莫鷺說易經第二講之易經與道德經之間的神祕關聯

在上一講中,我們瞭解了易經在最初時代的發展以及最基本的科學原理,第一講中我說道易經首先是結合了基礎數學、基本幾何學、統計學與哲學辯證法,另外還包括了一些相對論的元素。那麼在第一講中實際很出乎我的意料,居然有那麼多朋友喜歡,僅僅一篇的收藏比在百家一年的關注都高。那麼在第二講中我先來回答一下上一講中精選出的網友提出的問題(因涉及隱私以下不提及網友暱稱)。

其中一位網友問,難道只是衝與合的關係嗎?

其實回答這個問題首先我們先了解衝與合究竟是一個什麼樣的關係。衝與合本身就是存在必然聯繫的,但是我們藉助孫子......這個子依然讀三聲,春秋時期的兵法大家。孫武在《孫子兵法》的開篇,還有每一篇都必然會提及的一句話是“對立也是相對的統一”。對立與統一看似是充滿了矛盾的兩個極端,但是實際上就好像一對並蒂蓮一樣,就連老子......還讀三聲。老子也在道德經提及了“天下皆知美之為美,斯惡已。皆知善之為善,斯不善矣。”意思是說自從有了美的概念或者標準,那麼醜的形態也就應運而生,善的概念誕生之時,不善的行為也就隨之出現。

所以這位朋友所問的衝與合的關係,其實這個關係也是一種世間萬物的彼此相依的形態,但是如果我單單的說對或者不對,那麼也並不全面。其實這是一個簡簡單單幾個字,但是又蘊藏了十分深的問題,要深入講解的話,這裡的篇幅恐怕不夠也與我的標題不符,所以想要深入的去辯證這個問題,《道德經》中第二篇就對這個辯證法有詳細的講解,各位可以在那裡找尋答案。

最後依然感謝這位網友的提問。

莫鷺說易經第二講之易經與道德經之間的神秘關聯

還有一位網友提出我上一講的兩儀與四象的來源及出處的錯誤,這裡我是需要解釋一下。可能是本人措辭問題,沒有把那段話描述清楚,我的本意是說歸藏的發展就好比是太極與八卦的這個相生的關係,起到了十分重要的推進作用。

不過依然十分感謝這位朋友的提問。


言歸正傳,上一講中,我把很多的篇幅用在了《道德經》方面,道德經之中所提及的辯證法以及哲學推論法都在為易經提供了十分堅實的理論基礎。可以說之前的《易經》可以理解為是一種玄幻不可學的神學,而通過道德經作為理論基礎與指導思想以後,易經之中的推理和演變就成為了順理成章的事情,看上去是那麼的合理而且便於理解。

所以對於初學者來說,要學習易經的話總是喜歡先去看《易經》然後開始背六十四卦,其實這是一種十分可笑的學習方法,這樣不但最終學不會易經而且甚至把易經學死。而且最後背了半天幾天以後又忘了一半,再過幾天忘得也就差不多了。這樣不但在現實中解決不了任何的實質性問題,而且會走上歧途。

《易經》的本身玄妙之處並不在於八個自然元素如何進行排列如何。而是每一個卦象中共有六爻,每一爻都有其既獨立又統一的卦象講解。所以即便背下來六十四卦的名稱之外,每一卦的每一爻再背下來的話,那幾乎是一個得用一輩子都不一定能完成的任務。

所以如果想要真正的學會《易經》必須得先學《道德經》。這兩部著作中又隱藏了什麼樣的必然聯繫呢?

莫鷺說易經第二講之易經與道德經之間的神秘關聯

在《道德經》中,作者不止一次重複自然運行法則。這個宗旨套用到《易經》之中就容易理解一些,易經的八個卦是☰乾為天,☷為地,☲為火,☵為水,☶為山,☱為澤,☳為雷,☴為風。這八樣都是我們日常很容易見到甚至是必見到與感知到的八個元素。《易經》的原理就是通過將其中的兩個自然元素進行排列組合,通過這兩種自然元素的組合並且產生的結果作為卦象依據。比如《易經》中有一人人都不想開出的卦叫做澤水困卦,這就是將澤與水相結合,那麼這兩種物質在現實中結合結果呢?就是吃人的沼澤,一旦踏進去就好像半條命已經懸了。

在自然運行的法則之中,《易經》的卦象還有一個物極必反的法則在當中,我們現實中不論是書本上還是影視作品中,總會聽到“九五之尊”這個詞彙。其實“九五之尊”這個五本就指的是易經卦象中的第五爻。其中陰爻為六,陽爻為九,從最下面開始就是初然後是二、三、四、五、六這樣排一共六爻排出一個卦象。一卦最尊貴的位置實際上就在五上,而不是最上方的六。

因為物極必反的法則,最高位的往往是最危險的,所以以五為尊同樣代表了一種恭謙。位高權重又不失恭謙,所以九五的這個位置通常在易經中也會被比喻為帝王。

而在《道德經》中,作者也不止一次的強調類似“適可而止”、“知足常樂”、“物極必反”這樣的警戒。如果說《易經》的卦是以不變的形態出現的話,結合《道德經》之後,就會展開無限的延伸。所以您如果現在剛剛拿起《易經》開始學習的話,聽我良言相勸,在學習《易經》之前必得先學習並學會道德經。

莫鷺說易經第二講之易經與道德經之間的神秘關聯

這個道理就好像我們常常認為古代算卦是道士的專利,其實並非如此,《易經》是結合了中華古代的民間智慧所著的著作,但是影視中或者民間傳說中又包括部分史書記載,算卦的多為道士,其實就是這個意思,道士先去學習道德經,那麼對於易經的變化與發展就會掌握的更加準確,拿捏得更加細緻所以卜卦或者學習易經在古代僅僅是道士的專利這其實也是一個千古的誤區。

那麼今天這一講就到這裡,雖然會顯得很短,但是為了便於您真正的學會易經,我不能一開始就講的很深很快,另外如有不到之處還望各位多多批評指點。


編外的話:

算卦卜吉兇自古就有,這裡面確有一些不為人知以及現代科學依然不能解釋清楚的禁忌在其中,還是那句話,算卦不是類似心理測試的遊戲,更不是兒戲,古人說的倒黴鬼離不了卦攤兒那也不說閒著沒事說著玩的。

還有,《易經》算卦如今依然達不到類似影視劇中神仙那樣隨便掐指一算就前知五百年後知五百年那般的神奇,至少現在還沒有準確的消息曾出過這麼樣一位高人。

易經可以做到的是解決一些您現在所遇到的重大決策性問題,如有以下的需要,您可以下面留言,我將盡自己所能為您解決。

  1. 戀愛方面問題,比如兩個人已相識很久,但是現在情感遇到波折,對於今後是否能走到一起可以求卦。

  2. 婚姻問題,比如兩個人目前婚姻近況不好,性格不合,不知繼續走下去是吉是兇。

  3. 事業問題,比如公司重大投資決策,重大人員調動決策,或者搬遷以及轉型等問題。

  4. 個人問題,比如面對兩種以上的工作選擇,或者想要辭職,或者自己是否該創業等問題。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