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起跑線》對現代教育孩子有什麼啟示?

《起跑線》是薩基特·喬杜裡執導的劇情片,由伊爾凡·可汗、薩巴·卡瑪爾等主演,於2017年5月19日在印度上映,2018年4月4日在中國上映。

《起跑線》對現代教育孩子有什麼啟示?

影片探討了印度社會的教育問題,在故事設置上很套路,但這種套路對於觀眾來說卻十分有效,憑藉著嫻熟的敘事模式,一下子就能擊中觀眾的情感命門。

這部影片反映了當下印度國內父母為了讓孩子受到良好的教育,贏在起跑線上,不惜一切代價讓孩子近名校的社會現實。

網上流傳關於印度電影到中國的段子——“先是來了《摔跤吧!爸爸》,接著《神秘巨星》上演《離婚吧!媽媽》,現在熱映的《起跑線》則是《加油吧!孩子》。”電影男主角是新富階層,就很悲催的扮演了“暴發戶”的角色。“貴族”的孩子輕而易舉就能上的好學校,他這樣的有錢人也只能靠弄虛作假和一幫底層窮人競爭稀缺的上學名額。

《起跑線》對現代教育孩子有什麼啟示?

近兩年,進入中國市場的寶萊塢電影,《摔跤吧!爸爸》、《神秘巨星》、《小蘿莉的猴神大叔》等影片不僅票房大賣,還在影迷中引起關於女性意識、男女平等等廣泛的話題討論。《起跑線》同樣聚焦於熱門社會話題,關注了印度的教育體系,從而引發關於教育資源分配不均、貧富階級分化等問題。

該片講述了一對中產階級夫婦為了讓孩子能夠從小就獲得最好的教育、為求女兒得到最好的教育,不惜花費任何代價將其送至印度最好的私立學校的故事。走上人生巔峰而絞盡腦汁擇校的故事。

《起跑線》對現代教育孩子有什麼啟示?

其實,很多時候教育不光牽扯到孩子,還與父母的社會地位、金錢實力有很大關係,這是很可怕的。特別是在北京這種大城市,教育的成本就更大了。我比較同意片中那位父親的觀點,上什麼學校不重要,最重要的是要學會做一個什麼樣的人。

教育,只是一個切入點,《起跑線》以小見大,聚焦了印度社會現實的沉重話題,從多個維度探討,包含孩子成長、擇校問題和教育現狀,具有揭露現實的說教意味。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