陸小曼在徐志摩死後窮困潦倒,可她孃家那麼富有又是獨生女兒,孃家的錢去哪裡了?

雨季不再來716

陸小曼與徐志摩的相識是在一個燈紅酒綠的舞臺中,當時的陸小曼是有夫之妻、是北洋政府青年有為的將領王賡的妻子、同時也是民國有名的才女、交際花,徐志摩則因為和林徽因的感情跟自己有孕在身的妻子離婚而成為了民國離婚第一人,同時也是近代史中非常有名的詩人、才子。

他們二人是在舞會中相識的,在燈光的映照下,徐志摩高大、富有文人的氣質深深吸引了陸小曼的心,而陸小曼富有貴婦人氣質的美麗也將徐志摩吸引得如醉如痴,在這個舞會之後他們二人經常借各種機會相見相約,打破了世俗的倫常、陷在了一段糾葛的感情中。


但這個世界上終究沒有不透風的牆,他們二人之間的私情,一開始還瞞得過別人,當時間久了之後,很多人都看出了端倪,風聲開始吹起,關於他們的流言也漸漸瀰漫了起來。

經歷過波折後,王賡與陸小曼離婚

王庚在一開始的時候是不相信自己的妻子會做出這樣背叛自己的事情的,但是當所有人都在傳徐志摩和陸小曼的感情時,他不得不開始相信了。

他心平氣和地詢問起了陸小曼,但是陸小曼並沒有承認,陸小曼將和徐志摩的感情當做了一段不能開口的秘密緊鎖了起來。

後來王庚逼問到了情急處,他甚至掏出了手槍抵住陸小曼的頭,嚴厲地逼問了起來,雖然他在內心中深愛著陸小曼,但作為一個男人他不允許自己的女人對自己進行背叛。


在王賡的逼迫下,陸小曼才承認了和徐志摩的事情,得知真相的王庚也收起了手中的槍,陷入了一片落寞,但是當時的他選擇了原諒陸小曼,他還想和陸小曼繼續生活下去。

時間就這樣過去了,最後王庚因為北洋軍閥內的爭鬥被關入了大獄,他寫信想讓陸小曼南下避難時被陸小曼拒絕了,也正是在這個拒絕使他們二人走向了分離。

徐志摩和陸小曼的婚禮以及王庚的祝福

剛衝出婚姻囚籠的陸小曼不顧自己父母反對和徐志摩成了婚,也因此和家中鬧翻了。

在陸小曼和徐志摩的婚禮中,為徐志摩和陸小曼證婚的人是梁啟超,梁啟超是徐志摩和王庚共同的老師,梁啟超給他們的證婚詞非常的玩味,在證婚詞中,他提及了徐志摩和陸小曼離異的情感,在裡面他少有祝福,更多的還是勸誡兩名新人要相擁相愛、下不為例。

在他們舉辦婚禮的時候,王庚也委託人給他們送了賀禮,還寫信給徐志摩讓她好好照顧陸小曼,至此,王賡和陸小曼的感情也如飛燕各赴天涯。

徐志摩與陸小曼結婚後的生活窘迫

其實陸小曼並不是在徐志摩死後才開始窮困潦倒的,在徐志摩活著的時候,陸小曼和徐志摩的生活就已經初見窘迫了,當時陸小曼非常熱衷於上流社會的生活,她喜好結交上層貴婦以及各界名流們,在跟貴婦名流們交往的時候,陸小曼花錢是非常闊綽的。

而徐志摩的父親雖然是很有錢的豪紳,但是他非常傳統,在徐志摩與原配妻子張幼儀離婚的時候,他的父親就已經深感不滿,在得知自己的兒子竟然勾搭上有夫之婦、毀人家庭的時候他更是氣得話都說不出來,堅決不同意徐志摩和陸小曼的婚姻。


雖然後來在胡適等人的勸說下,他勉強同意了徐志摩的婚姻,但也斷掉了和徐志摩之間的金錢往來,在這個時候徐志摩是得不到家裡資助的。

所以他為了能供陸小曼花銷,就拼命地趕往國內外各地演講、拼命的寫書翻譯,為的就是能讓陸小曼過上公主的生活,但是徐志摩的努力終究是杯水車薪,他完全支撐不起陸小曼的龐大花銷,在經濟的窘迫中,陸小曼認識到了一個人,這個人為她解決了經濟上的窘迫。

