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代哪位畫家畫的書畫適合收藏?

一朵有毒de曼陀羅

收藏不單要看畫家的名氣,有許多因素都會影響到藝術品的價值,名氣大的畫家也有不適合收藏的時候,名氣小的畫家也能出精品。如果是想知道如何選擇收藏品,民國畫事近期分享過以匡時拍賣會為例挑選收藏品的方法。


附加價值之最硬招:老出版

自從珂羅版印刷術出現之後,中國人終於可以把畫作印刷成出版物之後,畫就開始有了確鑿的流傳證據。

當時,出版一部畫冊,那是很厲害的事。

吳湖帆賣了一千五百方漢印。就為了把《綠遍池塘草》這本書出版,讓妻子的畫和詩成為印刷品,然後給重病中的潘靜淑一點安慰。

吳湖帆也確實是寵妻狂魔了。

一九四零年代,徐悲鴻給齊白石寫的信裡,反覆提到,我一定要用最好的資源給你出畫冊,要找國外的印刷技術,要讓大家把齊先生您的藝術留住。

而齊白石對這件事,也是無比配合。把最好的畫拿出來,乖乖聽徐悲鴻安排。

由此可見,出畫冊,在過去,是一件多麼重要的事。所以,能夠被出版的作品,也一定是精選過,慎之又慎的。

因而近些年來,人們在收藏藝術品的附加價值上,越來越認可老出版這件事,市場上因為老出版而增值數倍的例子比比皆是。比如2016年,北京匡時夜場賣過一幅吳昌碩的《立鶴圖》,因為有1934年的兩個民國權威出版,一個正常價格在200-300萬之間的作品,竟然成交價高達598萬!

當然,近現代書畫除了民國,還有建國後的部分,很多60-80年代的老出版,也是具有非常權威的,比如黃賓虹六十年代出版的黃賓虹畫集,或者八十年代香港出版的《名家翰墨》系列,因為他們都是作品質量的保證書。

我們在看預展時,拍賣公司一般都會將能查到的出版信息標出來,但是,如何辨別出版信息的價值,就成為內行和外行的區別。

下面我們來舉例探討一下。

首先舉例上海匡時正道夜場這件呂鳳子,看完作品之後再看其出版記錄,簡直可以用"根正苗紅"四個字來形容。

Lot 623

呂鳳子 (1886-1959) 獻糧圖

紙本鏡心

尺寸:67.5×137.5 cm 26 5/8×54 1/8 in 約 8.4 平尺

款識:增產獻機,保家衛國。鳳先生。

鈐印:鳳先生(2 次)、辛卯六六

展覽:

1.“呂鳳子書畫展”第三室,江蘇丹陽,1985 年 10 月 16 日。

2.“紀念呂鳳子先生誕辰一百週年呂鳳子書畫展覽”第 71 號展品,江蘇省美術館,1985 年 12 月。

出版:

1.《新華日報》,1961 年。

2.《呂鳳子畫鑑》第 90 圖。呂去病主編,江蘇人民出版社,1996 年 4 月第 1 版。

3.《呂鳳子研究文集》(第三輯)封面、封底。呂鳳子學術研究會主編,呂去病編,2006 年。

4.張渝《水痕圓到岸邊無——我說呂鳳子》。載自《中國書畫》第 51 期,P44,中國書畫雜誌社 2017 年。

5.《呂鳳子畫冊》P156,呂去疾、呂去病編,天津人民美術出版社,2008 年。

6.《百年巨匠一代宗師——呂鳳子》P454。壽猛生編著,中國美術學院出版社,2016 年 12 月第 1 版。

著錄:

1.謝孝思、葛振華《畫家和美術教育家呂鳳子》。載《江蘇畫刊》(第 2 期)P3,1984 年。

9.張安治、壽崇德《中國畫家叢書——呂鳳子》P4、30,上海人民美術出版社,1988 年。

10.朱亮《呂鳳子傳》P212、213、225、247,南京出版社,1992 年。

11.《呂鳳子紀念文集》P5、245,鎮江市政協文史資料研究委員會、丹陽市政協文史資料研究委員會編,江蘇人民出版社,1993 年。

12.呂去疾《著名國畫家呂鳳子先生》,載《呂鳳子研究文集》(第一輯),P27,呂鳳子學術研究會主編,呂去病編,2000年。

13.楊永清《鳳先生創作道路及其藝術特色》,載《呂鳳子研究文集》(第一輯)P59,呂鳳子學術研究會主編,呂去病編,2000 年。

14.馬鴻增《呂鳳子的藝術生涯和藝術思想》,載《呂鳳子研究文集》(第一輯)P72,呂鳳子學術研究會主編,呂去病編,2000 年。

15.黃選能、周立誠《序言》。載《呂鳳子研究文集》(第一輯)P133,呂鳳子學術研究會主編,呂去病編,2000 年。117

16.陸衡《鳳先生的文和膽》,原載《蘇州日報》。載《呂鳳子研究文集》(第一輯)P177,呂鳳子學術研究會主編,呂去病編,2000 年。

17.壽崇德《呂鳳子先生簡明年表》,載《呂鳳子研究文集》(第一輯)P199,呂鳳子學術研究會主編,呂去病編,2000 年。

18.尉天池、徐利明《呂鳳子的藝術人生與書法篆刻》,載《呂鳳子研究文集》(第一輯)P216,呂鳳子學術研究會主編,呂去病編,2000 年。

19.邵大箴《承前啟後的藝術大家——序 < 呂鳳子畫冊 >》。載《呂鳳子畫冊》,呂去疾、呂去病編,天津人民美術出版社,2008 年。

20.李茂川《愛國畫家呂鳳子的筆墨情懷》。載《呂鳳子研究文集》(第二輯)P6,呂鳳子學術研究會主編,呂去病編,2009年。

21.王勁《呂鳳子及其繪畫藝術研究》,南京航空航天大學 2007 年碩士學位論文。載《呂鳳子研究文集》(第二輯)P54、90,呂鳳子學術研究會主編,呂去病編,2009 年。

22.壽崇德《永遠懷戀恩師鳳先生——兼談鳳先生的藝術成就》。載《呂鳳子研究文集》(第二輯)P174,呂鳳子學術研究會主編,呂去病編,2009 年。

23.李茂川《愛國畫家呂鳳子的筆墨情懷——賞析呂鳳子畫冊》。載《呂鳳子研究文集》(第四輯)P6,呂鳳子學術研究會主編,呂去病編,2009 年。24. 王勁《呂鳳子及其繪畫藝術研究》,南京航空航天大學研究生院 2007 年碩士論文,載《呂鳳子研究文集》(第四輯)P54、90,呂鳳子學術研究會主編,呂去病編,2009 年。

