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為俄羅斯總統,普京上臺以來有哪些失誤?

lea822

在葉利欽執政期間(1991—1999年),採取親西方政策,自由化西方式發展模式,結果導致了俄羅斯的政治動盪、經濟危機:將近一半的人生活貧困,失業率、犯罪率上升,官僚特權、貪腐現象嚴重。普京自上臺以來,通過6年的改革使俄羅斯得到了有效的治理,也使得俄羅斯的發展步入了正軌。



普京把俄羅斯從再次解體的邊緣拉了回來,這打破了當時西方經濟學家的預言,“不管誰當俄羅斯總統都無法改變現狀,俄羅斯仍然是一個在精神上和政治上都陷入崩潰的國家”。看看西方經濟學家的預言,就能想象的到當時的俄羅斯處於一個什麼樣的境地,“內憂外患、內外交困”,都不足以形容。

普京執政以來,對俄羅斯的貢獻是巨大的,這一點是毫無疑問的。西方媒體稱其為“獨裁者”,那不過就是西方的政治需要、輿論宣傳而已。如果說“獨裁”,世界上還有比沙特更獨裁的國家嗎?怎麼就不見西方批評沙特?“獨裁”,不過就是西方的工具而已,有需要就拿出來用,不需要就拋在一邊。沙特是美國的小弟,西方自然不會管它是不是獨裁。


普京執政,最大的失誤就是:沒能夠抓住最佳時機,改變俄羅斯的經濟結構。俄羅斯經濟結構單一,主要依靠能源出口:石油、天然氣是其最大的經濟來源。在世界石油價格居高不下的時候,俄羅斯的經濟增長率連續6年保持在了6%—7%的水平。普京沒有抓住這6年時間,實現其經濟結構多元化發展:油價下跌,使得俄羅斯經濟發展緩慢、下滑,甚至是倒退。

普京倒是認識到了俄羅斯經濟的最大問題,開始調整經濟發展結構,朝經濟多元化方向努力,但是無疑錯過了最佳時機。到現在,俄羅斯雖然在這方面取得了點進步,然而俄羅斯經濟仍是一塊短板,離真正的多元化經濟結構還差的太遠。


第二,外交政策。普京在上臺之後,獨聯體國家是其外交最重要的目標。雖然一改葉利欽的外交政策,但是其仍把西方作為外交的主要方向:加入北約、與西方國家加強各領域合作等等。也就是說,普京仍想成為西方中的一員。結果很現實:北約繼續東擴,西方照樣打壓俄羅斯的戰略生存空間。與亞洲、拉丁美洲、非洲等各國展開的多領域合作,實際上就是普京在西方碰壁後的無奈之舉。

普京在最初上臺的幾年期間對發展中國家不夠重視,是其外交的一大敗筆。西方從根本上就敵視俄羅斯,普京對這一點沒有清晰的認識,影響的不僅是俄羅斯的國際影響力,還有俄羅斯國內經濟發展。


第三,烏克蘭問題。普京的戰略沒有問題:成為多極化世界中的一極,這是世界格局的發展趨勢。普京在執行其國家安全戰略上的方式,有些問題。在烏克蘭問題上,西方扶持親西方的尤先科上臺,俄羅斯扶持親俄領導人上臺,使得烏克蘭分化更為嚴重,也使得俄羅斯遭受更為嚴厲的制裁。當然了,就是沒有烏克蘭問題,西方也會尋找其它藉口制裁俄羅斯:英國藉口“間諜中毒案”就是個很好的例子。

西方推動烏克蘭加入北約,這是北約東擴計劃,針對的就是俄羅斯。對付北約這一舉動最有效的手段是:使烏克蘭保持中立,而不是讓烏克蘭倒向俄羅斯。俄羅斯在尤先科街頭遊行時,未能給予烏克蘭政府大力支持,使得尤先科得以上臺,這是俄羅斯的最大敗筆:將事態扼殺在萌芽之時,是處理問題的最有效手段。

烏克蘭問題,使得俄羅斯的國際形象受損,也使得其它獨聯體國家產生了對俄羅斯的不信任,這是普京失誤的地方。普京在烏克蘭問題上,最值得驕傲的地方就是:果斷出手,拿下了克里米亞。在前期先機盡失的情況下,也算是扳回半局。



