廣州周邊有哪些好玩的古鎮呢?

藍色大海4

村內最值得玩味的,當數獨具嶺南特色的"鍋耳屋"。建於屋頂兩旁的"鍋耳",曾是舊時官帽上對耳的象徵,又被稱作"鰲魚牆",有"獨佔鰲頭"之意。除了象徵意義,當火災發生時,"鍋耳"能阻止火勢向鄰近房屋蔓延。一對對的"鍋耳"交織起伏,遠觀令人驚歎。

嘉魚是三水特產,曾是貢品,其嘴如老鼠、鱗在皮內,腹部特別多膏。而在大旗頭村的大榕樹下,常有當地居民出售自制的菜乾等物品。

從獅山坐“三水-禪城”慢車到三水汽車站,後轉乘613號車(在站內購票上車),在大旗頭村下

2:汕頭前美村 走進古老迷宮

汕頭地區流傳著"富不過慈黌爺"、"慈黌爺起厝"這兩句民諺,這位"慈黌爺"指的就是清末富商陳慈黌,他起的"厝"就是如今有著"潮汕小故宮"及"嶺南第一僑宅"之稱的陳慈黌故居。

房屋的總格局即以潮汕傳統"駟馬拖車"的建築架構糅合了西式洋樓,再以亭臺樓閣、通廊天橋作為點綴;而內里門廊和窗套既有潮汕嵌瓷,也有西方的石膏泥塑;其裝飾花紋有傳統的花鳥圖案,又有西式的幾何圖形,甚至是英文字母,值得慢慢欣賞。

食在古村:前美村的獅頭鵝個頭比一般的要大,肉質鮮美多汁;隆都米錢(糯米餈)、"老山合"豬肉脯、豬頭粽、蘇南朥糕等則是當地特色小吃。

住在古村:村內無旅館,可回到市區住宿。最近的一家是澄海花園酒店,20分鐘車程可到。也可預訂汕頭酒店。

交通指南:自駕車從廣州出發經廣汕高速,到達汕頭市區後走324國道,再入安澄公路即可到達前美村,沿路皆有“陳慈黌故居”的指示牌。


3:從化錢崗古村 先有古村後有縣

錢崗是一條有著800多年曆史的古村,比從化建縣的時間還早200年,故有"未有從化,先有錢崗"一說,其歷史悠久可見一斑。

村西,掛在更屋上一塊9米長的封簷板上刻畫了清中後期廣州珠江沿岸集市、賣藝、行船等內容,栩栩如生,值得品鑑。

錢崗特產是"糯米餈"荔枝。

錢崗古村地址:廣東省廣州市從化市

附近有公交站:高田村站(從化)

電話:(020)82619882


4:深圳鵬城村 飽經滄桑的將軍府邸


鵬城村始建於明朝洪武二十七年(即公元1394年),是當時的軍事要塞。時至今日,戰爭的硝煙已遠去,留下的大鵬古城仍巍然屹立,東、西、南三座城門古風尚存。城內有東西、南北向的街道各4條,均用長條青石板鋪築而成,其中南門街與東門街十字交叉,構成了城內的兩條主道。其它小巷則阡陌交錯、迂迴曲折,間隔著鱗次櫛比的民居古建。

食在古村:可試試大鵬特色"將軍宴",華貴豐盛,做工精巧,明清菜式達十餘種之多。

住在古村:建議不要在沙灘旅遊區,房價一般都在400左右(打了特價的),可以在大鵬夜宿,鵬星酒店,標雙打特價是120/間,很乾淨。或者可以住當地村民的度假屋,有的鵬城人家能提供六間房的住宿,150/間(面海)。

交通指南:

364大巴(福田汽車總站——大鵬)至大鵬轉乘往核電站的818

833大巴(龍崗——南澳)至大鵬轉乘往核電站的818


5:封開楊池古村 來過就不曾忘記

楊池古村位於封開縣羅董鎮,始建於明末,是一個風景秀麗、環境優美的世外桃源,古村四周有四大奇泉,泉水長年不斷,冬夏迥異。

食在古村:封開杏花雞,油慄,猴頭菇,清泉豆腐花等

乘車:

此外也可乘由廣州至梧州的車至封開。由封開至廣州的班車很多。

由廣州西環高速公路經增教立交上321國道,至封開約317公里。


6:大嶺村:中國歷史文化名村

大嶺村位於廣州市番禺區石樓鎮西北面,珠江獅子洋水道西岸,坐東北向西南,背依碧綠蔥蔥的菩山,前臨潮汐漲落的玉帶河。靠山近水,水秀山青。大嶺村建村迄今,已有873年的歷史,因為出了1個狀元、1個探花、34個進士、53個舉人和100多個九品以上的官員而聞名。

大嶺村歷史悠久,各式古石橋跨於河上;古塔立於村西南角;祠堂、門樓、牌坊、麻石巷、古樹、蠔殼牆等在村中皆可見。橋南有一百多年曆史的大魁閣塔,橋北有氣勢恢宏的顯宗祠,玉帶河環繞其間。

食在古村:大嶺村中唯一的食肆——細記大排檔。河鮮中的魚、麻蝦、等都是江中新鮮打撈,以清蒸為主;蓮藕燜火腩、花生燜豬手、銅盤蒸雞以及西洋菜魚滑湯也很很受歡迎,各個菜的份量也算多。適合平時週末休閒遊。

自駕路線:廣州出發,走京珠高速石基站出口——清河路(蓮花山方向)——石清公路(往化龍方向)轉入國康大道到第一個路口右到大嶺村。

門票價格:免票


悅周遊

廣州本身就有很多古鎮古村,商業化程度不一,但都吸引了無數珠三角的市民前來遊覽,下面旅姐就推薦5個比較有特色而且交通相對方便的地方給大家!