陸小曼與翁瑞午的關係以及徐志摩的死亡

這個人就是翁瑞午,他的父親是清朝知名的知府、是清末權臣翁同龢的門生,他出身豪門大閥,是民國時期家中資財萬千的闊家大少,錢在他的眼中只是小事,他這個人混跡在上流社會,很快就與陸小曼相識。

陸小曼一直以來身體都飽受病痛的折磨,而翁瑞午則因為早年曾經跟老中醫學過推拿術,所以經常為病痛的陸小曼做起了推拿。


(翁瑞午)

在翁瑞午為她推拿減緩疼痛的時候,陸小曼和翁瑞午成為了無所不談的朋友,陸小曼好像無底洞一樣的金錢花銷也在翁瑞午的支撐下得到了很好的滿足,陸小曼也在這個時候和翁瑞午一同吸食起了鴉片。

有一次,翁瑞午在徐志摩的家中為陸小曼做推拿,當時徐志摩正從外地回來,手中拿著為陸小曼準備的禮物,在推開家門的時候見到了這一幕,他怒從心起,與陸小曼爭執了起來,最後被陸小曼用菸灰缸砸碎了眼鏡、打傷了眼角。

心碎的徐志摩悲傷萬分地離家出走了,再也沒有回到過家中,再也沒有見到過陸小曼,在一次他趕飛機去外地的時候,飛機失事奪去了他的生命。

從此以後,陸小曼與翁瑞午過上了同居生活,徐志摩的父親後來在一次探望陸小曼的時候也因為撞見了陸小曼和翁瑞午的事情,徹底與陸小曼斷絕了所有的關係,陸小曼也在徹底和翁瑞午同居後,過上了優越萬分的生活。

(陸小曼和翁瑞午)

所以說這個題目是錯誤的,徐志摩死後陸小曼並沒有窮困潦倒,陸小曼的窮困潦倒是在翁瑞午五幾年後遭受到了大變故,家中財產盡失、而又身患重大疾病的時候,她才開始嚐盡了窮迫滋味的,至於她的孃家雖然有錢,但也是非常傳統的家庭,早在陸小曼和王賡離婚的時候就和她漸行漸遠了起來,在翁瑞午和陸小曼同居後這種隔閡更是擴大了起來,而且最重要的事情是,在翁瑞午和陸小曼落迫的年代,其實陸家的日子也不好過,他們的情況是一樣的,自然就談不上什麼幫助了。


孤客生

民國時期的才子佳人大多薄命,你想,那時候已經是一個半封建的社會,舊的思想還在束縛著那一代人,“陸小曼”的行為已經是時候的社會不可以接受的範疇,本來是一位大家閨秀,又混成了社交名媛,落了一個悲催的下場。


這就是“陸小曼”,作家、畫家、翻譯家,1903年11月出生於上海。父親:陸定,又名:陸子福晚清舉人,畢業於日本早稻田大學,早期與孫中山接觸,並參加了“同盟會”,國民黨南京政府成立後,陸小曼之父親“陸定”供職民國政府二十餘年,組建了中華儲蓄銀行並擔任重要職務。陸小曼媽媽“吳曼華”自小 出身於大家閨秀,名門之女。陸小曼有這樣一個家庭,接受的教育一定是高水平的。1922年,陸小曼受父母之命,與美國的西點軍校畢業的“王庚”結婚。那時候的王庚是少年得志,前途無量,結婚第三年的王庚就被任命為哈爾濱警察局長。

陸小曼隨王庚在哈爾濱住了一段時間以後因為不習慣,加之慢慢的陸小曼覺得自己並不快樂,兩地生活,由於分居,她與王庚的感情逐漸淡漠了!王庚這個人,事業心比較重,沒有更多的時間去陪伴陸小曼,你想;一個浪漫的女人,如果就剩下寂寞與孤獨,那一定會出問題的!粗心大意的王庚經常讓自己的朋友“徐志摩”去陪陸小曼消遣,王庚哪裡曉得;花花公子的詩人徐志摩與陸小曼朝夕相處,日久生情,使他們的感情越陷越深。終於陸小曼與王庚大吵一架提出來離婚!王庚是一個軍人出身,罵了陸小曼幾句,這樣他們以分手而告終了這一段婚姻。第二年既1926年陸小曼與徐志摩結婚了!

