缺國標,石墨烯行業忽悠多

缺國標,石墨烯行業忽悠多

2017年,世界石墨烯創新大會召開,參觀者在參觀石墨烯材料。 視覺中國

缺國標,石墨烯行業忽悠多

柔性石墨烯膜(右)與柔性石墨烯膜分子結構模型(左)。

總體上,石墨烯技術成熟度還比較低。目前,石墨烯水性電加熱材料的導電性、導熱性還比較差,存在升溫速度慢、電熱輻射轉化率低、溫度分佈不均勻、使用壽命短等問題

近兩年,石墨烯相關產業在國內如火如荼發展,石墨烯製備生產企業如雨後春筍。部分做石墨烯採暖產品的企業宣傳其石墨烯膜電採暖技術是5-7層石墨烯粉跟漿料配成的固化後的石墨烯膜,通電後碳原子產生布朗運動,發熱效率高、成本低,而且還是養生的遠紅外線,清潔能源不汙染環境等。

這個被成為“新材料萬能之王”的行業,目前究竟是否如市場所說是真正意義上的“黑金”?在各廠家一窩蜂湧入該行業時,在市場對石墨烯行業“淘金熱”的背後,還存在什麼問題?

技術成熟度低 定義不明晰

公開資料顯示,石墨烯是從石墨材料中剝離出來、由碳原子組成的只有一層原子厚度的二維晶體。石墨烯一層層疊起來就是石墨,厚1毫米的石墨大約包含300萬層石墨烯。作為目前發現的最薄、強度最大、導電導熱性能最強的一種新型納米材料,石墨烯被稱為“黑金”“新材料之王”。

中國電科55所所長、微波毫米波單片集成和模塊電路重點實驗室主任高濤介紹,石墨烯獨特的結構讓其更導電、更傳熱、更堅硬、更透光,在電學、熱學、力學、光學等性能優異。基於石墨烯導電導熱的高轉化率,熱力行業將目光轉向石墨烯,並出現了石墨烯電採暖。

“但是總體上,石墨烯技術成熟度還比較低。目前,石墨烯水性電加熱材料的導電性、導熱性還比較差,存在升溫速度慢、電熱輻射轉化率低、溫度分佈不均勻、使用壽命短等問題。”王先生說。

一方面是技術成熟低,另一方面是對石墨烯材料術語的定義也還不明晰。

他解釋道,該中心可通過相應的設備檢測產品,看是否含有類似石墨烯表徵的東西,但不會直接斷定它是石墨烯,更不會說它就是石墨烯產品,另外石墨烯的純度、品質怎麼樣?功效如何?到底怎麼樣才算是好的?都沒有一個明晰的定義。

浙江大學高分子系教授高超也表示,現實的石墨烯材料與理想還差得很遠。高品質、大批量的石墨烯原料問題暫時沒有根本解決,還需進行大量技術攻關。有些技術如單層氧化石墨烯、石墨烯單晶等在實驗室製備成功了,但實現工程化、連續性、低成本、高效穩定製備還有較長的路要走。只有真正高品質的石墨烯量產了,顛覆性應用才會出現。

國家統一標準缺位

除了術語和定義代號不明晰以外,產品標準缺位也是石墨烯行業目前的現狀。例如,前述劉女士雖然在做石墨烯產品,卻無法提供檢測報告。

“關於石墨烯產品,還沒有制定相應標準。石墨烯產品目前並沒有大規模投入市場運營,市場上打著石墨烯高科技產品噱頭,過度炒作的商家會比較多。”班建偉說,從2015年開始,我國在逐漸制定關於石墨烯行業的國家標準,但目前處在公開徵求意見階段。

據瞭解,中國率先發布了石墨烯系列“地方性標準”,並首次明確了石墨烯三維構造粉體材料的名詞術語,首次規範了石墨烯三維構造粉體材料的原料、技術、生產裝備及檢測方法

國家質檢總局黨組成員、國家標準委主任田世宏在2017年召開的中英石墨烯標準化合作工作組會議上表示,要加強雙方在石墨烯材料領域的標準化合作,攜手參與制定石墨烯國際標準。

過度炒作值得警惕

“現在國內真正做石墨烯的企業其實沒有幾家,很多都是原來做石墨等碳材料的企業,甚至完全不相關的企業,都在打著石墨烯的旗號,或者炒作股票,或者爭取國家基金,其實真正做石墨烯並且能賺錢的企業幾乎沒有。”清華大學材料學院微納力學中心教授朱宏偉說。

劉忠範院士指出,我國石墨烯產業總體基礎不錯,發展態勢良好,但也出現了很多一哄而上和炒作過度的亂象,石墨烯產業健康有序發展的模式仍然有待探索,石墨烯業內人士要有擔當精神和工匠精神,紮紮實實面向產業做技術,勇於對行業各類不良現象說不。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