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王鎮位於廣饒縣東南部,地處廣饒、壽光、青州、臨淄4縣區交匯處。鎮政府駐地距縣城10公里。境域東西長15.9公里、南北寬10.2公里,面積122平方公里,轄97個行政村,人口9萬人。濰博路橫穿東西,東青高速公路縱貫南北。
大王鎮1938年屬廣饒二區。1945年,由廣二區改稱劉集區。新中國成立後,先後為廣二區、劉集區、大王鄉、大王公社、大王鎮。 2001年2月大王鎮與西營鄉合併,組成新的大王鎮。
大王鎮以駐地大王橋村而名,戰國時期即有村落。境內今存齊國大將呂丘亮和秦漢謀士李佐車的墓冢,三國時期曹魏政權也曾屯墾於此。這裡地處古滄(州)濰(縣)官道,明洪武初年,李、顧、
顏、唐諸姓徙居於此。因該地東陽河上有漢代所建單孔石橋一座,其高大為陽河眾橋之冠,故名“大王橋”。村依橋名為“大王橋村”。相傳楚漢戰爭之際,漢將韓信聽李佐車之計,滅趙、收燕、伐齊。漢軍佔據齊地後,臨水屯兵,見此水九曲蜿蜒,河床高抬,號為“陽河”。為便兵民通行,李佐車由南而北,修橋三座。南邊一橋,以劉邦漢王之號,尊為“大王橋”;其餘兩橋,以韓信、李佐車二人之姓,謂之“韓橋”、“李橋”。後人沿河而居,以橋為村名,沿用至今。大王橋、韓橋、李橋三村,歷代繁衍為大村落,綿延10多里。“大王”一名,也衍為鎮名。
鉅定故城遺址位於今大王鎮北。因瀕臨古鉅澱(古代“澱”“定”通用)湖而得名。鉅定城為春秋齊國城邑。東漢應劭注《漢書.武帝紀》曰:“齊國縣也”。鉅定湖原稱青丘濼。相傳齊景公“有馬千駟,田於青丘”後,將青丘濼更名鉅定湖,又在其湖西立鉅定邑。明清時期,將鉅定湖更名清水泊。漢武帝徵和四年(前95年)三月,“上耕於鉅定”,以鼓勵耕戰。
大王鎮有著深厚的文化底蘊和光榮的革命傳統,從古到今,這裡走出過許多仁人志士。舊時民間順口溜:“北有李家橋,南有大王橋,李家橋的獅子數不清,大王橋的將軍真威風”。含義是李家橋出文官,大王橋出武將。
大王鎮歷史上誕生哺育了一大批文人名士。如明萬曆三十八年(1610年)進士李中行,清代名士李煥章、宋其端等。
李煥章,著作家。明末秀才,明亡後,不復仕進,專攻詩文。著有《龍灣集》《無學堂集》《老樹村集》等。今存《織齋文集》《織齋遺詩》。康熙七年(1668年),受聘與顧炎武、孫爾岐、薛逢祚等編修《山東通志》,還曾編修《青州府志》《樂安縣誌》《臨淄縣誌》《益都縣誌》等。
宋其端 (1848~1915),字伯莊,一字墨莊。廣饒縣西營鄉(今大王鎮)楊莊村人。光緒二年(1876年)中舉人。曾任博平縣(今山東茌平)訓導。善書法。自唐宋各家至漢魏六朝諸石刻,均臨摹殆遍。他的字體奇異古怪,剛勁有力,集眾書法家之長,自成一派。時人稱其“不啻與鄭板橋氏相上下”。所書《船亭記》《重修山東新清河碑記》,字體工整,拓片流傳甚廣。書法藝術鑑賞家將其書法列入諸大家之林。
在近現代革命史上,大王籍的著名將領不乏其人。例如,孫中山先生的侍衛長鄧天乙、國民黨著名軍界“三李”中的李延年、李玉堂。據統計,大王鎮有黃埔、保定軍校生46人,其中授將銜的13人。解放軍的將軍名單中,大王鎮籍的也有多名,如上將張太恆、少將丁萊夫等。
鄧天乙(1886~1930),原名鄧峻德,樂安縣(今廣饒縣大王鎮鄧家村)宋其端的字人。光緒末年肄業於濰縣廣文學堂。光緒三十三年(1907年)加入中國同盟會。曾任孫中山侍從副官長。中將軍銜。辛亥革命時期,奔走於濟南、青州、濰縣、壽光、諸城等地,發展革命力量。民國元年(1911鄧天乙年)2月,率領革命武裝攻入諸城,佔領縣署,任民軍副司令。堅持數日後突圍脫險。同年4月,回樂安(廣饒)縣,組織力量,將縣令董大年驅逐出縣境。建立了中國同盟會樂安分會,促新任縣知事王文推行新政。是年9月被選為眾議院候補議員、省議會議員。民國2年(1913年)參加反袁“二次革命”,在大連組建中華革命黨山東支部。民國3年(1914年)7月,被任命為中華革命軍膠東招討使。民國4年(1915年),赴上海參加肇和軍艦起義後,即回山東,組織護國軍,武裝討伐袁世凱。民國5年(1916年)5月,攻下週村,軍逼濟南。被推為前敵司令。1917年國會重開後被補為眾議院議員。後南下護法,任江北招討副使。1921年運動海圻艦艦長溫樹德反正,擁護國民政府。1923年,反對曹錕賄選總統。廣東國民政府成立後,曾組織齊魯聯軍北上。孫中山逝世後,因對當局政策不滿,受到排擠。1930年9月23日,被國民黨山東省主席韓復榘以擔任晉軍別動隊之嫌槍殺於濟南。
