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收入2萬以上是一種怎樣的體驗?

蝦米Minnie

之前看到一篇報道,從馬斯洛的需求層次出發,中國人財務自由分為九個階段:

  • 階段一:菜場自由

  • 階段二:飯店自由

  • 階段三:旅遊自由

  • 階段四:汽車自由

  • 階段五:學校自由

  • 階段六:工作自由

  • 階段七:看病自由

  • 階段八:房子自由

  • 階段九:國籍自由

從上面財務自由的等級來看,月收入兩萬是可以滿足菜場自由的標準的。也就是說不用看標籤價格,可以選自己喜歡的。如果你沒有貸款或房租等額外限制的話,一定程度上也可以滿足飯店自由。

那麼收入2萬元以上是一種什麼樣的體驗呢?這個需要根據地理位置和自身條件確定。

如果你生活在北上廣深等超一線城市或一線城市,月收入2萬,連中產階級都算不上,因為在這些城市,擁有1000萬以上的資產才能勉強劃入中產階級。所以2萬元只能說滿足日常正常的使用。在一線城市,一個月的房租、交通、飲食與一些娛樂活動基本就會佔到月收入的一大部分,2萬的收入基本沒有剩餘。但是在二三線等小城市,2萬元的月收入都可保證你衣食無憂。前提都是不需要還房貸的情況下。

拿我來說,剛畢業時,收入在5000左右,除去房租和飲食基本所剩無幾,所以去超市時會選擇一些特價或者促銷的食物,現在月收入基本就是2萬左右,在北京不用租房子,工作室離家很近,沒有太多額外的花銷,再去超市採購食物時,我也會看價格,不過是挑一些價格高的食物,變得更加註重生活的品質,而不是性價比。

總的來說,2萬元的月收入在大城市比上不足比下有餘,但是可以達到基本的菜場自由。


——END——

你覺得2萬元的收入有沒有給“中產階級”這一階級拖後腿呢?歡迎在下方留言討論。

職場技能掰開揉碎講給你聽,歡迎關注【霸王課】頭條號,一起加速成長,成為一名優秀的職場精英~如果你喜歡我的回答,不妨點贊、轉發、收藏一下。

霸王課

你說得沒錯,月入兩萬的人,如果沒有特別大還貸款的壓力,去超市確實可以不用看價錢。

月收入 2 萬(稅後)大概是我剛開始工作時的水平。在那時,有一天,我發現自己家的洗衣液用完了,於是去超市裡採購洗衣液。

進入賣洗衣液的區域,我直接營業員:“洗衣效果最好的是哪一款?”

營業員回答:“是 X,不過呢,最近 Y 在搞促銷活動,買一送一,你要不要考慮下?”

我擺擺手:“不用了,拎著兩桶洗衣液太重,懶得拎。”

我並不是在裝逼。因為在我看來,為了省幾塊錢,去拿著很重的洗衣液回家,而且質量可能還不是最好的,實在沒有必要。

事實上,月入兩萬,還有更多的想象力。比如:

  • 不太喜歡坐公交車,尤其是在高峰的時候,因為嫌浪費時間。打車是更好的選擇;


  • 手機和電腦基本是要最好的,不太注重性價比;

  • 對普通購物節往往不太熱情。畢竟,為了省幾個錢去花大量時間,不太值得;

……


有一張很火的圖:

實際上,月入兩萬的人,不僅能基本做到“菜場自由”,而且也基本能做到“飯店自由”。除非是那些特別頂級的飯店,去一般的飯店吃飯,人均花上兩三百,也基本不會太心疼。偶爾人均四五百,甚至上千,也是可以輕鬆承擔的。


但我並不是說月入兩萬就可以高枕無憂了。畢竟,這張圖裡,在飯店自由上面,還有 7 個自由。對於月入兩萬的中產階級來說,光房子車子就是很大的一筆負擔了,有這兩個大件物品壓著,月入兩萬的生活水平也不過是比一線城市的平均水平稍高一些罷了。