陸小曼與徐志摩的婚姻遭到了巨大的壓力,陸小曼的父母極力反對,社會更是罵聲不斷,你想;雙雙三者插足,起先是徐志摩插足“林徽因”,人家沒答應,徐志摩離婚,拋棄了妻子兒女,這又插足了朋友“王庚”的婚姻,使之王庚的婚姻支離破碎,因為那時候陸小曼已經“懷孕”,找了個德國醫生打掉了孩子不算,還落下了與徐志摩不能“同床”的病根。這一段事情使陸小曼的父母丟盡了大臉,徐志摩的父親是“浙江”的一個富紳,他父親認為兒子與原配“張幼儀”離婚已是大逆不道,另娶一個有夫之婦更是因為有辱門風。就這樣在困難重重的情況下他們結婚了!

不久,徐志摩由於飛機遇難,使陸小曼陷入了極度痛苦之中,難以自拔!陸小曼的生活是極度奢華的,每天出入社會名流的酒會,吸毒,加之徐志摩的離世,使陸小曼萎靡不振,再也不出去交際 ,還要忍受外界對她的指責。為了懷念徐志摩,致力於整理徐志摩的遺作,幾十年苦辣酸甜是一言難盡。

時光的流逝,由於陸小曼的身體狀況不好,每天要按摩推拿,這樣陸小曼又認識了“翁瑞午”,此人有一手推拿絕技,可以手到病除,可是這個翁瑞午教會了陸小曼吸食“鴉片”,這樣陸小曼又離不開這個翁瑞午了! 雖然大多數人不贊成她與翁瑞午這種關係,包括“胡適”都說過,可是陸小曼對待感情是執著的,即使沒有愛情,她也不會三心二意。


陸小曼的晚年是淒涼的,陸小曼與林徽因、冰心不同,林徽因與冰心是有職業的女性,而陸小曼是生活名媛,她的晚年或者說是下半生是孤獨的,由於陸小曼的做法違背了父母的意願,一度斷絕來往,經濟上更不給予支持,這就是婚姻的代價,陸小曼於1965年4月在上海病逝,終年62歲。

(圖片來自網絡)歡迎網友們一起互動、批評、評論、留言必回覆!


日堯居k古史

陸小曼在和徐志摩在結婚後,因為陸小曼經常出入上流社會,花費巨大,導致徐志摩不得不身兼數職賺錢養家,二人雖然經濟緊張,但完全稱不上是窮困潦倒。

徐志摩與陸小曼二人的父親均是富貴人家,但是因為二人婚姻的緣故,先後與二人斷絕了經濟上的往來。徐志摩拋棄原配張幼儀,陸小曼在則與王庚的婚姻期間和徐志摩陷入熱戀,這樣的行為雙方的父母都是無法接受的,所以不要指望雙方的父母能給他們經濟上的支持。


再者,陸小曼的父親陸定在北洋政府財政部任職,在九六公債發生時,陸定基本破產。而且陸定早在徐志摩去世之前就已經離世,陸家早已衰敗,今非昔比,也不可能給陸小曼什麼支持了。


徐志摩父親本來就對徐志摩娶陸小曼非常的不滿,更不用說陸小曼在徐志摩死後與翁瑞午保持著一種非常奇妙的關係。對於這個兒媳婦,徐家是壓根就不會承認的,更不用說會有經濟上的支持。

不過,要說陸小曼在徐志摩死後窮困潦倒,那是完全說不上的。徐志摩飛機失事後,陸小曼和翁瑞午同居,基本上陸小曼的生活都是翁瑞午在照顧。二人生活的有一段時間,經濟確實有點緊張,陸小曼自己是這麼說的:

翁瑞午在1955年患了嚴重的肺病,醫藥費是很高的,還多了一個小孩子的開支。我又時常多病,所以我們的經濟一直困難。翁瑞午雖有女兒給他一點錢,也不是經常的。

但是1956之後,陸小曼先後被安排為上海文史館館員、上海中國畫院專業畫師、上海市人民政府參事室參事,至少是有一份穩定的工資收入,只要不是太奢侈的話,衣食無憂是沒有問題的。


陸小曼與王庚

如果按照現在的標準,王庚無疑是一個非常成功的人士。清華大學畢業的王庚被保送到美國讀書,以第14名的優異成績從西點軍校畢業。回國後的一路高歌猛進,一路從上校,到少將,再到中將。

