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級兩年三科太不幸?中級職稱考生有話說......

一年三科是幸運的,但兩年三科也未必不“幸”。

剛剛過去的兩年裡,我成功地考出了工作以後的第一張證書——中級會計職稱。第一年通過了財管和經濟法,第二年拿下會計實務,踩著成績有效期順利地給自己的職稱之路劃上了中點。

花兩年考出這張證書,也許在許多人看來是一件有些丟臉的事,甚至在中級會計師中也是不那麼和諧的小部分存在。然而,於我自己而言,兩年的考證經歷所給我帶來的“小幸運”,卻遠比一紙證書更為重要。

中級兩年三科太不幸?中級職稱考生有話說......

兩年三科,是必然還是偶然?

對於家庭事務繁重的媽媽級考生、工作繁忙的在職考生,以及“老”當益壯的大齡考生而言,兩年三科自然是更為妥帖的選擇:時間不夠,戰線來湊;精力不足,暫緩腳步。

而對於我這樣單身且剛剛達到報考年限的國企會計而言,似乎沒有必要的理由。

是的,我最初的計劃的確是一年三科,也確實在第一年複習時遐想了無數次拿證後要做的這些那些事。但今天回看那時候的複習過程,自己花兩年通過三科也委實必然。

4月份拿到當年教材的時候,我開始了自己的中級備考。到六月底前完成了一輪看書和做題,七月和八月上半月進行第二輪背書和做題,最後近一個月我將時間全部用於刷題和背誦了。

在這裡分享自己的時間安排不是為了證明這種方式的不合理,也不是要讓大家引以為戒,而是想說:計劃得再完美、再適合自己,如果缺少腳踏實地的執行,那也僅僅是一碰就倒的空中樓閣罷了。

這就是我兩年三科的原因所在:計劃得再完美,也敵不過拖後腿的複習效率。

複習過程中的呆板是第一年落敗的首要原因。一方面,時間安排缺少彈性。頭一次考中級,我參照高分學霸們的經驗制定了複習計劃,精確到每天任務的那種。可對於複習內容的無概念,和對於自身複習狀態的預估不準,導致了有時候不得不開夜車看書,而這又直接影響了第二天的工作狀況以及複習狀態。另一方面,對於複習也缺少思考:沒有探索自己在哪個時間段複習什麼效率最高,沒有思索更適合每一科目的學習方法、思考方式。這導致了複習效率的低下,後期經濟法來不及背誦、實務科目來不及刷題都是第一年失手的原因。

複習心態的不穩定也是“一戰”失敗的重要因素。初期進入不了學習狀態時的焦慮、中期感覺來不及複習的迷茫,以及後期背書時候的心理崩潰,都大大影響了自己的複習狀態,自己的消極應對也一定程度上拖沓了自己的複習進度。

中級兩年三科太不幸?中級職稱考生有話說......

兩年三科帶給我的“小幸運”

雖說花了兩倍於別人的時間拿下了這張證書,可在這條坎坷路上的收穫,卻讓我覺得自己實在是上天眷顧的幸運兒。

回顧兩年的備考歷程,對於自身而言真的是一次涅槃重生的過程。

第一年的失敗將我從良好的自我感覺中拉了出來,不得不正視:工作以後真的將自己的學習能力、執行能力和自制力慢慢丟在身後了,再安於一隅,就要被飛速前進的時代拋棄了。

還想感謝的,是堅持在黑暗中行走的無畏勇氣。第二年雖然僅需備考一門,但第一年的失敗以及即將到期的成績有效期都給了自己相當大的壓力。一輪重新看書、二輪做題、三輪背書以及末輪衝刺時,我的情緒都出現了程度不一的崩潰狀態。可順其自然、原地再來的積極應對,不僅帶領複習順利走到了終點,也給了自己在人生道路上大步前行的勇氣。

當然,給自己設定明確的目標、根據目標制定行動計劃、在行動中保證計劃的順利執行的系列過程,不僅鍛鍊了我的系統思維、時間管理與執行能力,過程中收穫的“自我掌控”感更給了自己“努力就能收穫”的信心。

另外,後來的職業發展,也讓我發自內心地認同:有中級職稱真的是一件很厲害的事。

備考的第二年,一心一意學習《中級會計實務》的我,逐漸在工作中發現了“知識的力量”。比起自己的日常工作,實務科目涉及的經濟業務範圍更廣、處理方式更加宏觀、形式也更為綜合。二輪複習時,我嘗試著將前一天剛複習的內容用在報表合併中,意外地發現效率更好、流程更為簡便。

而在拿到中級職稱的第二年春天,我也在嘗試投了幾家大公司的會計主管後,拿到了校招時就心怡的企業offer。當然,這一方面必須得感謝自己的中級職稱,另一方面也歸功於第二年對於《中級會計實務》的潛心學習與積極實踐,這幫助我在面試環節中脫穎而出。

中級兩年三科太不幸?中級職稱考生有話說......

長戰線+巧計劃,兩年三科應該這麼做

最後想與18年的中級職稱考生們分享下長戰線備考的個人經驗。雖說一年三科最好,但如果因各種原因選擇了兩年拿證,你有必要做好這些準備。

1、複習宜早不宜遲

不要因為自己沒有一年三科的壓力,就放鬆心絃;也不要因為“戰線過長容易疲憊”的說法,就拖延開始的腳步。就我兩年的備考經歷來看,備考從不會“嫌棄”時間過多,關鍵在於及時調整自身狀態,保證穩定的複習效率。

開始時間早自有其好處,前期可以比較充分地進行教材研讀和筆記整理,後期刷題時更有精力仔細分析,構建答題體系。總的來說,早起者更有通過考試的底氣,這一點對於兩年三科的考生尤其重要。

特別對於科目知識點的背誦來說,早早開始能夠為後期預留更好的狀態和心態。當然,背誦也應建立在對於內容的深刻理解上,死記硬背更多是“無用功”,在理解基礎上的循環背誦可以解決任何難背的問題。

2、保持平常心

選擇兩年三科,你可能會面臨許許多多的心理壓力:不確定第二年能否順利通過剩下科目,不知道自己的進步能不能保證考試通過。甚至看到去年一起備考但已經拿證的小夥伴時,你也可能焦躁不安、似緒起伏。

複習過程中出現焦慮、迷茫、患得患失的情緒實在再正常不過,崩潰大哭也屢見不鮮。這種情況下,請聽從身體的聲音,暫停複習的腳步,逛吃逛吃、看場電影或者買買買都能把你拖出壓力的泥潭。恢復狀態後繼續學習就好。

但即使複習戰線頗長、準備更加充分,也要將複習狀態一直保持到上考場之前。因最後階段懈怠而敗於考場的大有人在。也就是,無論外在如何、自身怎樣,保持一顆平常心,一直到戰線的終點——它將陪伴你一直到走出考場的那一刻。

說起來,兩年三科自然是不“幸”的,但過程中收穫的種種,又讓我覺得這段經歷實在是人生的寶貴財富。我的苦心也未曾被辜負,歷經波折之後也終於走在了通往優秀的路上。祝你也有這樣的“幸運”,願你也早日發出自己的光芒。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