李玉堂(1898~1951),字瑤階,廣饒縣大王鎮王西村人,抗日名將。1915年考入山東省工業專科學校,畢業後,曾投奔閻錫山部隊。1924年,考入黃埔軍官學校第一期,畢業後任見習軍官,不久升任連長。淡水城戰鬥後晉升為少校營長。後歷任陸軍第3師8團團長、1師2團團長、第3師第8旅旅長、第3師師長。抗戰期間率師參加了上海“八.一三抗戰”、徐州會戰、長沙會戰。歷任陸軍第8軍軍長、李玉堂第10軍軍長、第27集團軍副總司令、總司令。1946年,調任山東兗州第10綏靖區司令官。1950年,任國民黨海南防衛副總司令、第1路軍司令官兼32軍軍長,駐軍海南島。時曾密謀率部起義。1951年2月5日在臺北遇害。1983年經國務院批准,追認為革命烈士。
李延年(1904~1974),字吉甫。樂安縣(今廣饒縣大王鎮大王橋村)人,著名軍事將領。1921年考入濟南省立商業專門學校,1924年考入黃埔軍校一期。畢業後任教導團排長。兩次東征討伐陳炯明叛軍後,升任第1軍第2師第4團營長。北伐期間,任第1軍第2師5團團長,1929年升任旅長,駐軍漢口。1931年奉調徐州任第九師師長兼徐州警備司令。後參加對中央蘇區的“圍剿”。歷任東路軍第4縱隊司令官兼9師師長、第3綏靖區司令兼9師師長。抗日戰爭爆發後,升任第2軍軍長、第11軍團長兼第2軍軍長、34集團軍副總司令兼第2軍軍長、第34集團軍司令官、第11戰區副司令長官兼山東挺進軍總司令、山東地區受降長官等職。曾率部參加凇滬會戰、臺兒莊會戰、武漢保衛戰、崑崙關戰役、宜昌江防守備戰等。國共內戰期間歷任徐州綏靖公署任副主任兼第9綏靖區司令、徐州剿總副總司令兼第2兵團司令、京滬杭警備司令、泉州、福州兩綏靖區司令,駐守平潭島。敗退臺灣後,1974年11月17日病逝。
丁萊夫(1912~1983),原名丁之夏,廣饒縣大王鎮人。1933年就讀於濟南山東省立第一鄉村師範,任學校抗日救國會主席。1937年4月赴延安抗日軍政大學學習。抗日戰爭期間,歷任八路軍115師政治部民運幹事,晉察冀邊區阜平縣政府第一科科長,阜平縣政府秘書長,唐縣工人抗日救國會主任,中共唐縣地委宣傳部部長,中共唐縣縣委書記,北嶽區黨委秘書長,第4分區地委民運部部長,第4分區地委書記兼軍分區政治委員。解放戰爭時期,任晉察冀第2分區地委書記兼軍分區政治委員,晉察冀軍區野戰軍1縱1旅政治委員,華北軍區9兵團196師政治委員,第20兵團政治部組織部部長。新中國成立後,歷任華北軍區政治部組織部副部長、政治部副主任,解放軍第9兵團政治部組織部部長,志願軍第9兵團政治部組織部部長,志願軍政治部副主任,解放軍第66軍政治委員,第63軍政治委員,中央廣播事業局黨委第一書記、局長,解放軍總參謀部政治部副主任兼兵團黨委副書記、代理書記,總參謀部政治部主任,總參謀部通信兵部顧問。是第三屆全國人民代表大會代表。1955年9月被授予少將軍銜。榮獲八一獎章、一級獨立自由勳章、一級解放勳章。在抗美援朝作戰中,榮獲朝鮮二級國旗勳章(2枚)及一級、二級獨立自由勳章。
大王鎮還是山東農村最早的中共支部誕生地。1925年春,中共劉集支部誕生在大王鎮劉集村村民劉奎相家,現存北屋4間,東耳房1間半,門樓1間,獨立院落。劉集黨支部誕生地1996年公佈為東營市愛國主義教育基地,山東省國防教育基地先進單位。1925年冬,在濟南工作的中共黨員劉子久、劉雨輝(女)、延伯真回到家鄉,把一本《共產黨宣言》中文譯本送交劉集黨支部。這部譯本,系中國早期共產主義者陳望道翻譯,由上海社會主義研究會於1920年8月秘密出版。1932年劉集黨支部轉移時,將此書交老黨員劉世厚保存。1975年,84歲的劉世厚將珍藏多年的《共產黨宣言》獻給國家。這部《共產黨宣言》是目前全國最早的、保存最完整的中文譯本,為國家一級文物。
閱讀更多 山東史志 的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