25.趙啟斌《折衝東西——呂鳳子藝術研究》P292,安徽美術出版社,2011 年。

26.壽崇德《永遠懷念恩師鳳先生——兼談鳳先生的藝術成就》。載《江蘇省國畫院名家系列·呂鳳子卷》P70,周京新主編,趙啟斌編,江蘇文藝出版社,2014 年。

27.《江蘇省國畫院名家系列·呂鳳子卷》“藝術簡譜”P176,周京新主編,趙啟斌編,江蘇文藝出版社,2014 年。

28.呂奇《初論鳳先生的國畫創作——解讀 < 呂鳳子畫冊 >》,載《呂鳳子研究文集》(第六輯)P92,呂鳳子學術研究會,2016 年。

29.《百年巨匠一代宗師——呂鳳子》P125、228、344、377,壽猛生編著,中國美術學院出版社,2016 年。

30.範建華《呂鳳子的繪畫思想及藝術》。載《中國書畫》(第 51 期)P41,中國書畫雜誌社,2017 年。

31. 範建華《呂鳳子年表》。載《中國書畫》(第 51 期)P55,中國書畫雜誌社,2017 年。

32.張渝《水痕圓到岸邊天——我說呂鳳子》。載《中國書畫》(第 51 期)P44,中國書畫雜誌社 2017 年。

RMB:3,000,000-4,500,000

這是一件尺幅很大的作品,描繪的內容也很有時代特色,是農民們交公糧的場景,這幅畫的落款非常巧妙,落在畫面中牆上的一組對聯配畫上,上聯是“增產獻機”,下聯是“保家衛國”,掛畫上落款鳳先生,畫的內容也是呂鳳子非常典型的人物形象,而且也是擔著擔子去交糧食!可見構思之巧。

這幅作品沒有落年款,但根據印章“辛卯六六”,可以推測出是1951年所作。這幅畫的最早出版,是在1961年的《新華日報》,這一定是宣傳作用為主的刊登,所以是非常權威的。

第二次出版記錄,是在1996年的《呂鳳子畫鑑》,事隔30多年,但這本書的主編很權威,是呂去病,他是呂鳳子的二兒子,想來小時候肯定見過父親創作這件作品。

第三次出版則有學術背景,在《呂鳳子研究文集》第三輯做了封面和封底。這是呂鳳子學術研究會主編的一本研究性書籍。

一次官方權威出版,一次家屬權威出版,一次學術權威出版,從三個角度肯定了這件作品的價值,之後的一系列出版,都是對這三個出版記錄的相繼認可。因此這件呂鳳子的估價,雖然比平常看到的作品要貴,但貴的有道理,很簡單,你錯過這件,拿著同樣的錢,不一定能夠再買得到了。

同時期的報刊雜誌著錄,也是非常難得的,比如下面這件傅抱石,題材是常見的山水飛瀑,但是屬於1961年在長白山的寫生,而就有1961年吉林日報的出版。

Lot 619

傅抱石 (1904-1965) 天池瀑布

紙本立軸 1961 年作

尺寸:124×63.5 cm 48 7/8×25 in 約 7.1 平尺

款識:天池瀑布。一九六一年六月廿二日寫於延邊朝鮮族自治州。傅抱石。

鈐印:抱石之作、一九六一

題盒:傅抱石天池瀑布圖軸。癸巳歲杪,澹廬敬題。

出版:《吉林日報》1961 年 7 月 9 日。(出版圖遮去款識部分)

RMB:6,000,000-8,000,000

不難推測出當時的故事,傅抱石在長白山畫完後,就留給了當地的朋友,由於傅抱石和關山月東北寫生也是個新聞,媒體就將這件寫生作品作為配圖,發表在了《吉林日報》上,將其款識遮住,是當時的一種流行做法,如今在書畫作品做圖時,也會將款識p掉,因為不好看。

此畫的市場價值大約就在估價範圍之內,但是多了這個出版,就像多了一道權威認證證書一樣,於是就顯得非常划算了!

再看下面這件陳少梅。

陳少梅作為少年成名的津門最好的畫家,卻在1950年代就英年早逝,想起來就令人心痛。

Lot 610

陳少梅 (1909-1954) 松萱益壽

絹本立軸

尺寸:85.5×20.5 cm 33 5/8×8 1/8 in 約 1.6 平尺

款識:卞伯母陸太夫人五十大慶。愚姪陳雲彰敬祝。

鈐印:陳彰、少梅、鋤茶小圃、陳彰長壽

題本幅: 伯耕仁兄孝行純篤,遐邇昭聞,己卯十月為其母陸太夫人五十設帨佳辰,老友少梅畫師特寫《松萱益壽》圖奉祝,以予旅沽日久,習聞卞氏世德,屬為補題,敬賦二絕為壽,向迪琮玄晏室寫記。鈐印:向迪琮仲堅父、玄晏室主小鉨

出版:

1.《陳少梅畫集》P58,天津人民美術出版社,1986年。

2.《名家翰墨——中國近代名家書畫全集19·陳少梅扇面花鳥》P74,香港翰墨軒出版社,1996年。

3.《中國近現代名家畫集·陳少梅》P33,人民美術出版社,2001年。

4.《中國名畫家全集·陳少梅》P215,河北教育出版社,2004年。

備註:

1.卞伯耕之母陸太夫人上款。卞伯耕,名惠新,為天津“八大家”之一“鄉祠南卞家”後人,陳少梅生前好友。

2. 向迪琮題本幅。向迪琮(1889-1969),字仲堅,同盟會員,曾任四川省政府高級顧問,四川大學文學院中文系教授,四川大學工學院土木工程系教授、系主任。1954 年任上海市文史研究館研究員。工詩詞、書法,文史和醫學均有所涉獵。

RMB:400,000-500,000

這件作品是陳少梅畫給生前好朋友卞伯耕母親賀壽的作品,因此以寫意筆法畫青松一株,寓意長壽健康。畫面雖不復雜,但行筆流暢,成竹在胸。

這幅作品是還有另一個朋友向迪琮的補題,記敘了這幅畫的由來。這也是一個附加價值。

這幅作品的出版信息,是更大的附加價值。

1986年,天津人民美術出版社出版了《陳少梅畫集》,這本由趙樸初題寫書名的畫集,收錄了許多陳少梅的精品力作,也是改革開放後對陳少梅藝術的第一次較大規模的蒐集整理出版。之前的陳少梅出版物僅有13、14頁這樣的規模,完全無法讓人認識到陳少梅作品的完整樣貌。

