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什麼歐洲發達國家很少高樓大廈?

足球第一線

在歐洲的很多發達國家高樓大廈很少,以維也納為例,整個維也納城中心最高的建築是聖史蒂芬大教堂,這座世界著名的哥特式大教堂高137米,源於宗教信仰,象徵宗教至高無上,所以維也納城中心沒有高於這座教堂的建築。當時規定非教堂建築不能超過100米,1873年修建的市政廳高98米,卻在塔尖加上了一個3.4米高的市政廳鐵人, 以象徵對舊勢力的挑戰,宗教信仰是歐洲很少高樓大廈的原因之一。

其次一個很重要的原因是人口密度,歐洲很多國家人口較少,整個歐洲人口加起來也才8億人左右。根本不需要蓋那麼高層的建築,走過歐洲的街道你會發現,街道兩邊的建築雖然不高,但是都很精美,有精雕細琢的石像,也有粉刷獨特的外牆。對於歐洲人來說,美感遠比高樓大廈珍貴。基於保護古建築,維持城市原有風貌,歐洲城市的中心城區都不會批准修建高樓。


奧國那些事兒

秘密就在城市化率裡面。日本91.3%,法國85.8%,美國82.4%,英國79.6%,加拿大80.7%,德國73.9%,可以說,發達國家的人基本上想進城的都進了,比如英國在19世紀城市化率就超過50%,一百多年才增加二十幾個點。這些國家對新增城市建築面積的需求已經不強勁。

另外,發達國家可以分成兩類,第一類是歐洲和日本,它們不是殖民形成的國家,本土有兩千年開發史,人口比較密集。再有就是美國,加拿大,澳大利亞,它們是殖民國,當年是一小群人佔領一大片土地,到現在人口密集度都很小。美國人喜歡一家一個大院子,沒事剪草坪玩,那是人家祖先殖民留下的生存空間。

中國現在城市化率是多少?50%,即使達到發達國家尾巴意大利的水平,還要有18%的中國人要進城,也就是2.52億!對城市建築面積還有強勁的需求。

可中國土地是什麼狀態呢?三分之一是沙漠和半沙漠,不宜人居。三分之一是山地和丘陵,人們住了幾千年,但是建築十分擁擠。香港和重慶就是典型。它們是中國高層建築最多的兩個城市。所謂高層建築,是以90米為底限。

有人說,中國建高樓大廈是在攀比,顯擺,請他們到這兩個城市看看就明白了。重慶自古以來就建吊腳樓,一邊撐在山坡上,一邊用木頭支撐,這是在沒有平地情況下想出的辦法。現在重慶到處高樓林立,但絕大部分都是民居,為什麼?要在丘陵縫隙裡容納一千多萬城市居民(重慶另有兩千萬是農民),只有這樣建築才省地。

這幾年重慶經常以外地人驚歎的公共建築聞名,什麼輕軌從樓群裡穿過,樓頂上就是停車場,從幾層上出去是平街,十幾個方向的立交橋等等,這些都是因為土地面積太小,必須見縫插針。我曾經陪外地導演來重慶取景,他們覺得這就是科幻片裡未來城市應該有的樣子,到處高樓大廈、立交橋和隧道。但是重慶建成這樣,完全是人口密度過大的原因。

即使是地廣人稀的美國、澳大利亞,他們的個別大城市也有很多高樓。亞洲國家發展起來之前,世界高樓記錄一直由美國創造,就是因為紐約、芝加哥這些地方也是寸土寸金。

實際上,現在歐洲發達國家住房擁擠,商用面積狹小也已經成為頑症。到過巴黎羅馬倫敦這些城市就會發現,人高馬大的白人漢子擠在小屋子裡,商店餐廳面積狹小,巴黎著名的“老佛爺”擠得象農貿市場,面積不如中國二線城市一座萬達廣場。豪華汽車只能在石頭鋪成的街道上行駛。

這些都不是什麼愉快體驗,只是因為歐洲經濟停滯多年,缺乏進一步提升的動力。 總之,只有高樓大廈才能節省土地,擴大人均活動空間。


科技文化鄭軍

高樓,尤其是帶有地標性質的超級摩天樓,是因其有政治,旅遊,產業的需求而建造的,這玩意費錢,90層的超級高層建築,比三個30層的高樓加起來的成本還要高很多很多。

一般說來,一個經濟體處於高速發展階段,就喜歡搞一下莫名其妙的建築來彰顯其時代的變化,美中日韓無一例外,包括臺灣馬來西亞,更別說迪拜了。

連德國的希特勒也搞過,設計出可以容納18萬人的奇葩建築,相當於一棟房子就可以容納一個小城市的人口。

當然現在歐洲比起世界其他大部分地方,富裕但發展速度偏慢一點,簡單說就是雖不至於敗家,但是也沒指望獲得什麼高速發展,不是很少修高樓大廈,而是連新建築都很少修。英國在倫敦修一個相當廉價摩天輪慶祝千禧年,就足矣讓倫敦人民歡呼雀躍為之瘋狂了。就怎麼一個廉價的玩意,每年還有幾百萬遊客。

可見,並不是不想修,也不是修了沒有效果,而是當地人太保守了,而已。


那個米

一般歐洲的城市建設城市農村都差不多,也就是人口分佈比較平均些,所以住房是足夠的。

再個就是歐洲基本都是老建築,房產都屬私人財產,房子破舊了,也就外面修修補補,不會大面積的拆遷、重新規劃建設。

還有就是一般的城市,最高的建築就是當地的天主教堂,宗教信仰導致於一般不會把建築蓋得比教堂還高。

再個政府也不允許建築太高,消防等措施不划算,比如埃菲爾鐵塔建成後成為全世界最高的建築幾十年,本來是開完世博後要拆掉鐵塔的,後來因為其他原因才得與保留下來。

歐洲的文化就是這樣,滿街都是復古低矮建築,如果歐洲沒有這些低矮的建築,換成亞洲的高樓大廈,那還是歐洲嗎?還有特色嗎?


猥瑣愈猥

因為石頭樓古典高雅雋永,你去香港也好,是廣州沙面,上海外灘,天津五大道,這些租界及殖民地。那些石頭樓恢宏,大氣。在外灘,一些老年的外國遊客全看這邊的石頭樓,而國人全看江那邊的玻璃樓,這就是差異。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