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周時期的鬼方是什麼國家,有考古發現嗎?

樂唯

鬼方是古代少數民族部落或者國家。《詩經》、《易經》、《竹書紀年》等都有記載和鬼方作戰的紀錄。

通俗認為鬼方就是來自北方的遊牧少數民族。但是也有專家認為鬼方是指南方荊楚地區的國家。以史為鑑簡單介紹一下兩種說法。

一,北方說


漢唐時期的史學家如:楊雄、班固等人認為鬼方就是西北地區的部落或者國家。

王國維的《鬼方獫狁考》也認為:鬼方位於今陝西西北部、山西北部和內蒙古西部,古代中國北方遊牧族之一,是商朝時期的外患。

《易卦·爻辭》上說:“高宗(武丁)伐鬼方,三年克之。”

鬼方常與昆戎、洛泉、昆夷、緄夷、串夷等混用。在商朝有許多小國都稱“方”,例如:土方、呂方、苦方、龍方、馬方、蜀方、盂方等。

王國維從地理分佈及音韻學方面進行論證,證明鬼方、混夷、獫狁就是後世所說的所謂匈奴,屬同一族的異譯。

二,南方說


宋元時期,朱熹等學者認為鬼方應該是在南方。

1,詩經商頌中對殷商功績的歌頌裡提到:“奮伐荊楚。”但沒有提及鬼方,但是史記中提到武丁伐鬼方而沒有荊楚。

於是學者猜想鬼方=荊楚。

2,《竹書紀年》記載:“(武丁)三十二年,伐鬼方,次於荊”。

學者根據這一記載認為,一年兩次出兵,先伐鬼方,接著伐荊,在當時的條件下,只能說明鬼方和荊離得不是很遠。

荊就是湖北的古稱,那鬼方肯定距離湖北不遠。

3,根據屈原、宋玉的歌賦,中原各國記載,春秋戰國時期楚國就以喜好鬼神著稱。

大思想家王夫之在他的著作《周易內傳》中認為:“楚人尚鬼,故曰鬼方。



具體鬼方是在南方還是北方,期待諸位學界的進一步考證。


以史為鑑

鬼方是商周時期位於我國北方的遊牧民族,早在史前就生活在北方的印歐族群,經常侵擾中原地區。

周武王滅商以後,將鬼方放逐至山西涇河、洛河以北,令其按時進貢。後因周朝鎮壓東部的準夷的叛亂,從而放鬆了對鬼方的控制,鬼方部落趁機侵擾周朝鎬京,為了消除威脅,周康王命令盂領軍進攻鬼方部落,經過兩次大規模的戰爭,大獲全勝,周朝西北邊疆獲得安定。

考古發現----李家崖鬼方都城遺址

1983年,經考古確認,李家崖古城遺址為鬼方都城遺址,在古城中發現出土了大量商至漢朝的石器陶器青銅器,城中房址道路清晰可辯。



21世紀以來,經過我國、原蘇聯、蒙古的考古發掘和研究工作,證明了鬼方部落遷到了南西伯利亞貝加爾湖至巴爾喀什湖一帶。


看史界

鬼方這個部族,看名字似乎可怕,難道是鬼國嗎?其實並不神秘,鬼只是中原的寫法,也有寫成媿、嬇、隗、歸的,今天的隗姓或許和鬼方還有那麼點關係。

鬼方是殷商西北方的部族,王國維先生在《鬼方獫狁考》中考證,鬼方大概位置是今天的陝西西北部、山西北部和內蒙古西部。《周易》說:“高宗伐鬼方,三年克之。”高宗即商王武丁,全盛時的殷商攻打鬼方居然要三年才能戰勝,可見鬼方實力之強。

有人認為鬼方是南方部族,理由是今本《竹書紀年》說“高宗伐鬼方,次於荊”,荊是南方的荊楚,那麼鬼方也在南方。但今本《竹書紀年》是偽書,不能成為依據。另外清人王夫之在《周易內傳》中也說:“楚人尚鬼,故曰鬼方。”這更屬於望文生義了。