因此,這本出版物是非常重要的,對於陳少梅藝術的推廣,也有著不可或缺的作用。

上面這幅賀壽圖,就收錄在這本權威的畫冊中。

十年後,香港的著名書畫雜誌《名家翰墨》出版中國近現代名家全集,又收錄了這張畫。

行內都知道這件事,名家翰墨出版,幾乎就是真品保證。

因為名家翰墨系列創辦人是許禮平和王榮文,聘請啟功、劉作籌、謝稚柳、楊仁愷、傅熹年、劉九庵等大師擔任學術顧問,刊載海內外公、私藏家秘藏之珍品,是最專業的國際性中國書畫投資鑑賞雜誌。

兩次權威出版,一個名人題款,估價卻只有40萬到50萬,我感覺那是相當划算。

八十年代的香港,有很多藝術機構,除了翰墨軒出版公司,集古齋也是一個重要陣地。集古齋是香港老牌重要畫廊,開辦於1958年,在皇后大道上經營了五十多年,信譽和專業度都是非常的好。

因此,受到集古齋的認可,對於畫家和作品都是一件好事。

Lot 602

陸儼少 (1909-1993) 新昌大佛寺

紙本鏡心 1986 年作

尺寸:94×60 cm 37×23 5/8 in 約 5.1 平尺

款識:新昌大佛寺舊稱寶相寺,在南明山中,以依崖鑿成大佛著稱。四十年前予遊天台順道往訪,今歷滄桑。重遊未果,略記彷彿。丙寅六月寫記,陸儼少。

鈐印:陸儼少、宛若、嘉定、晚晴軒、丙寅七十八歲

出版:

1.《八家山水畫選集》P13,集古齋有限公司,1989 年。

2.《收藏天地》封面(香港)。

3.《陸儼少書畫集》(二)P213,浙江人民美術出版社,2005 年。

RMB:1,500,000-1,800,000

八九十年代,集古齋經常組織香港和大陸兩地的藝術品交流,陸儼少等內地畫家在香港的被認可和流行,與集古齋不無關係。這幅陸儼少的《新昌大佛寺》,就收錄在集古齋的圖錄《八家山水畫選集》中,可謂是一個早期權威出版。後來這幅畫還成為了香港《收藏天地》雜誌的封面,可見當時為了在港島傳播陸儼少,是下了力氣。

第三個出版信息是浙江人美的這套《陸儼少書畫集》,這是內地開啟陸儼少熱潮的一次展覽和出版,在這之前,大家並不在意陸儼少的作品,在拍賣上也就幾萬塊錢成交,而在這次展覽和配套的畫冊出版之後,人們開始認識到,原來陸儼少畫的這麼好,於是紛紛購藏,後來形成了一種“無陸不成拍”的概念,哪家拍賣會沒有陸儼少,都不好意思出來見人。

陸儼少作品的市場價值在近些年有所回落,和審美疲勞有一定的關係,但作為南方山水的代表和翹楚,陸儼少的藝術價值是不容忽視的,經過權威出版的精品陸儼少,也一直是值得收藏的標的,市場有漲有跌很正常,跌了才是買入的好機會。就像騰訊也跌了,但沒人會認為它是壞股票。

當然,香港藝術的重鎮,大陸的書畫機構也一定要去佔一席之地,三百年的品牌榮寶齋在上世紀九十年代就進入了香港,成立了香港榮寶齋的分號,金牌產品當然是自家關係最好的齊白石。

下面這幅《大富貴》,就是香港榮寶齋的出版的《齊白石海外藏珍》這本畫冊中收錄的作品。

這裡還要解釋一下,香港出版是不需要出版社的,只要申請一個國際書號,任何人都可以出版書籍,因此集古齋和香港榮寶齋都可以自己出版畫冊,算作正式出版物。

Lot 606

齊白石 (1864-1957) 大富貴

紙本立軸

尺寸:99.5×33 cm 39 1/8×13 in 約 3 平尺

款識:大富貴。三百石印富翁齊白石並篆三字。

鈐印:木人、齊大

鑑藏印:霍宗傑精選齊白石書畫之印

題簽:齊白石寫大富貴圖精品。啟功題簽。鈐印:啟功、元白

出版:《齊白石畫海外藏珍》P200,榮寶齋香港有限公司,1994 年。

備註:

1. 啟功題簽條。

2.霍宗傑舊藏。霍宗傑,加拿大華人社團傑出僑領,著名實業家、文物收藏家。

RMB:3,200,000-4,500,000

這幅畫現在看來,也是齊白石作品中的精品,牡丹花以洋紅和胭脂寫就,葉子蒼綠以花青石綠繪成,整幅作品非常漂亮又寓意吉祥,是最不愁銷路的作品了。

更難得的是,竟然有啟功先生的籤條,這也就是九十年代賣出去的齊白石,為了更好銷售,請啟功先生題簽條,在今天是不可能有的待遇。

而且是著名收藏家霍宗傑的舊藏,不免又加分數。

而說到老出版,八大這件《蓮池翠鳥圖》值得一提,來自於日本國昭和十五年,也就是1941 年的日本聚樂社出版的《八大山人畫譜》,

Lot 639

八大山人 (1626-1705) 蓮池翠鳥圖

紙本立軸

尺寸:121×66 cm 47 5/8×26 in 約 7.2 平尺

款識:八大山人寫。

鈐印:八大山人、何園、真賞

鑑藏印:曾歸徐氏強誃、竹朋鑑定、鬱蘭堂真賞、刀西圖書之記

題盒:

1. 八大山人畫翡翠荷葉圖,紙本直幅。鈐印:米山居清賞

2. 八大山人筆蓮池翡翠條幅。鈐印:協西之印

3. 八大山人蓮池池鳥大幅。

出版:《八大山人畫譜》,日本聚樂社,昭和十五年(1941 年)。

備註:李佐賢、徐恕舊藏。

1.李佐賢(1807-1876),字仲敏,號竹朋,別號貽雋、石泉,山東利津人。道光十五年進士,官汀州知府。嗜古精鑑,亦能畫竹。

2.徐恕(1890-1959),字行可,號強誃,室名知論物齋、箕志堂、藏稜齋,湖北武昌人。1907 年遊學日本。喜藏書,多至近十萬冊,又收藏書畫、印章、銅鏡等文物七千餘件,後盡數捐獻國家。

