇並且進行使用。

圖為蘇聯沙皇炸彈爆炸時的場景

然而,也不是沒有辦法不能將航母編隊徹底從海面上抹去,蘇聯的五千萬噸級沙皇氫彈就具備將航母編隊徹底摧毀的能力。但是前提是正常的單航母或者是雙航母編隊,當航母編隊的長度和寬大足夠大的時候,即使是沙皇炸彈也很難用火焰直接將航母融化掉了,所以航母編隊是不可能被原子彈徹底摧毀的,但是原子彈卻可以形式上的徹底摧毀航母編隊的戰鬥力。


軍事新觀察

首先先闡明我的觀點一顆原子彈,絕對不能把一支航空母艦戰鬥群完全摧毀,但是卻可以癱瘓掉大部分航空母艦的戰鬥能力。

關於核武器,一般分成四類。其中比較偏向於單方面發展的也來核武器就是電子脈衝彈和中子彈,電子脈衝彈就是發射具有破壞性的一些電磁波破壞人的電信通信系統,還有各種各樣的電子儀器。中子彈就是利用核裂變反應的時候產生的帶有能量的中子粒束,穿透人體,對人體造成殺傷。

美國在太平洋中部的海盤車實驗,在高空發射電磁脈衝彈,造成了1400km以外的夏威夷檀香山的供電網跳閘,電磁脈衝彈的範圍之廣可見一斑。

因此,原子彈的爆炸,很有可能造成附近的航空母艦編隊的電子通信手段出現故障,湯換掉部分的航空母艦的作戰能力,但是想要做到完全摧毀一隻航空母艦部隊事實上,這一點想法不切實際。

戰略上來講,任何國家的航空母艦部隊能夠清楚它的確切位置的,只有航空母艦的艦長還有該國的總統本人,臺灣曾經有一位高級軍官說過自己曾經親眼看見過美國的航空母艦出現在自己的視線裡面,但是在雷達上面就是白花花的一片,根本找不到航空母艦的位置。

從戰術上來講,航空母艦的警戒線一般分成三層,第一層的警戒線,就離航空母艦本身就達到100多公里,更不要說航空母艦本身所攜帶的艦載預警機,還有宙斯盾戰艦上的雷達,想要靠近一艘航空母艦,確實有點兒困難。

另外不得不提的是美國人比較著名的比基尼環礁核實驗,即便是離爆炸中心及其近的一系列艦隻,在受到核武器所產生的衝擊波的第一輪衝擊之後仍然是安然無恙。

並且對於航空母艦而言,他的整個護航編隊,除非是到了特殊的節日裡面,比如說美國人的閱艦式,才會擺出相應的姿勢,航空母艦後面他的護航編隊就整整齊齊的排成一個方陣,跟著航空母艦走,但是比較普通的情況,就是距離航空母艦幾十公里左右,你才能夠看見一艘航母護航艦隻,所以說,如果你想癱瘓一整支航空母艦編隊的話,那麼你的爆炸範圍必須得達到幾十公里。

當然,如果原子彈不行的,氫彈但確實有這樣的威力,前蘇聯人所使用的沙皇炸彈和爆炸當量達5000萬噸TNT,而且按照道理來講,前蘇聯人一開始制定的計劃是1億噸TNT,因為當時找不到這麼大的地點來爆炸這一顆炸彈了,所以選擇把爆炸當量砍一半,但是事實上,如果這一顆炸彈在海洋裡面爆炸的話,那麼人類世界的文明至少80%沿海文明將會毀於一旦,要知道,沙皇炸彈,讓整個歐亞大陸向南方平移了八個毫米。

事實上,冷戰期間各國的部隊都幾乎加強的核生化三防的建設,對於核武器,美國人對於這方面的準備,可以說是相當充分的,在其他的國家,航空母艦可以說是本國的鑄國利器,對於這艘艦艇的保護,各個國家可以說花費大力氣,以至於英國與阿根廷的馬島戰爭裡面,阿根廷甚至都懶得將自己的航空母艦給開出來。


漩渦鳴人yy

一個現代航母戰鬥群以戰鬥隊形展開之後,內層防禦圈艦間距都在10海里以上,向威脅方向展開的外層防禦圈艦艇最遠距離航母能達到50海里之多,而核彈殺傷半徑和當量的立方根成正比,一顆百萬噸級核彈殺傷半徑大約是7千米上下,千萬噸級核彈殺傷半徑也就是15千米上下,這還是衝擊波對人員的殺傷半徑,而不論空爆還是水下爆炸,對艦艇的殺傷半徑還要打折,也就是說你在航母身邊扔一顆千萬噸級核彈,殺傷半徑還夠讓內防禦圈艦艇喪失戰鬥能力的。