第四,反腐問題。普京前期的反腐工作取得了很大效果,然而隨著俄羅斯經濟的逐漸恢復,新的腐敗問題又出現了。俄羅斯的官僚貪腐與其政治結構有關,普京沒能夠將腐敗控制在民眾可接受的承度內,治標不治本,也算是美中不足。貪腐不可能徹底消除,包括美國等西方國家在內。將其控制在百姓可接受的範圍內,就是成功。

普京的反腐工作,仍然任重而道遠。



結束語,儒道之主認為:普京給俄羅斯帶來了希望,挽國家於危難之中,是其最大成就。另外,俄羅斯拿下克里米亞與美國等聯軍打伊拉克沒有本質上的區別,都屬於侵略行為。只不過是結果不同:美國打完扶持了伊拉克傀儡政府,而俄羅斯卻控制了克里米亞。


儒道之主

一、國內政策的失誤

1.對待葉利欽。普京看似強勢,是著名的鐵腕總統,實則俠骨柔情,有恩必報。但是這種有恩必報的品質,在普通人身上值得讚美,但是對於一個大國總統來說,則是一個缺陷。1999年,葉利欽將普京火線提拔為俄羅斯聯邦總理;2000年,葉利欽又提前辭職,任命普京為代總統。普京成為俄羅斯總統以後,對葉利欽依舊十分尊重,照顧有加。但是,葉利欽將俄羅斯經濟總量從5500多億美元,經過休克療法治理到1957億美元,本人及其家族貪腐嚴重,可以說是俄羅斯貧弱的罪魁禍首。辭職之前,葉利欽的支持率已經跌到了2%。葉利欽能夠安享晚年,皆因普京的有恩必報!

2.沒有改變俄羅斯經濟對石油的依賴。2000-2008年,在普京第一、二任總統任期內,俄羅斯經濟平均增長率為6%,是俄羅斯經濟的黃金時期。但是普京的能力更多的在政治領域,對於經濟方面所知有限。普京曾經對俄羅斯經濟做出一定的改革,但是並沒有完全走出對石油的依賴。2015年,俄羅斯經濟出現-2.83%增長,一方面由於因克里米亞問題美國的經濟封鎖,另一方面也是因為國際原油價格下降導致。2015年,俄羅斯出口石油總額895.76億美元,同比下降41.8%。

二、國外政策的失誤

1.對烏克蘭問題。橙色革命以後,烏克蘭政權完全倒向西方,處處與俄羅斯作對。烏克蘭與俄羅斯同為前蘇聯加盟國,又同屬斯拉夫民族,都地處在在東歐平原。可以說,烏克蘭是俄羅斯最後一道屏障,失去了烏克蘭,俄羅斯完全暴露在北約的兵峰之下!2014年,普京接納克里米亞,實際上是對烏克蘭的懲罰與警告。然而,烏克蘭總統波羅申科卻在錯誤的道路上越走越遠,強烈要求加入北約。對待烏克蘭,普京確實手下留情。烏克蘭加入北約以後,對俄羅斯是災難性的影響。普京應該更加強硬,避免烏克蘭加入北約。

2.對敘利亞問題。2015年,普京命令俄羅斯7萬大軍,開進敘利亞,並且恢復了塔爾圖斯海軍基地,新建了赫邁米姆空軍基地。但是普京此舉,完全是被迫無奈。通過橙色革命,烏克蘭和格魯吉亞與俄羅斯鬧翻,白俄羅斯也與俄羅斯若即若離。北約東擴,波羅的海三國成為了圍堵俄羅斯的前線,地緣環境空前惡劣。出兵敘利亞完全是無奈之舉,是為了打破美國為首西方國家的圍堵!但是,敘利亞2011年開始內亂,如果普京早日出兵,也就不會有今天美國在敘利亞的駐軍,能夠把握更多的主動權。

3.被特朗普甜言蜜語迷惑。2016年,美國總統大選時,特朗普對普京及俄羅斯表態了善意,稱普京是“英明、果斷的政治家”如果自己當選會與俄羅斯“好好相處”,普京也多次回應特朗普的善意。話音未落一年,特朗普對普京和俄羅斯的態度180度轉彎。2018年,特朗普不但驅逐了俄羅斯60名外交官,還汙衊普京支持巴沙爾“最終會因助紂為虐付出代價”。如果“通俄門”屬實,普京確實被特朗普欺騙,走了一步昏招。

不過與普京的功績比,這些失誤實在是不值一提!有普京在,就有強勢俄羅斯在;有強勢俄羅斯在,就能最大限度的吸引美國的注意力;美國注意力被俄羅斯吸引,東方大國才更有機會和平崛起!


