齊白石籍貫是哪裡人?

開心每一天150947

齊白石可謂是我國近現代中國繪畫大師,世界文化名人。他早年的時候曾為木工,後以賣畫為生,五十七歲後定居北京。


1864年1月1日出生於湖南省長沙府湘潭,也就是現在的湘潭,祖籍在安徽宿州碭山縣。

齊白石原名齊純芝,字渭青,號蘭亭,後來(可能是覺得自己的名字太過女性化)於是改名璜,字瀕生,號白石、白石山翁、老萍、餓叟等。

齊白石享年93歲,一直到1957年的9月16號逝世。在他漫長的一生中,經歷了前清王朝、北洋政府、國民黨政權、日寇佔領等各個時期的官府統治。


後來新中國解放後,他與他的那位了不起的老鄉毛澤東結下深厚的友誼,互相談畫論詩,其樂融融,在《毛澤東藏畫集》中,很有幾幅是齊白石的平生力作。




東家APP

齊白石祖籍為安徽省碭山縣,大約在明代永樂年間遷至湖南湘潭曉霞峰的百步營,又於清代乾隆年間遷至杏子塢星斗塘。

中國長沙湘潭人也

齊白石的高祖叫齊添鎰,曾祖叫齊潢命,排行第三,人稱命三爺。他的祖輩到齊潢命,均為務農的莊稼漢。齊白石的祖父叫齊萬秉,號宋交,大排行第十,人稱齊十爺。齊萬秉性情剛直,不畏強暴,敢說實話。齊白石的祖母姓馬,大概排行第九,故孃家稱九姑。馬氏為本地忠厚之士馬傳虎之女。馬氏十九歲時嫁給齊萬秉,她上孝公婆,下敬丈夫。因家境貧困,她常自己忍飢挨餓,省出飯來給孩子們吃。

齊白石的父親叫齊貰政,號以德。他為獨生子,老實忠厚,終身務農,一生連湘潭縣城都沒去過。他遇到有冤沒處伸的時候,常將眼淚往肚子裡咽,故外號叫“德螺頭”,也就是俗話所說的“窩囊廢”。齊白石的母親姓周,為本村私塾先生周雨若的女兒。周氏的脾氣卻與齊貰政相反,性格剛強,遇事既講理又講禮,人際關係很好。她勤儉持家,教子有方。她將殘留在稻草上的穀粒捶下來,一粒一粒積少成多,賣後所得之錢,除買棉、麻織布做衣服外,剩下的錢就給孩子買紙筆,來解決無力供孩子上學的問題。

齊白石出生時祖父五十六歲,祖母五十一歲,父親二十五歲,母親十九歲。他出生後身體弱,時常鬧病。鄉間大夫說不宜動葷腥油膩,他母親愛子心切,忌口之物不吃,以免對齊白石不利。齊白石兩三歲時正是多病之期,他的祖母和母親時常急得昏頭漲腦,到處請大夫,然後到藥鋪去賒藥。為了他的病能早愈,婆媳二人三天兩頭到廟裡叩禱,她們常把頭磕得紅腫。二人在沒主意時,也把巫醫請到家裡來。祖母下地幹活,又怕齊白石悶得難受,就把他背在背上,形影不離。齊白石四歲時,由祖父教其識字。齊白石兄弟、姐妹共八人,齊白石排行老大,本名齊純芝。下有五個弟弟、兩個妹妹。

齊白石的夫人叫陳春君,十三歲到齊家當童養媳。齊白石十九歲時,二人“圓房”。齊白石於五十七歲時決定定居北京,陳春君因捨不得家鄉薄產,未能同行。但陳勸齊白石置一副室,以免無人照顧。副室胡寶珠,小名桂子,原籍四川豐都縣轉頭橋胡家衝。陳春君去世後,胡寶珠被扶為正室。齊白石共有子女十二人,七個兒子,五個女兒。

齊白石齊子如父子合作


文物鑑定專家邢捷

齊白石祖籍是現安徽省宿州市碭山縣人,民國時期屬江蘇徐州。地處古黃河故道,近代以來,黃河多次泛爛,當地民不聊生,百姓常常攜家帶眷,流離失所,討荒要飯。齊白石曾祖就是木匠,溜街串巷靠手藝餬口,後來流落湖南,自此定居,仍以木匠手藝家傳。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