半夜小鬼登門搬財,引來往日因果,幸得高僧指點,財主幡然悔悟

半夜小鬼登門搬財,引來往日因果,幸得高僧指點,財主幡然悔悟

白河莊有一富戶,姓劉名賈。他少年經商,中年就已掙下萬貫家財,隨著年歲漸大,又無子嗣,便在白河莊買下良田百畝。這劉賈富則富矣,卻時常魚肉鄉里,強搶良家婦女,只因劉賈早已買通官員,白河莊人更是哭訴無門,只任劉賈如何作惡,白河莊人皆敢怒不敢言。偏這劉賈又是念佛之人,雖為富不仁,卻時常供奉香火,只為求子。

這天夜半三更,劉賈心中沒來由的煩悶,正在床中輾轉反側,忽然隱隱有"簌簌"幾聲,劉賈只當屋中有鼠,並未在意。繼而又聽得"吱呀"聲不斷,似是有人在翻檢箱櫃,劉賈這才醒悟,暗道一聲"晦氣",竟有毛賊入宅行竊!

劉賈不敢驚動來人,只假裝夢中翻身,側身過去後,微張雙眼,凝視發出動靜之處。此時雖是深夜,但月明星稀,透過門窗,倒也有道道光亮傳來,劉賈藉助光亮,微睜雙目,朝那身影凝視過去。

朦朧間,瞧見那人身形佝僂,高度大約與書桌相齊,他不時將頭轉向一邊,高抬下巴,發出陣陣吸氣之聲,似乎在找尋什麼氣味,也就是這下巴抬起間,也教劉賈看清了這來人的面貌。這一看,卻差點將劉賈嚇得跳將起來,只見那人披散紅髮,麵皮發青,一雙眼睛散發綠光,迎著一道月光,將他一雙獠牙更是照得雪亮,這竟是一隻小鬼!

劉賈心中大駭,“這小鬼莫非是來害我性命!”他忙閉上雙眼,竭力平復心情,一邊心中默唸:"菩薩顯靈,菩薩顯靈!"一邊暗下決心,今日若能躲過此劫,哪怕散盡家財供奉菩薩,他也心甘情願。

過了一會,劉賈只覺面頰發癢,又有陣陣腐臭傳來,他心中雖怕,奈何臉上又麻又癢,又有腐臭鑽入鼻中,只得微微睜開雙眼。模糊中,看到一張青皮鬼即將貼在他的臉上,劉賈大驚失色,此時也再顧不得許多,隨手抄起頭下玉枕,用起平生所有力氣,直往這鬼臉砸去。

只聽一聲悶響,那小鬼竟被他砸翻了幾個跟頭。劉賈一擊得手,不由膽氣大壯,竟也揮著玉枕向小鬼撲去。那小鬼綠目圓睜,紅髮倒豎,一臉的猙獰之色,聽得它低吼了一聲,猛得伸出利爪,直取劉賈胸口。劉賈此時正撲向小鬼,勢頭正緊,哪裡來得及躲閃,眼看那紅毛利爪便要刺入胸口,劉賈閉上雙眼,暗道一聲"苦也,吾命休矣!"

正在此時,劉賈只覺胸口一熱,恍惚間一尊佛像顯現出來,立在劉賈胸前,擋住了來襲利爪,又見那佛像射出萬道佛光,並有佛號夾雜期間,端得是寶相莊嚴。劉賈睜開雙眼,見到胸前佛像,心中大喜,他胸前佩戴的,正是他自青雲寺中請來的玉佛,此時恰好救了自己一命。

那小鬼一見到佛光,便面露畏懼,眼見得他急退數步,搖身一變,化作一團青煙,沒入地下,消失不見。

那小鬼一沒了蹤影,便聽"噹啷"一聲脆響,卻是劉賈手中玉枕摔得粉碎,再看劉賈,此時已然癱坐在地上,似是沒了半分力氣。

翌日清晨,劉賈便驅車前往青雲寺,求見寺中方丈,告知昨夜經過。那方丈白眉白鬚,樣貌莊嚴寧和,見他雙掌合十,微笑道:"劉居士昨夜所遇,乃是小鬼運財之術。"

劉賈疑道:"可是劉某惹了某位道長所致?"

方丈搖頭道:"佛門道家,皆是慈悲為懷,如何會行兇害人,不過是有人心術不正,修了邪術,覬覦居士家產。"

劉賈怒道:"天下之大,富貴人家,如過江之鯽,如何偏偏尋上我來!"

方丈笑道:"人有陽火,陽火愈盛則萬邪不侵,區區小鬼自然不敢造次,若非你多聚民怨,業火加身,至使陽火衰微,小鬼這才無所顧忌。"

劉賈眉頭一皺,問道:"我怎會多聚民怨,業火加身?"方丈不語,只含笑看著劉賈。

劉賈暗自回憶以往作為,不禁恍然,雙手合十,愧疚道:"以往劉某魚肉鄉里,不當人子,此番事了,必將痛改前非,造福鄉里!"