美國觀察室

若要問普京執政上的失誤,可以說任何一個政治人物到百分之百的正確,任何事情的決策都會帶來正反兩方面的效果。只是看事情給社會帶來的整體效益如何?但是絕對不可能以事情的某一方面來定性整個事件的過程。同樣,普京的政策也是如此。我們就簡單看一下俄羅斯這些年來一些熱點問題上所作出的相關決定導致的一些結果。個人的觀點,只作參考。


首先,普京2000年上臺之後對內政的問題。普京首先快速結束了葉利欽傾倒西方政策,大量變賣國有資產的行為。逐步把外國控制資產通過各種手段國有化,把國家的經濟命脈牢牢掌握在自己的手中。這就從最開始得罪了整個西方的國家。這對俄羅斯有利,但是卻大大得罪了西方,這也為日後被西方制裁種下了禍根。

其次,對國內叛亂問題上。普京的強勢政策,快速的結束了,車臣的武裝叛亂。擊斃並清繳了杜達耶夫為主的叛亂武裝。並且在逐步的與車程的交往當中與現在的車前總統小卡德羅夫成為了好友。雖說現在的小卡德羅夫效忠於普京,但是後普京時代,俄羅斯沒有這樣的人物,就很難保證像車臣這樣的地區不再燃起戰火。這也是俄羅斯未來所面臨的隱患。

其三,在經濟政策上,普京並沒有抓住國際油價上漲的空間的有力時機,而去抓緊改變國內的經濟結構,發展民生。可以說,普京是“政治上的強者,經濟上的矮人”。在國際政治上相對緩和的時期,說是本來就繼承了當年蘇聯的重工業體系。缺乏大量的輕工業和民用產品製造能力。普京在這個時期應該著手在國內建立起來一些基礎的保障民生的輕工業產業。然而這樣的實際卻錯過了。



俄羅斯依然是一種工業為主,軍事武器製造為主。到目前美國對油價的打壓,讓俄羅斯徹底淪為了資源出口型的國家。這就導致了俄羅斯在面對西方經濟制裁的情況下,處處被卡脖子。俄羅斯擁有大量的資源,卻沒有得到很好合理的開發和利用。


其四,在對外經濟合作上,俄羅斯與歐美國家逐漸形成了能源供應者的低端產業鏈條。而從西方國家大量購買必須的民生產品。結果與西方關係惡化時,導致了俄羅斯經濟受到重大的打擊。轉而才尋求與東方國家的合作,前期的普京還是對東方國家保持極大的戒心。

如果普京搭上東方國家經濟發展的快車,勢必對俄羅斯經濟,尤其是遠東地區的快速發展,會提供更大的幫助。比如遠東地區的農業開發,輕工業產品的製造和快速發展,都能提高遠東地區的經濟活力。並且東方國家對這裡的需求巨大,只是普京心裡擔心,畢竟這裡的土地曾經是沙俄通過非法的手段獲得的。這樣更導致了俄羅斯經濟不能快速提升!



其五,在對周邊獨聯體國家的衝突上。首先就是格魯吉亞危機,更深層次的原因,我們不談。受西方的影響格魯吉亞民選總統向西方靠攏,這大大激怒了俄羅斯。2008年8月8日,也就是奧運會開幕的當天。俄羅斯大舉進軍格魯吉亞南奧塞梯,隨後,並宣佈了南奧塞梯和阿布哈茲的獨立。


格魯吉亞的問題其實就是科索沃問題的延伸,甚至包括烏克蘭的危機,同樣是俄羅斯採取的強硬政策。不顧烏克蘭國內民族矛盾問題,而導致的結果。所以說,普京把最重要的克里米亞併入了俄羅斯。但是也卻遭來了整個西方國家和國際社會對俄羅斯貪婪的評價。這也是導致俄羅斯被持續經濟制裁的原因。當然這裡也有西方國家陰謀。我們這裡只是說,普京對於解決外交的政治爭端上,雖有剛毅,但是缺少耐心。

其六,在敘利亞問題上,普京選擇了出兵敘利亞支持巴沙爾政權。所以說在政治上保住了俄羅斯在中東地區的地緣政治利益,和敘利亞的軍事基地。但是卻在經濟上給俄羅斯帶來了沉重的負擔。本來俄羅斯的經濟就已經承受西方的經濟制裁,再加上敘利亞內戰不斷的大量軍費的支出,讓俄羅斯經濟雪上加霜。


