番禺大穩村環境怎麼樣?

qqstar

都說番禺大穩村是廣東最美生態鄉村,答主去的難道是個假大穩村,有去過的客官幫忙鑑定一下。



我們還是導航去的,那天進番禺大穩村的路上排滿了車,兩邊綠油油的大棚菜園接天連地,還有年輕的村民在做志願交通員,竊以為裡面有許多規劃和管理,內心頓時充滿了對一個最美嶺南古村落的期待。
村口船塢的大媽們戴著斗笠已在招呼客人。
農家菜、路邊小吃、農民瓜果攤檔、河涌草船以及宗祠,典型的嶺南古村落特色。農家後院的作物,家裡種的無農藥,他們吃得,我們也吃得。 一見這胖大媽的架勢,就有一種莫名的信任感,覺得她的東西一定很實在。


可惜,所有的期望只是在村頭烏蓬船和菜農小販處略略熱鬧了一剎那,之後便被熾熱的陽光、泛黃的河涌、城鄉結合的新樓以及沿途的雜亂給搞懵了,聯想起剛去過山朗水秀、規劃有致的徽州,廣東嶺南的村落保護被甩不止幾條街。

幸虧路上偶遇了這位正在忙得熱火朝天的大媽。堆滿了木條的柴火房內,鐵皮煙囪、大鐵鍋、熱氣騰騰的雞鵝,以及簡陋的木板桌上的一隻只鋼盆,這陌生又熟悉的場景,好像把人拉回樸實的農耕年代。

這位大媽則讓人想起阿慶嫂的經典唱段:“壘起七星灶,銅壺煮三江。擺開八仙桌, 招待十六方。 來得都是客, 全憑嘴一張。” 大穩村大媽是全憑鍋一頂,開鍋的一瞬間,大媽開心,拍的人也開心。


飯菜做好,男人們入座,就這樣一地水漬地吃開了。也許對村民們來說,這樣才生活得淋漓暢快,日子才過得有滋有味。

好在遇上了這些實在可愛的大媽們,原本期待很高卻落差很大的大穩村之遊還不算太糟。


SophyJiang慢旅繪

東湧(大穩村),是一個週末出遊好去處。

如果選擇搭乘公共交通過來,有兩個選擇:

坐地鐵4號線到黃閣汽車城,然後在“汽車城地鐵站”這個站乘坐南38路公交車到東湧中學,下車後走600米左右。

坐地鐵3號線到番禺廣場,出站轉乘番11路或番141路公交車到綠色長廊站下車,而後步行200米左右。

由於是好幾個人一起出遊,沫沫這次選擇搭車過去,在南沙港快速市南出口下高速,跟著導航開一段路就到了。

沿著道路往前走一段,即可看到東湧綠道溼地公園驛站。驛站這邊有單車出租。遊客在長廊可以騎單車,或者漫步。

驛站旁邊,就是沫沫此行的目標,瓜果長廊。長廊兩旁,種植了各種農作物,甚至還有荷塘。而長廊的上方,搭了竹架子,一些藤生瓜果生長其上,遠遠望去,壯觀、舒心同時在心頭湧現。

略略看了一下,瓜果長廊主要由錦屏藤、粉寶冬瓜、蛇瓜、超長水瓜、大酒葫蘆、鐵柱冬瓜、秤砣瓜、百香果等植物組成。有些植物我們也曾經有見過,但當這些瓜果成片成片地出現,又是另一番風景。

長廊的兩側,也有這些植物的介紹,讓遊客可以瞭解到自己現在看到的植物是什麼,有什麼作用。

比如錦屏藤,又名蔓地榕、珠簾藤等,原產於熱帶美洲,是多年生藤本植物。錦屏藤最特別的地方就在於它會從莖節的地方長出細長的紅色氣根。錦屏藤是常年綠色植物,一年四季皆可觀賞。當微風拂過,氣根微微飄動,形成一股紅色的波浪。

長廊兩側,還種植了一些農作物,還有許多花,遠處還有荷塘。秋冬季節,荷葉已經枯萎,望過去只有淤泥,不知水底是否還有蓮藕。路邊還見到了許久未曾見過的香蕉花。

在長廊附近,有許多農家餐廳可以用餐。其中有一些還可以自己去採摘蔬菜,讓餐廳烹煮。在東湧綠道的停車場附件,好些村民擔著自家種的蔬果、農家雞鵝在售賣,價格也不貴。

來到東湧,有一種小吃一定要嚐嚐。疍家"撐粉",是當地的一種特色小吃,撐粉用天然馬蹄粉代替硼砂鹼水,加入豬油、豬肉、臘肉、蝦米、瑤柱、香菜等材料製成。製成之後的撐粉可以用湯煮、香煎,或是放些豆芽炒撐粉,各有各的風味。不過撐粉味道比較淡,習慣重口味的人可能吃不慣。


陽光下的沫沫

環境很不錯啊,它可是東湧水鄉的重要組成部分,特色農業觀光是個好地方,可以帶著家人或者小夥伴們採摘果蔬等,還可以自己動手燒菜、燒烤……東湧綠道老漂亮了,



一邊是小河溝、不遠處還有水車呢,有力氣可以去感受下,另一邊則是各種美麗的花兒,特別是向日葵,很是壯觀。綠道是搭的木架子,各種瓜果讓你目不暇接,



葫蘆、蛇瓜……老多人過來拍照了!還有個大穩村博物館,展示了很多農具,猜猜自己認識多少?兒時有用過嗎?此外還可以坐船遊覽、聽他們唱唱漁歌,也是一種享受!東湧農耕已經有上千年的歷史了,也算是個很有歷史印記的地方,值得一去!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