1922年,春風得意的王庚和才女陸小曼步入了婚宴的殿堂。本以為這是一樁天造地設的婚姻,王庚前途無量,陸小曼才貌雙全,不知道羨煞多少世人。

然而,實際上上卻恰恰相反,是一樁悲劇的婚姻。王庚雖然留過學,但骨子裡依舊傳統,在他心中,結了婚的女人就不應該拋頭露面,而是應該在家相夫教子。但是陸小曼不一樣,她渴望自由,而不是被侷限在小小的家中。

因此,結婚後的陸小曼,彷彿就像失去了靈魂一般,整日無精打采的。如果這個時候王庚能多陪陪她,也許後面的事情就不會發生,但是王庚一心撲在工作上,忽略了陸小曼。甚至,當陸小曼主動要求王庚陪她出去散心的時候,王庚都會說:我太忙了,叫志摩陪你吧(王庚與徐志摩是好友)!


小曼在日記中寫道:"其實我不羨富貴,也不慕榮華,我只要一個安樂的家庭,如心的伴侶,誰知連這一點要求都不能得到,只落得終日裡孤單的,有話都沒有人能講,每天只是強自歡笑的在人群裡混。"

在這種情況下,王庚與陸小曼之間的政治越來越多,王庚甚至當眾責罵陸小曼。二人的婚姻不可避免的走向了終結,而徐志摩的出現,無疑加劇了這一過程。


陸小曼與徐志摩

徐志摩原本的妻子名叫張幼儀,是一個傳統的中國女性。二人的結合,純粹屬於父母之命,媒妁之言,徐志摩並不喜歡張幼儀。徐志摩在英國讀書期間結識了林徽因,為了追求林徽因,徐志摩選擇和張幼儀離婚,把已經懷有身孕的張幼儀一個人丟在了異國他鄉的土地上。

但是,林徽因遠比徐志摩來的理智,她明白徐志摩並不是她可以託付終身的那個男人,於是選擇拒絕了徐志摩。失魂落魄的徐志摩回到了國內,在一次偶然的機會上結實了好友王庚的妻子陸小曼。

二人倒不是一見鍾情,而是日久生情。王庚因為專注於事業,根本就沒有時間去陪伴自己的妻子,只能委託徐志摩多陪陪自己的妻子。對於王庚這個舉動,實在不知道該說點什麼好,連自己的妻子都能讓別人去陪伴。

有著共同的語言的徐志摩和陸小曼,在逐漸深入的接觸中,不可避免的擦出了愛情的火花。這一次,是真愛:

在陸小曼的眼中,徐志摩是最真的男人,與那些追求做官發財的男人都不同,他最純潔最純粹最真摯最善良最美好;徐志摩回應“我有時真想拉你一同情死去。我真的不沾戀這形式的生命,我只求一個同伴。”

然後,二人衝破重重阻礙,不顧世俗的眼光,結為伉儷。但是這樁婚姻,註定是不會被祝福的。婚後的生活,也遠不如熱戀那般熱情洋溢。徐志摩為了維持陸小曼那龐大的開銷,不得不身兼數職,往來於全國各地,最終在一個風雨交加的夜晚,墜機身亡。

而有傳聞說,徐志摩出事前,曾和陸小曼有過爭吵。


陸小曼與翁瑞午

引發徐志摩與陸小曼之間爭吵的這個人,名叫翁瑞午。翁瑞午家境殷實,是徐志摩的好友,徐志摩和陸小曼生活困頓之際,翁瑞午對其多有資助。

而且這個翁瑞午,有一手推拿的絕活。陸小曼當年為了和徐志摩在一起,不惜打掉了她和王庚的胎兒,從從此不能生育,還落下了一堆的病根。陸小曼發病時,脾氣很壞,可是隻要翁瑞午為她推拿,病痛緩解後,就像變了個人似的,說話輕聲細語,待人和顏悅色。為此,徐志摩非常感謝翁瑞午,交往也多了起來。

無法得知陸小曼與翁瑞午之間是一種什麼樣的關係,在徐志摩死後,翁瑞午就主動承擔了照顧陸小曼的職責,甚至二人還居住在一起。但是,翁瑞午卻沒有選擇和自己的原配夫人陳明榴離婚。

曾經看過一篇文章,說的是關於陸小曼與翁瑞午一個故事。解放之後的人口普查中,翁瑞午在填寫與陸小曼之間的關係之時,寫下了丈夫兩字,陸小曼瞟了一些,沒有做聲。是不是可以理解為陸小曼對於這個身份的認同?