淡然longjiangjiaoyou

天降大任於斯人也,有人說葉利欽的最大的政績就是挑選了普京作為接班人。

作為一個“強人崛起”的代表,普京上臺後,打擊寡頭、發展經濟、調整對外政策、平定車臣叛亂,敢在和美國的對抗中強硬地維護俄羅斯的國家利益,一掃葉利欽時代的頹勢,重塑了大國的尊嚴,贏得了極高的民望,成為了俄羅斯這個虎狼之邦的民族英雄。再過幾天,年近66歲的普京就將正式就任俄羅斯下一屆總統,但是他上臺以來的一些失誤不知能否在下一個任期解決。


普京在對外政策上的最大失誤就是烏克蘭問題,導致了外交孤立


作為一個過於強勢的總統,他為未來的俄羅斯發展埋下了隱憂

經歷了車臣平叛和打擊寡頭後,他強化了俄羅斯的中央權威尤其是總統權力,目前國內已經沒有可以與他抗衡的政治人物。但已經帶來了一些隱憂:一是誰來接替普京?等到普京下一個任期結束,他將72歲了。從俄羅斯的歷史來看,彼得大帝后的幾十年裡俄羅斯的發展出現了大的倒退,就是因為彼得大帝過於強勢,沒有選好一個合適的繼任者,現在俄羅斯國內沒有任何一個人物能夠有他這樣的政治權威,而有可能接替他的又都屬於比較強勢的領導人,有可能引發俄式的宮鬥劇,不利於政局穩定。二是新的俄羅斯特權階層和寡頭的出現。俄羅斯的腐敗現象沒有能夠得到遏制,按照“透明國際”的排名只有160多位,自己的搭檔梅德韋傑夫深陷貪腐醜聞引發了大規模的遊行抗議;美國公佈的“克里姆林宮名單”也並非空穴來風,反對派的領袖納瓦尼正在外部勢力的唆使下藉此大作文章。如果不能遏制和打擊新的特權階層,既會失去民心,也為繼任者留下了隱患。三是國民經濟結構的失衡,已經制約了俄羅斯的發展。俄羅斯的重工業發達嗎,可離開了烏克蘭和外國的燃機輪機,它連萬噸的軍艦都造不好;俄羅斯的輕工業一直是短板,沒有能夠拿得出手的“俄國製造”的產品(伏特加除外),現在更短;國民經濟仍然高度依賴於能源等原材料出口,在國際分工中處於低端,很容易被西方的經濟制裁卡住脖子。

四是車臣等地方主義問題。車臣的小卡德羅夫已經尾大不掉,他現在是對普京效忠,可是對普京的繼任者可就未必了。而俄羅斯有一半的國土都是加盟共和國,其中隱患不小。


普京既給俄羅斯帶來了榮耀和大國尊嚴,但也為俄羅斯未來的發展埋下了隱憂。尤其是在當前極為嚴峻的國際環境下,如何應對美國的步步緊逼,又逐步解決國內的政治經濟問題,對於普京來說是一個極大的考驗,這個考卷的結果將直接決定他以後再俄羅斯歷史課本上的地位。


大笨蛋6703

吞併克里米亞是普京執政中最大的失誤,這直接導致了俄羅斯與西方國家的決裂,讓俄羅斯自絕於文明世界

(硬漢普京)

普京自2000擔任俄羅斯總統起,到現在已經19個年頭了。在這期間,雖然有四年時間普京屈居與總理一職,但是他依舊是俄羅斯最高的掌權著。

普京的政治理想是致力於復興俄羅斯超級大國地位,重現前蘇聯的榮光。為此,普京做了很大的努力。

普京入住克林姆林宮的時候,手中俄羅斯是一個爛攤子。俄經濟凋敝,社會蕭條,人民生活水平甚至不如前蘇聯時期。

面對如此燙手的山芋,普京強力整頓經濟秩序,嚴懲腐敗,並利用國際油價上漲的契機,大量增加外匯貯備,極大地提高了俄羅斯的國際地位。

但是,正當俄羅斯的發展進入正規之時,烏克蘭克里米亞危機爆發。

(克里米亞地理位置)