美國航母作戰群通常戰鬥隊形展開示意圖,可以看出其內防禦圈護航艦距離航母10海里,外防禦圈距離航母更是高達50海里


我們通常看到的航母戰鬥群照片擺出的密集隊形其實是全家福專用隊形,照完相大家就各回各家各就各位了




當然,這是說核彈毀滅航母戰鬥群的問題,如果是剝奪航母戰鬥群大部分戰鬥力的話,那就簡單了,在航母附近水下爆炸一顆幾十萬噸,或者更近一些,在航母身邊爆炸一個幾萬噸的彈頭,失去了航母的作戰群通常就只能呵呵了


DDG的老船塢

先說結論,實際上很大可能不行。

在我們印象裡,美國的航母編隊應該是這樣式的
但是其實這是擺拍的姿勢,就像真打起仗來步兵也不可能跟閱兵一樣擺成方陣一樣,航母戰鬥群在作戰時的站位是很分散的,包括提康德羅加級巡洋艦,伯克級驅逐艦以及洛杉磯級攻擊核潛艇在內的護航艦隊分散在航母周邊上百海里,雖然核彈的威力很大,但想把航母編隊一鍋端還是很有難度的。

美國在研製出原子彈以後還是很認真的研究過將其應用到實戰的,在1946年美國在比基尼👙島礁做過一個實驗,叫十字路口行動,就是為了驗證原子彈對艦艇的殺傷力,結果實驗大失所望,當時為了測試核武器對戰艦的破壞力,美國從世界各地共引進了95艘各類戰艦,結果這些戰艦的質量經受住了考驗,核爆僅嚴重破壞了爆炸中心幾千米內的艦艇,所以對於一個航母編隊來說,一顆原子彈是遠遠不夠的。
那有人說,原子彈不夠,氫彈總夠了吧,

實際上也遠遠不夠,下圖是美國給出的在紐約中央公園上空爆炸一顆100萬噸級氫彈的仿真結果,美國國家情報評估NIE11-3/8-78裡面對“軟目標/面目標”的摧毀標準是——15psi——“足以摧毀一座鋼筋混凝土建築物”。戰艦比建築物應該還要結實,所以真正對戰鬥有威脅的也就半徑五公里的範圍。
當然,這裡談的都是完全摧毀,由於核彈的各類輻射,是有可能造成一個航母戰鬥群失去戰鬥力的。


默默的電影人生

首先,現代核彈威力可比當年在日本投下的“小男孩”原子彈要大得多,殺傷半徑至少在幾十公里以上甚至於更大,航母戰鬥群在核攻擊面對根本毫無防禦能力可以,例如美國伯克級驅逐艦而言,和商船輕輕一撞都是一個大窟窿,面對核武器的衝擊波那不和紙糊的一樣分分鐘化為虛無,即便是沒炸成渣子也會被炸個底朝天。
其次,還要參考原子彈當量大小,若是現代的空投原子彈爆炸當量相對較小毀滅整支艦隊可能比較吃力,並且還需考慮航母戰鬥群分佈範圍密集程度,如果範圍太廣,即便是當量較大的彈道導彈攜帶的大噸位核彈也可能會失手。
不過還要看摧毀是怎麼理解,若是使航母艦隊完全失去作戰能力,那就綽綽有餘強大的衝擊波和範圍極大電子殺傷,足夠讓一支航母戰鬥群瞬間喪失戰鬥能力。
當然在現實中,用原子彈攻擊他國航母作戰群基本不可能發生,除非雙方處於全面戰爭,首先,航母平常作為一個國家實力的象徵,意義重大如果航母被擊沉,當事國絕對不會就此罷休必會引發一系列報復行動,更何況是用原子彈攻擊,必會招來核戰爭。

復興軍事

原子彈爆炸的威力完全可以將航母戰鬥群的作戰能力與運行能力摧毀,但並不能從根本上把航母本身變得灰飛煙滅,美國曾經做過一個實驗,雖然原子彈爆炸所形成的衝擊波很強大,但是隻能將航空母艦本身拉得變形,並不能徹徹底底的摧毀航空母艦,甚至都不能讓航空母艦沉沒海底。

所以下面我們可以做出這樣的一個假設場景,主要的目標就是摧毀航空母艦群的運作和作戰能力:

戰機在大海與天空中迎著咆哮的狂風穿梭,天空呈現著很少見的藍,至少在內陸的時候,很少看得見這樣清澈的天,海面上陣陣波濤狂瀾,肩負艱鉅任務的我此刻竟然有閒情看這天海間的景色,自己都不免有些訝異。

