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度」中美貿易戰 到底怎麼看?

「深度」中美贸易战 到底怎么看?

「深度」中美贸易战 到底怎么看?

中美貿易戰,正愈演愈烈!

專家解讀,媒體文章,林林總總,眼花瞭亂……

有人建議老詹,你搞了幾十年經濟報道,據說善於通俗解讀,咋不寫篇文章,通俗明白將這場貿易戰說清楚呢?

試試吧,爭取2000字以內,說清主要問題。

A

A特朗普為何要挑起這場貿易戰?

「深度」中美贸易战 到底怎么看?

特氏此番發難,主要動因有三。

其一淺層原因:一為縮小貿易逆差。2017年,美國對華貨物貿易逆差達2758億美元(美方統計為3752億美元)。特氏希望,此戰能夠減少逆差1000億美元。

二為國會中期選舉。特氏上臺前曾承諾,一要減稅,二要減逆差。稅,已經減了;這下該減逆差了,否則,11月國會中期選舉,如何交待?

其二深層原因美中之戰,非打不可,早遲而已。世界第一大經濟體與第二大經濟體之間,怎麼可能長期和睦相處?尤其近些年中國迅速崛起,勢頭強勁,非但美國,西方發達國家全都有些急眼了。

2017年,中國GDP達12萬億美元,相當於美國63%,且中國經濟增長率6.9%、遠高於美國2.3%。按照6%左右再增長十年,即大約在2027年前後,中國即有望取代美國,成為世界第一大經濟體,站上世界之巔。在此背景下,美國試圖重演1980年代美日貿易戰之舊例,以遏制中國復興。

1980年代,美國總計向日本發起了24例301條款案件調查,大多以美國提出改善貿易失衡的訴求,幾乎全部迫使日本政府做出讓步和妥協。

其三個人原因素:特朗普就是一商人,從不做虧本生意,其行事作風,與過去總統極不相同,此人一再聲稱自己只當美國總統,不當世界總統。有利美國之事,拼命幹,堅決幹,不回頭地幹。此番貿易戰,顯然很不合常規,很不講規矩也很不講道理,也只有這位商人總統能幹得出來。

B

B打貿易戰就是增加進口關稅嗎?

主要手段,確實是增加進口關稅。美國希望此舉達到兩個目的:

其一,減少中國對美出口。一旦增加關稅25%,中國貨在美就會漲價,有的甚至賣不出去。中國出口必然減少,進而逆差減少。

其二,降低中國進口關稅,如果中國降低關稅(如某些媒體所言),美國貨在中國就會降價,出口必然增加,進而減少貿易逆差。

C

C美國這兩個目的能達到嗎?

第一個目的,可以達到。因為,增加關稅,中國東西貴了,對美出口,必然減少。

第二個目的,不能辦到。降低美國貨物進口關稅,中國決不能同意。比如,汽車關稅從30%降至15%(如某些媒體曾謠傳),美國汽車就會更加便宜,大量佔領中國市場,這對中國汽車產業將造成巨大沖擊,我們當然不能答應。

D

D、美國為何要打響第一槍?

「深度」中美贸易战 到底怎么看?

特朗普原本以為,一提出增加關稅,嚇唬嚇唬,中國就會服軟,趕緊降低進口關稅,讓美國產品大量進入中國,從而降低逆差。然而,中國不為所動,宣稱將採取對等措施,以牙還牙。美見威脅不成,於是宣佈500億美元加稅方案,打響了第一槍。

E

E、中國應對得如何?

相當果決,非常漂亮!就在美方宣佈500億美元加稅方案後,中方立即宣佈,同樣對美500億美元進口商品加稅。梳理清單發現,商品主要分為三大類:農產品(大豆為代表)、汽車以及化工品。中國此番反擊可謂精準、有力。選取14類106項商品,體現三原則:

一是這些產品大量出口中國。中國是美國大豆的第一大出口市場,美出口總量約62%銷往中國。去年,佔其對華農產品出口額58%。這次對美大豆等農產品加徵關稅,毫無疑問使出了“撒手鐧”,將對美國農業市場產生巨大沖擊。

二是產品產地主要來自特朗普票倉。既然你是為了國會中期選舉,我就針對你票倉地區商品重點加稅,引起選民不滿,讓你搬起石頭砸自己的腳。

三是產品具有可替代性。比如大豆,中國完全可以從俄羅斯等其他國家進口,當今世界,只要你肯出錢,哪有買不來商品?

F

F、美國又提出1000億美元大單,中國怎麼辦?

當然是一如既往,應戰到底!

顯而易見,這回中美是要死磕了,這也是特朗普這傢伙的一貫風格。我們倘若服軟,必將前功盡棄,蹈日本之覆轍,不但在此番貿易戰吃虧,而且對於中國偉大復興的強國夢,也是一種阻遏和打擊,我們當然不能退縮。

特朗普一上臺就承諾,要讓美國重新強大,中國無疑是其實現承諾的最大障礙,物氏已視中國為其執政和連任的眼中釘,必欲置之死地而後快。中美貿易戰既然已經打響,而且是由美方挑起,開弓沒有回頭箭,這一回,咱們一定強硬回擊,應戰到底!

摁住這老叟,進去瞅一瞅

營養又爽口,全是唐僧肉。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