農村田裡的螞蟥,你還記得嗎?

山路又彎彎

螞蟥在我們老家這邊叫“螞皮”,吸附到人的皮膚上恨不得跟人皮服融為一體,拽都拽不下來。

我們北方農村沒有水田,但村裡池塘裡有這種可怕的“小怪獸”,小夥伴們去池塘裡游泳,若是小腿上突感不適,有麻麻的感覺,會不自覺的把腿抬起來看看,這時棕色的小蟲子會緊緊地吸著皮膚不肯下來,小夥伴都過來圍觀看熱鬧,有經驗的大孩子會使勁猛拍“螞皮”,這一拍這才讓小蟲子送開口。

螞蟥吸附在皮膚上主要是吸食人體的血液,為了防止血液短時間內凝固,螞蟥會分泌一種“水蛭素”,不但會讓血液延緩凝固還會麻痺人的知覺。以至於螞蟥從皮膚上脫落後還會血流不止,這時要按住傷口及時包紮傷口並消毒,防止感染。

不過村裡的池塘漸漸地消失了,“螞皮”也成了我們這代人的童年記憶。

大鄉,民俗文化愛好者,用不一樣的角度解讀農村,歡迎大家評論、關注!

大鄉

大家好,我是榕溪,歡迎點擊右上角關注我。我從小就是在農村長大的,小時候也會經常幫家裡幹農活,每到插秧的時候,最怕的就是去田裡插秧了,你們知道是為什麼嗎?



我怕到田裡面插秧有幾個方面的原因,有因為插秧是比較累而且還非常的髒的農活,搞得一身都是泥水,非常的難受。但是,我還有一個最主要的原因,那就是怕螞蟥。



我從小就非常的怕螞蟥,特別是它吸血的時候,我們都是沒知覺的,根本就不知道有螞蟥在吸我的血,這是最恐怖的,現在想想都感覺起一身雞皮疙瘩,渾身不舒服。



我怕螞蟥還有一個原因。小時候經常會聽老人講一些關於螞蟥的據說是真實的故事,說有個女孩子特別喜歡去河邊洗頭,每天都會去河邊洗個頭。有一天,她自己感覺頭上非常癢,就不停的抓腦袋,後來叫別人過來看看是怎麼回事,結果,過來看的人嚇得要死,原來那個女孩子頭上一頭的螞蟥在蠕動。我估計就是小時候受到驚嚇導致現在都非常怕螞蟥。




榕溪520

螞蝗(水蛭)我想對於很多農村長大的人來說就是噩夢啊,作為農村土生土長的我們,肯定對這個也不陌生。

答主是一個90後,但是從小也是要幹農活的,插秧,收稻子,玉米都幹過。小時候插秧最怕的就是螞蝗了,小時候不知道怎麼回事,農田裡不管什麼野生的東西都很多,黃鱔,泥鰍,田螺,螞蝗這些都很多。最讓人還怕的就是螞蝗了,其他的都很喜歡因為可以抓回去吃。只有螞蝗讓人害怕。



首先就是螞蝗看起來就讓人還怕,也不知道怎麼回事,看見他就讓人毛骨悚然的。

然後就是吸你血的時候你根本不知道,小時候插秧的時候都是光著腳丫子的,把褲腿捲起來,所以螞蝗是容易趴在你腿上吸血的。有時候根本沒有發現。吸了很久,等你上岸了才發現。螞蝗在你腿上的時候,不要用手去拔或者扯,一定要一巴掌拍過去,一定要很大力的拍過去不要怕疼,如果扯的話螞蝗的一部分斷在肉裡面就麻煩了。



還有就是小時候大人把螞蝗說的太恐怖了,說是螞蝗斷了還能活,切成幾節了都死不了,有些人甚至說,把螞蝗燒成灰了,把這些灰放在水裡螞蝗都能活下去,小時候也很相信這些。根本沒有懷疑這些話的真假。所以越來越覺得螞蝗可怕。


小時候常聽大人說的一句話就是蚊子聽巴掌,螞蝗聽水響。就是說只要一下水,螞蝗聽見水聲了就會找來。所以農村那時候沒有現在這麼多藥可以撒在農田,最好的辦法就是撒一些油渣,我們這邊叫youku,那時候農村榨了菜籽油這些有很多油渣,把這些撒在田裡可以殺死一些蟲子螞蝗的還能肥田。

