廣東省人社廳:暫不宜將計生獎勵假納入生育津貼支付範圍

針對今年廣東省兩會期間,有人大代表提出為保障女職工就業權將獎勵假期納入生育津貼支付範圍的建議,廣東省人社廳近日進行答覆表示,2015年起生育保險平均費率下降,及“二孩”政策出臺後生育率大幅上升,“一降一升”導致近年全省生育保險基金收入減少、支出增加。為確保生育保險基金的可持續性,經綜合考慮,暫不宜將計劃生育獎勵假期納入生育津貼支付範圍。

已理順生育津貼和工資關係

今年省兩會期間,省人大代表王海提出《關於保障女職工就業權將獎勵假期納入生育津貼的建議》,他指出,2016年9月29日通過並實施的《廣東省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關於修改〈廣東省人口與計劃生育條例〉的決定》,其中第四條內容修改為:“符合法律、法規規定生育子女的夫妻,女方享受八十日的獎勵假,男方享受十五日的陪產假。在規定假期內照發工資,不影響福利待遇和全勤評獎。”相比於原來30天的獎勵假期,女職工增加獎勵假期50天,而且規定工資獎金照發,不影響福利待遇和全勤評獎。

但是根據現行政策,獎勵假期不在生育津貼支付範圍,也就是說,這80天獎勵假期中的工資、福利等支出由女職工所在企業支付。王海指,他通過調研發現對於在民營企業工作的女職工來說,這會增加育齡女職工的就業難度,讓女性在就業市場中更加弱勢,造成性別歧視。

廣東省人社廳回覆指,近年廣東省高度重視女性勞動者就業提升、生育保障等問題,採取多項措施,減輕企業用人成本,促進女性公平就業。修訂出臺了《廣東省職工生育保險規定》,從理順生育津貼和工資關係入手,把原來由企業承擔的職工產假工資改由生育津貼支付,減輕了企業發放工資壓力。至2017年底,全省生育保險參保人數達3300.9萬人,其中女職工1437.2萬人。

目前各統籌地區生育保險基金當期收不抵支

省人社廳指出,為貫徹落實國家和省委、省政府關於推進供給側結構性改革的決策部署,為企業降成本減負擔,2015年10月1日起,廣東省將生育保險平均繳費率從0.77%下調至0.59%。同年底“二孩”政策出臺,生育率大幅上升,“一降一升”導致近年全省生育保險基金收入減少、支出增加。生育保險基金收不抵支問題突出。調低生育保險費率後,每年減少企業繳費約23億元。隨著生育人數的增加,生育保險基金支出大幅增加,其中生育津貼佔基金總支出的63.4%以上。深圳、珠海、東莞等外來務工人員相對集中、年輕職工佔比較大的統籌地區,參保職工呈就醫率低、生育率高的趨勢,生育津貼支出比例高達70%以上。目前,全省各統籌地區生育保險基金當期全部收不抵支,需動用歷年結餘才能保障當期待遇發放。

另一方面,生育保險待遇人均支出增幅明顯。目前,多數統籌地區生育醫療費用實行政策內100%報銷。全面二孩政策實施後,近幾年高齡孕產婦增多,2017年全省孕產婦中35週歲以上高齡產婦達24.6萬人,同比增長37.1%。導致割宮產及合併症、併發症的比例維持在較高水平,生育醫療費用和生育津貼支出均不同程度增加。2017年全省生育醫療費用支出37.66億元,比2016年增加14.17億元;生育津貼支出71.15億元,比2016年增加33.85億元,當前累計結存僅93億元。全省平均可支付數從2016年底的23個月降為當前的10個月,其中潮州等七市可支付數少於6個月,廣州等四市可支付數低於3個月。

將加快推進生育保險與職工醫保合併

省人社廳指出,近兩年我省兩孩政策調整的積極效應逐步釋放。根據省婦幼衛生年報統計,2016年、2017年全省住院分娩嬰兒活產數分別為181萬人、201.2萬人,增幅為11.16%,其中“二孩”出生分別為83.22萬人、98.64萬人,增幅為18.53%。據預測,在全面兩孩的大背景下,政策性生育釋放期還將持續2~3年時間。生育保險基金按照以支定收、收支平衡的原則籌集和使用,雖然目前基金累計還有一定的結餘,但按照生育保險基金累計結餘應控制在6~9個月平均支付水平的要求,需將平均費率提高到1%以上,方可維持基金當期收支平衡。

為確保生育保險基金的可持續性,經綜合考慮,暫不宜將計劃生育獎勵假期納入生育津貼支付範圍。下一步省人社廳將結合我省社會經濟發展形勢、人口出生規模趨勢、生育保險基金運行狀況等,開展調研測算和風險評估,為是否將計劃生育獎勵假期納入生育保險基金支付範圍提供科學依據,並繼續關注和解決女性在就業中遇到的性別歧視等問題。同時,按照國家的部署要求,加快推進生育保險和職工醫療保險合併實施工作,盤活基金共濟能力,減輕企業繳費負擔。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