2014年,親俄的烏克蘭亞努科維奇被反對黨彈劾下臺,新上任的烏克蘭政府宣佈開啟加入歐盟的談判。這一決定立刻引起了以俄羅斯人為主的烏克蘭克里米亞共和國的強烈不滿,克里米亞地方政府很快宣佈獨立。

烏克蘭的亂局給了俄羅斯以可乘之機,普京立刻派出地面部隊秘密潛入克里米亞。

事態發生之初,面對國際社會的質疑,普京堅決否認出兵烏克蘭領土,並表示絕對不會對克里米亞有任何領土訴求。

但是很明顯,普京表面上一套,背後又是一套。俄軍在很短的時間內就控制了整個克里米亞,並驅逐了當地的烏克蘭駐軍。

(克里米亞危機爆發後,大量俄羅斯武裝人員秘密進入克里米亞)

在莫斯科的策劃下,克里米亞舉行了所謂的公投選舉,正式宣佈從烏克蘭獨立,轉而加入俄羅斯聯邦。至此,俄羅斯正式明目張膽地吞併了克里米亞。(克里米亞地方政府與俄羅斯聯邦簽訂入俄條約)

普京對於土地如此肆無忌憚的貪婪,徹底葬送了國際社會對俄羅斯最後的那麼一點信任。

面對普京的任性,西方迅速做出了反應,對俄實施了極為嚴厲地經濟制裁和武器禁運。美國還聯手沙特,做空油價,讓國際油價一度跌破30美刀關口,沉痛地打擊了俄羅斯漸有起色的經濟復甦。

雖然俄羅斯面表上不屑於西方的支持,但是自己的日子過的到底好不好,俄羅斯人心中最清楚。

吞併克里米亞對普京而言似乎是一次偉大的勝利,這讓他成為俄羅斯的民族英雄。但代價是,俄羅斯和歐洲僅存地那麼一點感情,被徹底的磨平了。

歐盟地近俄羅斯的波蘭和波羅的海三國更是喪失了對俄所有的信任,這也讓俄羅斯失去了重新融入歐洲,融入西方的機會。

(四百年前,俄羅斯一代雄主彼得大帝帶領俄羅斯融入歐洲。四百年後,俄羅斯在普京大帝的領導下,卻與歐洲漸行漸遠)


千佛山車神

普京總統在外國元首中是我最尊敬的總統。

前蘇聯解體,其掘墓人不是戈爾巴喬夫,而是葉利欽。也正是這個葉利欽在政治生涯彌留之際,不知鬼使神差還是天意,他選擇了普京。

2OO0年執掌俄羅斯大權的普京,給人的印象;四十多歲,克格勃上校出身,青澀、靦腆。但人們都錯了,這是一頭真正的北極熊,鋼鐵硬漢一一普京。

面對千瘡百孔、一片狼藉的俄羅斯,普京有兩句名言:

一,誰為蘇聯解體不感到婉惜,誰就沒有良心;誰想恢復蘇聯誰就沒有頭腦。即表達了他對故國蘇聯的懷念,又表達了重拾舊山河的難辛不易。

二,給我二十年,還你一個強大的俄羅斯!表達了他的遠大志向和報負。

面對歐美步步緊逼,俄羅斯將面臨肢解危機。他終止了葉利欽時代對西方一味奉承、妥協的政策,獨立、自強,重拾戰鬥民族的自尊!

由於長期受歐美製裁,盧布一貶再貶,年GDP僅剩兩萬多億美元,軍費僅為美國1/12,但普京支持度常年在八成左右,不見降低。

金無足赤,人無完人,縱觀普京,在大的戰略層面並無大的失誤,但有些方面值得商榷:

一,2O12年重新執政後,西方一度示好。但他突然強行收回克里米亞,惹惱了整個西方,這也是至今受制裁的主要原因。

二,在司諾登問題上,在美國壓力下,別國無一表態收留,俄允其避難,直接與美國反目。

三,敘利亞問題上,西方一邊倒,唯俄力挺巴沙爾,與北約結了仇。

四,國內依賴能源、軍火出口,太過單一,容易受到打壓。臨國改革開放的成功經驗應以借鑑。

對與錯,歷史會去檢驗,若能再圓融、技巧一點,也不至於當前這種局面。


晚亭與落霞同暉






作為俄羅斯總統,普京上臺以來有哪些失誤?這個問題是仁者見仁,智者見智。最有權威回答的應該是普京的對手一一美國、歐盟和普京的反對派們。只有他們才深刻體會到普京,是一個多麼難纏的對手!最可信賴的分析,應該是站在公正和歷史的高度研究“普京史"的歷史學家們。感受最深刻的應該是俄羅斯廣大民眾。