RMB:8,000,000-12,000,000

這件八大山人的翠鳥,是八大的典型面貌,構圖、用筆、落款和用印上都是典型的八大風格。作為我最喜歡的畫家男神,八大的最高妙之處,在於其線條中的陰陽變化,中鋒畫出的長線條不僅瀟灑利索還變化無窮,看似簡單卻很難達到,都說張大千仿八大仿的好,但長線條這裡他永遠搞不定,所以都要斷一下再接,這是一個鑑定竅門。

日本聚樂社是一家專門出版中國古代藝術的出版社,有出版過宋元畫集、宋磁畫冊,因而在出版八大山人畫譜上,也是有相當專業度和美譽度的。

但古畫不能只看民國出版來定生死,最終還要根據原作來綜合判斷,最好是28號的親臨預展現場去看。時代氣息這個東西說起來玄,但還真騙不了人。

權威出版,看的是主編專業性

2000年以後,隨著出版印刷技術的發展,各種畫冊出版起來也越來越容易。

那麼面對這之後的出版信息,我們就要注意,不能只看年代,書名、出版社、而更深入地去考察出版物的權威度、專業度。

比如有些以前非常專業的出版社,由於生存原因,竟然開始賣書號為生,賣出去的書號出的畫冊,收錄的作品,自然也無人把關。有些則以出版畫冊過程中收錄假畫來收錢,害人不淺。

記得有一次我寫一篇文章,需要找幾幅張大千的假畫來做對照,一個朋友直接丟給我一本畫冊,某權威出版社出版的,說,隨便選,全是假畫。說實在的,我當時的心情是崩潰的。

下面這個陳佩秋作品,拍賣行標的出版,是上海人美2001年出版的《陳佩秋藝術》。

Lot 585

陳佩秋 (b.1922) 柳浪棲禽

紙本立軸

尺寸:136×68 cm 53 1/2×26 3/4 in 約 8.3 平尺

款識:健碧。

鈐印:乂之

出版:《陳佩秋藝術》圖 54,上海人民美術出版社,2001 年。

RMB:1,400,000-1,600,000

但是這幅畫,還有一個拍賣行沒有標出來的出版,就是1980年上海文物商店出版的《海上名畫》。上海文物商店在1980年時,是上海地區書畫文物經營的國營單位,其專業性和權威性都非常高,這個出版,可謂是一舉兩得,既是權威舊藏,又是權威老出版。

下面這件黃賓虹收錄於《浙江四大家》,這是民國畫事微店在售的一套書,這套書是畫事君的好朋友,圈內資深藝術經紀人陶小明先生主編的。

我還沒出生,陶先生就已經在從事藝術品行業了,因為足夠資深,我們都叫他陶爸。

Lot 589

黃賓虹(1865-1955) 山色煙靄

紙本立軸 1951年作

尺寸:66×31.5 cm 26×12 3/8 in 約1.9 平尺

款識:桐君山色,出沒煙靄中。舟行染翰,以範華原意寫之。辛卯,賓虹年八十又八。

鈐印:黃賓虹、片石居

出版:

1.《浙江四大家》(二)P152、153,西泠印社出版社,2010年。

2.《虹叟書畫集——紀念黃賓虹誕辰一百五十週年》P318,浙江人民美術出版社,2014年。

RMB:1,800,000-2,500,000

陶爸是杭州人,為了推動浙江畫家的地位,他們將浙江省的大名家吳昌碩、潘天壽、黃賓虹、陸儼少的名作、佳作、集成一套畫冊,稱為“浙江四大家”。對於這些浙江名頭,他和身邊的杭州幫,眼光是一等一的好,圈內迄今大家有拿不準的作品,都會去問問他們的意見。

因此,在浙江名頭的出版物中,《浙江四大家》雖然是新出的畫冊,卻因為主編的資深和專業,成為一個靠譜的出版記錄。

這件黃賓虹,還出版於浙江人美的《虹叟書畫集》,浙江人美的王牌產品就是黃賓虹相關出版物,因為有浙博的這層合作關係在。

至於畫作本身,一眼即知是賓翁八十五歲以後作品,抽象寫意的程度更高,且線條更加老辣,雖然山體厚重,但整幅作品留白留的好,所以意境還是高遠清逸的感覺。

下面這幅潘天壽也是收錄於《浙江四大家》的作品,上款人是浙江省委副書記霍士廉的夫人。我很有理由懷疑,這次去上海預展,是這件作品第一次出杭州~

Lot 600

潘天壽 (1897-1971) 日色花光

紙本鏡心 1965 年作

尺寸:46×69 cm 18 1/8×27 1/8 in 約2.9平尺

款識:日色花光一片,飛入鴛鴦不見。一九六五年芙蓉開侯,丁聰同志鑑正。大頤壽者。

鈐印:潘天壽印、阿壽、壽

出版:《浙江四大家》(三)P304-P305,西泠印社出版社,2011 年。

備註:上款人丁聰為原陝西省委第一書記、浙江省委副書記霍士廉夫人。

RMB:1,800,000-2,500,000

下面這件溥二爺的書畫冊,也是非常引人注目。這是二爺渡海以後的作品,分別作於1952年(繪畫)和1957年(書法)。

Lot 613

溥儒 (1896-1963) 臨古書畫冊

紙本冊頁 ( 繪畫 )1952 年作、( 書法 )1957 年作

尺寸:

(繪畫)32×20 cm×12 12 5/8×7 7/8 in×12 每幅約 0.6 平尺

(書法)28.5×18.5 cm×17 11 1/4×7 1/4 in×17 每幅約 0.5 平尺

款識:

1. 柳堤春水岸,花徑夕陽天。心畬。

2. 松生曲澗風。心畬。

3. 鳥鳴山更幽。心畬。

4. 白雲青靄樹聲中。心畬。

5. 松澗鳴琴。心畬。

6. 疏樹斜陽自泛舟。心畬。

7. 松門雲影欲生秋。心畬。

8. 看到秋容最好時,瘦蔬老樹有奇姿。閒來愛其山僧話,可笑踏青人未知。心畬。

9. 秋煙乍離合,茅屋結山隈。幽人採元芝,歸與白雲期。回岡連落木,眾草何悽其。應懷柴桑隱,吟嘯南宮時。心畬。

10. 落葉因霜下,飄搖滿碧川。漁舟泊前浦,晞網夕陽天。心畬。

11. 松風吹澗水,帆影入寒煙。壬辰八月,心畬。

12. 千峰積雪隱君家。心畬。

13. 丁酉冬臨古十六幀。溥儒。

鈐印:溥儒之印(12 次)、心畬(3 次)、畊煙(2 次)、竹素、溥儒、舊王孫

展覽:“渡海三家-張大千、溥心畬、黃君璧彩墨精華特展”,中華愛藝協會、長流美術館,2010年。

出版:《張大千、溥心畬、黃君璧彩墨精華特展》P196-203,長流美術館,2010 年。

RMB:1,800,000-2,500,000

這件作品有2010年長流美術館的展覽和出版記錄,長流美術館是臺灣著名的近現代書畫方面的畫廊,創辦歷史也比較悠久,1970年代創辦,在張大千、溥心畬、黃君璧這些渡海名家的作品方面相當之專業。