因為我所經歷過的訓練不允許我在做任務時有絲毫的閒情逸致,由此我也清楚的認識到了自己控制力的不足,看來以後得多加訓練才行了。

遠方的海面上一片模糊,海與天之間連成一色,雖然無法看到我所想看的,但是通過衛星定位,我可以清楚的得知前方正有著一大片的航母作戰群在等著我的到來,這隊航母作戰群是美國用來爭奪南海領海權的主力,上面攜帶著大量的戰機與導彈,四周環顧著戰力驚人的巡洋艦,據線報稱,航母裡面還藏著威力可以炸掉大半個中國南方領土的核彈頭,甚是危險。

遠方几顆導彈呼嘯而來,如撲食的餓狼一般緊緊的把我的戰機包圍住,不過在我精巧的飛行技術之下,被我巧妙的化解掉了危機,避過幾顆導彈之後,我越發的靠近了航空母艦作戰群。


在進入防空炮和艦炮射擊範圍之後,無數鋼鐵巨龍一樣的炮口噴吐出毀滅的火焰向我襲來,炮火交織成密集的天網籠罩住我的各個死角,這個時候是考驗我技術的時候到了,在我絕妙的飛行技術下,我避開了炮火連天的死網,險中求生機,進入了可核打擊航母群的範圍。

多的不需要多加描述,雖然寫的簡單,但其中的過程艱險、困難無比,大家只需要知道我經歷了千難萬阻來到了航空母艦作戰群的上空就可以了,此時此刻的我擁有著毀天滅地的能力,手中執著撒旦的權杖,伺機毀滅掉所能看到的一切。


現在只要我按下原子彈的發射按鈕,我就可以毀滅掉下面這數十萬多人的航母作戰群,摧毀掉美國的這個主力航空母艦戰隊,就能使美國元氣大傷,對中國的可調動力量就會大幅度的減少,對於戰爭局面來說可以說是個絕大的轉機。

在這一個瞬間,我感覺到了自己仿如上帝,有著對萬事萬物的生殺大權,於是我投出了戰鬥機中的幾枚導彈作掩護,吸引住他們的目光,然後放下了做壓軸用的原子彈對這個航空母艦作戰群進行打擊,投下原子彈之後,我不敢戀戰,操控戰機離開了戰場,全速啟動脫離了這個危險的地方。

轟的一聲,身後傳來震天徹地的巨響,身後的天空變成了一片血染一般的紅色,形同蘑菇的核雲攘攘升起,熾烈之極的白光百里可見,如果誰在這個時候往那個方向看一眼,可能會造成他的失明,接下來是核彈爆炸後所形成的強大沖擊波,海面在衝擊波的威力作用下形成了一個巨大的空洞,雖然已經遠遠的脫離了核打擊範圍,但是我的戰機上還是被傳來的餘波震得微微顫抖。




各國在早年間曾有過核協議,因為核彈的威力太過於強大,使得所到之處根本沒有可以存活的人,所以就被各國當作了震懾之物擺在高堂,但如今科技發展,各國修建了很多防核建築。

國內在戰爭爆發之後將沿海多數人轉入地下防核建築中,不需要再懼怕核彈的威脅,所以上層的領導才會做出先用核彈先發制人的命令,正是因為那次的任務,為我國的戰爭局面挽回了很重要的機會,而那個被核打擊過的航母作戰群也因此失去了所有的有生力量。



上面的人都被爆炸的餘波、高溫、輻射給殺死,戰隊上的運行系統也因此被毀掉,雖然航空母艦沒有被徹底摧毀,但自此過後這個航母艦隊已經無法再使用了,算是基本毀了。

那次的任務就像是一個引子,點燃了往後的那場核戰爭,當各大國不再遵守核協議的時候,雖然他們擁有著防核的工事不會受到毀滅性的影響,但是其他小國就遭殃了,雖然原子彈不是在他們的國家投下的,但地球也就這麼大,或多或少的也受到了很多影響。



核輻射在整個地球瀰漫,影響到了海洋、大地與天空,在核輻射的影響到下,很多生物產生了變異,它們開始變得兇殘暴戾起來,核輻射使它們富有更強的攻擊力,更強大的身體,它們成為了人類的頭號大敵,小國之民或在輻射之後痛苦的死去,或重獲新生,擁有了強大的能力後開始報復各大國。

漸漸的人類吃到了自己埋下的後果,作為這一切始作俑者的我,在往後的年年歲歲中一直陷入自責當中,無法擺脫。

由上可以得知,原子彈可以把航母戰鬥群的有生能量和運作能力摧毀,但並不能本質上摧毀掉航空母艦,原子彈可以說得上是人類有史以來發明的最強大的武器,它不僅擁有著強大的毀滅性,在過後甚至會對生態環境產生無法挽救的影響,所以我們應該拒絕使用原子彈,一旦使用了整個世界的平衡絕對會瞬間被破壞掉。


