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是美國史上最順利刺殺,死者早有不祥預感,後世為一事爭議百年

我們閱盡鉛華,只為呈現不一樣的歷史。

1865年4月9日,南部叛軍在阿波馬托克斯小村莊投降,歷時4年的“南北戰爭”終於結束。那幾日,心情一直抑鬱的林肯總統出現了難得的高昂興致。戰爭結束,使得籠罩美國上空的烏雲逐漸散開。在華盛頓的街頭,美國民眾已經開始慶祝戰爭的勝利,慶祝國家的再次統一。4月14日這天早上,林肯在白宮接待完蜂擁而來的訪客後,下午依舊同內閣熱烈地討論戰後國家重建的種種問題。會議上,他反對作戰部長艾德溫·斯坦頓提出的處理叛軍的計劃,再次明確表示要寬恕南部邦聯。

這是美國史上最順利刺殺,死者早有不祥預感,後世為一事爭議百年

▲格蘭特將軍與林肯總統畫像

這是美國史上最順利刺殺,死者早有不祥預感,後世為一事爭議百年

▲美國陸軍上將、第18任總統格蘭特

公元1865年4月14日晚,歌劇《我們美國的表兄弟》在美國華盛頓福特劇院上演歌。劇院內座無虛席,臺下的觀眾不時因為演員的精湛表演鼓掌喝彩。總統包廂內的亞伯拉罕·林肯也因為詼諧誇張的劇情忍俊不禁,心情大好。大笑過後,林肯腦海閃過前幾日做過的荒誕卻又顯得十分真實的夢。他夢見自己在這相似的時間裡被刺殺在這類似的場景裡。在來劇院的路上,他就幾次猶豫,甚至因為心頭那股不祥預感而停下車考慮,究竟要不要繼續看歌劇。

這是美國史上最順利刺殺,死者早有不祥預感,後世為一事爭議百年

▲林肯遇刺的包廂

林肯個性憂鬱,喜歡帶有宿命色彩的一切,也對於一些不吉利的幻覺深信不疑,現在這種強烈不安又湧上林肯的心頭,導致他無法繼續安心看劇。他偏過頭頭,剛好看到身旁一臉疑惑的妻子。為了不讓妻子擔心,林肯壓下心頭不安,低身耳語,讓她繼續欣賞歌劇。很快,歌劇迎來了高潮,劇院內掌聲歡呼聲不斷。突然一聲槍響,包廂內頓時一團混亂,亞伯拉罕·林肯後腦中槍,應聲倒地,兇手乃是青年演員約翰·威爾克斯·布斯。

出身於美國戲劇世家的布斯演技高超、長相英俊,是當時眾多女性追捧的對象,其家族成員基本都傾向於北方聯邦,唯獨布斯卻堅定地支持南方邦聯。“南北戰爭”期間,布斯時常利用他的演員身份進行著一些間諜活動。南方聯盟投降之後,布斯幾乎天天將自己灌醉,他之前所在的反動組織遭到襲擊,只剩下他和另外四個人。他實在不甘心接受這樣的結果,於是便決定來一場魚死網破的“決鬥”。當他偶然在小報上看到林肯要去看戲劇的消息,他知道他的機會來了。

這是美國史上最順利刺殺,死者早有不祥預感,後世為一事爭議百年

▲林肯總統遇刺

也許宿命論是真的,所以才會在一連串巧合之下釀成悲劇。總統包廂的門鎖前幾日就壞掉了,卻一直沒人維修;而14日晚10點,布斯同以往一樣利用演員之便進入劇院,總統警衛也因為他是知名演員而沒有攔他;就連應該守在大廳通往包廂一側的警察約翰·派克,也因對歌劇毫無興趣,躲到另一個房間喝酒聊天去了。就這樣,布斯順利進入包廂。看起來,布斯和平常並沒有什麼區別,但是口袋裡緊握槍柄以至於微微流汗的手卻暴露了他此時緊張的心情。

這是美國史上最順利刺殺,死者早有不祥預感,後世為一事爭議百年

▲美國南北戰爭場景油畫

次日,美國戰爭部懸賞10萬美元捉拿逃犯布斯。也就是在這一天,布斯想辦法弄來了一條船。接下來的兩天裡,由於河水暴漲,他不得不在馬里蘭州與弗吉尼亞州的邊界蟄伏了兩天,直到4月22日才成功渡河,一路向南到達理查德·加勒特農場,躲進了一個穀倉。與此同時,紐約第16騎兵隊和受僱於聯邦的偵探們紛紛順著蛛絲馬跡,來到加勒特農場。

這是美國史上最順利刺殺,死者早有不祥預感,後世為一事爭議百年

▲林肯總統的火車葬禮

4月26日凌晨2點左右,偵探路德·貝克帶領26名戰士包圍了這個穀倉,並通過點火製造濃煙的方法想將其逼出。面對著滾滾熱浪和嗆人煙霧,布斯只得單腳跳著向穀倉大門移動,卻不料突然一聲槍響,布斯隨即癱倒在地。從此,林肯總統遇刺事件成為一樁無頭公案,布斯的真正動機也引發著後世長達百年的爭論與探究。

參考文獻:

《悼念林肯》《南北戰爭史》《火的考驗:美國內戰及重建》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