最有爭議的國際問題。其爭議最大的是普京該不該與美國為首的西方作對,致使俄羅斯國力下降,國民生活水平下降。

一、與美國、北約作對的代價。

美國、北約打壓俄羅斯,收納俄羅斯的昔日盟友加入北約。華約解散後,北約背棄“盟約",不僅不解散,還極力蒐羅昔日華約成員國家加入北約,將北約軍隊部暑到俄羅斯家門口,普京以“獨有英雄驅虎豹,更無豪傑怕熊羆”的氣概,發動了俄格戰爭,“收復"了烏克蘭的克里米亞,出兵敘利亞,挽救了盟友敘利亞的巴沙爾政權不倒。還有為了維護俄羅斯的統一,防止繼續分解的骨牌效應,強力發動車臣戰爭。對於部分人的理解,這是普京的罪證,是普京上臺以來的最大失誤。對於另一部分人的理解,這是普京的功德,是普京上臺以來最大的亮點。

最具爭議的俄國內問題。經濟單一,工農業發展乏力;基礎設施滯後,國民生活水平下降,等等等等。這些問題俄羅斯國民最具發言權。

二、美國、歐盟制裁下的艱難“失誤"。

普京自從發動俄格戰爭,車臣戰爭,俄烏事件,援外敘利亞,美國和西方接連一波又一波軍事擠壓、經濟制裁,讓俄羅斯經濟停滯不前,雪上加霜。普京的“給我二十年,還你一個強大的俄羅斯”空嗟嘆,夢難成。方知困難一重重,無力迴天心底恨,雙淚暗流眼無神。俄羅斯國際空間舉步維艱,國內經濟無暇顧及,這應該是普京最大的遺憾和失誤。在大多數俄羅斯國民眼裡,普京的失誤,是值得讚譽的失誤,是可以原諒的失誤,正如普京所言:國家沒有了,要其他都是扯淡!


一個人的得與失,往往總是利與弊的雙面體。人們習慣於站在自身的立場上,評論他人的功過與得失。做好自己,是每一個人的歷史使命,成與敗歷史自有評說。


老狼48440790

這個問題其實我們很難說普京擔任總統以來到底有哪些失誤。因為每個人對於對與錯的判斷標準都不一樣,同樣的一件事情,比如普京出兵幫助阿薩德政權維護對敘利亞的統治,在有些人的觀點當中,這是普京犯的很大錯誤,但同時也會有很多人認為這是普京非常高明的一步棋。鑑於此,李姓先生下面只分析普京在擔任俄羅斯總統以來沒有處理好的問題,有些事情也許並不能算是普京的失誤,但是他確實沒有處理好。
(普京)


這個世界上沒有誰是絕對完美的,普京也只是一個普通人,然而俄羅斯的問題始終都很多,其中有一些普京也並沒有處理好,或者他本來就沒有意願去處理那些問題。

1.普京並沒有遏制住俄羅斯嚴重的腐敗現象。俄羅斯的腐敗是舉世聞名的,而且其腐敗幾乎是滲透到整個俄羅斯的官僚體系當中,這甚至導致很多腐敗現象成為了俄羅斯社會的一種潛規則。俄羅斯的腐敗不是一朝一夕的事情,普京從2000年擔任俄羅斯總統以來通過自己的鐵腕手段穩住了俄羅斯政局,然而他的強硬並沒能有效遏制住俄羅斯的腐敗,儘管普京對於國內的腐敗官員十分強硬。


(俄羅斯警察是世界最腐敗的警察部隊之一)

僅僅依靠普京的強硬顯然並不能解決俄羅斯的腐敗問題,實際上其它國家也是如此。反對腐敗不能僅憑俄羅斯高層一兩個領導人的決心,腐敗的消除需要俄羅斯內部建立起一套有效的法律體系,只有真正的法治能夠緩解俄羅斯嚴重的腐敗問題。然而普京並沒有意願去為俄羅斯建立起一套民主的法律體系。