不過現在農村的田裡基本上什麼都看不見了,泥鰍黃鱔這些基本上要絕種了,螞蝗也已經很多年沒見過了,小時候的一切都已經成為回憶了。

據說現在養殖螞蝗還是一個不錯的致富項目,自己也不敢去養,只是聽說。


張家界小伍

其實通用的叫法就是水蛭,這個玩意,鑽肉,很麻煩。我們這裡水田很少,農田裡一般沒有,就是小型的水庫裡面有。

我們小時候經常去河裡洗澡,這種東西很常見。那時候還小,家裡人說,這玩意鑽到你的肉裡去,吸你的血。我們還問那怎麼辦,家裡人說那得用鞋使勁的打,讓它自己出來。嚇得我們都不敢去了。

水蛭吸到你的皮膚上,它的唾液有麻醉的作用,所以一般不容易察覺,會慢慢地吸你的血,吃飽之後自然會離開,但是主要是你的傷口容易感染,而且會流血不止。水蛭不會全部鑽到你的身體裡,只是在你的皮膚表面吸血,不要用蠻力去撕扯,這樣的話,容易斷裂,留在身體裡的那一部分,會讓你的皮膚感染、潰爛。你應該拍打皮膚時期震落,甚至可以用火烤一下,讓它自動離去。

現在有很多的人工養殖的的水蛭,它具有很多的功效,具有很高的藥用價值。有溶栓、改善血管血液的流通,抗癌、殺死癌細胞、降血脂的作用。

專注回答農村領域的問題,喜歡的朋友可以關注我,大家一起交流。


小吳說農村

兒時的回憶!記得在小時候在秧田裡拔秧!上田埂的時候,腳上被叮滿了螞蝗!

螞蝗軟軟的,沒有骨頭,看到就恐怖,不敢用手去拉,取螞蝗後,腳上到處流血,看起來更恐怖!取螞蝗的時候千萬不要用首去拉!那樣本來就螞蝗叮就不痛,你用手拉的話就會很痛了!


如何才正確的把螞蝗取下來?(圖片來源網絡)

如果是在秧田裡,可以用秧葉從上到下刮,就自然脫落了!或者用洗衣粉,食鹽,鹼,等撒上去很快就脫落了!


阿榮小哥

作為一個小時候不知道被螞蟥咬過多少次的人,必須要來回答一下這個問題。

螞蟥分為兩種,咬人痛的和不痛的

那有人就會說,肯定是咬人不痛的好啊。錯了,那你就大錯特錯了。咬人痛的螞蟥,能第一時間給你預警,一陣刺痛傳來,立馬會去查看一下什麼情況,發現是螞蟥,馬上就把它扯下來了。而另一種,似乎是有麻醉作用,咬了你也不覺得痛,無聲無息的。有時候早上出去一趟,晚上才發現身上有個螞蟥,都不知道被它喝幾輪血了。

螞蟥的生命力極其頑強

我們老家的說法, 螞蟥你把它剁成幾截,它也不會死,還會像蚯蚓一樣生出幾個來。即使拿火燒它,說不定也會死而復燃。因為這,小時候對螞蟥心存很大畏懼。不過也有辦法對付它,拿個小棍子,穿進它的嘴裡,把它從裡到外的翻過來,放在太陽下暴曬,這樣就能置他於死地。當然,現在又更先進的辦法,“化學武器”,比如尿素化的水,把螞蟥放進去,能把它融化了。

兩個人前後一起走路,螞蟥喜歡咬後面那個人

以前去釣魚,如果剛下過雨,走山路的時候十有八九都會碰到螞蟥。我發現還有一個很奇怪的現象,那就是兩個人一前一後的走著,前面人過去了,後面人緊跟著過去,一般都是後面人腿上爬有螞蟥。不知道是不是前面人過去的時候螞蟥還沒反應過來的原因啊。