每一階段都有自己的苦惱啊。


曾加

其實很多沒有達到月收入2萬的人,都會覺得月收入2萬,就已經能過上非常悠哉的日子了,實際上這一個標準是非常分人和城市的。

首先,如果你生活在一線城市,例如北京,上海廣州,深圳那麼這樣的城市,他們的生活壓力是非常大的,例如我在北京,從租房到加工成本,每個月至少就要花到5000塊錢以上,同時再加上吃飯等一些日常開銷,那麼每個月的開銷其實還是非常大的。

不過如果你非得要按幾個財富自由的尺度來看的話,那麼超市自由跟菜場自由,其實是真的可以實現了。
月入2萬以上的話,你在購買菜品和在去超市採購的時候,你會更加關注東西的品質,而非性價比。更加關注購買這個東西之後,我到底能使用多長時間,能為我的生活質量提高几個檔次,而並不會去,因為貪圖便宜購買一些只是價格便宜,但是用不了很長時間,而且使用體驗非常不好的東西。
同時也更加捨得投資自己,並且去購買很多工作上必備的東西,例如手機跟電腦,一定會在購買能力之內選擇最好的東西,因為這可是我們吃飯的傢伙,而且在對於自身的投資方面,例如自己的身材管理,健康管理,保險,還有學習方面,都會更加捨得進行投入,因為我們知道,只有在這些方面進行投入,才能得到長期以來更大的回報。

最後會去嘗試進行理財

購買房產和投資方面的學習

因為現在去學習,才能為將來掙到更多錢之後進行財產管理,做好相應的準備。

綜合來講,在一線城市,月入2萬,其實真的連中產階級都算不上

因為有更多的人月入10萬,百萬千萬,而這些人大有人在,只是現在我們可能接觸不到而已,所以說我們還需要繼續的努力,比如說月入2萬就代表著你的工作量一定非常的大,加班只是家常便飯,但是我們並不覺得加班辛苦,而是要通過加班創造更有意義的價值,讓自己過得更快的提升,也就將來得到更好的回報。


朱少鋒

月收入兩萬,去超市還是要看價籤的。
因為要挑貴的買。
這是句看上去像開玩笑,但實際上並不是玩笑的話。
去超市一般買的都是日常用品或小件,是關係到生活質量的,價格差別不會太大,雖然物美價廉客觀存在,但對於大部分沒有辨別能力的高收入消費者來說,挑貴的買才是最踏實也最能帶來心理滿足感的決策。
這也就是為什麼很多廠商和品牌,喜歡把明明質量差不了多少的商品定價高低檔的原因,高檔的那件,就專殺有錢人。
不過從現實情況講,月收入2萬的體驗可能是天差地別的。
有房貸和沒房貸,是兩種境界。
沒房貸的境界,是我剛說的看價籤挑貴的買。
而有房貸的境界,就是看價籤挑便宜實惠的買了。
也不是他不懂享受生活,而是生活沒給他這個選擇的權力。
有了房貸,那實際節餘的月收入,很可能就是1萬,或者1萬都不夠。
還有另一個區別,在一線城市和二線城市,以及三四五六七八線收入2萬,過的日子也完全不同。
在北上廣深,月收入2萬不能說少,但也有很多人有這個收入水平,過的日子連中產都達不到的,頂多是有點閒錢買買買,出國旅遊一兩回。
而在二三線,月收入2萬可就了不得了,是妥妥的高收入人群,通常消費起來就無所禁忌了,哪怕有房貸。
而在更小的縣城,如果能達到這個收入,那簡直可以放開了享受,因為通常這個收入已經是當地同齡人的6~10倍。

這是怎樣一種體驗,自己想象。


(歡迎點贊、關注我的頭條號)

張兆傑說

我已經很久沒有月入2萬的體驗了,因為現在常常是月入20多萬,上一次月薪2萬左右的時候剛好在一家小公司。

體驗很是很複雜的。

首先是剛拿到這個公司的offer,知道自己成為月入2萬一族之後,非常興奮,感覺自己是有錢人了。

以至於第一週上班都有點飄,第一個月工資下來,看看銀行存款,確實比較興奮,在公司,真想大叫一聲“有錢了”。

過了第一個月,慢慢就平靜了,漸漸的發現,這份月入2萬的工作,實在太他媽累了,每天從早上九點上到晚上九點,週末常常需要出差和加班。其實這個也很好理解,老闆開給你較高的薪水,當然是要從你身上壓榨出更多的價值,那時常常感覺自己精疲力竭。