如果你記得2014年,中國美術館曾經辦過一個名叫“江山萬里”的張大千藝術展,那就是和長流美術館合辦的,其中的大部分是大千晚年潑彩力作,可謂是形成了我腦海中的大千潑彩標準器。

所以此作雖然只有一個出版展覽記錄,但從專業度,結合作品本身來看,都是沒有問題的。作品圖片拼接的太小,這裡再截取一些單頁給大家欣賞。

Lot 625

關山月 (1912-2000) 花市歸來

紙本鏡心 1976 年作

尺寸:69×45 cm 27 1/8×17 3/4 in 約 2.8 平尺

款識:丙辰除夕花市歸來寫此遣興。題贈宋琦同志留念並正。關山月於珠江南岸。

鈐印:關、山月、七十年代

展覽:“第四屆嶺南書畫藝術節開幕式暨關山月書畫展”廣州十香園紀念館,2016年 9 月 22 日。

出版:

1.《關山月精品民間收藏卷》P65,嶺南美術出版社,2015 年。

2.《關山月書畫展作品集》,關山月書畫展作品集編委會,2016 年。

備註:宋琦上款。宋琦,為著名漫畫家華君武夫人。

RMB:600,000-800,000

嶺南出版的關山月倒是不稀奇,但是加上華君武夫人的上款就更加印證這個作品的可靠度。話說這件關山月畫的是廣東逛花市的題材,真的是少有的漂亮可愛呀。

Lot 628

白雪石 (1915-2011) 長城腳下幸福渠

紙本鏡心

尺寸:66×235 cm 26×92 1/2 in 約14平尺

鈐印:老白

裱邊:此作品為七十年代家父為創作《長城腳下幸福渠》而畫的初稿,實為精品之作。

癸巳年,啟哲。鈐印:白啟哲

出版:《北京榮寶 2011 秋季藝術品拍賣會 - 白雪石特輯》2011 年。

備註:白啟哲題裱邊。白啟哲 (b.1935),白雪石之子,當代著名山水畫家。

RMB:2,500,000-3,000,000

這件白雪石也是一件非常漂亮的作品,晨霧中一片翠綠生機。根據裱邊上白啟哲的題辭內容可知,這是一件父親當年的畫稿,就連畫稿都已經有了成品的精細程度,老一輩藝術家的專業和認真是我們不能夠忘記的。

名家舊藏,站在巨人肩膀上

除了老出版,一幅畫的市場價值,往往還依據於很多方面的“幫手”。比如,名家舊藏。

當然,這個名家是誰,很重要。比如同樣是民國名家,一個戲曲名家,也很有名,但他收藏的古畫,那就不一定真,但是一個有名的鑑定家,他在他的專業領域,或者交友範圍內,收藏的一些作品,就有很大的背書。

所以有些時候,比如吳湖帆題、王季遷舊藏、徐邦達題,能讓一件作品被更多人關注,並且超出市場價格成交,主要是人們相信他們的水平,相信他們不會走眼,這也就是所謂站在巨人的肩膀上吧。

下面這件任伯年,就是收藏富可敵國的王季遷舊藏。

Lot 599

任伯年 (1840-1896) 風塵三俠圖

紙本立軸 1883 年作

尺寸:131×63 cm 51 5/8×24 3/4 in 約 7.4 平尺

款識:翼之仁兄先生雅屬希正。光緒癸未十月上浣,山陰任頤伯年甫。

鈐印:任伯年、頤印、山陰道上行者

鑑藏印:曾歸竹裡館、竹裡館、義強珍賞

備註:王季遷舊藏。王季遷(1906-2003),又名季銓,字選青,別署己千。江蘇蘇州人。東吳大學畢業,善山水,從顧西津,吳湖帆遊,以“四王”為宗,尤精鑑賞,海內大家。其收藏之富,為華人魁首,在海內外皆有極大的影響。“竹裡館”即其齋號。

RMB:1,000,000-1,200,000

竹裡館是王季遷的齋號,所以這件任伯年的作品上,有鑑藏印“曾歸竹裡館”。王季遷主攻古代書畫,都是賣宋元給大都會的人,收藏個把任伯年,還不是像玩一樣。

但他老人家太明白了,收藏是不能跟自己一輩子的,“曾歸”就可以了。當然,之後還有“義強珍賞”的印,這是王季遷孫子王義強的鑑藏印。可能這件東西一直在王家,王季老生前一直沒有賣掉這件東西,可見他對這件東西還是比較喜愛和珍視的。

Lot 629

李可染 (1907-1989) 行書“九藤書屋”

紙本鏡心

尺寸:33×118 cm 13×46 1/2 in 約 3.5 平尺

款識:李可染題。

鈐印:李、可染、天海樓

展覽:“百年光華——徐邦達珍藏作品及藝術回顧展”,保利藝術博物館,2011 年。

備註:徐邦達舊藏。

RMB:2,000,000-2,600,000

這件“九藤書屋”,雖然是徐邦達舊藏,但我覺得屬於朋友關係範圍的收藏,因為李可染的書法,和徐邦達研究的古畫並不搭嘎。但是李可染和徐邦達的生活工作,則是有不少交集,多半屬於贈送。

虛懷齋也是一箇中國近現代書畫市場上名氣不小的收藏,虛懷齋是新加坡沈懷祖先生的齋號,虛懷齋尤其著力於陸儼少的作品收藏,收藏四個時期的陸儼少精品200多件,是海外第一大陸儼少作品收藏家。去年匡時夜場高價成交的《女真人生活圖》,就是虛懷齋的舊藏。

Lot 603

陸儼少 (1909-1993) 筠青居圖卷

紙本手卷 1963 年作

尺寸:18×137 cm 7 1/8×53 7/8 in 約 2.2 平尺

款識:筠青居圖。西爽兄榜所居曰:筠青居,又曰:書聲琴韻齋,窗外戛玉與弦上聲相和屬,於焉見主人之趣矣。故為圖之,癸卯,陸儼少並記。

鈐印:陸儼少、穆如館

鑑藏印:虛懷齋珍藏書畫印

題簽:陸儼少先生筠青居圖卷。丙子冬月,蕭平籤。

題跋:濛濛篁竹豈壺頭,一片江南故國秋。祁練同遊似昨日,只今圖畫剩風流。繪苑猶騷世孰同,海南知遇有陳公。滿堂一筆紛羅列(陸探微有一筆畫),水墨橫看趣獨濃。金川先生廣收宛若兄圖繪,此其一也。丙子冬遊星島,謁陳公以此卷見視,輒書數語於末。東海徐邦達並識。

