意大利如何從笑傲歐洲的羅馬帝國衰落的?

衝擊時評

意大利是如何從羅馬帝國衰落的?其實意大利的衰落很晚,在西羅馬帝國滅亡後差不多1000年時間裡,意大利在歐洲還保持了比較富裕和強盛的地位,但意大利卻在文藝復興之後錯過了兩個重要轉折,導致了它近代的相對落後。

“世界中心”與羅馬滅亡之後

意大利在羅馬帝國時期的輝煌石頭君就不多說了,因為羅馬帝國就是發源於意大利首都羅馬,而羅馬帝國的鼎盛時期,意大利也始終是帝國的核心區域,即羅馬帝國的靈魂所在。

(羅馬帝國的興盛即源於意大利

但成也羅馬,敗也羅馬。羅馬成就了意大利的輝煌,也使意大利背上了羅馬帝國的負擔。而這個最大的負擔,就是羅馬教廷的存在。大家知道,在羅馬帝國早期,羅馬人的主流宗教是羅馬化的希臘宗教,也就是現在人們所熟悉的希臘神話。但在公元1世紀猶太人創立了基督教之後,大批基督教信徒開始前往羅馬帝國的核心區域,也就是意大利和希臘地區傳播基督教。

而當時也正是羅馬帝國由盛轉衰的時期,日耳曼蠻族開始崛起,羅馬的邊境越來越不安全,戰爭也越來越多。而各種危機正是基督教這類一神宗教最佳的傳播土壤,因此基督教迅速在羅馬帝國境內傳播開來,但一直處於非法地位。到公元4世紀初,羅馬出現四帝共治的局面,並在隨後爆發內戰。而四帝之一君士坦提烏斯一世的兒子君士坦丁在內戰中得到了來自基督教會的大量幫助,並最終在內戰中獲勝。為了報答基督教會,君士坦丁在當上了羅馬帝國皇帝之後,在公元313年發佈了著名的《米蘭敕令》,宣佈基督教在羅馬帝國合法化。

米蘭敕令主要內容:

我們還特別希望使那些……完全憑自己胡思亂想憑空造出一些荒唐的法律和奇談怪論,並在我們帝國的不同省份自行組成社團的受矇騙的基督教徒們重新回到理性和合乎自然的道路上來……為此我們本著一向寬大為懷的宗旨,決定對那些不幸的人格外開恩。

又過了八十年之後,基督教在公元393年成為羅馬國教,因此羅馬城也很自然地成為了基督教會的所在地。而在短短八十多年後,西羅馬帝國滅亡,但羅馬教會並沒有受到影響,反而在其後在四分五裂的歐洲發揮了事實上的中央政府職能。這段教會作為最高統治者統治歐洲的時期,就是所謂的中世紀時期。而總部設在羅馬的教會,很自然地也就對意大利地區擁有了最強的控制力。

文藝復興的發端和之後錯失良機

應該說在中世紀時,受到教會嚴密控制的意大利還是受益者,因為那時的意大利,曾經長期是歐洲的核心地區,所有涉及整個歐洲的事宜,基本都是在羅馬決定的。因此意大利聚集了一大批歐洲的政治與文化精英,因此在中世紀,意大利的各個城邦都曾在歐洲風雲一時,比如威尼斯和熱那亞,都曾經是歐洲的海上霸主。也正因為如此,歐洲的文藝復興首先在意大利發端,而文藝復興正是歐洲邁向現代社會的起點。

文藝復興的傑出人物:達芬奇、但丁、彼特拉克、薄珈丘、米開朗基羅和拉斐爾都是意大利人

但在文藝復興之後,歐洲其它國家迅速有了兩個發展,即建立絕對君主制和建立民族國家。但意大利卻遲遲無法邁出這第二步。因為建立絕對君主制就意味著在教皇之外豎立起新的權威,甚至是新的核心。在其它國家這個問題不大,大不了像英國那樣和教廷徹底翻臉,自立門戶就行。但在意大利這是萬萬辦不到的,因為教廷不允許在自己的家門口出現一個新的強權。所以在長達幾百年的時間裡,教廷在意大利地區長期縱橫捭闔,使意大利始終沒能像其它歐洲國家那樣建立起絕對君主制。而無法建立絕對君主制,也就意味著意大利無法建立民族國家,所以在歐洲其它國家紛紛建立起民族國家之後,原本強盛的意大利各城邦面對把本民族力量統一起來的歐洲民族國家迅速由強轉弱,並在後期紛紛被歐洲列強瓜分。

統一前被列強分而據之的意大利

一直到19世紀初,意大利還一直被奧地利、法國、西班牙、德意志各公國和教皇國分別控制,一直到拿破崙入侵之後,意大利人才找到了統一的契機,經過46年的漫長鬥爭,意大利才最終擊敗歐洲各個列強,並迫使教皇放棄了對梵帝岡城之外的主權,在1866年建立起了自己的民族國家。

但意大利雖然最終邁過了這個發展門檻,卻錯過了歐洲國家發展的黃金時期,即建立起民族國家之後的海外殖民時期。這使得意大利幾乎沒有建立起任何海外殖民地,而殖民地經濟一直到二戰之前都是歐洲國家發展和致富的不二法門。最後意大利為了搶殖民地,不得不去挑逗當時非洲唯一獨立的國家埃塞俄比亞。但人家埃塞既然能成為非洲唯一獨立的國家,就是因為其本身具有較強的軍事實力,結果意大利打了幾次都很狼狽,也沒有得到任何好處。

所以意大利在西歐始終處於經濟落後的地位,二戰戰敗更是讓這種落後狀況雪上加霜。好在二戰後趕上美蘇冷戰,從西歐的整體發展中獲益,才使國家邁入了發達國家的行列,但其在西歐經濟落後的局面卻始終沒能得到改變。


桃花石雜談

開宗明義,不能說意大利從羅馬帝國衰落,意大利是幾經波瀾才形成現在的意大利,羅馬帝國的衰落和後期的發展才逐漸形成了意大利。意大利成為歐洲文藝復興的發源地,是在羅馬帝國衰落之後,意大利文藝復興更是世界聞名,所以不能說意大利衰落。

我想題主想問的應該是關於羅馬帝國如何衰落的。

羅馬帝國衰落源於三世紀危機:農業萎縮、商業蕭條、財政枯竭、政治混亂,農民起義不斷,蠻族不斷入侵。

我感覺在經濟、政治原因之外,還有就是軍隊的職能喪失是另一個重要原因

一、內亂、暴動皆來自於軍隊,那些“軍營皇帝”才是始作俑者。各掌兵者,皆自立為王,參與內戰,做其了軍營黃帝。

二、疲於內戰,忽視邊防,各自為政,為蠻族趁虛而入提供便利條件。

三、“軍營皇帝”為了讓軍隊支持,任由軍隊紀律鬆弛,腐敗滋生,軍士墮落,戰鬥力明顯下降。加劇帝國動盪,不說平亂,守邊的能力都已經不足。

四、羅馬帝國的資本積累靠掠奪,軍隊墮落後,不能給帝國帶來財富和奴隸,反之帝國無法支付龐大開支維持部隊運轉,久而久之形成了惡性循環。

五、羅馬帝王更替頻繁,軍隊始作俑者,

參與內亂,變成利益集團的工具,國家沒有軍隊來保,覆滅在所難免。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