黃埔古村

可以說是離廣州市中心最近的一個古村,而且是真·古村,到現在還有世代居住在此的村民。黃埔古港與黃埔古村是連在一起的,古港是當時的碼頭,現在已開發成一個免費的歷史文化景區,但黃埔古村仍是一派古樸景色。村中保留的大量遺蹟和文物,見證了“古代海上絲綢之路”的世代繁盛,見證了黃埔古港獨一無二的歷史地位,也見證了廣州滄海桑田的巨大變遷。黃埔古村內有很多小吃店,艇仔粥、姜撞奶、牛雜、腸粉等小店經常都排起等候的長龍。

聚龍村

芳村的聚龍村是市內最低調的一條古村,是保存清代古建築群最完好的一條村子,有著“北有陳家祠,南有聚龍村”的美譽,可見其歷史文化價值之重。聚龍村內的民居建築,外觀整齊劃一,但其類型實際上有5種,每一座又各有不同。在百餘年的使用中,差異很大,所以村內最經典的19棟古民居實際上無一完全相同。

小洲村

廣州最文藝的一個水鄉古村,擁有不少民宿、餐廳和小清新雜貨店,若想感受“廣府水鄉”的寧靜和悠然,不如將腳步放慢,在這裡做個準主客。走在村落裡,河涌蜿蜒交錯、造型各異的小橋枕溪流之上,莊重的祠堂規整有序,古老的宮廟樸實淡雅,傳統的民居參差錯落,在綠樹婆娑的掩映下,象一幅畫有小溪、綠樹、灰垣、素瓦等具有嶺南水鄉特點的水墨畫。小洲最讓人矚目的是它的古建築蠔殼屋。房子是由當地祖輩人就地取材從海岸上掘出蠔殼再拌上黃泥建成的屋子,冬暖夏涼,還不怕蟲蛀,也不積雨水,很適合在嶺南的氣候。只可惜現在只剩下3間了。

沙灣古鎮

古鎮目前已經開發成一個完善的景區了,不過卻沒有失掉嶺南建築的特色,目前,已修繕了留耕堂、聚福樓等一批具有歷史文化價值的明清古建築,重現清水井片區4座古建風貌。古鎮街核心區居住人口大約1萬多人,原住民佔了60%左右,這也是沙灣古鎮人文環境的一大特色。在古鎮中,能看到很多嶺南特色的民間藝術和民俗活動,包括沙灣飄色、鍋耳牆等,而且還能品嚐到很多地道的沙灣甜品美食哦!

溪頭村

溪頭村曾在2010年擊敗多個對手,獲得“廣州最美鄉村”的稱號。這裡沒有名山大川的氣派,卻憑著古樸老村、青山秀水、漫山遍野的竹林、爛漫盛開的李花,吸引著山外的來客。溪頭村處在流溪河的源頭位置,沒有工業用地,環境優質自然沒得說了,更令人著迷的是它獨特的萬畝竹林和萬畝李花景色!對於眾多的驢友來說,溪頭村可謂是大名鼎鼎,影古線、小溪線、雞枕線等七條經典徒步旅行線路都要經過溪頭村,這裡可謂是真正的廣東山友大本營。


中年少旅

在廣州海珠區有一座古樸的城中村,它就是黃埔村。由於它至今還未被開發為旅遊景點,所以難以找到它的示意圖,只能憑著感覺在村中晃盪,而這卻是令人發現它獨特之美的最好辦法。

大部分人不喜歡下雨時淅淅瀝瀝的感覺,但是下雨天和黃埔村卻是出奇的相配。進村後會發現,雨水將本就乾淨的青磚路沖刷的更加一塵不染,空氣中透著別樣的沉靜,深吸一口,滿鼻子都是清新的草香。

整個村莊是傳統的廣府鄉村“梳式佈局”,不管如何轉悠總能找到出去的通路,因為雨水打溼衣服的心情也變得愉悅起來。伴著雨水敲打牆面和巷道的聲音,欣賞著由馬賽克、彩釉磚構造而成的各式洋樓。順手進了旁邊一家小店喝一碗姜撞奶,即使是雨天也能感到一絲溫暖和愜意。


除了黃埔古村,位於廣州長洲島的千年古鎮深井古村也是廣州為數不多的傳統古村落之一。與江南富庶的水鄉不同,嶺南的古村,大多很原生態,往來的大人小孩和日常的生活場景,提醒你這是有人居住的村子,而不是供人賞玩的景點。