孤客生

一提到原子彈摧毀航母戰鬥群,第一時間讓我想起了1946年發生的一件大事~美國的“十字路口”行動。當年,美國為了實施“十字路口”行動一共出動了包括“薩拉託加”號航母、“阿肯色”號戰列艦在內的百艘戰艦。在位於比基尼島附近海域進行核爆實驗(此次實驗一共有兩顆原子彈),一顆由B-29“空中堡壘”空投原子彈(距離2071米),這次的結果是美國“薩拉託加”號重傷,而第二次的水下核爆實驗(距離410米)才最終將重傷的“薩拉託加”號炸沉。要知道,這是70多年前的數據了。

美國1946年實施的“十字路口”行動中核爆瞬間

如今的一個航母戰鬥群(以美國為例)一般包括一艘航母(“尼米茲”或“福特”)、兩艘巡洋艦(“提康德羅加”級)、兩到三艘驅逐艦(“阿里.伯克”級)、兩到四艘核潛艇(“俄亥俄”級居多)、一艘支援艦(之前還有“斯普魯恩斯”級護衛艦,現在基本退役封存),而且如有戰事這個編隊會幾乎成倍的增加。

當然,如果想要摧毀一個航母戰鬥群,就要看原子彈的爆炸當量的大小、距離的遠近、發射方式等。如果是小當量的話我覺得還是有點困難,畢竟現在的艦艇防護能力都不是幾十年前可比的;如果大當量的話也要看距離航母戰鬥群的距離,太遠了達不到預期效果:路基直接發射原子彈的話,目前的航母編隊內都具有反導系統,不容易達到預期;空基的話,編隊內的雷達會提前預知你的方位、速度,從而進行躲避動作;海基的話,當量不夠,一般的海基發射平臺基本是核潛艇,所攜帶的當量不足以摧毀整個航母戰鬥群。

故而,我覺得原子彈摧毀航母戰鬥群需要多方面的因素綜合才可實現。

個人意見,僅供欣賞!!!


縱橫捭闔2011

一個航母編隊共有約十艏左右的大小艦支組成。分佈在十公里範圍,只需要一顆十萬噸爆炸當量的原子彈,就能輕鬆摧毀整個航母編隊。這是不容置疑的!原子彈爆炸的瞬間釋放的溫度上萬度,足以融化任何鋼鐵或物質,巨大的爆炸能量,掀起幾百平方米內的海水以數十米高的滔天巨浪向外擴展,5公里半徑內的任何艦支,包括大型航母在所難免。



10萬噸的核彈爆炸衝擊波,熱核輻射,高能量電磁脈衝能夠讓幾十公里內的所有電器功能報廢。當年國內5萬噸的核試驗,遠在半徑十公里處的動物,雞,猴,羊等沒有存活過第二天。這些數據當年有報道。美蘇的核試驗更是多達數百次,美國弗羅裡達州沙漠裡的試驗更是各種當量的試驗,許多數據是保密的,所公開的都是三兩萬噸當量的,以混淆視聽。



當年蘇聯準備試爆一顆一億噸當量,代號“伊凡”的氫彈,後來減了一半為5000萬噸的“沙皇”氫彈,在勘察加半島試爆。遠在一千公里外都受到衝擊。任何強大的戰爭機器在核彈的面前都是塵埃。當年的日本人就深有體驗。



老遊59

對於生活在科技高度發達、信息大爆炸的時代的人來說,原子彈是人們耳熟能詳的核武器,人們都知道核武器的威力十分巨大,一顆幾十萬噸TNT當量的原子彈,就足以掃平一座普通的城市,造成無數的傷亡和財產損失。核武器是通過什麼來進行破壞和殺傷生物的呢?核武器的主要原料是鈾235,通過起爆器的起爆,促使鈾235發生裂變產生高溫、高壓的衝擊波,同時還附帶著粒子的衝擊(輻射),破壞物體結構和人體細胞,從而殺傷和破壞目標。

那麼一顆原子彈是否能夠摧毀一個航母戰鬥群呢?在合適的距離,適當的當量下,答案是可以肯定的,原子彈(要有正常的TNT當量)是具有摧毀一個航母戰鬥群的能力!首先不談原子彈本身的威力,一個航母戰鬥群由一艘或數艘航空母艦、十幾艘的護衛艦和其他補給艦組成,為了戰鬥的需要航母戰鬥群本身攜帶著大量的彈藥油量,在合適的目標範圍內原子彈本身的高溫高壓衝擊波足以引爆這些彈藥、燃料,從而摧毀還母戰鬥群。在距離合適的條件下原子彈能夠憑藉本身的威力摧毀整個航母機戰鬥群(至於問為什麼說是合適,因為地球是圓的,如果相互之間距離太長原子彈的威力就無法最大限度的傳到達目標)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