螞蟥現在也是一門產業


愛打漁的樵夫

當然記得。螞蟥種類有多種,有體型細長的,有體型肥大的。田裡的螞蟥吸附在腳上,腳一離水,有的會脫落,而有的吸的緊緊的,拔也難拔。山塘裡的螞蟥,一般吸的很緊,有大也有小。小時候,都怕到山塘裡游水。現在,農田或池塘,經常撒碳胺,螞蟥也少了。想起當初,有時感覺還是很可愛。


憤怒野虎

這個問題我太清楚了!那是青年時期,自己跟同學到露天龍潭湖游泳池游泳!一般會游泳愛在深水區遊!因為水深練跳水!淺水區不安全,容易碰頭,所以選深水區,深水有深水合格證才能通過,幾個同學一起到那裡玩耍,時間長了就上岸歇會,覺得腿有些癢癢,回頭一看螞蝗,立刻拍打,就看那螞蝗掉在地上,再看自己的腿鮮血直流,沒辦法用楊樹葉帖住一會就不流了。我們北方人管螞蝗叫螞蟞,這種動物有兩種?一種叫螞蟞,另一種個大叫牛蟞,牛蟞不吸人血,可能因為比較蠢吧?螞蟞小比較靈活。牛蟞縮成一團型狀象栗子,不知道有什麼藥用價值,不過女孩比較害怕,因為她不知所措,一次游泳幾個女生上岸,看好像發現了什麼?大家一看,啊!好幾個螞蝗,看那慌張樣哭了起來!我們即刻告訴她別慌張快拍打,幾下就下去了。以前我們去稻田經常遇到這種情況,螞蝗太多了,不過這種動物可能是人類福音,最好不要滅絕它!謝謝各位!感謝悟空問答!


誠實78356341



水稻田裡螞蟥比較多

小時候我們那種水稻都是靠人工,有兩個時候容易接觸到螞蟥,一個是拔秧苗的時候,搬個凳子坐在水田裡拔秧苗,赤著腳最容易被螞蟥盯上,拔秧苗靠的是手,腳一般很少動,只要感覺小腿上有點癢,十有八九就是被螞蟥叮上了。

還有就是收割水稻時,那時是人工割稻穀,田裡還有水沒放幹,彎著腰割水稻,有些腳沒怎麼活動,恰好有螞蟥的話,也是很容易被叮咬。

感覺螞蟥不容易除掉

記得小時候對螞蟥恨之入骨,特別是被吸血吃的脹脹的時候,很想把它除乾淨,怎麼弄都還是活著的,往地上摔、用石頭敲、用小木棍穿著翻過來,甚至還試過用火烤,那時覺得它生命力太強了,怎麼弄都活著的。



如被叮咬進體內要及時就醫



如今種植水稻機械化比較多,一到播種和收割的季節,專門做這一行生意的人就會開著設備進村裡了,多少錢一畝全部弄好,接觸螞蟥的機會很少了,終於可以不受螞蟥的驚嚇。


微塵微視界

一到夏天的時候,農村的孩子都會選擇到田地裡捉魚摸蝦,這時候田裡的水多了起來,魚也開始四處遊走。種植水稻的時候也要一直在水裡待上一天,這時候腿上總是多了幾條螞蟥,遇不到螞蟥上身的才覺得奇怪。有些人會覺得螞蟥長得嚇人,一見到螞蟥就暈。 但對於農村小孩來說,螞蟥在很多時候就是個玩具。

螞蟥主要是吸附血管裡的血液,等你發現它的時候,它已經吃飽喝足了。這時候想把它拽下來都是一件難事,但有經驗的人會直接將螞蟥拍暈,多拍幾下螞蟥就會掉在地上。這時候大腿處就會血流不止,因為螞蟥體內的“水蛭素”會讓人體的凝血功能變緩,同時也有著麻醉的作用,讓你感覺不到疼痛。

螞蟥最怕的就是鹽,很多人去稻田邊都會帶上一些鹽過去,這樣螞蟥就會乖乖的縮在一起。而螞蟥遇到危險時候的自保方式就是滾成團,但這時候也是孩子們最喜歡的玩具。因為滾成圓球的螞蟥十分的好玩,很多孩子踢著螞蟥玩一路。

不知道大家怎麼看待螞蟥這種生物?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