方丈合十一禮,笑道:"我佛所說頓悟,便是如此,恭喜居士修行更進一步。"那方丈又道:"昨夜居士佩戴玉佛嚇退小鬼,只因那施法之人未曾料到,只恐今夜,施法之人有了防備,再來逞兇,居士所佩戴的這尊玉佛,恐也將難以阻擋。"

劉賈大驚失色,顫聲道:"如之奈何,師兄救我!"

方丈高喧一聲佛號,安撫劉賈,而後又從衣袖裡摸出一串念珠,遞給劉賈道:"這串佛珠有貧僧佛法加持,你須日夜帶在身上,可穩固陽火,抑制陰邪。今晚若小鬼再來,你可將佛珠佩戴手中,高誦'南無阿彌陀佛',可保無虞。"

劉賈小心收起佛珠,只是這佛珠終究是外物,不知效果幾何,所以他心中仍是懼怕,只希冀望著方丈,默然不語。

方丈明白劉賈心中所想,笑道:"居士寬心,自可離去。"劉賈無奈,只得離去。

半夜小鬼登門搬財,引來往日因果,幸得高僧指點,財主幡然悔悟

是夜,快到三更天時,卻見劉賈房中燈火通明,又有僕役十人,皆手持棍棒,侍奉左右。劉賈雖得青雲寺方丈賜下佛珠,卻也不敢大意,看著周圍僕役,心中這才安穩幾分。

就在此時,門外隱約傳來打更聲響,聲響剛息,突然一陣怪風在屋內颳起,直吹得僕役十人東倒西歪,劉賈卻安然無恙,見此情景,劉賈如何不知:"定然是那小鬼要來了!"劉賈心中有此念頭,不由得緊張起來,連攥著佛珠的右手更是青筋暴突。

這怪風只吹了片刻,便停息下來,再看屋中,那蠟燭油燈紛紛倒翻在地,十名僕役也趴在地上,不知生死。卻在此時,大屋正中幽幽冒起一團綠煙,那綠煙將將升至半空之中,陡然化作一青皮紅毛小鬼,"嗚呀呀"怪叫著,就朝劉賈撲去。

劉賈雖然驚懼,倒也知曉厲害,只得強行忍耐恐懼,拿出佛珠戴在右手,便高誦起"南無阿彌陀佛",再看那小鬼,仿若無覺,仍自前衝,那小鬼的猙獰面目,也在黑暗中漸漸瞧得分明。眼見那小鬼撲近身來,劉賈直嚇得亡魂大冒,兀自高誦佛號,雖聲音顫抖也不敢絲毫懈怠。

便在那小鬼利爪觸碰到劉賈之際,一道佛光乍現,立時將小鬼吞沒。不一會佛光盡去,除了滿地狼藉,再不見那小鬼蹤影。

翌日清晨,劉賈再訪青雲寺,歸還佛珠,卻見到方丈身邊多了一位陌生僧人,那僧人生得猥瑣,獐頭鼠目,見到劉賈時,目光有些躲閃,全無半分莊重樣子,卻偏偏身披僧袍,十分不協。劉賈自是認識寺中僧人,但卻從未見過此人,怪異的是,他卻覺得有這僧人些熟悉,便開口問道:"敢請這位師兄法號?"

那中年和尚忽地怒喝道:"劉賊,還認得王有福否?"

劉賈被這一喝,嚇得愣了一下,待回過神來,仔細端詳這中年和尚,許久才醒悟過來,心中漸漸想起十年前,自己看上幾畝良田,便勾結官府,逼得幾戶人家妻離子散,背井離鄉,更有甚者,投井自殺也不在話下。而這王有福便是其中一人,劉賈想起自己還曾與他多有爭執,甚至派遣奴僕毆打王有福。

劉賈回想起以往種種,不禁冷汗涔涔,自己昔日如此迫害王有福,今日見到苦主,如何不心虛?只是不知,為何王有福會在此處,還做僧人打扮,聯繫這兩晚遭遇,這小鬼身後之人莫非便是這王有福?

念及此處,劉賈心驚肉跳,忙望向方丈。方丈微微頷首,開口道:"這王有福便是做法害你之人,此時業已皈依我佛。"方丈這才講出其中緣由,原來將昨晚劉賈拿出佛珠,收服了小鬼,使得方丈感應出這施法之人的方位,以無邊佛法將王有福逼得現出身形,而後,方丈又從王有福口中得知其中因果,感念"世人皆苦",便收了王有福為徒,法號戒嗔。

聽完箇中緣由,劉賈心中既是痛苦也是悔恨,聽得他垂淚道:"我佛講今日之果,昔日之因,弟子罪孽深重,合該遭此一劫,幸賴方丈師兄指點迷津,才使弟子幡然悔悟,自此以後,弟子潛心修佛,行善積德,造福鄉里,若有違背,則永墮阿鼻地獄,受無邊苦痛,不得超生!"說罷,便向方丈拜了三拜,又向戒嗔和尚拜了三拜。

方丈與戒嗔紛紛還禮,只聽方丈笑道:"居士,成佛矣!"

自此以後,劉賈勤修佛法,修橋補路,存恤鄉里,每逢災年,又放糧施粥,世人皆稱他為"劉大善人"。

又三年,終得一子。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