展覽:

1. “虛懷齋藏陸儼少書畫展”,保利藝術博物館,2010年。

2.第三屆“中國近現代書畫十二大名家精品展”,保利藝術博物館,2011 年。

出版:

1.《陸儼少精品選集》(下卷)P266-267,上海人民美術出版社,2001 年。

2.《虛懷齋藏陸儼少書畫集》P274-275,上海人民美術出版社,2008 年。

3.《中國近現代書畫十二大名家精品集》(三)P258-259,保利藝術博物館,2011 年

備註:

1. 蕭平題簽條。

2. 徐邦達題跋。

3.黃西爽上款。黃西爽,民國時期著名文人,海上名聞一時的中醫泰斗。並與滬上諸名家如吳湖帆、沈尹默、謝稚柳、陸儼少、吳青霞等交誼深厚。

RMB:3,000,000-4,000,000

這件《筠青居圖卷》是手卷中的小寫意精品,除了有虛懷齋舊藏,他還有徐邦達的題跋,蕭平的籤條,黃西爽的上款,可謂是幫手多多呀。

普遍,因而他們的舊藏在真假上毋庸置疑。

Lot 587

吳湖帆(1894-1968) 無限風光在險峰

紙本立軸 1964年作

尺寸:166×92.5 cm 65 3/8×36 3/8 in 約13.8平尺

款識:無限風光在險峰。一九六四年九月,吳湖帆敬制。

鈐印:吳倩湖帆之印、淮海草堂

展覽:

1.“河山色染—繪出新中國”,香港藝術中心包氏畫廊,2015年4月。

2.“河山色染—繪出新中國”,北京大都美術館,2015年10月。

3.“河山色染—繪出新中國”,上海龍美術館,2015年11月。

RMB:1,500,000-2,500,000

這件吳湖帆的作品的展覽和出版記錄乍一看,是15年的,並沒有幾年。

但懂行的人就知道,《河山色染》這個展覽,展的是香港梅潔樓的舊藏,梅潔樓的中國書畫收藏之巨之豐富,此展只是管中窺豹而已。《河山色染》也是中國嘉德推動舉辦的展覽,可見梅潔樓收藏的重要性。

所以嚴格來說,這個出版和展覽,其意義不在於出版,而在於名人舊藏。

Lot 631

弘一 (1880-1942) 楷書十六言聯

絹本立軸 1931 年作

尺寸:108×10 cm×2 42 1/2×3 7/8 in×2 每幅約 1 平尺

款識:晉譯《大方廣佛華嚴經》初發心菩薩功德品頌集聯。後二十年歲次鶉首春暮,晉水澄渟院沙門勝髻並書。

鈐印:沙門月臂、弘一、肖形印

鑑藏印:平羽鑑賞

備註:徐平羽舊藏。徐平羽(1909-1986),原名王元健,又名白丁,江蘇高郵人。曾任中共上海市委宣傳部副部長、文化部副部長。精鑑賞,齋名 " 玉蓮齋 "。

RMB:1,500,000-1,800,000

這件弘一也是精於鑑賞的徐平羽舊藏。

老字號,文物商店,出版社,都有好畫兒

名家舊藏之外,還有幾個地方的舊藏,是非常有價值的。

一個是榮寶齋、朵雲軒這種老字號的畫廊舊藏,而是各地文物商店的舊藏,三是部分美術出版社的舊藏。

榮寶齋、朵雲軒不用說了,動不動都是上百年的歷史,這些東西收進來的時候都是當代作品,再拿出來就變成了近現代,這一行就是這樣,搞收藏,再有錢,架不住人家年紀大資格老啊。

Lot 596

吳昌碩 (1844-1927) 行書自作詩

紙本立軸 1927 年作

尺寸:149×80 cm 58 5/8×31 1/2 in 約 10.7 平尺

款識:亦梅陸君要飲茅亭下,亭外牡丹猛放,率成三絕句,博笑而已,未敢言詩也。丁卯暮春,吳昌碩年八十四。

鈐印:昌碩、吳俊卿

出版:《吳昌碩書畫鑑賞》P67,中國輕工業出版社,2009 年。

備註:朵雲軒舊藏。

RMB:1,000,000-1,300,000

這件吳昌碩行書就是朵雲軒舊藏,金石內蘊,中氣十足,一看就是大開門的東西。

再就是各地文物商店舊藏。在建國後的一段時期內,文物商店是唯一可以進行藝術品交易的地方,文物商店是國有屬性,通過商業手段開門經營,徵收社會上流散的文物,起到保護作用,也起到一定的藝術品流通作用。

在那些飯都吃不飽的年代,很多珍貴文物就通過文物商店收集到了各大博物館,而一些可以交易的書畫作品,則通過文物商店賣出,流散到了民間和海外,同時也為國家創造了外匯。沒錯,八十年代的藝術品、工藝品外貿,是當時出口創匯的重要方式。

因此,各地文物商店的老師傅,都是很好的專家,文物商店的商品,質量也是相當有保證,因為出口就面對海外,那就是中國人的臉面問題。

我們之前寫過一些外國人當時駐華工作,都能隨便走進北京文物商店、上海文物商店去買到非常靠譜的,價格合理的近現代名家作品。這在今天是不可想象的。

Lot 597

吳昌碩 (1844-1927) 篆書臨《石鼓文》六屏

紙本立軸 1895 年作

尺寸:129×31cm ×6 50 3/4 ×12 1/4 in×6 每幅約3.6平尺

款識:臨北宋本邋碣文字。夔石年伯大人鈞誨,乙未仲夏之月,吳俊卿謹呈。

鈐印:俊卿之印、倉碩

備註:上海文物商店舊藏。

RMB:500,000-700,000

這件吳昌碩的石鼓文六屏,就是上海文物商店的舊藏。為吳昌碩早年臨石鼓文的作品,相對清秀一些。

Lot 604

陸儼少 (1909-1993) 寫生山水冊

紙本冊頁 (8 開 ) 1958 年作

尺寸:23×29.5 cm×8 9×11 5/8 in×8 每幅約 0.6 平尺

款識:

