貴為一國之君,不忘養育恩,為讓母親晒太陽身穿龍袍背娘上下樓!

錢鏐是五代十國時期吳越國建立者,別稱錢婆留,錢婆留做了吳越國王,在杭州建造了皇城。瓊樓玉宇連霄漢,好不氣派。這天,正值三月初三,大地回春。錢王閒步宮廷,忽聽雕樑上燕語呢喃,抬頭一看,只見一隻母燕正細心地哺食一隻乳燕。

貴為一國之君,不忘養育恩,為讓母親曬太陽身穿龍袍背娘上下樓!

見此情景,錢王心頭突然一震,聯想起自己生母水丘氏年紀已有七十多歲,且體弱多病,尚在臨安鄉下生活。自己雖然年年月月捎錢給她,但她又不買衣食。錢王心中十分不安。心想,還是將母親接到杭州來住,也好享幾年清福,以報生養之大恩。

貴為一國之君,不忘養育恩,為讓母親曬太陽身穿龍袍背娘上下樓!

錢王派人將母親水丘氏接到杭州,住在深宮寧清樓上。寧清樓依山傍水,有一座小花園,風景十分秀麗。水丘氏在這裡只要安心養老,飯來張口,衣來伸手,一天到晚不用做事情,非常清閒。按理說水丘氏身體會好起來,哪知道她住在這裡反倒水土不服,多年不犯的風氣病又犯了,一時間腳不能走,手不能提,比住在臨安鄉下更不舒服。

貴為一國之君,不忘養育恩,為讓母親曬太陽身穿龍袍背娘上下樓!

錢王得知母親病了,心急如焚,一邊叫名醫診治,一邊親自來照顧母親。時值冬天,水丘氏在臨安鄉下曬慣了太陽,錢王為了使母親能曬到太陽,就天天到寧清樓將母親背上背下,從不間斷,以盡孝道。

錢王背娘,很不方便。因為錢王身穿紫龍袍,腳穿雲頭靴,袍子要晃來晃去,靴子上樓歪來偏去,弄得不好要扭傷腳筋。乾脆,錢王捲起龍袍,脫掉靴子,赤腳背娘。

貴為一國之君,不忘養育恩,為讓母親曬太陽身穿龍袍背娘上下樓!

有一次,大臣羅隱路過,正好看見錢王將娘背上樓,下樓來時滿臉汗珠,氣喘吁吁。就對錢王說:“主公,你也有五十多歲了,揹負母親這事,是否可派人代勞,也免主公勞累。”

錢王聽後說道:“賢卿此言差矣!兒子背與別人背孃親不一樣,何況我現在能背。孝敬父母不僅父母心裡感到甜,我心裡也舒坦呀!”

羅隱聽後,十分讚歎錢王的孝行,說:“主公所言極是,為君者愛民第一。一個人如果連生身父母都不孝敬,怎能愛天下百姓呢?”

現在臨安還流傳著一句民間俚語:“依要孝敬爹孃,看看錢王背娘!”說的就是這個故事。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