商朝末年,周公季歷也曾討伐鬼方,一戰俘虜了十二個小王。大約也是在商朝後期,一部分鬼方人南遷到淮水北部,建立胡國。胡國屢見於甲骨文和金文,一般寫作“害夫”,從中可以得知周初胡國就與周室有戰爭;後來臣服了周王室,春秋還有個公主敬歸嫁給魯襄公做夫人,生下了太子野。

鬼方留在舊地的在周朝被稱為赤狄。赤狄在春秋前期生是非常浩大,赤狄的留籲部一度南下滅亡邢國、衛國。周襄王也和赤狄的公主聯姻,但赤狄公主私通王子帶,周襄王反而被驅逐,之後在晉文公幫助才即位。赤狄總共分為皋落氏、廧咎如、潞國、甲氏、留籲、鐸辰六支。其中最強的又是潞國。

當時晉成公為了拉攏潞國,把女兒嫁給潞國國君嬰兒。但潞國的權力被執政酆舒把持,酆舒卻是個親秦派,不但殺了晉國公主,還傷了國君眼睛。晉景公就派大夫荀林父把潞國滅了,赤狄部落馬上變成了一盤散沙。

第二年,晉國大夫士會就滅亡了赤狄的三個國家:甲氏、留籲、鐸辰。到公元前588年,晉國大夫郤克和衛國大夫孫良夫又聯合進攻赤狄最後一個部落廧咎如,至此赤狄政權被徹底滅亡。

感謝閱讀!


林屋公子


鬼方是商周時期,我國西北方的少數民族,算是北方遊牧民族。

在古書裡,鬼方是一個國家,但是他們具體產生了多久的政權,這個從考古上還無法考證。

《易·既濟·爻辭·九三》說“高宗伐鬼方,三年克之。”

《周易集解》引虞翻曰:“高宗,殷王武丁。鬼方,國名。

引幹寶曰:“高宗,殷中興之君。鬼方,北方國也。


先秦史學家沈長雲在《獫狁、鬼方、姜氏之戎不同族別考》一書中認為:“鬼方早在殷代中期就居住在今晉南

”。

而這個觀點,也普遍獲得了各位先秦史學家的認同。

鬼方相對於商朝,就相當於匈奴相對於漢朝,都是邊塞地區的遊牧民族,朝廷的外患。


在先秦時代的古典中,《易經》、《詩經》等,多次提到殷、周統治者曾與“鬼方”發生爭戰。

既然能夠與朝廷發生戰爭,那起碼也是個擁有一個不小的政權的國家,只是史書上記載不詳。

而且到了東周時代,鬼方所在地,也基本上成了諸侯國。

因為鬼方屬於遊牧民族,可能遷徙走了,也可能被漢化了,反正鬼方這個名字,伴隨著歷史,湮滅了。


戲曲說

據史料記載,鬼方是夏商時居於我國西北方的少數民族,還在匈奴之北。在周時從西北方進攻過華夏,春秋之後又被稱為丁零。

因為商周時期記載不詳,後世對這個族群研究成果爭議頗大,有認為發源於遼河的,有認為發源於西南的,還有人認為是西羌人一支。


對別酒怯流年用戶

鬼方是北方的一個少數民族,先秦時的文獻易經、詩經中多次提到殷周就有與鬼方發生戰爭的記錄,有記錄殷高宗伐鬼方,打了三年才取得勝利,說明鬼方實力還是很強大的。

鬼方是殷時西北邊疆的國家。位於陝西西北部、山西北部和內蒙古西部一帶,屬於北方的遊牧民族。有一說是鬼方戰敗後就逃亡遠方,也有說鬼方戰敗後逐漸融入各民族。

我覺得鬼方就是千百年來不斷與中原戰鬥不止的匈奴民族,也是我們中華民族的一部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