1 儼少寫。

2. 此福州小巷也。儼少理舊稿得之。戊戌。

3. 江山有巴蜀,棟宇自齊梁。儼少。

4. 江浦泊舟。儼少。

5. 此遠山自謂獨創,前人無此法也。儼少。

6. 儼少。

7.層層梯田像高樓,離天只有九尺九。半截伸在雲裡頭,白米要在天上收。此民歌餘喜誦之,因為製圖。一九五八年五月,儼少。

8.閩廣之間,多榕當戶,一樹濃陰,匝地廣可十畝,而老幹長根輪圍盤錯,其性易植,高枝垂根,著地再生,亦一奇也。儼少又記。

鈐印:儼少所為、陸儼少(2 次)、儼少(5 次)、陸氏

展覽:“山水清音——陸儼少精品書畫展”,杭州國畫院,2017 年 12 月 22 日 -27 日。

出版:《陸儼少書畫精品集》圖版 18-31,香港人民美術出版社、今日中國出版社,1995 年。

備註:上海文物商店舊藏。

RMB:2,500,000-3,200,000

這件陸儼少的冊頁,一看就是精品,畫面、筆墨、都無需多言,也是上海文物商店的舊藏。可見文物商店也是有地域性,上海收的江浙地區名家作品就多一些。

Lot 618

黃賓虹 (1865-1955) 閒送秋光入斷山

紙本立軸 1946 年作

尺寸:68×33 cm 26 3/4×13 in 約2平尺

款識:寂寞寒皋帶淺灘,幽人時共夕陽還。水禽飛去輕煙滅,閒送秋光入斷山。丙戌,賓虹。

鈐印:黃賓虹、興到筆隨

出版:

1.《中國近代畫派畫集·京津畫派》圖版 28,天津人民美術出版社,2002 年。

2.第二回中國畫清賞雅集《榮寶齋》(大型藝術雙月刊特刊)P17,中國美術出版總社,2003 年。

備註:

1. 天津美術出版社舊藏。

2.本作品被列為中國美術學院 2004 年曆代名家經典作品鑑賞課程範作。

RMB:1,800,000-2,500,000

這件黃賓虹是天津美術出版社的舊藏,天津美術出版社的舊藏在市面上出現過的作品,我見過的,都是好畫。

美術出版社有舊藏,也依賴於當年畫不值錢,而出版更值錢的特殊背景,很多藝術家願意用自己的作品去交換免費出版畫冊的機會。天津又是書畫重鎮,這種交換收藏的行為應該是比較

有了上款人,一張畫就有了故事

許多畫帶著社交性質,因而在題款時,就有了上款人。以前有上款的畫,上款人自己要拿出來,得把上款挖掉,因為怕丟人。現在市場喜歡有上款人的畫,因為有了上款人,這些畫就有了歷史的故事。

Lot 615

張大千 (1899-1983) 芍藥圖

紙本鏡心

尺寸:68.5×133 cm 27×52 3/8 in 約 8.2 平尺

款識:漢思先生、充和夫人儷賞。蜀郡張大千爰同客新港。

鈐印:張爰之印、大千居士、摩邪精舍、春長好、己亥己巳戊寅辛酉

備註:傅漢思、張充和夫婦上款。傅漢思(1916-2003),德裔美國籍猶太人,著名漢學家、耶魯大學東亞語言文學系教授,與周有光、沈從文為連襟。精通德語、法語、英語、意大利語、西班牙語、漢語等多國語言。張充和(1914-2015),民國最後一位才女。祖籍合肥,蘇州教育家張武齡之女。出身官宦之家,在父親的影響下,四姐妹皆蘭心蕙質、才華橫溢,公數充和為最。1949 年隨夫君赴美后,50 多年來,在哈佛、耶魯等20多所大學執教,傳授書法和崑曲,為弘揚中華傳統文化默默耕耘了一生。

RMB:800,000-1,500,000

這件張大千畫的是他常見題材芍藥,但是其附加值在於上款人——傅漢思、張充和夫婦。張充和被稱為最後的閨秀,這幾年也是火的不得了,他們在美國度過了後半生,在華人文藝界也是頗有聲名,和張大千有交往,有贈畫,那是非常正常的。這件張大千,畫、款皆開門,沒什麼好分析的,這個估價就是閉著眼睛買。

名家上款不僅有文藝界的,還有很多是政界的。比如下面這幅齊白石,畫的上款人是陳明仁的太太。

齊白石 《荷花鴛鴦》紙本鏡心 出版:《畫藝論》P97,中國美術學院出版社,2013 年。備註:芳如夫人上款。芳如夫人即陳明仁之妻。陳明仁 (1903-1974),湖南醴陵人,黃埔第一期學生,中國著名將領、軍事家。官至兵團司令,被授銜中將,曾獲蔣介石授予青天白日勳章。1949 年與國民黨長沙綏靖公署主任程潛發出起義通電,毅然和平起義,受到毛澤東和朱德稱讚。1955 年被授予中國人民解放軍上將軍銜。69×34.5cmRMB: 2,600,000-3,500,000

陳明仁是黃埔軍校第一期學生,國民黨中將,他在1949年和平起義,成為共產黨將領,獲得人民解放軍上將軍銜。

這樣的人,齊白石自然是願意交往的,因而給他夫人畫的畫中,一對紅蓮,一雙鴛鴦,格外甜蜜。

Lot 584

謝稚柳 (1910-1997) 紅果珍禽

紙本立軸 1956 年作

尺寸:110×43.5 cm 43 1/4×17 1/8 in 約 4.3 平尺

款識:林外霜催野果紅,秋禽疎羽對西風。嫣香不道春間路,還與寒林爛熳通。文伯先生正之,一九五六年十月,謝稚柳。

鈐印:謝穉之印、稚柳居士、魚飲溪堂

鑑藏印:靜風堂

備註: 魏文伯上款。魏文伯(1905-1987),解放後歷任上海市委書記、華東局書記,中華人民共和國司法部部長。

RMB:1,800,000-2,500,000

上面這件謝稚柳,上款人是魏文伯,當時的上海市委書記,雅好書畫,自然和謝稚柳這位居住在上海的名家有交往,這件也許是求畫,也許是贈畫,但因為上款人的地位,畫面毫不敷衍,尤其是工筆的小鳥(這是白頭翁嗎),畫的一絲不苟,羽毛活靈活現,彷彿還泛著光澤,確實是張好畫。

上款人中,大家比較看重的一類是名家上款,另一類就是親近的人。

比如下面這件潘天壽,其上款人是高冠華,潘天壽的入室弟子。

Lot 601

潘天壽 (1897-1971) 雙雀危石圖

紙本立軸 1964 年作

尺寸:96.5×45 cm 38×17 3/4 in 約 3.9 平尺

款識:

