野釣需要知曉的打窩技巧,懂了魚兒能釣不少!

要想野釣收穫好,一定不能忽略打窩這個環節。由此可見,打窩還是蠻重要的。所謂的打窩,其實就是釣友為了誘到更多的魚用誘餌打窩的一種行為。這個看似簡單的環節裡,其實蘊含了許多道理。若是想要將窩子打得漂亮,釣友就需要知曉一些打窩策略,並以這些策略為指引進行打窩。

野釣需要知曉的打窩技巧,懂了魚兒能釣不少!

那麼,都有什麼打窩策略是對野釣引魚有幫助的呢?一起來瞧瞧。

一、打窩莫隨便,依據目標魚地習性來進行更明智

如果是想釣大家都很喜歡釣的鯽魚,釣友就應該將酒米餌放在優選的地位上。因為鯽魚生來就謹慎膽小,且對味道中含著一絲香味的魚餌特別有感覺。我們提到過的酒米餌,無論是酒還是米,都有著與生俱來的清香味和酒香味。

不過比起大米來,還是小米更好一些。因為當對小米進行一定時間的泡製後,它既可以成為酒米或者藥米,又極有可能成為香米。總之不管成為哪種米,其誘魚的能力都是毋庸置疑的。

野釣需要知曉的打窩技巧,懂了魚兒能釣不少!

如果是想釣個頭較大的鯉魚,釣友就應該在幼兒方面講究粗與細地結合。大家都很清楚,鯉魚生來就有著較高的警惕性,而且一旦發現自己有了被釣到的危險之後,它們可能採取的脫鉤策略有很多。至於防止鯉魚脫鉤的策略我們日後再談,今兒主要說說誘餌的運用。在引誘鯉魚的時候,窩料不能都粗也不能全細,而是要粗細結合。

二、在打窩子之前,釣友應該先努力將水線調好,然後把釣點確立下來,最後將鉤餌入水之後的釣點確立下來。只有將這些工作都完成了之後再開始打窩子,才能讓打窩時候的精準度有所提高。為什麼要費那麼大力氣追求精準度呢?當然是因為若是精準度不夠後期的作釣成果會大打折扣了。

另外,在打窩子的時候千萬不可以依據水體表面上魚漂所在的位置來進行。只有這樣,才能降低窩點的偏差。還有就是,誘餌正好落在窩點之中並不是特別好的情況。只有將窩料撒在了釣點的內側部位,才能確保餌團在到達水底之後能更好地擴散。只有擴散速度和效果都到位了,誘魚的成功率才會加大。

野釣需要知曉的打窩技巧,懂了魚兒能釣不少!

四、窩子儘量不要做的太大,且最好不要在同一個地點做好幾個魚窩。之所以這麼說,是因為一旦釣友將魚窩打得很大的話,雖然引來的魚可能會多出一些來,但是集魚的能力是特別弱的。這樣一來就很難讓諸多的魚兒迅速集中到某一個範圍內。

如此一來,釣點上魚的速度以及數量都會變得緩慢、變得稀少。在同一個地帶做好幾個魚窩也是這個道理。總之,一個窩子能夠引來的魚兒的數目是相當有限的,釣友所要做的,就是將這有限的魚兒聚集到較小的水域範圍之內。

五、打好窩子後,要留有足夠的時間去等待發窩。若是急著進行垂釣,很可能使得前功盡棄,根本釣不到多少魚。不管是魚餌的味道傳達給魚的時間,還是魚兒循著味道進窩的時間,都不可能在極短的時間裡完成。像當下季節,魚兒進窩的時間大致需要三十分鐘那樣子。

如果你的性子太急,根本等不到有大多數的魚兒進窩就開始作釣了的話,是很容易讓膽子倍兒小的魚受到驚嚇的。所以,釣友最好要等到頭魚進入到了窩子裡,並且已經放心地就餌後,再開始釣魚。在釣魚的時候,一定要時刻警惕,避免驚窩情況的發生。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