但實際上,陸小曼又一直對外宣稱她對翁瑞午“只有感情,沒有愛情”,但是對於這份感情,陸小曼大概也是認真的。


小鎮月明

小曼的揮霍習慣繼承自他父親。 其父陸子福在孫中山的革命經費十分拮据的情勢下,慷慨解囊,傾其所有,捐助革命。他創辦了中華儲蓄銀行,後因北洋政府發行的“九六公債”發生停兌風潮而破產

其實陸小曼對徐志摩也算是真愛。徐志摩死後,陸小曼不再出去交際。死後一個多月,陸小曼寫了《哭摩》,她死時沒有留下什麼遺囑,她最後一個心願就是希望與徐志摩合葬。

1931年徐志摩墜機遇難後,陸小曼和長期為她治病的推拿醫生,翁端午在一起了,兩人風雨殘炭的相守了將近40年。

下面是陸小曼自己的一段回憶:“我與翁最初絕無苟且瓜葛,後來志摩墜機死,我傷心至極,身體太壞。儘管確有許多追求者,也有許多人勸我改嫁,我都不願,就因我始終深愛志摩。但由於舊病更甚,翁醫治更頻,他又作為老友勸慰,在我家長住不歸,年長日久,遂委身矣。但我向他約法三章:不許他拋棄髮妻,我們不正式結婚。我對翁其實並無愛情,只有感情。”——摘自《民國韻事》


萌萌八卦菌

陸小曼的父母家境殷實,在民國時期也算是有頭有臉的人物。父親陸子福(1873-1930),曾是晚清舉人,在民國期間,先後官至司長、參事、賦稅司長等20餘年。不但是國民黨黨員,而且是中華儲蓄銀行的主要創辦人之一。

母親吳曼華,是出自名門的常州人士,多才多藝,還有一手畫畫的本領。陸小曼自小喜歡丹青,受到母親的影響是相當大的。而陸小曼的名字——小曼,也是母親給起的。

在後期,陸小曼生活潦倒,她父母不接濟她,主要原因我認為是這樣的:陸小曼抗拒了父母安排的婚姻,跟丈夫王庚(陸軍中將)沒有履行完婚姻責任,逃離了這段婚姻,而投入了徐志摩的懷抱。陸小曼的這個行為讓父母顏面掃盡,父母名義上雖然沒有把她掃地出門,但實際上,斷絕了她跟家庭的聯繫,斷絕了她的經濟來源。

更嚴重的是,陸小曼是受新文化運動洗禮的女青年,思想和行為都比較開放,她與徐志摩、翁瑞午等人的感情糾葛在社會上傳得沸沸揚揚,這對從封建社會走過來,思想保守的陸小曼的父母來說,很難接受。因此,在他們心裡,是看不起這個丟人現眼女兒的。因此,早早跟她了斷,重振門風是他們的真實想法。

至於陸子福的錢財去哪裡了?現在找不出確切說法。我們只能從陸子福的生活軌跡來找點蛛絲馬跡。

在民國初年,袁世凱坐上大總統寶座時,下令逮捕了一些列政敵,其中就包括陸子福和其他很多同盟會會員。從這一點來看,在亂世民國中,陸子福可以說自身難保,人身自由受到許多限制,他的錢財被沒收也有可能。


鴻鵠迎罡

我是薩沙,我來回答。

首先,徐志摩沒有留下什麼錢。

陸小曼這人特別會花錢。

徐志摩在當時是絕對的高收入,在幾所大學打工,月收入上百甚至幾百塊大洋。

而當時上海工人月薪才10元大洋。

即便如此,還不夠陸小曼花的,基本都是月光族,甚至還賒賬。

同時,陸小曼還有抽大煙的嗜好,優質煙土價格高昂還是無底洞,有多少錢也花了。

其次,陸也已經衰敗。

陸小曼的父親早已去世,只留下寡母吳曼華。徐志摩死掉的30年代,陸家早已今非昔比。

即便如此,吳曼華還是儘量貼補這個女兒。

但抗戰開始以後,全國一團亂,加上物價飛漲,貨幣貶值,陸家區區家底也就徹底沒了。

這邊,陸小曼和徐志摩的婚姻,本來就遭到徐志摩家庭的反對。加上陸小曼之前為了和前夫離婚,果斷打胎導致子宮受損,結果同徐志摩又沒有生育,沒有為徐家做出貢獻。在徐志摩沒死之前,陸小曼就同男性按摩師翁端午不乾不淨(當時報紙大肆報道炒作),徐家早就對她非常惱怒,也不可能給什麼錢。