2.普京並沒有為俄羅斯建立起充分的市場經濟體制,俄羅斯經濟深層次的問題也並沒有得到解決。普京在自己擔任俄羅斯總統的前8年以及隨後的4年總理期間(2000年-2012年),俄羅斯經濟取得了連續十多年的高速發展,其國力也獲得了大幅度的恢復。然而這段時期的俄羅斯經濟增長主要還是得益於國際油價的大幅上漲,並不是因為俄羅斯經濟迸發出了什麼活力。


實際上俄羅斯經濟深層次的問題在普京的手上不但沒有緩解,反而是在不斷加深。這些問題主要包括:俄羅斯市場缺少法律法規的約束,或者即便有法律也僅僅是流於形式;俄羅斯國內市場缺乏活力,非常保守且存在嚴重的排外情緒,這導致俄羅斯難以吸引外資;另外國有企業以及寡頭資本操控了俄羅斯經濟,這讓俄羅斯中小企業難以生存。如果不解決這些問題,那麼俄羅斯經濟終究難以實現真正的騰飛。只是普京並沒有解決這些問題,他也沒有意願去解決這些問題。

3.普京並沒有給俄羅斯提供良好的外部政治環境。普京領導下的俄羅斯不僅吞併了烏克蘭的克里米亞,干預了烏東部地區的分裂,也捲入了敘利亞內戰。這些都讓俄羅斯與西方國家之間的關係極度緊張,甚至招來了西方國家的集體經濟制裁,最終拖累了俄羅斯經濟增長。顯然普京並沒有讓俄羅斯獲得良好的外部環境,全球干預政策讓俄羅斯十分疲憊。這不說是普京的失誤,但也是普京做得不夠好的地方。
(俄軍在敘利亞)


普京領導下的俄羅斯看似一度有復甦的跡象,他的強硬也為自己在俄羅斯國內外吸粉無數,很多人覺得普京幹得非常不錯,但其實俄羅斯還有很多問題並沒有能夠解決,顯然普京還有很多做得不足的地方。很多時候普京的強硬作風會為他掩蓋了自己的不足,讓很多人忽略了俄羅斯存在的問題。


李姓先生


普京這個人,從現代國家三個階段的行政體制:“軍政、訓政、憲政”來看,俄羅斯目前處在“訓政階段”(政治強人體制,俄國人有“慈父”情結),普京在這個“訓政”階段做的不錯,把俄羅斯由混亂的社會,拉回到到了基本穩固的政治體制!起碼社會安全有保障,不像葉利欽那幾年恐怖主義肆虐!社會要是動盪,老百姓就不能“安居樂業”,建設國家更不可能!

雖然俄目前的政治和社會比較穩定,但是普京沒有利用國家石油價格上漲這十年,將一部分利潤投入到工業生產這是普京最大的失誤!蘇聯雖然有各種各樣的原因而解體,可是遺產卻非常的豐厚!就算“分了家”,也給俄羅斯留下“世界第二”完善的工業體系!這個工業體系從宇宙飛船、兩彈一星→針頭線腦應有盡有!雖然離世界最先進的水平略有差距,但是仍然是緊跟步伐,並沒有落下很遠…葉利欽作為“革命家”根本不懂得怎樣治理國家,而是破壞完舊有經濟制度以後,沒有建立起新的國家經濟體系!並且他本人經常身體欠佳,更是無力將國家引入正途,而是聽信西方的“休克療法”…西方的目的,就是要在已經被拆解的原蘇聯工業體系基礎上, 再進一步的拆解蘇聯留給俄羅斯的工業體系,結果就是葉利欽聽信了“忽悠”,將原有的國有企業大力的私有化!結果就是大量的寡頭出現(背後都有西方的資金)賤買了大量優質的國有資產……似乎有資本控制政治的這樣趨勢!