信步走過小巷,被古香古色的屋門及門簷兩側的石雕迷住,禁不住停下腳步細細品味,雖然已經破舊,但仍不失其美侖美奐的古韻。深井古村的屋子既有廣州常見的西關大屋風格,還融合了客家和西洋等的建築特色,身處其中彷彿回到千年之前,外國使臣來此交流的畫面浮現在眼前。正值秋高氣爽的時候來深井,葉子由綠色變成枯萎的黃色,村子裡面到處是果子的香味,遇見熱情的老人家會喊你去家裡嘮一嘮,嘗一嘗新摘的果子。


想發現更多廣州好玩的古鎮嗎?關注Feekr旅行就可獲得更多廣州旅行資訊哦!


Feekr旅行

黃埔古港(鎮):黃埔古港位於廣州市海珠區石基村,北臨新港東路,南隔黃埔湧與侖頭相望,西臨東環高速公路,東隔珠江與長洲、深井相望。


景點:北帝廟、黃埔古港舊址、氏族宗祠


美食:生記雲吞麵, 貓記艇仔粥,奶婆姜撞奶

沙灣古鎮:

位於廣州市番禺區福北路與華光路交匯處東北角。先後獲授中國民間藝術之鄉、中國歷史文化名鎮、中國蘭花名鎮、全國文明鎮、國家衛生鎮等榮譽稱號。


古鎮景點: 留耕堂、三稔 廳、文峰塔與古鎮書齋

美食: 沙灣姜埋奶、雞絲釀芽菜、沙灣別茨鵝、 豉椒碌鵝、狗仔粥、牛奶宴

PS:希望我的回答能對你有幫助,如有不對之處請指正!


觀景天下

現代都市生活節奏快速,而難得的週末就應該和家人外出散心,這樣不但可以放鬆心情舒緩壓力,而且還能增長家庭關係。而在廣州周邊就有幾個古鎮村落,非常適合一家大小前去遊玩。

首先位於廣州從化良口鎮的一個古村落溪頭村,該村是流溪河的源頭之一,所以這裡的水當然是非常乾淨豐富的,而且這裡植物茂盛,空氣清新,保存完好的泥磚房等讓人留連忘返。

同樣在良口鎮溪頭村附近,還有一條阿婆六村,這條村在從化是海拔最高的村子,很多人來這裡露營,就是為了欣賞晚上的星空,由於附近沒有工廠,所以大氣汙染很少,因此每當到了晚上,燦爛的星河閃耀著天空,年輕人們圍在帳篷周圍仰視群星,享受著城市裡沒有的大自然景色。

花都洛場村,這裡的特色就是碉樓,村裡共有47座古碉樓,每一座都極具文化價值,因此成為文物保護單位,來到這裡可以看到一座座古典造型的碉樓,同時還能瞭解到村裡的人文歷史和變遷。


人在佛山

一邊是商業化了的,粉刷一新,面目全非。

一邊尚在沉睡中的,殘破不堪,風雨飄搖。

撇開過度商業化的不說,推舉二個未被喚醒,正飄搖於風雨中的古村、鎮。嚴格地說它們已不屬廣州周邊的範圍之內。抱歉!

千年歷史古鎮一一浛洸


距離英德市區約30公里的浛光鎮,古時又叫浛匡和白鹿城,1500多年前就有縣級的建制史,故有"先有浛洸,後有英德"一說。

連江水從浛洸鎮前緩緩流過,它是英德與廣州經商的重要連接水道。據傳,曾輝煌燦爛一時的浛洸與廣府文化密切相連,坐落江畔的"廣州會館"佐證了這個說法。

古鎮遺留下豐富的歷史遺蹟,古城牆、古塔。也有傳說兵荒馬亂中,朱元璋逃到橋下藏身不起眼的這座"萬歲橋"。

連接萬歲橋的古街還居住著不少的人,從建築規模上,大致可以猜到當年繁盛的狀況。

最初古鎮的佈局為防禦式結構。但隨著日漸繁華,鎮內範圍開始向外擴展,建築風格開始傾向西化,甚至包括宗祠。

這座"舍利塔"經歷了千年風雨洗刷,屹立至今不需任何的修補,坐立在塔旁的"蓬萊寺"卻早蕩然無存。

魚咀村

我們順著連江而行,是比浛洸建城還要早的魚咀村。

魚咀有養殖蠶桑之傳統,一直延續至今,但仍堅持著傳統養殖業的人卻日漸在減少。


小小的魚咀村,殘存著三個碼頭,足見當年的興盛景象。

這枚鑄鐵的古鐘,懸掛在離村不遠的玉墟宮,敲打時發出清脆洪亮的聲音。廟宇為祈求上天風調雨順,庇護村民平安而建的。

浛洸、魚咀這些古鎮古村,已失去昔日輝煌,淡出人們的記憶。
幾百年樹齡的龍眼樹見證古村的興衰!她,卻仍舊散發出令人怦然心動的生命力!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