至於生活上的體驗,其實也沒什麼了不起。月薪2萬雖然在北京還可以,但也不算特別多,屬於比上不足,比下有餘。像題主說的,超市買東西是不是可以不看標籤,我覺得這個看性格吧。我月薪幾千塊錢的時候,去超市買東西也不怎麼看標籤,更別說月薪2萬了。

月薪兩萬的時候,每個月收入都會有一些剩餘,可以存一部分,也可以給爸爸媽媽買點東西,但是你要做什麼投資,也比較困難。

所以總體來講,月薪2萬在北京還是一個比較平淡的狀態。希望這只是大家的一箇中間態,而不是最終態。


吳寒笛可愛多

月入兩萬,其實按照中國人目前的收入水平來說,已經算是很厲害的了。

但就像我之前說過一樣,如果月入兩萬,這筆收入來自於你的工資收入的話,那你在一線城市,尤其是在北上廣深,壓力一定會高到飛起。

為什麼這麼說?

因為月入兩萬,其實在這些城市裡面,處於不上不下的水平。

你想買房買車,發現自己這點錢,根本就買不起;你不想買房買車,又怕自己的錢放在餘額寶裡面,隨著通脹一點又一點的貶值。

所以你的內心是十分糾結的。

更重要的一點是,月入兩萬塊錢,是你的「主動收入」,而不是你的「被動收入」。

在大城市裡面打拼的白領,幸福度為什麼不如城中村的收租老太婆?

因為白領每個月的收入,大部分依賴於「主動收入」,手停意味著工資也會停;而收租的老太婆則不同啦,她們每天的工作日常,主要是收收租金,喝喝茶,打打麻將就行了。

至於工作上的事情?根本不用工作啊,有別人幫你在掙錢呢!

所以,月入兩萬塊錢的體驗怎麼樣,關鍵是要看這筆錢,是你的「主動收入」,還是「被動收入」。

錢不重要,重要的是它的來源。


曾少賢

月收入2萬以上曾經也是我非常憧憬的,但等我達到之後,才發現也不過如此,因為你還會有更高的目標。

我的確去超市都是不用看價籤的,主要是因為時間更寶貴,買完需要的東西趕緊走。

對於我這個還未結婚,在深圳打拼的女性來說,我來分享下我的生活體驗。我一直有記賬的習慣,所以我總是很喜歡檢查我月消費跟年消費的模塊在哪裡。從分析消費習慣其實也就能看出這個人的生活如何了。

居家物業

大概每個月房租、水電煤氣管理費總共4500。因為住得舒服很重要,所以也就沒有找便宜偏遠的農民房,這樣上下班時間太長,而且女生並不安全。

小區有花園,有時候可以在小區走走,物業也很盡職,外來人出入要麼需要房子主人從電話中開門,要麼需要登記才能進入。但這樣算是比較大塊的一筆支出了。

而且比較氣氛的是,遇到過剛新搬進去才住了4個月的房子,房東就說賣掉了,讓我提前搬走。這是我第一次迫切覺得應該自己買房,有屬於自己的家,不然總是會擔心政策變動,房東賣房之類的不確定事件。

學習進修

學習進修的費用主要是培訓、軟件付費、買書、買線上課程、參加線下社群活動等學費。這一部分是我目前第二大頭支出,平均每月3000元,其實也是今年才這麼厲害的。

因為今年開始做培訓師,因此自己也參與多點同行的課程,除了向同行學習培訓技能,也能結交同行人脈。因此我今年的進步也非常大,也是今年收入才番了幾倍。

因此我覺得我的時間十分緊張。

食品酒水

這就是日常的早午晚飯,水果零食之類的。月均2000左右,其實以前月收入1萬以下週末還會自己出去買菜煮飯,偶爾還能研究出新的菜式。

但是現在基本沒有下廚了,因為覺得太麻煩了,光是準備食材加煮的時間,已經去掉大半天了,很可能一天週末時間就沒了。

但是為了吃得健康,媽媽說外面的油特別不乾淨,平時上班吃快餐多,所以週末乾脆叫外賣,吃沙拉,就是比較原汁原味的食材,雖然那些一份都要50元左右,但是畢竟吃的好。平時自己也買牛奶、水果,這方面花銷也挺大的。