葉利欽讓權以後的俄羅斯經濟基本上已經到了再次崩潰的邊緣,留給普京的也是爛攤子,工業生產大幅度滑坡、優質資產被寡頭控制、國庫更加空虛…好在普京意識到了這些可能讓俄羅斯再次解體的危險因素存在!大力的打擊“各種寡頭”……重新將經濟命脈掌握到了政府手裡,又憑藉則“伊拉克戰爭”國際油價上漲的機會,大量出口石油和天然氣,8~9年的時間俄羅斯獲得4500–5000億美元的“毛利額”,雖然俄羅斯石油開採成本比中東國家高了一些,但是也會有至少2000億美元的利潤,但是普京沒有將部分賣石油獲得的利潤,投入到關係國家命脈的“工業部門”當中去,而是將這些錢大部分都 用做提高工資和增發養老金上面了,雖然老百姓分得了石油出口帶來的利益,市場也出現了繁榮……但是這些都不是可以使俄羅斯經濟上一個臺階的因素,而是虛假繁榮!而普京為了提高“個人威望”也不得不以這種“發錢”的方式討好俄羅斯群眾,甚至普京及其領導班子想當然的認為油價會一直走高……先賺錢再說,至於提高工業企業生產則往後放一放(實則惰政),沒料想全球經濟增長乏力,隨之而來的就是2011年開始的石油價格猛跌(裡面有資本刻意打壓),並且還出現了美國由於“頁岩技術的成熟”,一下子由石油進口國變成了石油出口國!不斷的借用其國際政治影響力搶奪國際石油市場份額!然後,就出現了美國對俄羅斯各種各樣的經濟制裁,使得俄羅斯目前的經濟狀況“雪上加霜”!

總之,沒有利用好石油上漲的機會改善工業生產狀況,不對工業部門大力投資是普京治國的一大失誤!本身就是工業門類齊全的國家,不去給工業部門升級改造、提高生產效率,而是大賣資源獲利…結果自己搞成了“成也石油,敗也石油”!工業部門一直落後於世界先進水平,到了最後就會轉向農業為主的國家,歷史上不乏這樣的先例!從普京上臺以來,俄羅斯已經給了他差不多20年的光景,但是俄羅斯沒有強大!他已經成為“終身總統”了,國內政壇是“無敵”的,就看他在今後的15–20年是否將俄羅斯帶入正確的方向!


皇家橡樹1972

普京當選俄羅斯總統以來,總體上是成功的,至少止住了蘇聯解體後俄羅斯經濟增長、國際地位全面下滑的態勢。如果說普京上臺之後的失誤,我認為主要有以下幾個方面。

經濟方面

前蘇聯的解體,一個重要的原因是經濟結構的僵化,過度依賴能源和軍工產業。普京執政以來,雖然在發展農業和輕工業的方面,花了不少力氣,但是效果不佳。俄羅斯經濟仍然過度依賴石油天然氣的能源和產業,國際原油價格出現波動,俄羅斯國內的經濟和財政問題立即凸顯,整個國民經濟仍然十分脆弱。

特別是普京執政後,曾經經歷了整整一輪國際油價處於高位的過程,普京沒有很好的利用財政大幅盈餘的有利條件,加快調整俄羅斯的經濟結構。導致前蘇聯解體的重大問題,二十年多仍未有明顯改善,為俄羅斯的未來發展埋下了重大隱患。

外交方面

普京的成功,在於他強勢應對恐怖主義分子,贏得了國內民眾的支持;最大失誤也在於處理國際關係過於強勢,陷入了外交上的被動和孤立。 以俄羅斯現在全球10名開外的經濟實力和並不樂觀的發展前景,本不應該成為美國和西方國家圍堵的首要目標。

但是俄羅斯在處理國際問題,特別是與前蘇聯加盟共和國之間的關係時過於強硬,使得俄羅斯成為眾矢之的,喪失了給我發展的良好外部環境。普京曾經在奧運會期間攻擊格魯吉亞;曾經違反與烏克蘭締結的條約,破壞烏克蘭的領土完整,吞併克里米亞。這些做法可能在某種程度上維護俄羅斯的利益,但是從短期上看,卻使俄羅斯陷入了巨大的外交被動之中。

俄羅斯與前蘇聯加盟共和國的利益糾葛和歷史糾紛極其複雜,美國和西方國家利用這些矛盾遏制俄羅斯也不應該超出普京的預計。普京應該有更為合理、溫和的手段處理這些糾紛,避免成為被美國和西方國家圍攻的藉口。


政治方面

普京現在在侯任者的培養和選擇方面還沒有明確的思路。此前選擇的梅德韋傑夫,很有可能已經被普京放棄。在當前俄羅斯面臨西方國家圍堵的嚴峻局面之下,如果普京不能夠挑選出一個能夠繼承自己衣缽的強有力的侯選人,俄羅斯今後的前景依然不容樂觀。

普京剛剛贏得總統選舉,至少還可以連任六年,現在還遠沒到蓋棺定論之時,普京將來是俄羅斯的功臣還是罪人,還有待今後六年的考驗。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