怎麼區分翡翠玉石雕工的好壞?

黃金季節11

精細的雕工,經得起無數次的推敲、放大和挑剔。這也是除料質以外,玉石藏品另一種展現價值的重要因素。


玉,既是工藝的載體,也藉助工藝表達出更深層次的美。所以,說到底其實並沒有所謂好工差料、差工好料的作品,一旦兩者無法達到平衡,就會破壞作品應有的價值體現。



那麼,好的雕工應該具備哪些特徵?不探究文化、歷史淵源,判斷雕工 好壞都可從以下四點切入:


1、線條:剛柔並濟

好的雕工線條,有著剛柔並濟的力量感,怎麼理解呢?

剛,即下刀利落乾脆、發力精準,絲毫不拖沓;柔,則指在線條弧度的處理上,非常自然柔和,不著痕跡。

一個正面例子參考,獅子的毛髮凜然,英姿颯爽


在考驗線條感的作品上,如蓮葉的脈絡、鯉魚的尾巴、仕女的髮鬢處,仔細觀察,你就能感受到這種細膩如絲,似清風拂面的柔美...


2、立面:起承轉合

雕刻,是有維度的立體工藝。這意味著,即使是再淺的浮雕,也有不同和的轉折立面。那麼好的雕工,在立面轉折上的處理也必須是自然的,平緩的,絕對不會輕易出現如懸崖峭壁那樣突兀的銳角。

立面承轉非常柔和自然,層次分明


反而,再細微的地方,也會作一些弧度處理,讓光線打在這些立面上能產生自然的反射。


3、構圖:主次分明

我們通常會用一件作品看起來是否“舒服”來判斷它的雕工如何,其實這個“舒服”指的就是雕刻中的構圖比例是否正確。


先說構圖,怎麼才能知道雕件中所呈現的元素安排是否合理,有主次?

少見的意境類雕刻題材,大面積留白,主次、比例都很舒服


注意看你視覺的落腳點在哪裡,是雕件要突出的中心嗎?如果不是,那麼雕刻者就有點尷尬了,構圖沒有把握好,無法突出主體。比如,雕的明明是持蓮觀音,反而大家都去只把注意力放在了蓮花上,這不很滑稽麼!


4、比例:自然協調

再說比例,雕刻元素的大小、長短是否合乎常理?


像人物類題材,最容易出現的問題就是:頭大、身小,在雕刻的時候顧此失彼,或是對人體比例把握不足。侷促而短小的軀幹,配再精美的開臉都是徒勞,怎麼看怎麼彆扭...


一個正面例子參考證明,強大的比例把控力才能匹配繁複的題材


而動物類題材也一樣,比例失調的例子比比皆是。長腿貔貅?大頭喜鵲?其實看的時候還是會忍不住笑,笑完又可惜起這塊料子。如果你覺得雕件看起來不舒服,那十有八九是比例不協調哦!


一隻圓滾可愛、比例恰當的貔貅示範


好了,明白這四個特徵之後,可以學以致用了,來判斷一下自己已經入手,或正打算購買的雕件,工藝是否達到了上述的要求?



玩轉文化生活知識,關注【東家APP】,更有有品、有趣、值得買的匠人美物等你挑選!內容來源東家匠人三川寶玉的分享。


東家APP

念真在剛開始玩翡翠的時候對雕工非常迷惑,都挺好看的雕件,為什麼有的雕工要幾千上萬,而有的只要幾百塊。

直到玩的時間長了,認識了幾位聊得來的玉雕師,每天不斷的看不斷的思考,漸漸才明白其中的道理。

先上個圖,這是我剛開始玩翡翠時送去雕的一個小料。這個到底值不值?文章的末尾,念真會為大夥分析。


個人認為,看翡翠的雕工,包括各種其他玉石,好壞主要從兩方面下手:

第一:勞動力成本 也就是雕刻師所花費的時間

第二:技術成本 也就是藝術方面的成本

先說勞動成本:玉很硬,雕玉需要很長的時間。而雕工有粗細之分,做個毛胚需要兩個小時,把毛胚打細可能需要一天,而每一個細節都處理的非常細緻則需要耗費幾天甚至數週的時間。

幾百的工跟上萬的的工有什麼區別呢?