衣服飾品

這個我的需求不會特別大,也不追求大牌,月均1000左右。

休閒娛樂

這部分主要是朋友聚會、人情往來的一些費用,月均500左右。

醫療保健

因為公司有醫保,似乎不怎麼花錢,自費的部分也能商保報銷。主要還有每月600左右的健身房費用。

行車交通

基本地鐵,急的話會選用的士、滴滴,月均170。

家庭照顧

主要是給家裡人一些生活費,買些禮物之類的,月均2000。

我用2萬減去以上所有的費用,也才剩下6230理財了。最後總結來說,生活時間很緊湊,因為每月才剩6230並不夠存錢理財,自己目前也處於事業發展期,還有許多知識技能需要學習提升的,時間對我來說是最寶貴的。

所以我基本會買一些掃地機器人、洗衣機、洗碗機來代替人工的時間,當然我也消費一些好的筆記本電腦來提升自己的工作效率。目前覺得非常迫切想學習如何理財,自我感覺自己的消費還不太健康。


悄悄請教大家,我這樣什麼時候才能在深圳買房?歡迎留言你的高見!

你也想月入2萬嗎?想職場升值加薪嗎?歡迎點擊頭像,關注我的頭條【職場老學姐】

職場老學姐

一、月收入2萬的人群體驗

坤鵬論針對這個問題分別向不同的城市及不同的人群發放了問卷,月收入2萬的人在不同城市的體驗是不同的,幸福指數也各不相同,比如農村家庭月收入2萬如果一直保持這種狀況,幸福指數較高,除了身體上比較勞累,大部分人的壓力小,過著比較安逸和富足的生活。在消費上農村人大多數還保持著勤儉節約的作風。如果在三四線城市,通常這個收入的人群都是自由靈活就業人員,有自己的小生意,收入不錯,但是會有一些小壓力,比如說近幾年實體經濟不如從前,能夠感覺到些許危機感,不太敢消費。而一線城市的高級白領通常月收入也在2萬以上,以北京部分收入超過2萬元的調查人員為例,如果是地道的北京人,有住房,這類人群的幸福指數較高,幾乎沒有壓力。而一些外地到北京發展的高收入人群表示壓力比較大,主要壓力來自於住房。五環以外的住房,雖然便宜,但每天來回上班花費在路上的時間需要4至5個小時,需要轉好幾次車,非常麻煩。如果想購買離單位近的住房,房價每平達到10萬以上,對於月收入2萬的人群望而生畏。

二、消費觀念取決於收入水平嗎

每個人的生活經歷、生長環境及學識文化不同,所以消費觀念也不同,在我們的生活中可以看到各種各樣的消費人群。比如說一朋友家產千萬,居住在三線小城市裡,現在每年的收入也能達到五六十萬,但是生活特別節儉,剩飯剩菜一定要吃光,連吃餃子剩點蒜醬也得留著下一次炒菜時放裡。家裡養著一輛八十多萬買的進口豐田吉普,但卻捨不得上路花油錢。由此可見,消費觀念並不完全取決於收入水平,但跟收入水平有一定的關係。我曾有個叔叔輩的親屬,很多年也不與這些親戚走動,人家背底下都說他過死門子。意思就是眼裡沒有親戚、朋友,過死日子。幾十年後,這個親屬過年的時候挨家串門時才說,當年他與媳婦都下崗,即使有看望這些親屬的心,但卻拿不出串門子的禮品錢。在經濟條件不允許的情況下,即使想不計較錢的得失也是不可能的。至於有錢了是否去超市不用看價籤,估計題主只是舉個例子而已,還是想知道消費觀念是否取決於收入水平。那麼很明確的告訴你,消費觀念不完全取決於收入水平,但跟經濟收入有一定的關係。


坤鵬論

我來回答這個問題,座標在深圳。

作為屌絲的我,月入剛剛和超過這個數字,每個工作月稅後到手兩萬多一點,上下有浮動。

即使月入兩萬,但我可以說剛剛好達到在深圳生存的基線而已。

另外本人除了工作,還兼職做其他,比如接私單,比如自由撰稿人,比如給擔任培訓班講師。這些兼職多多少少給我帶來一些收入,加起來每個月收入三萬左右,這麼辛苦的我,在深圳這個城市,我依然覺得生活很苦逼,同志依然需要努力。

估計不少人要噴我,月薪2w才算能生存?我tm在深圳掙3000塊錢不也活得好好的?

