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相關工作要求,宜興市始於去年的“陽光扶貧”工作中,3000多名幫扶幹部作為幫扶責任人開展經常性工作。宜興市紀委在對扶貧工作進行督查過程中,對“陽光扶貧”的扶貧助困政策、項目、資金等內容進行全面核查,督查相關條線的牽頭職能部門的責任落實情況,尤其突出對是否存在欺上瞞下向扶貧助困資金“動奶酪”的情況開展重點督察。同時,通過個別訪談、上門核查、電話抽查等方式研判走訪對象是否符合幫扶條件,是否存在信息不實、弄虛作假等問題,杜絕出現養“懶漢”現象。一階段下來,督查過程中發現的履職不力,不作為、慢作為、不擔當等情況逐漸“浮出水面”。督查結果顯示,宜興市11個單位的38名“陽光扶貧”幫扶責任人存在幫扶責任未完成或走訪信息不完善等情況。當地紀委對其進行通報,並由各部門負責人對相關責任人開展誡勉談話。在督查巡察中發現的弄虛作假及腐敗問題,堅持嚴查快辦、嚴懲不貸,對失職失責的黨委政府、紀檢監察組織和職能部門一律嚴肅問責,強化執紀抓手,提醒談話3人。
宜興市紀委宣教室負責幹部雍濤介紹,扶貧對象不是一成不變的,宜興市紀委強化扶貧助困退出機制,把好扶貧助困對象“退出關”,讓扶貧資金真正惠澤困難群眾。他們在督查過程中注重幫扶對象信息的收集和比對,通過走訪、聊天等核實幫扶對象家庭成員、收入、房產等信息,共反饋疑似問題線索8條。“確實是我失職,導致已不符合低保條件的對象沒及時退出。平時一直強調把好低保審核入口關,卻把出口關忽略了”,宜興市的一名蔣會計在紀委提醒談話中懊惱地說。
(何小兵)
閱讀更多 江南晚報 的文章