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要說現在中國最大的島是哪個島,中國人肯定會異口同聲的說臺灣島。沒錯,臺灣島的確是中國現在最大的島。不過在160年前,中國最大的島並不是臺灣島,而是庫頁島。庫頁島約7.64萬平方公里,而臺灣島只有3.61萬平方公里,庫頁島幾乎是臺灣島的兩倍大。並且我們經常說臺灣是祖國的寶島,無非是說臺灣島資源豐富,但庫頁島比臺灣島的資源更加豐富。


如果要說現在中國最大的島是哪個島,中國人肯定會異口同聲的說臺灣島。沒錯,臺灣島的確是中國現在最大的島。不過在160年前,中國最大的島並不是臺灣島,而是庫頁島。庫頁島約7.64萬平方公里,而臺灣島只有3.61萬平方公里,庫頁島幾乎是臺灣島的兩倍大。並且我們經常說臺灣是祖國的寶島,無非是說臺灣島資源豐富,但庫頁島比臺灣島的資源更加豐富。

庫頁島上有超過6000條河流及1600個湖泊,較大的內河有:波羅奈河、特米河、維阿赫圖河和柳託加河。庫頁島上有著豐富的森林資源,有薩哈林冷杉、魚鱗松、闊葉藤本松。高山上有石樺灌木叢和偃松。此外,庫頁島上還有石油、天然氣、煤等資源。漁業資源發達,水產大部分為蟹、鯡魚、鱈魚和鮭魚。而在160年前,這一切都屬於中國。

翻開公元1718年清康熙時的《皇輿全覽圖》,我們清晰的可見庫頁島及其附屬島嶼是中國的。而這個疆域圖的依據就是清王朝康熙帝和沙皇俄國簽訂的中俄《尼布楚條約》。《尼布楚條約》明確劃分了中俄兩國東西邊界,從法律上確立黑龍江和烏蘇里江流域包括庫頁島在內的廣大地區屬於中國領土,清政府同意把貝加爾湖以東的尼布楚之地劃歸俄羅斯。


可是康熙之後,清王朝越來越腐敗,腐朽不堪的清王朝已經沒有能力維繫國家主權和領土完整。國土開始大面積的淪喪,尤其是東北地區。於是兩個不平等條約就我們徹底失去中國最大的島嶼——庫頁島。這兩個不平等條約就是1858年的《璦琿條約》和1860年的《中俄北京條約》。

《璦琿條約》是俄羅斯帝國東西伯利亞總督穆拉維約夫和奕山於1858年5月28日,咸豐八年四月十六日,在璦琿簽定的不平等條約。該條約令中國失去了黑龍江以北、外興安嶺以南約60萬平方千米的領土。把烏蘇里江以東的中國領土劃為中俄共管;黑龍江、烏蘇里江只准中、俄兩國船隻航行。

《中俄北京條約》是俄羅斯帝國和清朝於1860年,咸豐十年,在北京簽訂的不平等條約。該條約不僅使清政府確認了《璦琿條約》的合法性,而且又割讓了烏蘇里江以東約40萬平方公里的領土。從此,中國徹底失去了東北地區對日本海的出海口。也失去了庫頁島。


當然,最關鍵的就是《璦琿條約》的簽訂,而簽訂這個條約的中國代表叫愛新覺羅·奕山。他是個十足的小人,就是這個小人讓我們失去了最大的寶島。黑龍江將軍愛新覺羅·奕山是康熙大帝十四子愛新覺羅·胤禵的玄孫,道光帝族侄。其實,奕山在簽訂《璦琿條約》前就擅自簽訂過條約。

那就是在第一次鴉片戰爭中,奕山本來是道光皇帝派去廣州督戰總負責人,可是這個膽小鬼被英軍嚇得屁滾尿流、驚慌失措,直接命人在城上舉白旗向英軍乞求投降。之後奕山甚至未經道光皇帝同意,就接受了侵略者提出的苛刻條件,要求中國賠款六百萬。

而後來奕山向道光皇帝報告情況時,又謊話連篇,說英軍主動投降,只要我們賞賜一點錢給他們,就可以打發他們走,將賠款六百萬說成是“安付費”,企圖矇混過關。但後來被人揭發,道光帝大怒,將奕山降職留用。但奕山很快就被放了出來,又開始官運亨通。直到1855年12月,奕山被任命為黑龍江將軍。1858年5月,作為清王朝的首席代表奕山又擅自簽訂了喪權辱國的《璦琿條約》。就這樣奕山把庫頁島,拱手相讓給了沙皇俄國。


而且這次奕山再次謊話連篇為自己脫罪,向此時的咸豐皇帝詳細敘述自己簽訂條約時的無奈。咸豐皇帝雖然很生氣,但事已至此,有什麼辦法?之後奕山再無重用,直到1878年奕山病死於北京。就是奕山這個小人讓我們失去了最大的庫頁島,要不是他,臺灣島或許就不是我們最大的島了。大家怎麼看?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