誠然,深圳是個包容性很強的城市,就算有人是每月拿著800塊錢也有活下去的辦法。但是能夠活下去就足夠了嗎?

在前兩年公佈的2015年世界城市生活成本排行榜上,深圳位居第十四

對了,這還是兩年前的統計,時至2017,估計只有升沒有降。

這樣一個高消費水平的大城市,資源配置好,工作機會多,每年都有數不清的年輕人懷揣夢想,來深圳奮鬥。我想,僅僅活下去絕對不是他們的目標。

那麼生存下來的標準是什麼?我們基本上可以用人生三階段來衡量:

第一,成家立業

第二,贍養父母

第三,培育孩子

以30歲為標準,從這時到退休大概有30年要奮鬥

我們採用倒推的方法,算算這30年內到底要花多少錢。

1、房子是一座大山

在深圳,如果你有父母準備好的房子,恭喜你!你已經比別人少奮鬥100年了。

如果沒有,這是深圳各區的房價,你們感受下↓

按最低坪山新區的2W一平,50平的房子也要100多W,加上中介費,稅費,裝修費,湊個整,130W。

也有不少人說,幹嘛一定要買房?我租房也很滋潤啊。沒問題。我們算算租房的成本。深圳一個三口之家的房租至少也要3000,租房30年,就算房租不漲也要100W,這錢等於全給了包租婆,自己什麼也沒得著。這麼算下來,你覺得買房合適還是租房合適?別老說什麼人家美國人都不買房,老美不光買房,人家還買學區房呢。(當然,純從享受生活的角度,我是支持租房的,想住哪裡住哪裡,好地段,好小區隨便選,確實非常爽!)

只是最終還是得有套房吧,為了結婚,為了下一代。“家”永遠是中國人傳統裡渴望的。


2、車子

深圳的公交地鐵基本屬於擠死人不償命,有句話說得好,寧願堵在路上,也不願意擠在地鐵裡。所以買輛車還是相當有必要的,一輛各方面差不多的車子大概15W,然後你將遇到下列情況↓

費用就按每個月2000吧,(我常常珠三角到處出差),從30歲起到60歲就是2000×12×30=72W,再加上30年內,每10年換一次車,15W×3=45W,就是117W。


3、結婚

戒指,買個40分的1W元。婚宴,差不多的也要10W起。

婚後不能就沒了夫妻生活呀,約會還是必要的嘛,按倆人一星期約會一次,吃個飯200,看場電影100,結婚頭三年下來,也要4W。

雖說能收份子錢,但是別人結婚你也要掏啊,就按打平。

於是在孩子出生之前,這些開銷在15W。


4、孩子:前世的債主子

又一個消費大頭來了,之前有統計說,在深圳養一個孩子的成本需要216W↓

這肯定是土豪的算法了,但是也從側面反映出,在深圳養孩子真的是筆大開銷,我們實打實的算一下:

養孩子粗略統計,大概經歷下面6個階段↓

懷孕時期:產檢及生產,5000元

月子時期:請個月嫂,一個月8000元

孩子學前時期:尿布+奶粉+玩具,一個月大概2000元,兩年差不多5W

學前教育:早教班一節課200,按一週一節,兩年下來差不多2W

幼兒園:一個月大概2000元(當然還有更貴的),除去寒暑假,四年需要8W

小學至高中:包括學費加上吃穿用按一年2W,12年下來就是24W

大學:學費加上生活費,一年大概3W,大學四年就是12W

養一個孩子到他自己有能力養活自己的成本大約是52W左右。

看了這個算法,估計不少深圳的父母還要大呼便宜呢!實際開銷遠比這要多,各種補習班,擇校費,今天有個夏令營,明天有個集訓營。送出國留學的更別說了,一年花銷至少十幾,二十萬。

我可以說,養一個孩子的成本越來越大。



5、孝順父母

父母養育我們數十年,有能力了當然要回報父母。

普通家庭一個月各給雙方父母1000左右,一年就是差不多2.5W。

過年需要給父母、親戚發紅包買禮物,一家就按1W,一年是2W。

沒事需要給雙方爸媽買點營養品呀,帶老人去旅遊呀,還有其他的物件什麼的,一年也按2W。

贍養父母30年,算下來差不多195W。



6、生活日常開銷

柴米油鹽醬醋茶

水費

電費

話費

網費

醫藥費

聚個會

請個客

旅個遊

還有其他雜七雜八,購物什麼的我們就不說了……

這些平攤下來,就按一年5W,30年就是150W。



(以廣州和深圳比較)


7、最重要

存款啊喂!不存款有突發情況怎麼辦?總要為以後考慮吧!