首先在於其實際勞動時間上的區別,比如下面的兩個佛:


這個做出佛的樣子可能只需要幾個小時

而這件要把所有細節都修好、肚子臉做圓滑、做出流線可能要一天甚至數天的時間。大家可以對比一下,後面這件的胖臉、肚子都是漂亮的流線,磨的很圓,因為是手工磨,要磨好需要花費很多的時間。

\n

{!-- PGC_VIDEO:{"thumb_height": 640, "thumb_url": "2c6e000bc51046f86575\

吉祥如翠

朋友,我來簡單聊一聊。俗話說玉不琢不成器,每一塊玉都要經過雕刻,我們經常把玉石雕刻稱為行走在刀尖上的藝術,從一塊原石到最後的成品都需要精心雕琢,每一塊翡翠都具有的自己故事與寓意。一個優秀的玉雕匠人,同時也必是一個堅持不懈的人。

雕刻是一個非常考驗人耐心的工作,很多時候需要一動不動的坐上10幾個小時,面對一件材料,用心去理解它,才不會辜負數億年的等待。

沒有他們超乎尋常的辛勤勞作——精心選料、設計與雕刻,就不可能有我們得以佩戴、把玩或欣賞的玉器寶貝。


雕工好壞的區別在哪?為什麼有的雕工貴,而有的雕工就便宜?下面為朋友簡單解答一下。

選料質量好

翡翠雕刻一般是好料上好工,中高檔翡翠中,原料選材為A貨翡翠中種水色好的上品,其本身價值就要佔到七成甚至更多,而好的工藝相當於錦上添花、光彩照人,把翡翠本身的魅力最好的表現出來,可是差的雕工就能毀了一件翡翠作品。

耗費時間多

翡翠雕刻一般分為手工和機器雕刻兩種,它們之間的檔次和價格可是有天壤之別的,手工雕刻耗費的時間和精力多,更重要的不是隨便一個人都能雕刻出漂亮的玉件,這都是由很多年功底的老師傅們才能雕。
沒有金鋼鑽攬不了瓷器活,如果你拿一件成本極為低廉的磚頭料來做的話,都不夠費那個工費的,噢,不對,連手都不用動,直接給你來個簡易機雕,通常這樣的機雕也就幾十塊錢,甚至幾塊錢,商家才不管它好不好看呢,先賺到錢再說。

玉雕是很費神費力的,要雕一個物件少則半個月多則半年、一年,有時候更不是一個人所能完成的,可見雕工的重要性。有很多朋友喜歡對比價格說哪裡的便宜,手工雕刻的話可能一件的工費就得幾萬塊錢,這是機雕不可以比擬的。

巧奪天工的整容師

翡翠的工,一個好工,能讓一塊殘缺的翡翠起死回生,啥是好工,好工就是題材遷就料子,料子裡面的棉或細紋,能去就去掉,能避開就避開,各處的線條刻畫的入木三分、活靈活現的,讓人看著就很美。

差工

而差工則是料子遷就題材,想好做啥題材了,把料子修整成要做的形狀,閉著眼睛就往上畫,也不管比例協調不協調。比如佛公翡翠,一個大腦袋總是樂呵呵的惹人喜歡,可如果觀音頭也那麼碩大,給人感覺就是有點彆扭了。

玉雕並不是雕得越繁瑣才越好,有的一個素牌寥寥數筆,猶如神來之筆,令人神清目爽。如今一些著名雕刻大師的手藝比料子都貴,甚至有5萬料子幾十萬的雕工,雕出來的一塊玉牌堪比一輛豪車了!

所以不能問雕工貴不貴!正是因為有了雕刻師的智慧與巧手,那些深埋於時光塵埃中的翡翠才能煥發出奪目的光彩,而它們這份經歷過“千錘百煉”的美,需要去發現,去欣賞。

希望以上的解答能夠幫助到朋友


玉鑑迦耳

現在好的料子越來越少了,不過在大師手裡沒有廢料,大師可以用料子本身進行相料,然後巧妙的利用料子本身的顏色和肌理進行俏色巧雕,賦予新的內涵讓人眼前一亮,讓料子脫胎換骨,有些作品也成了無價之寶。


遊走東方



山人已老

玉不琢,不成器。翡翠的雕刻技法各種各樣,比如浮雕,線雕、透雕、圓雕、鏤空雕、內雕、鈕雕等各有特色。好料自然配好工,好的雕工,更能提升翡翠作品的意境,為翡翠錦上添花,使它的價值與顏值齊飛。如果料子一般,但有大師的巧雕和構思,化腐朽為神奇,那麼其附加值也是不言而喻的。同時價格也不會低。


翡翠63957972

在我看來,沒有絕對的好與壞之分。只要比例得當、生動有意、拋光乾淨的都可以叫好的雕工。更重要的是買家是否青睞。不一定非要像蘇工那樣簡單精細,或者多麼多麼的寫實,有些抽象派的玉雕作品也是非常不錯的。主要看個人偏好吧。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