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和人相處靠的是一點誠意,人和人相交靠的是一顆真心

杭州靈隱寺內有這樣的一副對聯:“人生哪能多如意,萬事只求半稱心”。語言樸實,富含哲理。這種“半稱心”的生活和知足常樂、隨遇而安的心態,被林語堂先生稱為“中國人所發現的最健全的生活理想”。“半稱心”不是無奈和消極,而是一種豁達和智慧;自古人生最忌滿,半貧半富半自安;半命半天半機遇,半取半舍半行善;半聾半啞半糊塗,半智半愚半聖賢;半人半我半自在,半醒半醉半神仙;半親半愛半苦樂,半俗半禪半隨緣;人生一半在於我,另外一半聽自然。

人和人相遇靠的是一點緣分,人和人相處靠的是一點誠意,人和人相交靠的是一顆真心。歲月需要回憶,朋友需要相聚;緣分需要偶遇,生命需要延續;該來就來該去就去,無所謂燈紅酒綠。無論時光如何綿延,讓真情永遠;無論世事如何變遷,讓寬容永遠;無論快樂還是憂傷,讓祝福永遠

只有懂得放下,才能掌握當下。曾經擁有的,不要忘記;已經得到的,更加珍惜;屬於自己的,不要放棄;已經失去的,留作回憶;想要得到的,一定要努力。生活從來都不會停止推你向前,保持專注,別因為後悔而放慢腳步。微笑,原諒,遺忘,然後繼續向前!

人和人相處靠的是一點誠意,人和人相交靠的是一顆真心

人生有各種各樣的活法,有人辭官歸故里,有人星夜趕科場。有的人一輩子逆來順受,也有的人放浪不羈,還有的人自甘平庸,但也有人孜孜以求。無須評判什麼樣的人生才是成功的人生。其實,任何一種活法都是人的自由選擇,只要從心出發,活得適意而滿足,求仁得仁,是謂幸福。

心缺自尊,言行必卑賤;心缺敬畏,言行必隨便;心缺誠實,言行必虛妄;心缺涵養,言行必粗陋;心缺教化,言行必無禮;心缺知識,言行必愚鈍;心缺良善,言行必惡毒;心缺美德,言行必下流。心是一杆秤,秤出的是自己的言行;言行是一面鏡,映出的是自己的心靈。

選擇了一種信念,就有了一種堅定的行為;選擇了一種行為,就有了一種積極的態度;選擇了一種態度,就有了一種舒暢的感覺!面對困境種挫折時,勇敢的對自己說“我能行”,勇於做別人做不到的事,做生活中的樂觀者、強者!

真正的善良不是軟弱更不是退讓,而是從不去主動傷害別人,不會糾纏不休,懂得適可而止。 為人處世以誠相待,不欺騙,不撒謊。以誠懇善良的心去面對真心對你的人 。

人和人相處靠的是一點誠意,人和人相交靠的是一顆真心

當有人逼迫你去突破自己,你要感恩他。他是你生命中的貴人,也許你會因此而改變和蛻變。當沒有人逼迫你,請自己逼迫自己,因為真正的改變是自己想改變。蛻變的過程是很痛苦的,但每一次的蛻變都會有成長的驚喜!

堅持,不是為了感動誰,也不是為了證明給誰看,而是我知道,一路奔跑,總比原地踏步要好!再遠的路,走著走著也就近了;再高的山,爬著爬著也就平了;再難的事,做著做著也就順了;再疏遠的人,交往交往也就親了!每次重複的能量,不是相加,而是相乘,水滴石穿不是水的力量,而是重複和堅持的力量!成功之道,貴在堅持。

不要羨慕別人的成功,那是犧牲了安逸換來的。不要羨慕別人的才華,那是私底下的努力換來的。不要羨慕別人的成熟,那是經歷與滄桑換來的。可以欣賞,不要嫉妒,因為那都是別人應該得到的。你應該關心的是,你想得到什麼樣的生活?而你為此又付出了多少努力? 心的距離在於感受,自我收益=自身價值!

人和人相處靠的是一點誠意,人和人相交靠的是一顆真心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