按倆人每人每月存1000塊,1000×2×12×30=48W


8、總結

綜上所述:130+15+117+52+195+150=659W

平均一個月(按30年)需要差不多18000,將近20000。

也就是說一個三口之家一個月至少要掙將近20000才能維持基本的開支。



你問我月入兩萬有什麼體驗,只能說酸甜苦辣鹹不同滋味,但在深圳這個充滿機遇的城市,只要肯努力,總有希望。

還有去超市不用看價格了?我不會,我會比較,那個實惠那個買,平時衣服鞋子什麼的能網上淘就網上淘,價格維持在五百以內的消費水平。

不管怎麼樣,理想依然很豐滿,生活依然很骨感,屌絲逆襲靠努力,沒有其他路徑。

與各位共勉。祝大家2017飛黃騰達,更上一層樓。


盛長安

我40週歲,在天津的報社工作,說實話月收入還從未達到2萬以上,但看到這個問題很受關注,也想湊熱鬧回答一下。

我每年稅後收入大概十五六萬,在天津的單位裡也算中等偏上水平。老婆每年稅後收入10萬左右。前幾年才買了一套60多平米的兩室一廳,三口之家夠住就行。房價漲得這麼厲害,再買肯定是買不起了。平時生活花銷並不刻意節省,除了吃穿用,孩子上各種輔導班一年兩三萬,養車每月1000多,不想做飯就去飯館,也不買名牌,一年下來還能存幾萬塊錢。

去年單位效益不好,年終獎少了很多,往年年底都能拿到五六萬年終獎(稅後)。今天還跟老婆聊起收入話題,我開玩笑說從去年開始我的收入就不如你啦,感覺在家裡地位明顯下降啊。上小學的兒子插話說,我以後上班了收入肯定會比我老婆高,呵呵。

雖然我的收入近十年都徘徊不前,但我很熱愛和珍惜自己的工作。也曾有朋友介紹過其他企業的高薪職位,但我並不打算跳槽,因為目前的工作還算穩定,壓力也不大。高薪總是和高能力、高壓力、高風險相對應的,以我現在的狀態和心態,還沒被逼到去挑戰更高收入的份上,能保障差不多的生活水平就行啦。

但是我認為,人在職場一定要有危機感和敬畏心,做生意也一樣。生活中充滿了變化,現在月入2萬以上,並不代表一直可以維持這個水平。因此,要通過不懈努力,讓自己不斷增值。如果面對任何變化,都能保證隨時獲得高收入的能力,才會真正讓自己不為預期收入而擔心。

我一直就是這樣做的,在報社努力打拼13年,從門外漢變成了專業的資深媒體人。如果想跳槽,短時間內找到年薪四五十萬的工作並不難。更重要的是,我對未來充滿信心,相信今後的狀態能越來越好。

我也認識幾個身價不菲的朋友,他們雖然早就實現了財務自由,但對待工作或事業同樣認真、執著,有時壓力也不小,說明有錢也未必總快樂。我雖然和他們相比,收入差距可謂巨大,但並不覺得有什麼不適,反而常常因為能以自己的專業能力幫助他們解決問題或增加價值,而得到他們的尊重和認可。你開豪車、住豪宅是你的生活,我也能過我平淡滋潤的小日子,在相互尊重、平等相處的基礎上大家才會成為朋友,否則免談。

最後,我覺得無論做什麼工作或收入高低,總要努力多做一些正能量、有價值、對社會有意義的事情,因為親情、友情、獲得感、幸福感、存在感等生活中的很多東西,都不是能用收入來簡單衡量的。

祝大家的收入都越來越高,生活都越來越好。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