1.擬個山僧而未能似,奈何。一九六四年紫薇開侯,雷婆頭峰壽。

2. 冠華同志鑑可,壽者又題於雁山片石居。

鈐印:潘天壽、潘大、強其骨

出版:

1.《浙江書畫名家錄》P84,西冷印社出版社,2001 年。

2.《西冷情愫》,中國美術學院出版社,2002 年。

備註:高冠華上款。高冠華 (1915-1999),江蘇南通人,著名書畫藝術家、美術教育家。1940 年畢業於國立藝專並留校任教,潘天壽先生入室弟子。

RMB:4,000,000-5,000,000

畫給弟子的畫,就相對輕鬆,在輕鬆隨意中,更能感受一個人的真性情。

這幅畫,畫面正中一大塊高石聳立,一般來說這樣處理,是比較危險的,因為很容易造成堵在面前的感覺,但潘天壽在石頭的形狀上做了改變,讓底部細長且有傾斜角度,並且以淡赭石塗色,整塊石頭就顯得非常靈動了。可見潘天壽畫畫,都是經過思考,他真是個聰明人。

早年的拍賣會,也能成為背書!

還有一類來源,也是相對可靠的,那就是早年的蘇富比和佳士得。

香港蘇富比、香港佳士得,都早於大陸拍賣市場數十年,在最初的拍賣會中,大量的作品還是中國近現代書畫範圍,早年的造假程度也不高,書畫作品也不算太貴,齊白石張大千什麼的,五萬塊錢就能買到很好的作品,再加上蘇富比、佳士得的把關又嚴,因而早年的拍賣記錄,也會成為某種程度上的保證。這道理很簡單,如果你把關夠嚴,你的品牌就會成為背書,不管你是從事哪一類的工作。(希望有一天民國畫事也能成為某種程度上的背書。)

下面的幾件作品,都有香港蘇富比、佳士得早年拍賣記錄,兩大拍賣公司給其做背書。

Lot 581

程十發 (1921-2007) 秋

紙本鏡心 1963 年作

尺寸:111×82.5 cm 43 3/4×32 1/2 in 約 8.2 平尺

款識:秋。一九六三年冬月,十發寫。

鈐印:程、十發

備註:上海文物商店舊藏。

RMB:600,000-800,000

程十發這樣的小品題材真的少,小巧、特殊而精美。蘇富比最經常能出這樣的名家特殊題材了。

Lot 590

黃賓虹 (1865-1955) 花卉妙品冊

紙本鏡心(6 幀) 1932 年作

尺寸:23.5×39 cm×6 9 1/4×15 3/8 in×6 每幅約 0.8 平尺

款識:1. 元初。2. 元初。3. 元初。4. 元初。5. 元初。6. 壬申秋日,柱尊先生一笑。元初。

鈐印:賓弘(6 次)

出版:

1.《海派書畫精品集》P38,西冷印社出版社,2009 年。

2.《藝海集珍》(第十一輯)P86,西冷印社出版社,2012 年。

備註:陳柱上款。陳柱(1890 - 1944),字柱尊,別號守玄,廣西北流人。著名史學家、國學家,師從唐文治。曾任教於中央大學、交通大學上海分部。與黃賓虹交往甚密,多有書札往還。

RMB:2,000,000-3,000,000

黃賓虹的花卉冊頁多麼可愛啊,非常符合蘇富比的審美~

Lot 634

石魯 (1919-1982) 篆書四言聯

紙本立軸

尺寸:133.5×32.5 cm×2 52 1/2×12 3/4 in×2 每幅約 3.9 平尺

釋文:熟能生巧,窮而後功。

款識:石魯。

鈐印:石

RMB:500,000-800,000

這對石魯也是90年香港佳士得的拍品,這樣的估價非常合適啊。


民國畫事

近代合適收藏的畫家很多,現在摘取幾位畫家給你參考,例如:

一、徐悲鴻

二、 王雪濤

三、 何香凝

四、 黃胄

五、宋文治

六、錢松巖

七、吳子深

八、馬駘

九、蔡鶴汀

十、 胡也佛

十一、溥儒

十二、黃秋園

十三、殷梓湘

十四、陳之佛

十五、徐硯

十六、潘玉良

十七、田世光

十八、溥僴

十九、陳半丁

二十、王叔暉


迴音廊

這樣的畫家很多,齊白石、徐悲鴻、黃胄等等,但大部分價太高,普通人也難以收藏,今天為大家推薦一位普通大眾都能收藏,並且作品不錯的畫家,他就是長安盧山。

先看畫作!

這是盧山老師的梅花作品,也是他的代表作之一,盧老師畫梅花別的不說,僅僅宣紙就用了一卡車,畫作怎樣可想而知!

盧山生於1953年,西安市長安區人,得益於著名畫家何海霞、劉文西、王西京等大家指點。 在長期的藝術實踐中,採用中西結合的手法和其典雅質樸,傳統功力紮實。及畫路寬,受到廣大書畫愛好者青睞,有多幅作品被國務院和黨和國家領導人收藏,大量作品被海內外廣泛收藏。

這是盧山老師的另一代表作,胡楊林,畫作不論是色彩、構圖、技法都屬於上選,在陝西,新疆都極為受歡迎!

其實,收藏因人而異,不一定要追求大名家,那些可遇不可求,撿漏的幾率更是微乎其微,所以,多關注一些接地氣的書畫家是明智之舉!


城市書畫

關於這個問題,我認為搞收藏要根據自己的資金狀況和收藏的具體目的來定,畢竟畫是要靠真金白銀去買的,沒有資金一切免談。所以我建議根據以下情況來確定:

一、如果你資金雄厚,不考慮資金因素,並且以賺錢為主。我建議以近代京派、海派、嶺南派及西安畫派的第一二代畫家的作品或當前拍賣熱門畫家的作品為主。至於範曾、崔如琢等人的作品炒作太厲害,價格太高,需謹慎收藏。


二、如果你資金只是較充裕,需選擇性收藏,我建議考慮收藏在世的當代實力派畫家的作品,他們正在書畫創作的黃金期,作品質量和以後升值空間都較大。

三、如果只是出於愛好來收藏,看到自己喜歡風格的、有收藏價值的根據自己的資金,合適的都可以果斷買入。

至於藍健康的字畫,經查閱相關資料,我認為他目前的知名度和作品藝術價值都不高,如果想賺錢,建議謹慎買入。如果是愛好收藏,是你喜歡的風格,可考慮少量買入。

以上是我個人觀點,如有不同意見,歡迎在評論區留言。


書畫及文史雜談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