所以,抗戰結束,陸小曼基本就窮了,無以為繼,艱難生活

解放以後私人財產都沒了,陸小曼也就是一個普通人了,名媛的生活一去不復返了。


薩沙

她們那一代好多人坐吃山空不事生產,祖先都是大名人,如張愛玲的繼母是總督女兒,最後同張父窮困潦倒到變成貧民五保戶,成上海最窮的人,陸小曼吸毒,那個娶她都要破產的,反正好奇怪,清未民初出世的這一班最有名的名人後代下場都是窮困潦倒很慘的,完全遺傳不到祖先的厲害,陸小曼畫山水畫很好,有大家風範欣賞價值。


嘉哥64

這就是一代奇女子陸小曼的最後歸宿。


真假說歷史

陸小曼的父親陸定是中華儲蓄銀行的主要創辦人,是孫中山先生同盟會會員,其將所有資產全部捐獻給了同盟會,用於革命,母親吳曼華至晚年尚需陸小曼照顧,可見其父沒有為她們母女留下多少財產。

陸小曼20歲離開學堂嫁給王庚,王庚是個事業型男人,不懂得風花雪月,浪漫情懷,陸小曼若不去追求那些詩情畫意的愛情,她的生活可能會不同,但那又不是真實的她。22歲時認識徐志摩並於之發生婚外情。23歲不顧身懷有孕,打掉胎兒,堅決於王庚離婚,嫁給徐志摩。而徐志摩是個什麼樣的男人呢?

徐志摩的結髮妻子張幼儀,在身懷六甲時被強迫要求離婚,她毅然生下孩子獨自撫養,給了徐志摩自由,也給自己一片全新的世界,晚年在陸小曼生活拮据時,慷慨解囊相助,留下一段佳話。而徐志摩心心念唸的林徽因果斷拒絕這個浪漫詩人的愛情,選擇更適合自己的梁思成,林徽因的才情智商根本不是哪個男人能駕馭的了得,前有徐志摩後有金嶽霖,最終選擇能給她安全感和幸福的梁思成。

陸小曼不折不扣是愛情的犧牲品,徐志摩的家人把財產給了張幼儀,徐志摩把愛情給了可望不可及的林徽因,陸小曼得到的只有遺憾和失去自我!

徐志摩因飛機失事去世,陸小曼開始個人繪畫生涯中比較輝煌的一段歲月,開始與翁端午同居,而同居在任何社會背景下都是不被認可的,翁端午教會陸小曼吸食鴉片,從這即可窺見她晚年生命必將不幸福。

陸小曼是個美女,才華出眾,家事背景不錯,只可遇人不淑,釀成悲劇式結局。


藝騰

陸小曼和徐志摩婚後生活並不富裕,因為兩人的婚姻有第三者插足的色彩,在當時社會上傳得沸沸揚揚,對於有一定社會地位及聲望的徐陸兩家來說都是有辱門楣的事情,甚至兩人的婚禮上證婚人也是徐的恩師梁啟超正色告誡徐志摩要潔身自好,弄得徐相當尷尬。這樣的婚姻,自然得不到兩個家族的大力經濟支持。記得陸小曼在文章中寫道,得知泰戈爾來華要住她和徐志摩的新家時,她樓上樓下地打算為客人安排居住的地方,都不滿意,為房子的窄小和佈置簡單惴惴不安。這當然有陸迎接遠方貴客極盡考究的原因,也反應出兩人當初的經濟情況。陸又是花錢大手的人,徐在生前為了支撐家裡開支拼命寫稿賺錢也是事實。徐志摩去世後,陸伴隨寡母生活,當時陸家已家道中落,絕大部分錢財都被其父捐給了中國資產階級革命活動。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