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乙肝攜帶者”的自我修養-第三記著複查哪些項目?多久查一次?

“乙肝攜帶者”的自我修養-第三記著複查哪些項目?多久查一次?

乙肝定期複查項目

有乙肝相關問題的朋友們都知道,和我們的肝臟相關的檢查種類繁多,每個檢查項目下面又包含著很多小項,想弄明白真不容易,真讓人頭疼。至於自己應該檢查哪些項目更是讓人一頭霧水。

好的,接下來我詳細聊聊乙肝“攜帶者”需要定期複查的項目,按照常用不常用的順序從前往後排,先說最應該經常複查的,,,


  1. 肝功能

    這個是所有肝臟不太完美的朋友最經常重複的一個檢查,這個項目直接反應肝臟的狀態和受損傷的情況,其重要性不言而喻。乙肝“攜帶者”朋友如果肝功能一直很正常,也沒有任何不適,可以每年複查一次這個項目。

    如果工作壓力大,休息不好,可以把時間間隔縮短至每半年查一次;如果生活很安逸,時間間隔拉長几年也沒關係。如果肝功能算不上很壞,只是輕度異常,轉氨酶、膽紅素總在正常範圍上下飄動,這樣的朋友就應該縮短複查的時間間隔,每半年或者每三個月複查一次比較穩妥。如果肝功能指標是從明顯異常恢復過來的朋友,應該按照你的主治醫生的囑咐來安排複查。可能剛開始他讓你半個月來一次,後來就逐漸變成一個月、三個月、半年、一年複查一次了。總之,

    肝功能複查,一年一次,適當增減

  2. 乙肝病毒定量(HBV-DNA)

  3. 乙肝五項

  4. 肝臟超聲

    30歲以下的“攜帶者”,我一般不會給人家開超聲檢查的申請單。因為肝臟超聲主要是看有沒有肝硬化,有沒有脾臟變大的情況。30歲以下的“攜帶者”,發生肝硬化的非常少,過了30歲,開始逐漸有肝硬化患者出現了。所以,肝臟超聲對於30歲以上的“攜帶者”而言,最好是和肝功能檢查同步安排,一年複查一次。及早發現早期肝硬化,並且採取措施,有希望逆轉肝硬化。太晚了就來不及了。

  5. 肝臟彈性成像或脂肪衰減指數測定

    這個實際上也是一種肝臟超聲檢查,可以定量顯示肝臟現在究竟有多“硬”,可以給肝臟“硬度”分級,有助於發現早期肝硬化,在這方面比比普通的肝臟超聲有優勢。這個項目適合於徘徊在肝硬化門檻上的乙肝患者,可以每年查一次。對於肝臟狀態一直不錯的乙肝“攜帶者”來說,一般不必檢查這個項目。畢竟挺費錢的。如果想了解一下自己肝臟這方面的情況,可以兩到三年查一次

    肝臟脂肪衰減指數,通常是和肝臟彈性成像一起做的,數字一起打印出來的。對於判定脂肪肝的分級比較有意義。對於一般的,不太胖,也不喝酒的乙肝“攜帶者”來講,一般不用做這個檢查。

  6. 肝纖維化四項

    這是一個抽血檢查的項目,通過測定血液中透明質酸和層粘連蛋白等指標,估計肝臟硬化的程度。對於肝臟狀態一直不錯的乙肝“攜帶者”來說,檢查週期類似於肝臟彈性成像的複查週期,兩到三年一次即可

  7. 甲胎蛋白

  8. 肝臟CT

    具體乙肝“攜帶者”多久查一次CT?我的意見是50歲以上可以考慮3-5年查一次,平時監測甲胎蛋白,也可以用超聲部分替代CT檢查。如果近親屬中有肝癌患者,適當縮短CT檢查間隔時間。

  9. 肝臟核磁

    這個東西太貴,一次小一千,不是日常體檢應該考慮的項目,只有在肝臟CT有明顯的問題的時候,才考慮用核磁看看。

  10. 肝臟穿刺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